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镇
邵伯镇 邵伯 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 邵伯镇荣誉 邵伯镇历史沿革 邵伯镇行政区划 邵伯镇文化遗产 邵伯镇主要庙宇 邵伯镇水利资源 邵伯镇经济发展 邵伯镇主要事件 邵伯镇特色产业 邵伯镇社会事业
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2017年), 耕地面积5.37万亩、水面面积1.2万亩。 76640人(2017年);镇人民政府驻镇邵乔路,距市政府驻地北12公里。东邻 丁伙镇、 真武镇,西傍 邵伯湖与 扬州市 邗江区相望,南接仙女镇,北与高邮 车逻镇、 八桥镇接壤。辖艾菱、公路、南渡、崔桥、许庄、梁庄、张桥、高蓬、谢庄、 马荡、 孙桥、谢楼、 昭关坝、新建、东南、戚墅、北祥、京杭、红岭、运东、露筋、绿洋湖、渔业23个村, 甘棠、高蓬、公路、北祥4个 社区居委会和粮食原种场、水产养殖场2个国营场圃。邵伯古称甘棠和 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官封太保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谢安于此筑埭而得名,唐宋以后日益兴盛,是 京杭运河线上闻名遐迩的繁华商阜。明清时期设邵伯 巡检司,辖24坊8辅;民国元年(1912)至26年,设邵伯市,辖15...
详情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有3个社区
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2017年), 耕地面积5.37万亩、水面面积1.2万亩。 76640人(2017年);镇人民政府驻镇邵乔路,距市政府驻地北12公里。东邻 丁伙镇、 真武镇,西傍 邵伯湖与 扬州市 邗江区相望,南接仙女镇,北与高邮 车逻镇、 八桥镇接壤。辖艾菱、公路、南渡、崔桥、许庄、梁庄、张桥、高蓬、谢庄、 马荡、 孙桥、谢楼、 昭关坝、新建、东南、戚墅、北祥、京杭、红岭、运东、露筋、绿洋湖、渔业23个村, 甘棠、高蓬、公路、北祥4个 社区居委会和粮食原种场、水产养殖场2个国营场圃。邵伯古称甘棠和 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官封太保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谢安于此筑埭而得名,唐宋以后日益兴盛,是 京杭运河线上闻名遐迩的繁华商阜。明清时期设邵伯 巡检司,辖24坊8辅;民国元年(1912)至26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
先后被授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重点镇、 江苏省重点镇等荣誉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全国重点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江苏省重点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卫生镇。
“邵伯”镇名的由来,邵伯还有一个别称,名叫“ 甘棠”或者是“ 邵伯埭”,因 东晋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 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 唐 宋日益兴盛。当年广为植株的古甘棠,现在还有一棵(后人补栽),隐在邵伯老街之中。时值秋季,并不是甘棠开花的季节,只一些零散的叶子,悬挂在枝头。
如此,倒更显得古趣。(但也有人称宜阳县 香鹿山镇 甘棠村即为古召伯听政处原址,有清代河南尹张汉手书“ 召伯听政处”石碑于此。),据史料记载,邵伯最早称为“步丘”,在史料中记有 陈胜、 吴广起义时曾经过“步丘”。1600多年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邵伯钟灵毓秀, 人杰地灵,同时又造就了 斗野亭,镇水铁牛、 谢公祠、条石街、甘棠古树等十多处古迹,也留下 孙觉、苏轼、 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如今的邵伯,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镇域面积为98.61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辖2个国营场圃,2个居民社区,2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499公顷。 