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塍镇
高塍镇 高塍 高塍镇城镇概况 高塍镇历史沿革 高塍镇历史区划 高塍镇自然地理 高塍镇社会事业 高塍镇经济建设 高塍镇荣誉成就
高塍镇隶属于无锡市宜兴市,位于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地处 宜兴城区北郊,总面积112.67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37万人(2017年) 。境内地势 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新优美,是名副其实的 江南鱼米之乡。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高塍属 北亚热带南部 季风区,历史悠久,是宜兴市的经济强镇和工业重镇。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较快,连续三年,工业经济总量位列宜兴市第二位,2006年,更是跃上了118亿元的新平台。2019年10月,高塍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Gāochéng]位于宜兴市北部。东与 屺亭街道毗连,南与 宜城街道、 徐舍镇交界,西与 官林镇接壤,北与 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面积112.6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37万人(2017年) 。辖 高塍1个社区和高塍...
详情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有3个社区
高塍镇隶属于无锡市宜兴市,位于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地处 宜兴城区北郊,总面积112.67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37万人(2017年) 。境内地势 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新优美,是名副其实的 江南鱼米之乡。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高塍属 北亚热带南部 季风区,历史悠久,是宜兴市的经济强镇和工业重镇。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较快,连续三年,工业经济总量位列宜兴市第二位,2006年,更是跃上了118亿元的新平台。
2019年10月,高塍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Gāochéng]位于宜兴市北部。东与 屺亭街道毗连,南与 宜城街道、 徐舍镇交界,西与 官林镇接壤,北与 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面积112.6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37万人(2017年) 。辖 高塍1个社区和高塍、塍西、胥井、高遥、赋村、志泉、梅家渎、范道、天生圩、六圩、红塔、徐家桥、肖张墅、宋渎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 远东大道。
悠久历史
高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期为吴属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 阳羡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属 义兴郡 阳羡县,
北宋 太平兴国元年(976)为 宜兴县 滆湖乡、成任乡一部,明、清分属宜兴县万二区、成任区和万金乡、成任乡,
清末宣统三年(1911)为宜兴县四镇之一,
民国元年为宜兴县七市之一,民国18年为宜兴县十三区,民国23年域内高塍乡、赋村乡、雅乐乡、亳邱乡、湖陵乡、胥井乡、高遥乡、鲍庄乡同属宜兴县第三区,民国35年域内为集善乡一部和高塍镇、 复兴乡,
1950年设高塍镇、高遥乡、赋村乡,1954年增设滆南乡,1957年合并称 高塍乡,1988年撤乡建镇。
简介
因座落在高地上而得名。1911—1949年为高塍镇(后改为乡),1959年成立高塍公社,1983年10月改乡,1988年撤乡设镇。1996年,面积44.2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高塍、曹家坝、亳村、杭上、花园浜、朝西、新庄村、胥井、李家、筱谢、吴家、鲍庄、雪庄、丁家、赋村、下干、兴村、九苞、王家、 沈家村、田干、湖陵、后庄、志泉、邱庄、高塍水产26个行政村和高塍镇居委会。
高塍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自宋至明清,计状元1人,进士67人,并曾有人位列 九卿。现代出有 蒋南翔、 虞兆中分任 清华大学校长(并先后任高教部长、教育部长)、 台湾大学校长,一街双星光耀海峡两岸教坛的佳话。高塍籍副处级以上的党政军干部和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总数逾6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有1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19人。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全镇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荣获“江苏省 星火技术密集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镇”、“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和“江苏省文明卫生镇”、“无锡市信用镇”等称号。
2004年范道镇并入
辖区东与 屺亭镇毗连,南与宜城镇、 徐舍镇交界,西与 官林镇接壤,北与 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 滆湖。面积81.2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4.5万亩,常住人口4.3万人。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高塍人民路,在市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
2005年3月11日
