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

太平街道 苏州太平镇 太平镇 太平街道建制沿革 太平街道行政区划 太平街道人口 太平街道地理环境 太平街道自然资源 太平街道经济概述 太平街道社会事业 太平街道历史文化


太平街道,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位于 苏州北郊 阳澄湖畔,距苏州古城区10公里,总面积36.47平方公里,55634人(2010年)。 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互通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弱贯穿全镇11余公里,并在境内设有互通道口和服务区。占地20平方公里的相城经济开发区太平工业园已启动,其中太平占地12平方公里,园内规划建设三纵七横道路框架。镇东阳澄湖畔、镇北盛泽荡边规划为 人居、 商贸、 旅游区。《吴县大事记》载:“约六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今吴县唯亭草鞋山一带有原始居民进行稻谷种植、纺织物生产等农作活动。”阳澄湖南距草鞋山650米,太平地域处于 阳澄湖周围,也属原始居民的活动范围。商末(约公元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欲传王位给三子季历,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王位,从陕西岐山下周原南奔江南,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政权,称“勾吴”。太平地域...

详情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所有主城区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介绍

太平街道,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位于 苏州北郊 阳澄湖畔,距苏州古城区10公里,总面积36.47平方公里,55634人(2010年)。 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互通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弱贯穿全镇11余公里,并在境内设有互通道口和服务区。

占地20平方公里的相城经济开发区太平工业园已启动,其中太平占地12平方公里,园内规划建设三纵七横道路框架。镇东阳澄湖畔、镇北盛泽荡边规划为 人居、 商贸、 旅游区。

《吴县大事记》载:“约六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今吴县唯亭草鞋山一带有原始居民进行稻谷种植、纺织物生产等农作活动。”阳澄湖南距草鞋山650米,太平地域处于 阳澄湖周围,也属原始居民的活动范围。

商末(约公元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欲传王位给三子季历,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王位,从陕西岐山下周原南奔江南,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政权,称“勾吴”。太平地域属勾吴领地。

春秋战国时期,太平地域先后为吴、越、楚、秦等国的领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自此始,太平地域属吴县所辖。

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割吴县地置长洲县,与吴县划境分治,太平地域属长洲县。

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县下设都保(乡)、大保、保。太平地域为长洲县益地乡。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东南部置元和县,吴、长洲、元和3县同城而治。太平地区分属长洲县益地乡(金生里)和元和县益地乡(金生里),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1月,依“江苏暂行地方制”将清代苏州府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

民国18年,实施区、乡镇制,吴县划分为19个自治区,其中,原湘城市划为第七区(湘城区),区署湘城镇;原沺泾乡、五潨泾乡划为第十五区(沺潨区),区署五潨泾集镇。境内设太平桥和沈桥2个镇及20个小乡,分属吴县第七区(湘城区)、第十五区(沺潨区)管辖。

民国23年2月,吴县重新划分为13个区。原第七区与第十五区(部分)合并成第七区,区公所设于湘城镇。境内辖太平、沈桥2镇及荻水、盛泽、春申、堂前4乡。

民国30年7月起清乡,吴县区划调整为15区。今太平地区划归第二区(湘城区)管辖。伪区公所设于湘城镇。

民国34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各区乡镇名称及界限仍恢复至民国23年状况,全县共设13区,太平地区仍为第七区管辖。

民国36年2月,吴县并编区乡镇。3月1日起原第七区改为阳澄区,区署太平桥镇。境内太平、沈桥、潨泾3镇及荻西、盛泽2乡属阳澄区管辖。

民国37年2月1日至15日并编乡镇,分甲、乙2个等级。太平镇、沈桥镇和荻西、盛泽2乡及潨泾镇南村(含)、林家港(含)、西角上(含)、江巷桥(含)等村合并成太平乡(甲等乡),仍属吴县阳澄区管辖。区署及乡公所均设于太平桥镇。民国38年4月27日,太平乡解放。

1949年5月1日,吴县阳澄区人民政府成立,区政府驻太平桥镇。其所辖的太平乡改建为太平镇,镇政府设于沈桥集镇。同年冬,废除保甲制度,设立行政村、组。

1950年3月,区域调整,撤销太平镇,在其境内分别建太平、沈桥、船浜、沈西、堂前5个乡,隶属吴县阳澄区管辖。阳澄区区政府驻地从太平桥镇迁至湘城镇。同年4月,又调整为太平、沈桥、沈西、乐安、青漪5个乡,仍隶属吴县阳澄区管辖。