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临 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 宁启铁路,西傍 京杭大运河,北与 高邮市接壤, 淮江公路中贯全境,是江都区“一主两翼”发展战略的北翼,是镶嵌在长江运河边上的一颗明珠,是一座融入沿江、沿运开放、开发的旅游名镇,商贸重镇,交通要镇,经济强镇。 改革开放以来,邵伯镇凭借优越的区域优势,抢抓大开放、大发展先机,坚持以 “ 工业 强镇、 建筑 富镇、旅游美镇、 科教 兴镇”总揽全局,倾力打造“三区一业(即工业集中区、邵伯 渌洋湖区、商贸集镇区、建筑安装业)”,经济建设与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截止2009年,全镇拥有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家, 列统企业58家,亿元企业21家。实现经济总量176.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5.2亿元,财政收入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8元,被评为十佳争先进位乡镇,工业集中区被评为扬州市十强乡镇工业集中区。
渌洋湖村被确定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201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大干三五年,建设新邵伯”的宏伟战略目标,着力在工业转型升级、高效农业发展、旅游开发建设、城乡环境改善、和谐社会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致力打造实力邵伯、人文邵伯、生态邵伯、精致邵伯、幸福邵伯,努力把邵伯建设成为沿运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领头雁。
明清 时期设邵伯 巡检司,辖24坊8辅;
民国元年(1912)至23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
民国34年(1945年)12月至次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邵伯建立政权,初置区政府,后建市政府,领辖邵伯、青云、蟾宫3镇及 昭关、永桥、两渡、 孙桥、 水西5乡;
民国38年(1949年),邵伯再次解放,初设邵伯市政府,后设镇政府;
1952年9月邵伯镇政府升格为 邵伯区政府,辖原邵伯镇及公路村;
1954年6月恢复邵伯镇机构,改称为邵伯镇 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建立 江都县第一个 人民公社——邵伯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的行政机构,基层设8个工区;
1959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划出丁伙地区;
1961年再次调整,辖5个居委会,2个大队,另建艾菱公社,辖18个 生产大队;1964年11月改邵伯镇人民公社为邵伯镇人民政府;
1968年9月,建邵伯镇 革命委员会;
1973年4月,乡镇合并,艾菱、 邵伯并为邵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复名邵伯镇人民政府;
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昭关、邵伯镇合并新建邵伯镇。
现有辖艾菱、公路、 南渡、崔桥、 许庄、梁庄、镇南、高蓬、 谢庄、马荡、孙桥、谢楼、昭关坝、新建、东南、戚墅、北祥、京杭、红岭、运东、露筋、绿洋湖、渔业23个村,甘棠、高蓬、公路、北祥4个 社区居委会和粮食原种场、水产养殖场2个国营场圃。
邵伯城隍庙位于邵伯镇镇北,明 洪武三年建。原为搜盐所,明季所移于 仪征,镇人捐资以遗址建庙祀城隍。历史上的邵伯 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
第一进山门殿,第二进四值曹公殿,殿内供奉四大 功曹的神像,殿旁有厢房五间。第三进审事厅,两侧有七八间执事用房。
第四进正殿,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正殿供奉 城隍爷神像,金脸,五绺胡须,神态儒雅。腰系玉带,脚蹬乌靴,头戴钩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正殿廊柱上有一楹联: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古镇的后街旁边有一条绿色的小河,形如玉带,人们称之为:“玉带河”,是古镇上的一条护镇之河,小河曲曲弯弯,粼粼流淌,隔不远就有一桥,有小木桥,条石桥,石头拱桥,一字排开,横跨小河,从 东河头向南数,就有淳子桥,杨 公馆桥,中桥, 五福桥(又名铁桥),南桥(又名多子桥),河东岸是一片绿色的梯田,是专门生产蔬菜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之前,就沿运河设市里,成为 运河古镇之一,到清 乾隆已是万家灯火、商旅如织的重要商埠。现在 邵伯现在还保存着苏北、苏中地区少有的 条石街,它是邵伯的一张名片,有不少的电影、电视剧到此拍摄,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