《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高塍镇梅家渎村等8个村民委 员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5]44号)同意如下调整:一、梅家渎村委会与吴家渎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梅家渎村委会。二、贺家渎村委会与朱家渎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丰渎村委会:三、桃园村委会与积丰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范道村委会。四、天生圩村委会与马草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天生圩村委会。全镇辖高塍、杭上、花园浜、塍东、亳村、新庄、胥井、高遥、赋村、下干、湖陵、邱新、志泉、梅家渎、朱贺渎、范道、湖头、天生圩、团圩、六圩、洋新圩21个村和高塍社区。
2007年
将 宜城街道的红塔、肖张墅、宋渎、 徐家桥、桂庄等5个村委会划归高塍镇管辖。
原范道镇1949年为范道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桃园、朱家渎、贺家渎、梅家渎、吴家渎、积丰、湖头、侍渎圩、马草、天生圩、座庄圩、北塍、端圩、大圩、乐沱渚、万渔、新舍、洋埝、范道水产19个行政村。1999年撤乡设镇。2004年撤镇并入高塍镇。
2007年,高塍镇(GāochéngZhèn)位于 宜兴市北部。东与 屺亭镇毗连,常住人口4.3万。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高塍人民路,在市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邮编:214214。因座落在高地上而得名。1911—1949年设高塍镇(后改为乡),1959年成立 高塍公社,1983年10月复为乡,1988年撤乡设镇,2004年 范道镇并入。
2005年3月11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高塍镇梅家渎村等8个村民委员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5]44号)同意如下调整高塍镇辖 高塍村、杭上村、花园浜村、塍东村、亳村、新庄村、 胥井村、 高遥村、赋村村、 下干村、 湖陵村、邱新村、 志泉村、 梅家渎村、朱贺渎、 范道村、湖头村、天生圩村、团圩村、 六圩村、洋新圩村21个村和 高塍社区。
全镇总面积112.67平方千米(2017年),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37万人(2017年)。
高塍镇距 宜兴市区9千米,地处市域北部,东与 屺亭镇毗连,南与宜城镇交界,西与范道镇接壤,北与 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 滆湖,东南与太湖隔地相望。 地理坐标:北纬31°25~31°31’,东经119°14’~119°9’。
高塍属 北亚热带南部 季风区,常年平均气温为15.6℃,年平均降水量1068.8毫米,常年平均日照数1976.4小时,常年无霜期239天。气候特点是 雨热同期、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高塍的科技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环保(产业)之乡”的崛起同步。80年代起,全镇各项科技经费投入累计1.54亿元,先后开发新产品1600多个,技改项目50多个,引进进口先进设备14套(台)。全镇列入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国家级项目有13个,省级项目24个;列为省级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的有59个,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的有159个;共有100多个产品获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高塍1993年被省科委确定为星火技术密集区,1995年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
江苏 鹏鹞集团有限公司、华都绿色工程集团、江苏凯凯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被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有江苏赛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10个企业先后被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全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中高、中职称294人。全镇有关企业办有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45个,聘有包括高级工程师54人在内的各类高新技术人才86人。
高塍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下辖1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2005年高塍镇完成工业应税销售76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600元,并荣获了“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明镇”、“中国千强镇”等称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以三个“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在抓好 常规农业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大力推广 生态养殖,高塍镇已有水产养殖面积4.48万亩,其中以河蟹为主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并建立了1500亩的 扣蟹养殖基地。