1956年3月,撤乐安、沈西、青漪3乡,分别划归太平乡和沈桥乡。其中太平乡包括原太平、青漪2乡及沈桥乡的湖西村、白渡乡的莲子村、乐安乡的俞家、鸟船2村;沈桥乡包括原沈西乡、沈桥乡(除湖西村)以及乐安乡的王家、六安、下圩、新庄、陈介、大庄6村。太平乡政府驻地太平桥镇,沈桥乡政府驻地沈桥集镇。太平、沈桥两乡均隶属阳澄区管辖。

1957年3月,撤销阳澄区,原太平、沈桥2乡合并为太平乡,隶属吴县管辖,乡政府驻太平集镇北浜北岸1号。

1958年9月25日,撤乡建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成立太平人民公社,其区域及隶属关系不变,公社社址太平集镇北浜北岸1号。

1983年7月,政社分设,太平公社复称太平乡,其隶属关系不变。1990年6月,乡政府从太平北浜北岸1号迁至太平大街8号(现为中学校舍区)。

1994年2月,撤乡建镇,撤销太平乡,建立太平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行政区域及隶属关系均不变。同年6月,镇政府驻地从太平大街8号迁至兴太路268号。

1995年7月,吴县改称吴县市,太平镇隶属吴县市。至2000年底未变。

区划沿革

清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析长洲县东南部置元和县后,太平镇辖:长洲县益地乡(金生里)3个都,共19个图141个村,其中下十七都管13个图114个村,中十八都管3个图13个村,西十八都管3个图14个村;元和县益地乡(金生里)上十七都管5个图49个村。境内共辖4个都24个图190个村。

民国元年(1912)1月,太平地区辖湘城市所属的长洲县益地乡中十八都、西十八都、下十七都,共19个图,141个自然村;五潨泾乡所属的元和县益地乡上十七都,共5个图,49个自然村。民国18年7月后,太平地区辖:第七区所属太平桥镇和邢店、泥潭、东横田、乐安、万庄、陈浜、礼王、五房、大溇、王家浜、十万浜、西庄、黄茜、鸟船浜14个小乡,共141个自然村;第十五区所属沈桥镇和轴头、南村、高田、东塘、倪露、石塘6个小乡,共49个自然村。共2镇及20个小乡,190个自然村。民国23年2月,第七区和第十五区部分合并为第七区。太平地区2镇和20个小乡合并成2镇和4个乡,即太平、沈桥2镇和荻水、盛泽、春申、堂前4乡。民国36年3月,并编区、乡镇,太平地区辖太平、沈桥2镇和荻西、盛泽2乡,共165个自然村,及潨泾镇的林巷、堂前、林马3村,共25个自然村。民国37年2月,并编乡镇,建太平乡(属甲等乡),辖190个自然村。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5月1日,太平乡改称太平镇,行政区划不变。是年冬,废保甲制设行政村组。斯时,太平镇下辖太平、沈桥2集镇和利民、青漪、港南、盛泽、莲子、百家、黄泥溇、旺巷、田里、泥头、湖西、湖滨、西庄、乐安、桥西、联合、新南、林家港、新安、新乐、南村、北村、花姚、五浜、镬圩、陈家、新庄、大庄、王家、俞家、洞字、骑河、花家、大溇、鸟船等35个行政村。

1950年3月,撤销太平镇,分置太平、沈桥、船浜、沈西、堂前5个小乡,是年4月,又调整为太平、沈桥、沈西、乐安、青漪5个小乡。太平乡下辖百家、黄泥溇、旺巷、田里、泥头、利民6个行政村;青漪乡下辖洞字、花家、大溇、青漪、港南、盛泽6个行政村;乐安乡下辖俞家、鸟船、王家、乐安、镬圩、新庄、陈家、大庄8个行政村;沈桥乡下辖林家港、湖西、桥西、西庄、湖滨、联合、新南7个行政村;沈西乡下辖新安、新乐、南村、北村、花姚、五浜6个行政村。原境内的莲子村划归白渡乡管辖。