邵伯镇古风景画及部分残留古建筑 (5张)
建于 康熙年间的古街,南北走向与运河平行,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条石头街宽不足2.5米,全长1500公尺,全由整块的青条石铺就,中间交叉横排,下有砖砌水下道,两旁为竖条石,设有阴中和地沟。在街的南北两头砌有圆门,上有更楼,设有木制栅栏,非常古朴壮观,南北两圆门是南乡、北乡居民进镇的必经之路。
南园门更楼叫“ 青云楼”,又叫“ 文昌楼”即取“青云得路”之意。现还保存有门楼上的石头一块。北园门上更楼叫“真武楼”,镇民是想得到 真武大帝的庇护,求个国泰民安。
邵伯三里长的条石街,好似一条长龙,头南尾北,镇南的南塘,好似龙饮水的仙池,而与 条石街构成垂直的巷子,就像龙的爪子,向东西延伸,一一对称,西连 古运河,东接 里下河。
古老的街巷中散落一些古宅,它犹如珍珠闪亮,那些深宅大院,经典名庄,其建筑和风格很独特,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南大街133号,145号等,位于 大马头和朱家巷之间,有一群明代建筑,古房屋又40余间,规模宏伟,结构紧凑严谨,细致精致,布局优雅,这些明代建筑有较高的文物和人文价值。
邵伯因运河而生存,水上运输异常繁忙,因而各码头,不仅多,而且各具功能。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 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邵伯大码头 (9张)
据查,现今 邵伯铁牛、运河码头等遗迹被列入 大运河申遗正式名录
江都区邵伯镇 斗野亭,始建于宋 熙宁二年(1069),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 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文人为最, 孙觉、苏轼、 苏辙、黄庭坚、秦观、 张耒等来此作诗,堪称绝妙。 斗野亭 (2张)
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竭力提拔 秦观,并将其介绍给 苏东坡, 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轼、秦观、孙觉、 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 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 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的丰碑。 孙觉写的是五古:“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从孙觉的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 邵伯湖内 荷花盛开,藕香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陶醉其间了。
清朝 康熙年间,淮河水灾,江苏扬州市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米,水深13米多,康熙皇帝见到 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 张鹏翮迅速堵塞决口。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
如今“鸡飞虎跑”,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河堤上,邵伯铁牛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只。邵伯铁牛长1.98米,高1.10米,腹空,横卧在厚约10公分的联体铁座上铸工精细,造型生动,重约2吨。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董恂,奉命督运楚南漕粮路过邵伯,见邵伯铁犀尚完整,独无铭,特补撰曰:“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
斗野亭内铁牛 (2张)