二是农村环境有新改善。结合新一轮的行政村合并,高塍镇编制了新的行政 中心村规划。初步是以六圩村、梅家渎村、志泉村、赋村村、胥井村为5个中心村;以原范道镇为中心社区;各镇边村结合集镇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其中范道中心社区将以远东小区的建设为重点,整个远东小区规划43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集中居住人口可达8000人。高塍镇狠抓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全面实施了“清洁家园”工程,投入300多万元对26条农村河塘进行了全面的疏浚整治,各村全面进行改水改厕,实行了垃圾集中投运,建立了农村专职环卫队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使群众得益的同时,更兼顾到了环境效益,使广大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高塍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工业经济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三位,是闻名全国的“环保之乡”。全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高塍的特色支柱产业,环保产品占据了全国1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远销美国、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在被誉为“电线电缆之乡”的宜兴,高塍的电线电缆行业也异军突起,产值占全市电线电缆行业产值的50%,基本形成了环保、电线电缆、橡塑、电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较为优化的工业经济结构格局,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00余家,外资企业20多家,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
2014年,全年完成GDP108亿元,预计完成工业应税销售410亿元,同比增长15.2%;流通应税销售190亿元,完成国地两税总收入9.87亿元。线缆产业完成产值和销售均占70%以上,环保产业占15%以上,均已成为我镇的重点板块。规模企业支撑强劲。今年应税销售超千万的企业达到178家,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总量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8%以上,规模企业支撑作用非常显著,为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继续保持发展激情。
今年全镇有56只工业项目,总投资规模43.7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1只,市定重点投资项目6只。(三)现代农业高效推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实现了粮食生产的第十一个丰收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9亿元。百亩高产水稻示范田经省市专家现场实测,亩产达1450斤,水稻丰产方获无锡市一等奖;坤滆河蟹获全国大赛金奖,万阳园艺场成为苏南最大的薄壳山核桃基地,韩珠葡萄亩产值超3万元,成为无锡市的优质品牌。今年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5家。鹏鹞生态园建设初具规模,今年又新增投入提档升级,成为无锡市重点农业园、精品园。
高塍镇紧邻滆湖,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高塍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并形成了水产 特种养殖、特禽养殖、果品、名特优反季节大棚蔬菜、经济林木等10多个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高塍镇有鱼塘养殖面积3.9万亩、滆湖围网养殖面积7千亩,主产淡水鱼、螃蟹等,其中滆湖螃蟹是省级无公害农产品。
2013年高塍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1-6月份,全镇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2.18%;工业应税销售159.9亿元,同比增长5.37%,完成年计划45.69%; 工业增加值完成33.04亿元,同比增长15.26%;工业技改投入完成13.09亿元,同比增长13.78%,完成年计划45.13%。
城镇发展大步前进。
上半年度,全镇先后实施了35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总投资约13.29亿元。一是加快推进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在建 百盛花园、 红星花园一期、红星花园二期、 滨水新城三期、 西城花园安置小区、桃园岛安置小区6个工程,总计建筑面积约39万㎡,总投资约 10.21亿元。其中百盛花园、红星花园一期、滨水新城三期、红星花园二期、西城花园安置小区、共35万㎡将在年内交付使用;桃园岛安置小区4万㎡计划2014年交付使用。二是继续完善全镇路网体系。在建塍东北路延伸段 0.95公里、云肖路改建2.97公里,总计投资1500万元。下半年塍北路改造、新城路北延、振兴路改造,红旗路改造等将陆续开工建设。三是不遗余力建设市政公共设施。2013年以来共在建和完成大小市政公共设施项目30个,其中较大的项目有湖海楼景观工程、高塍实验小学工程、中湾路小游园工程等,总计投资约8500万元,其中湖海楼景观工程、中湾路小游园即将竣工交付使用,塍文路塍洲路以及高和路、人民东路亮化工程已完成交付使用,环卫所和红星社区办公用房也即将交付使用。另外2013年对集镇雨水管道进行疏浚,疏浚雨水管道9800米;年初以来对镇区绿化实施了全面补换更新,管护全面提升,绿化管护面积:37万㎡。
高塍镇是宜兴市的经济强镇和工业重镇。2007年,高塍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农业总产值3亿元;高塍镇工业应税销售达到174亿元,完成 工业增加值35亿元,完成工业利润11亿元。高塍镇现有工业企业800余家,主要以环保设备制造、电线电缆、橡塑、化工、纺织、服装、电子、建材等行业为主,并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其中江苏新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宜兴市鹏鹞环保有限公司已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
高塍是中国闻名的“环保之乡”,为“江苏省环保产业集群区”和“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高塍镇现有环保设备制造企业600多家,产品多达200多个系列1600余种规格,已占国内8%的市场份额,并远销美国、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总投资达6亿多元的“中国(宜兴)国际环保科技数码港”项目建设已于2008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