1956年3月,撤乐安、沈西、青漪3乡,分别划归太平乡和沈桥乡。其中,太平乡辖原太平、青漪2乡的12个行政村和沈桥乡的湖西村、乐安乡的俞家村和鸟船村、白渡乡的莲子村,共18个行政村,116个行政组;沈桥乡辖原沈桥乡除湖西村外的6个行政村和沈西乡的6个行政村以及乐安乡的王家、乐安、镬圩、新庄、陈家、大庄6个行政村,共18个行政村,114个行政组。

1957年3月,撤区并乡,原太平乡和沈桥乡合并为太平乡,下辖太平、沈桥2集镇和29个农业高级社。

1958年9月撤乡建社,成立太平人民公社,时有8个农业生产大队,101个农业生产队,234个生产小队,后在大队建成8个营,营下设连、排。1959年2月撤营连排建制,8个大队扩建成18个农业生产大队,153个生产小队。

1961年3月调整建制,18个生产大队改建成25个农业生产大队,153个生产小队。1968年12月增设1个渔业生产大队,至此全社下辖2个集镇(南为沈桥,北为太平桥)和26个生产大队,共有235个生产小队。

1983年7月,恢复乡、村、组建制,太平人民公社改名太平乡,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生产小队为村民小组。至1987年,全乡辖26个行政村,1个市镇,231个村民小组,143个自然村。

1994年2月,撤乡建镇,太平镇所辖行政村、组未变。

至2000年,太平镇共辖26个行政村,1个市镇,229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

民国17年(1928),太平地区部分农村人口统计,总户数为2318户,总人数为11693人,其中男5282人,女4990人,男女学童1421人。

195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太平地区沈西乡有2488人,沈桥乡有5198人,青漪乡有3223人,乐安乡有3125人,太平乡有4058人,五乡总人口为18092人。

196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太平公社总户数为5401户,总人口为20469人,其中男性10175人,女性10294人,男女性别比为98.84:100。

198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太平公社总户数为7744户,总人口为27726人,其中男性13905人,女性13821人,男女性别比为100.61:100。

199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太平乡总户数为7818户,总人口为28477人,其中男性14243人,女性14234人,男女性别比为100.06:100。

2000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太平镇总户数为9056户,总人口为28918,其中男性14355人,女性14563人,男女性别比为98.57:100。

1962—2000年,太平镇人口增长情况为:1962—1970年,平均每年增加663人,平均年增长率为30.17‰;1971—1980年,平均每年增加210人,平均年增长率为8.01‰;1981—1993年,平均每年增加96人,平均年增长率为3.39‰;1994—2000年,共减少999人,平均每年减少143人,平均年负增长5.03‰。

太平镇区地处北纬31°22′—31°27′,东经120°39′—120°43′。位于苏州吴县市东北部阳澄湖畔,东临阳澄湖西湖,与阳澄湖镇隔湖相望;南与陆慕镇相接,西与渭塘、蠡口两镇毗邻,北靠盛泽荡,与湘城镇相依。全镇南北最大距离11.06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6公里。镇域面积46.13平方公里。镇域地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境内地势低平,河港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盛产稻、麦、油菜和鱼、虾、蟹,素称“鱼米之乡”。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位置

一、地质

古生代泥盆纪前,境内为浅海。泥盆纪时,因地壳上升而成为陆地。石灰纪早期,海陆更替。石灰纪中、晚期至二叠纪早期,又成浅海。中生代三叠纪晚期,海水东退,境内再次成陆地,属侏罗纪上统区域。历经地壳活动,现为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质构造属苏锡断裂带和湖苏断裂带。苏锡断裂带北东侧为沉降区,有巨厚的中、新生代火山岩和红层,在地质史上,沿断裂带岩浆侵入及火山活动强烈。湖苏断裂带展布于吴县市境内东南部,由浙江湖州东侧沿北东30°—40°方向经苏州、阳澄湖入黄海。沿断裂带侏罗纪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境内地质构造极为发育,地下岩体受挤压、引张、剪扭,破碎甚烈。在地下矿井,平均15米即可见一断层,小者更多。由于断层错综叠加,岩体整体性受破坏,刚性强度大大降低,地质板块间接点很多,受力点不易集中,故境内地质构造不易积累巨大能量,地震都为中小型。旧志记载的有感地震,震级为3—5级,较多是外地波及的地震。