邵伯铁牛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但保存完好者仅邵伯铁牛而已。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180米,深13米,漕运一度中断。康熙帝接到 奏章,大为震惊,责令刚刚接替病逝的 于成龙(小于成龙, 康熙年间另有一被康熙赞为“天下廉吏第一”、电视剧《 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同名于成龙)任 河道总督的 张鹏翮前往治理。可是,因为决口太深,一时难以堵住,只得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始得控制。
康熙四十年(1701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设置十二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人们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这 其中,九牛放置于 涟水东门外、三河闸、高良涧、 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稽家闸石壁之上。
董醇所著《甘棠小志》云:然有此棣,即当有此祠。《元丰九域志》言:“甘棠庙即谢公祠也”。也就是说,棣,庙,祠为同一时期。原甘棠庙有庙碑,据《董山谷外集》记载为“唐太时 颜真卿书”。《雍正江都志》言,“甘棠庙旧祀晋 太傅谢安,岁久庙塌,镇民肖像于五圣祠前殿”,嘉庆元年,学使耿定向谓安宜正位于堂,檄扬州知府 迁安像于后殿”。到嘉靖六年(1523年),公祠尝改额曰车山书院。据此,两府言安石书院,谢公书院,当亦即此祠。”
古甘棠庙前值有甘棠树,现有的甘棠树是明 洪武年间,邵伯在原甘棠庙的旧址设巡检司,在司署门口补植了一颗甘棠树,这稀少的甘棠树长得老枝枯干,皮老如鳞,夏日浓荫蔽日,树叶质润特厚,当你仰望高耸挺拔,参天摩云的风姿时,你心里一定充满赞美和崇敬之情,当你看到那郁郁葱葱,冬干虬枝的甘棠古树,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思念谢公了,它见证了谢公筑棣为民的功绩。
蒋桂同在《清平乐甘棠古迹》中写道:“谢公承禹,世代传佳誉,治理洪流曾伏虎,郁郁甘棠千古。”邵伯人民称颂谢公,将比作治水圣人大禹。谢安筑棣后逐步形成集镇。镇民饮水不便,谢公就在镇内凿井取水,造福于民。相传,邵伯镇北头,紧靠堤下的的潘家巷就有一古井,为谢公筑棣时所凿。
古邵伯湖畔有一 古刹—— 梵行禅院,俗称西寺。古寺为晋 宁康三年(383)年僧人 行密所建,明洪武初,以寺基为水驿。三年(1370年)僧人妙用迁寺于 惠政桥西。惠政桥,砖石结构,跨铁牛港。桥在西寺东,俗称西寺桥,亦叫隐棠桥。因东晋谢安施政惠民而得此桥名,这是邵伯人民怀念谢公,感其恩德的又一历史见证,1958年因建船而毁。
清《甘棠德志》言:“义学创于顺治三年(1646年),先世必昌公偕潘,蒋两绅士有事,厅后本茅屋,迨汝梅公易以瓦,乾隆初,屋颇倾坯,前厅蒋春和修,后宇龚联甲修,义学位于镇中(土真)巷之南,竹巷之北,紧靠双旗杆。义学为免费教育,面向穷苦镇民,为当地培养人才,这乃实属善举。人们办义学自然是受谢公惠政于民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自然而然的就加上甘棠二字。
寺庙名称 | 地址 | 创建年代 | 备注 |
甘堂庙 | 后东街 | 东晋 | 纪念谢安 |
梵行寺 | 运河西 | 东晋宁康三年 | 亦称西寺 |
来鹤寺 | 神路(今甘棠路) | 隋大业三年 | 原名法华寺 |
宝公寺 | 镇南郊 | 宋元丰五年 | 亦称释迦教 |
五圣祠 | 后东街 | 明代迁谢安像于祠,亦称谢公祠 | |
城隍庙 | 镇北 | 明洪武三年 | 当时全国唯一一座受国家承认的镇级城隍庙 |
大悲阁 | 庙巷口 | 明洪武六年 | |
都土地庙 | 街北蔡家巷 | 明洪武七年 | |
东岳庙 | 镇东郊 | 明洪武二十九年 | |
玉皇阁 | 神路 | 明天启初 | |
泰山行宫 | 镇北 | 明洪熙初 | |
祐圣观 | 来鹤寺侧 | 元至正年间 | |
罗令祠 | 来鹤寺侧 | 宋元丰年间 | |
印心堂 | 祐圣观侧 | 始建年代无考 | |
关帝庙 | 铁牛湾 | 清康熙三十九年 | |
关帝庙 | 东河头 | 清康熙六十一年 | |
关帝庙 | 馆驿前 | 清乾隆十七年 | |
火星庙 | 北河头 | 明玄德年间 | |
都天行宫 | 仓巷北 | 清乾隆年间 | 祭祀役 |
多宝院 | 竹巷口 | 清康熙元年 | 斋僧歇息处 |
准提庵 | 玉带河边 | 始建年代无考 | 东晋宁康五年修建 |
接引庵 | 南济孤坛东 | 始建年代无考 | 东晋宁康五年修建 |
南大王庙 | 镇北运堤东 | 清代 | |
北大王庙 | 镇北运堤西 | 清代 | |
中大王庙 | 今邵伯船闸 | 清道光年间 | 亦说今历史陵园边 |
如来庵 | 镇北运堤东 | 清咸丰年间 | |
前地藏庵 | 街北运堤东 | 清道光年间 | |
后地藏庵 | 街北运堤东 | 清道光年间 | |
甘露庵 | 街北运堤东 | 清代 | |
