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宕村
朱家宕村 朱家宕村简介 朱家宕村发展 朱家宕村建制沿革 朱家宕村行政区划 朱家宕村历史古迹 朱家宕村产业发展
苏州市张家港市朱家宕村位于市区西侧,村内主要道路为港华路和双朱路,朱家宕村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耕地约1000亩,建设有506亩的连栋大棚,辖1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有1114户3284人,外来人口551人。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村集体收入600万元。朱家宕村为苏州市朱家宕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自2012年起,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家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先后建设有“东西朱家宕康居乡村”,“蔡港特色田园乡村”。朱家宕村建有一个党总 支部,设了5个支部,现有党员114名。设立一个村民委员会,现有工作人员18名。高峰同志任党总支书记。2011年完成销售7亿元,可用财力400万元。经济的发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反馈给老百姓,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保留 村庄之一——东风小区,小区现有住户22...
详情苏州市张家港市朱家宕村位于市区西侧,村内主要道路为港华路和双朱路,朱家宕村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耕地约1000亩,建设有506亩的连栋大棚,辖1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有1114户3284人,外来人口551人。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村集体收入600万元。朱家宕村为苏州市朱家宕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自2012年起,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家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先后建设有“东西朱家宕康居乡村”,“蔡港特色田园乡村”。
朱家宕村建有一个党总 支部,设了5个支部,现有党员114名。设立一个村民委员会,现有工作人员18名。高峰同志任党总支书记。
2011年完成销售7亿元,可用财力400万元。经济的发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反馈给老百姓,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保留 村庄之一——东风小区,小区现有住户220户,规划用地面积20.1公顷,2006-2008年间,投入400多万元从道路、水系、绿化、污水处理、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等方面系统规划,高标准落实。为了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我们成立了绿化维护队,卫生保洁落实长效管理。08年,我村获得了“ 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张家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9年,我们又选择保留村庄之一的蔡港,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延伸点,完成了污水处理和绿化工程。同时,我们在全村农业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对全村高岗杂地进行平整规划,改造成高效农田,再回馈给老百姓,切实从三农上做好文章,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会紧紧围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目标,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为构建文明、平安、洁美、健康、和谐的新农村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商末,属勾吴之地,时称“荆蛮”
春秋时期,属 吴国 延陵,为吴公子 季札的封地
战国时期,属楚,为 春申君 黄歇封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 会稽郡延陵乡。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属会稽郡 毗陵县 暨阳乡。
东汉永建四年(135年)至三国,属 吴郡毗陵县暨阳乡。
西晋 太康二年(281年),属 毗陵郡 暨阳县。
南朝梁 绍泰元年(555年),属 江阴郡江阴县。
南朝 陈永定元年(557年),属江阴国。
隋开皇九年(589年),属 苏州江阴县,
唐 武德三年(620年),属 暨州江阴县。
唐武德九年(626年),属 江南道 江南东道 常州江阴县。
南唐(937年-975年),属江阴军江阴县。
北宋 淳化元年(990年),属 两浙路常州江阴县化成乡。
南宋时期(1127年-1157年,1161年-1277年)。属 两浙路江阴军化成乡。
元 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 江阴路 总管府化成乡。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属 江浙行省 常州路 江阴州化成乡。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属 常州府 江阴县化成乡。
明朝初年,属 南直隶 常州府 江阴县化成乡。
清朝初年,属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后改为江南省) 常州府 江阴县大桥镇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属江苏省 常州府 江阴县大桥镇
民国初年(1913年6月),属江苏省 苏常道 江阴县大南乡
民国16年(1927年),属江苏省 江阴县大南乡
民国22年(1933年12月26日),属江苏省无锡区江阴县大南乡
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军入侵,沦陷。
民国30年(1941年2月),属中国共产党设立的苏南第二行政专员公署沙洲县。
1945年10月,江苏省第二区江阴县后塍镇六保
1949年4月22日,全境解放。沿袭民国建制,属江苏省第二区江阴县晨阳区大南乡。
1949年4月26日,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江阴县周庄区大南乡
1949年11月28日,属苏南行政公署常州专区江阴县周庄区大南乡。
1951年9月,属苏南行政公署常州专区江阴县后塍区大南乡。
1953年1月,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区大南乡。
1954年,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镇大南乡。
1956年,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镇闸上乡。
1957年,9月,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乡。
1958年,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人民公社一工区
1959年4月,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江阴县后塍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1962年,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沙洲县后塍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1970年,属江苏省苏州地区沙洲县后塍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1983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沙州县后塍乡一大队。
1985年9月16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后塍乡朱家宕村
1986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后塍镇朱家宕村
2003年8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街道办事处镇朱家宕村
2004年2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办事处朱家宕村
2008年9月3日,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保税区)后塍办事处朱家宕村
截至2019年,张家港市朱家宕村下辖1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委驻东风路与双朱路交界处。
西章卿寺
2002年,朱家宕黄桥之章卿寺由民间集资,重新修缮,现寺内珍藏有护寺珍宝“隐形佛像玉碧”、“古荷花缸”(名师圆寂之物)、“麒麟护门镇寺石雕”等。而其前身为在泗港章卿村吴赤乌间造的资福庵(现为东章卿寺),几经焚毁,改革开放后,张家港市政府于1997年批准恢复建造千年古刹章卿寺。
碾砣桥
碾砣桥位于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朱家宕村的马嘶泾河上,桥面用6米长、0.7米宽、0.28米厚的两块砂石条搭成,南北走向,据传,其桥建于明末清初,取名“兴隆桥”,目前是后塍域内仅存的一座古桥。但因南北两座桥墩均用若干石碾砣构筑而成,实属罕见,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碾砣桥”,形成口碑流传至今。
保税区(金港镇)朱家宕村已建有506的温室大棚。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2016获批苏州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核心区处于市区-香山-双山岛旅游带上,有十分有力的地缘旅游优势,以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为目标,打造“田园果香市集蔡港”为目标的特色田园乡村,目前已拥有火龙果、橙子、金桔、桑葚、草莓、枇杷、无花果、水蜜桃、翠冠梨、羊角蜜、西瓜等四季果品采摘种植区、观赏与餐饮一体的佳禾农庄、水沐园园艺、企源葡萄采摘园、“互联网+农业”的芳菲花园、阿常多肉园、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福满源休闲农庄、青少年体验中心等项目。借助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并依托蔡港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以果蔬种植等一产为基础,联动基地周边的“福满源”、企源葡萄采摘园等优势农业项目,以及农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着重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等,以旅游驱动构建复合的休闲旅游功能体、以生态塑形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社区。
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朱家宕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风路
周边村庄
朱家宕村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后塍街道
朱家桥村
地址:苏州市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