二、地貌

太平镇域的地貌系长江三角洲冲积低洼圩田平原。境内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低平,略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地面平均海拔3米(黄海标高)。中西部是低洼圩田,海拔一般在3米以下;东部阳澄湖沿岸海拔近5米,从北至南有四图咀、里河潭咀、蚬山咀呈咀形突入阳澄湖中,其湖岸线长达143.8公里。平原上水网密布,河荡泾溇众多,自西南向东北汇入阳澄湖。地面高度在正常水位上下,在圩田洼地地下水位常年接近地表。土壤以湖泊——沼泽相沉积粘性黄泥土为主,自上而下,依次为耕植土—粘土—亚粘土—轻粘土—砂—亚粘土,挖深0.8米—1.5米处,地基承载力为每平方米10—14吨。

太平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加上阳澄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

(一)四季特征

境内一年四季,冬夏长,春秋短,昼夜气温差异较大。一般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春季,冷暖多变,阴雨连绵;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夏季,炎热多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秋季,秋高气爽;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是冬夏季风交替的季节,气温回升,但不稳定,时寒时暖,天气多变,多雨,是雨日最多的季节。早期常有低温晚霜出现,偶有春雷。3月,气温逐渐上升,但时有冷空气侵袭,月平均气温8.8℃,月雨量76.5毫米;4月气温明显上升,月均气温14.5℃,月雨量75.2毫米;5月至6月上旬气温上升幅度越来越大,雨水增多,并偶有暴雨或大暴雨,月均气温19.4℃,月雨量111毫米。夏季,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期,为初夏,天气闷热潮湿,连日阴雨,雨量集中,日照少,常有大雨或暴雨。梅雨期月均气温23.7℃,月雨量160毫米。梅雨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除地方性雷雨和台风阵雨外,多连续晴天和酷暑天气,日照强烈,蒸发旺盛。7、8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8.8℃(1978年7月7日),月雨量133.9毫米;8月月均气温达27.9℃,极端最高气温达39.5℃(1926年8月10日),月雨量125.8毫米。个别年份也曾出现“凉夏”。秋季,9月份夏秋之间是台风影响的盛期,台风带来大雨或暴雨,时有炎热天气出现,俗称“秋老虎”。进入秋季后,冷空气活动趋于活跃,暖空气势力减弱,降温迅速,常是“一场秋雨一阵寒”。9月下旬,常有一段一星期的连续阴雨,俗称“秋黄梅”。9月月均气温23.3℃,月雨量118.4毫米。10月秋高气爽,光照充足,雨水少,月均气温17.6℃,月雨量约55毫米。10月至11月间常有一次气温回升过程,俗称“小阳春”。11月月均气温11.7℃,月雨量46.3毫米,常有秋旱发生。冬季,天气表现为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平均每年有2—3次寒潮过程,气温迅速下降,寒冷少雨,时有冰冻。12月平均气温5.5℃,月雨量40.4毫米。1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冷气温-14℃(1915年1月13日),月雨量58.5毫米,为全年最冷的月份,以该月的“三九”、“四九”为最寒冷。2月气候开始回升,天气阴冷,雨雪较多,月平均气温4.3℃,月雨量55.2毫米。

(二)气象要素

气温 太平镇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5.6℃,第一季度平均气温为5.3℃,第二季度平均气温为19.2℃,第三季度平均气温为26.4℃,第四季度平均气温为11.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9℃,该月中旬为最冷旬;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1℃,该月下旬为最热旬。据记载,极端最冷气温平均为-6.6℃—-5.6℃,极端最冷气温为-9.8℃(1958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为36.5℃—36.8℃,极端最高气温为38.8℃(1978年)。降水 太平镇境内平均年降水量为1063.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为125天,最大年降水量为1611.7毫米(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为574.4毫米(1934年)。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为528.7毫米,最大为1118.0毫米(1962年),最小为205.7毫米(1967年)。年际及汛期降水量的极不均衡,易造成洪涝和干旱交替的局面。最大日降水量达291.8毫米(1960年8月4日)。每年4—5月的春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是全年三个较明显的雨季。

