局址第四社区
清河林业局, 清河林业局地理位置, 清河林业局辖区林场, 清河林业局森林防火, 清河林业局旅游景点风景名胜, 清河林业局建设历史, 清河林业局所获成绩, 清河林业局清河明天
清河林业局(黑龙江省清河林区管委会)隶属于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始建于1972年,辖区总面积14.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4.2%。林区居住人口3.4万人。北连朗乡林业局、东与依兰县毗邻、西与兴隆林业局接壤、南与达连河镇隔江相望,哈肇公路横穿局址,摆渡过江或经依兰和通河两县松花江大桥可上哈同高速通往全国各地。中心区位优势突出,辐射周边3个乡镇、2个农场、36个自然村屯、12万人口,具有较强的区域发展拉动作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林业先进企业、全省生态园林标兵城镇、平安局等荣誉称号。地理位置清河林区位于 小兴安岭 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 , 通河县 清河镇北侧。东邻 依兰 县,西接 兴隆林业局 ,北靠朗乡林业局,南与 达连河 煤矿、哈依煤气隔江相望。南北长38公里,...
详情清河林业局(黑龙江省清河林区管委会)隶属于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始建于1972年,辖区总面积14.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4.2%。林区居住人口3.4万人。北连朗乡林业局、东与依兰县毗邻、西与兴隆林业局接壤、南与达连河镇隔江相望,哈肇公路横穿局址,摆渡过江或经依兰和通河两县松花江大桥可上哈同高速通往全国各地。中心区位优势突出,辐射周边3个乡镇、2个农场、36个自然村屯、12万人口,具有较强的区域发展拉动作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林业先进企业、全省生态园林标兵城镇、平安局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清河林区位于 小兴安岭 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 , 通河县 清河镇北侧。东邻 依兰 县,西接 兴隆林业局 ,北靠朗乡林业局,南与 达连河 煤矿、哈依煤气隔江相望。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39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4′52″~129°23′15″,北纬46°05′58″~46°33′19″。 铁岭市清河区林业局辖区林场
大古洞 :三号(以前养路段所在现合并四号管辖),四号(育林),东华,东升,东辉 小古洞 :九公里(新胜),香河,响河,双河 西北河 :建设,横山,茂林,松林 农场 :干校,三营,老松沟,创业,奋斗地貌
水系
清河林区由南北两条大岭把全区分割成三个部分。自然形成 小古洞河 、 大古洞河 、 西北河 三条水系,均流入松花江。土壤大部分为森林 黑钙土 ,其次为 草甸土 和 沼泽土 。水土肥沃,繁衍滋养了丰富的森林资源。物产
矿产
此外,地下资源也很丰富,现已发现的有金、煤、石灰石、大理石等矿藏。天然资源之丰富是发展林区经济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森林防火
森防指挥中心\森防防火专业队旅游景点风景名胜
在黑龙江省清河林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大力开发旅游经济建设。成功落成了清河林区原始森林公园,槟榔寨,青山旅游漂流景区,悬羊岭森林公园等众多旅游风景名胜。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对林区生态的保护,和天然林区保护工程的实施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深刻意义。 旅游景区简介建设历史
建国前
追溯历史,清河林区早在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官方”即入本区采伐木材。宣统三年,帝俄入侵东北,以修铁路为名,又在本区进行掠夺采伐。繁茂的原始森林日渐萧疏。民国年间,大通县各采伐组织纷纷经营本区林木,采伐规模和采伐数量逐年增大。使沿江两岸森林资源消耗殆尽。1931年东北轮陷,日本人采取野蛮的采伐方式,致使森林资源遭到了更加严重的破坏,原始森林大都蜕变为天然次生林或低价林。建国后
1949年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生产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令,对林区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发建设。1950年至1956年为恢复生产和开发建设时期,国家提出“保护好现有森林,实行封山育林和开展护林防火工作”。1958年建立“清河林业局筹备处”。1959年第一次建局,成立“清河林业局”,直属松花江林业管理局。1962年清河林业局与通河林业局合并称为“通河林业局”,成立“清河办事处”,直属通河林业局。1972年1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清河林业局”,隶属松花江地区林业管理局。2004年2月6日,经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对“三江”林区区划布局重新调整,清河林业局划归为合江林管局。2003年清河林业局经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肯定,经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研究决定,建立“黑龙江省清河林业生态经济改革试验区”,成立“黑龙江省清河林区管理委员会”。所获成绩
清河林区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建设,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林区改革开放的今天,清河林区管委会确立了从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大力发展多元化复合型林区经济的改革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谐的社会体系,实现民富、区强、林兴,走上了一条林区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创新生态保护发展机制,率先实施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进行生态移民、撤并林场所、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主动调减木材产量,实现了森林资源增长与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创新林区产业发展机制,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等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矿产加工、北药加工、山副农副产品加工、粮食加工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产业新格局,投融资4.2亿元,相继建成了黑龙江久久药业清河制药厂、正茂木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九联窗饰制造有限公司等产业,林区木材加工业形成了年10万立方米的加工能力。规划总投资10.4亿元,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引进了黑龙江省长富硅业有限清河明天
2012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过去了,这预示着新纪元的开始。新的纪元,新的领导班子,新的改革作风让我们老百姓切实感到了真真正正得实惠。清河林业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经济建设中心不断凸显。科教文卫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齐步发展。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与我局领导作风息息相关。完全体现了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一统精神。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一)城乡规划工作上了新台阶 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拉开城镇框架,拓展产业空间,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开展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困难群众下山脱贫,新村规划为加快人口集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规划在为城镇建设提依据的同时,也给社会各界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广大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得到了加强,科学发展城镇的观念深入人心,依靠科学搞建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干部管理上: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正在形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在不断增强。 (二)旧城改造带动基础设施项目强势推进 我们面对新形势,狠抓发展机遇,经受国家宏观调控所带来的考验,特别是面对土地、资金、空间等要素制约,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周边公检法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大千公证处
地址:哈尔滨市通河县稻香路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