高塍镇在外商投资工业集中区、桃园工业集中区已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高塍镇集中区中心区建设,加速打造腾飞发展新平台。专门请 苏州科技学院规划设计研究所高起点设计,高水平推进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集中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土地平整等,依法拆迁了6万多平方米的房屋,把位于东部的外商投资工业集中区、中部的中心区和西部的桃园工业集中区连成一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集聚效应得到有效放大。,工业集中区成功引进注册资本均超千万美元的凯普电子、罗普阀业等一批基地型、规模型外资项目,新增入区企业50多家,累计达到120家,集中区产出规模已占高塍镇经济总量的90%以上。
伴随着投资创业综合环境的日益优化,坚持以调优调强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扩大有效投入为主抓手,成为高塍镇企业、尤其是规模骨干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自觉行动。作为电线电缆行业“领军企业”的远东集团,在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国内领先的高科技项目—— 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企业已实现应税销售70.06亿元,同比增长83.56%,全年集团营业性收入将突破百亿元,成为宜兴市首家“百亿强企”。高塍镇以远东集团为龙头的电线电缆,以鹏鹞、华都、博大等为龙头的环保,以申利化工、运通实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以雨豪纺织为龙头的纺织服装等产业优势日益凸现, 规模经济占地方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提升到95%左右。
高塍的工业发展迅速,明清至民国时期,仅有缝纫业、砖瓦建材业、食品加工业、酿造业及铁木业等手工业。50年代,镇(公社)办起铁木竹生产合作小社,小型粮食加工厂。70年代后期,环保产业开始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环保产业崛起,并在全国独树一帜。1979~1981年,以环保产业为支柱的高塍工业,年产值几乎连年翻番。1985年,全乡(镇)工业产值连续7年居全县(市)首位。
1987年,全乡有乡、村企业156个,职工6981人,工业产值1.48亿。1990年,高塍以工业产值最高(2.46亿元)、销售收入最高(1.72亿元)、销售税额最高(917万元)创当年乡镇工业宜兴市三项之最。次年,高塍以工业产值最高(3.15亿元)、村办工业产值最高(1.73亿元)及工农业总产值最高(3.41亿元)再创当年宜兴三项之最。1992年,高塍镇在北京召开“环保(产业)之乡”新闻发布会。会后,《工人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等纷纷刊发“环保(产业)之乡”的相关报道,高塍声名远扬。
1994年,作为宜兴市的试点,高塍率先开展镇、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工业发展又添活力。同年,改制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固定资产增加、账面利润增加、国家税收增加、镇级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后劲投入增加、职工收入增加和企业资产负债下降的“七增一降”凸现。年底,全镇工业产值突破10个亿,达10.25亿元。1995年,全镇仅环保企业就达256个,拥有固定资产1.53亿元,产品有5大类、116个系列、685个品种,产值11.75亿元,工业总产值则达到13.95亿元。1996年起,高塍工业的发展注重行业的拓展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至1998年,开办 三资企业11个,私营企业220个,外贸供货额达1.83亿元,1998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行政村和镇办企业达28个,有5个村、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1999年,全镇工业发展注重 投资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提高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同年,全镇完成654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制订,一批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2年,全镇共有镇、村、私营三级企业421个,其中有164个企业为ISO 9001:2000 版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企业。共有职工7563人,工业产值24.33亿元,其中环保产业产值15.61亿元;应税销售额为9.56亿元,其中环保工业6.23亿元。高塍发展成为全国环保企业密集度和全国知名度最高、产业产量和环保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环保产品门类最全、高新技术产品最多、环保产品原材料和配件供应体系最完备的乡镇级环保产业基地。
先后被命名为“无锡市文明镇”、“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明镇”、“中国千强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高塍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政府机关
高塍镇政府
地址:无锡市宜兴市远东大道288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8:00-11:00,13:00-16:30
周边乡镇
高塍镇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周边村庄
高塍镇塍西村
地址:无锡市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