日照 境内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为45%—49%。夏季日照时数最多,为658—726小时,占全年的32.8%—33.4%,日照百分率是52%—58%。冬季最少,仅404—435小时,占全年的19.9%—20.1%,日照百分率为43%—46%。日照时数最多的是8月,为225—27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68%;最少的是2月,仅126—132小时;日照百分率以5月最低,仅37%—41%。湿度 镇域受阳澄湖水体与紧邻海洋影响,年中各月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0%。其中5—9月≥80%;6、9两月在85%左右,为最高;1、10、11三个月最低,为72%—73%。无霜期 境内年平均无霜期为235天(3月26日—11月15日)。80%保证率的无霜期为221天(4月2日—11月10日)。最早初霜日是1958年10月27日,最迟是1980年12月4日;最早终霜日是1977年2月22日,最迟终霜日是1961年4月16日。最长无霜期达279天,最短为200—220天。风 境内季风更替明显。秋、冬季及初春多北风或西北风,晚春及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4.7米/秒(1963年9月12日);瞬间最大风速达27.2米/秒(1973年8月2日)。超过17米/秒(八级风)的大风天数,年平均为11.9天,最多为21天(1972年),最少为3天(1978年)。夏、秋季为台风多发季节,并偶有龙卷风发生。雪 境内年均下雪1—3次,年均积雪6天左右,冬季后期多阴冷雨雪天气。12月早雪较少;1月气候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常见冰冻;2月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阴冷,雨雪较多。最早雪日为1965年12月16日,最迟雪日为1957年3月14日。最大积雪厚度为18厘米(1984年1月17日—19日)。雷暴 境内年均雷暴41.9天,最多达68天(1963年),最少为21天(1978年)。98%的雷暴集中在3—9月,其中7—8月占全年次数的52%。常年3月11日左右雷始鸣,终雷日期一般在10月2日左右。雾 太平镇年均雾日20天左右,最多47天(1980年),最少8天(1956年)。一年中,12月月均雾日3.2天,为最多;8月0.2天,为最少。气压 全镇年均气压为1014.3百帕。一年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1、12月为全年最大,达1024.1毫巴;7月最小,为1001.9百帕。

境内县级河道有济民塘、北河泾、渭泾塘、东永昌泾4条,全长20.1公里;镇管河道有朱巷港,全长1600米;还有跨村河道蚬山港、广大桥河、尤埂河、南狭泾、石益塘、夹子桥河等。共有大小河流156条,总长108.86公里。

据1980年太平公社土壤普查资料记载,太平镇境内土壤有1个土类,即水稻土类。有4个亚类(潴育型水稻土、漂选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脱潜型水稻土)、5个土属(粘质黄泥土、粉质黄泥土、白土、青泥土、乌泥土)、7个土种(黄泥土、铁屑黄泥土、螺蛳壳粉质黄泥土、黄泥白土、白土、青泥土、竖头乌泥土)、5个变种(乌黄泥土、黄泥土、僵黄泥土、白土、淀浆白土)。其中以黄泥土土种为境内的主要土壤,分布最广,占水稻土面积的91.48%。

太平镇域水资源主要有地面水(径流水和过境水)、河湖库容水和地下水,其水质较好,水资源丰富,是镇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最佳水源。即使在枯水年份,也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据1995年水资源调查统计,全镇有水域面积30461.7亩,其中河流水面积6281.7亩,湖泊水面积19224.6亩,坑塘水面积3416.4亩,滩涂草地面积165.9亩,沟渠水面积1322.3亩,水工建筑物面积50.8亩。至2000年末,全镇有水域而积30461.7亩,其中河流水面积6281.7亩,湖泊水面积19224.6亩,坑塘水面积3495.2亩,沟渠水面积1321.5亩,草地滩涂面积87.9亩,水工建筑物面积50.8亩。

水生类有水藻、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水鞭草、绿萍、菖蒲、芦苇、野茭白、野菱、丁葡菖、鸭舌草、水源筋草、山立项草、稗草、水竹叶、野芹菜、野荸荠、水蓼等。

陆生类有野苋菜、野荠菜、马兰头、野金花草、狗尾巴草、臭花娘子草、野葱、野大蒜、旱蓼、蟋蟀草、猪泱泱草、蒲公花、石灰草、地丁草、野菊花、野萝卜、车前、马攀茎草、猪人参、醡浆草、马齿苋、野芥菜、小蓟、小叶米栖草、筋骨草、蛇莓、金钱草、野茴香、野曲。

太平镇地处阳澄湖西岸,可利用的湖泊水面面积为9381.6亩(含盛泽荡水面)。阳澄湖水质清澄,水资源丰富。1998年,太平镇水产养殖总面积11013亩,水产总量2280吨。水产中大闸蟹、青鱼为阳澄湖的著名特产,颇负盛名。鱼类 有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鲫鱼、鳊鱼、鳜鱼、鳑鲦鱼、鳑鮍鱼、白鱼、黑鱼、昂刺鱼、鳗鱼、鳝鱼、泥鳅等。二甲壳类 有青虾、螃蟹又称河蟹。贝类有螺 、 蚌、蚬。

2012年1-8月,太平街道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近2.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亿元,接近2011年全年的成绩,增速连续8个月均位列全区第一,平均为34%。

至2000年底,太平镇有经济类、财会类专业技术人员171名,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9名,初级职称的98名。加上教育单位98名,卫生单位45名,全镇共有技术人员314名。

民国时期,太平地区有中医诊所15所,其中太平桥12所,沈桥3所;中医医师16名,其中中医内科7人(太平桥6人,沈桥1人),外科3人(太平桥2人,沈桥1人),妇科3人(太平桥1人,沈桥2人),针灸3人, 解放前,太平和沈桥各有2家西医诊所,共有医师5人,太平镇曾有2所私立医院。

1995年后,太平镇卫生院部分医卫人员撰写医案论文,其中有6篇发表在苏州市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1995年,张南生在《苏州医学》和《苏州医学院学报》上发表2篇医案论文,题目为《糖尿病肾病中西医调治》和《崩漏现代治则》。1996年,沈清在《吴中医学》上发表1篇医案论文,题目为《光量子血在临床中的应用》。1997年,张南生在《南京中医》上发表2篇医案论文,题目为《止嗽散治外感咳嗽》和《加气汤救治重症麻痹性肠梗阻》;2000年,在《中国中青年中医文萃》上发表1篇医案论文,题目为《仲景医学研究——对药的临床应用》。

1971年公社成立太平电影放映队,设备有1台8.75毫米放映机和1艘4吨水泥挂机船。时有工作人员4人,其中2名放映员。1981年,电影放映队有16毫米的放映机2台,放映员3名。是年起,电影放映队农村巡回年放映时间250多天,约600多场,观众约30多万人次。因电视的普及和影剧院放映电影,电影放映队农村巡回放映至1985年底停映。

1982年2月,政府投资38万元,在太平大街东段建造太平影剧院。影剧院占地面积29.2亩,建筑面积3062平方米,有座位1007座。1984年10月正式放映电影,也组织一些戏剧演出。是时,太平乡电影放映有农村电影放映队巡回包场放映和影剧院放映两种。1984年起,年放映时间300多天,约450多场,观众约15万人次。1990年后,因电视普及而卖座率逐年下降。至2000年,影剧院每逢暑期都要组织学生电影专场,还邀请歌舞剧团、戏曲剧团演出,著名锡剧。

自1993年以来,有32件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国际及国内各类书画大展、大赛,其中有21件书法条幅、横幅、中堂获奖,有12件书法作品入编各类作品集,有3件书法作品被有关收藏单位收藏。1996年创作的书法条幅获得中国文联二级认定证书。1999年9月创作的书法条幅获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赛特别金奖,作者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授于“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和沪剧表演艺术家王彬彬、杨飞飞、王盘生等都在影剧院演唱过。

饮食

太平人民以米、面及米面制品为主食。米有粳、籼、糯之分。粳米亦称大米,可制成干、稀两饭;籼米性硬耐饥,常制成干饭,宜为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食用;糯米常用其做糕点和酿酒,也可煮干、稀饭,但不易消化。平时太平人习惯早、晚吃粥,中顿吃饭,饭以大米为多。农忙时,早顿粥中常加其它米面制品,夜顿半饭半粥。粥有米烧粥和饭泡粥两种。此外,有米饭与青菜煮成菜饭,掺以黄豆、咸肉等辅料,拌以猪油,香润可口。米饭与鸡蛋合炒则成“蛋炒饭”。米制品主要有棕子(粽子用糯米包制)、米粉团子、糕、“面衣”以及米花、炒米粉等。面制品主要有面条、饺子、馄饨、馒头、春卷、麻叶等几种。旧时,太平农民把山芋和南瓜等杂食也作主食。山芋去皮加糖煮成糖山芋,或以清水煮成“焐山芋”。南瓜可切成小块,加水煮酥、添糖而食,也可以加放糯米,煮成南瓜粥而食。菜肴有荤、素之分。荤食分为家畜、禽蛋、水产三大类。水产是当地的重要副食,有鱼、虾、蟹、蚌、螺、蚬、鳝等。鱼有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鲢鱼、白条鱼、鳝鱼等。吃法有鲜吃、腌腊和风干吃多种,以鲜吃为多。素食主要有蔬菜、豆类和豆制品、菌类、笋类及水生植物、瓜果类等多种。

宗教

一、佛教

太平地区无佛教组织或协会,也无其组织中的佛教信徒,但人民信仰佛教比较普遍。解放前,太平地区有关帝庙4座,猛将庙3座,土地庙3座,庵(堂)20座。其中有5—6座庙或庵中有修行人住庙及主持佛事,这种人太平人称之谓“野和尚”。庙庵是信佛的人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如观音生日(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地藏王菩萨生日(七月三十)都要进行有关庙庵烧香念佛。1953年掀起的破除迷信运动,大部分庙宇被拆,住庙人也离庙而去。但民众对佛的信仰未变,多数人家初一、月半,在家前焚纸烧香,表示信佛的观念。1980年起,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佛教信仰与佛事又逐步得以恢复。90年代起,民众集资在原庙基上建房置佛,3—5间房子,置10多个菩萨,上庙做佛事又逐步恢复起来。烧香拜佛的队伍日渐扩大,人民群众对佛教的信仰也日盛。

二、道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无道教组织,主持道教法事的法师,分别是太平法师、中巷法师、旺巷法师、西五图法师和四图法师。每个法师都带有10多个道士,他们互相之间并不沟通,各行其业。法师与道士都分居在太平地区范围内,均有家室(称之谓伙居道士),平时与普通百姓一样装束,在做法事(称道场)的时候,才穿戴法师和道士的装束。道士其业可以父传子,兄带弟,世袭而延。法师是由道士再拜师学的。道士擅长吹打乐器,熟悉斋醮仪式。以唱曲、画符为谋生手段。道士在太平地方营生项目有打醮(天醮时间一天,地醮时间一天一夜),价格约20担米。解放后,道士做法事被禁止,道士生意逐渐减少。至80年代后期,多数道士重操旧业。太平镇区内有2—3个较小的组织,近20人。他们中极少数是老道士,多数是新一代懂乐理的人。

三、天主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无天主教信徒。1968年11月,原北桥公社渔民迁至太平落户,渔民中的天主教信徒也随之迁徙太平,共有70—8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务活动基本停止。80年代初,天主教务活动开始恢复。1985年,便正常进行,湘城建造天主教堂后,成立了堂务委员会,太平地区也有一名堂务委员具体负责,传递信息组织活动。现在太平地方有信教人200名左右。每逢礼拜,教徒都驾船到湘城教堂参加活动。圣诞节(12月25日)、开斋节(又称复活节,春分后第一个星期日)、圣母上天节(8月15日)和感恩节,天主教信徒都必须参加宗教仪式。经费由参加者自愿捐献。参加仪式的教徒一律不戴礼帽,不吸烟,不吃零食,不喧哗,始终保持肃穆的气氛。“天主教”内有十条“诫命”(规矩),不允许做坏事,如偷、抢、扒、拿、奸、骂等等。教徒每天早晚及餐前要念词祷告,以示对天主的虔诚。天主教徒一般不与异教信徒通婚,娶进的媳妇也必须信仰天主教。

周边政府机关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太平街道办事处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兴太路268号
营业时间:09:00-12:00;13:00-17:00
苏州市相城区兴太路268号

太平镇人民政府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兴太路268号
营业时间:09:00-12:00 13:00-17: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兴太路268号

周边中学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联圩路8号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联圩路8号

周边乡镇

太平街道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