三元宫 | 镇北 | 宋代 | |
龙王庙 | 运河西 | 清代 | |
财神庙 | 镇南运堤东 | ||
财神庙 | 东街 | ||
三茅宫 | 城隍庙侧 | ||
银俺 | 银锭桥东(今甘棠路) | 清代 | |
南济孤坛 | 宝公乡(今高蓬村) | ||
护国寺 | 大码头 | 唐代 | 清代重修 |
文昌宫 | 银锭桥东 | 清代 | 旧称斗坛 |
太平庵 | 城隍庙码头 | 又称观音庵 | |
清真寺 | 后东街 | ||
刘猛将军庙 | 后东街 |
邵伯宗庙、寺院很多,有历史记载的有99座,不一一记录,上面表格为主要寺庙。
邵伯地处江淮冲积平原,素称“水乡”,有“东西南北四湖通”之誉。流经镇西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之西是风光秀丽的邵伯镇,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大小岛屿60多个。境内有 盐邵河、 高水河、戚墅河、 高桥河、荇丝河、星荡河、小岗子河等河道,还有邵仙引河、盐邵闸引河、十里长河、 运粮河、马荡河、自流灌溉引渠等新开挖的农田灌溉河道。
邵伯镇域面积12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6640人(2017年),辖有2个国营场圃,4个居民社区,2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499公顷。镇区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建成区4.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环境清新优美。
邵伯镇抢抓大开放、大发展先机,坚持以“工业强镇、建筑富镇、旅游美镇、科教兴镇”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党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环境优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2007年成功创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镇”。
全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3亿元;经济总量103.47亿元,其中农副业产值4.47亿元,工业产值62.3亿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4亿元,建安业实现施工产值25.26元;财政收入1.21亿元,其中镇级可用财力38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97元,比上年净增885元。农副产品中 邵伯老菱香如核桃,味似板栗,誉为“ 运河三宝”之一,水产及特水养殖星罗棋布;工业产品中有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玩具及玩具配件、机械、电子、轻纺、造船等六大系列;建筑大军遍布神州,拥有建安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2家,被誉为“建筑之乡”。服务业中,有钢材、建材、农贸等十大专业市场;挖掘“古”、“水”、“文”、“食”资源,做好美食餐饮文章是主要工作之一, 邵伯湖风景旅游区已开发景点十余处,年游客量已逾十万人次, 邵伯湖、邵伯船闸和 邵伯龙虾、邵伯香肠等特色景区和美食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西气东输”工程大型储气库建于境内。经济以工业经济为主,2004年 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3.2、33.8、6.1亿元。有江苏江佳电子、扬州华艺集团、扬州亚通机械、扬州科进船业、峰业电力、毛纺织、非凡制衣、倍斯特化纤、显业集团等39家重点骨干企业。有江佳牌陶瓷滤波器、江液牌液压件、显业牌塔式麦芽设备、三元牌 套筒扳手、长运牌 汽车燃油箱、 三洋牌 复合稳定剂等,出口产品有数控机床、服装、玩具及 玩具配件、 手工工具等。
农特产有 邵伯湖螃蟹、 银鱼、梅鲚、 龙虾、斗野亭牌邵伯菱,绿洋湖牌鸭蛋、 盐水鹅、 板鸭、 四大家鱼,以及 邵伯龙虾、邵伯咸鹅、邵伯牛肉、 邵伯焖鱼、昭关老鹅等。
邵伯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镇驻地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有 甘棠路、 银杏路、 建设路、工农南路、美食街、邵伯老街等主街道,其中甘棠路全长1.6公里,为镇区主街道;邵伯老街全长1.5公里,为明清条石街;美食街新建店铺83间19360平方米,是品尝邵伯龙是的好去处。有2万平方米市民广场,有东花园别墅区, 桃园、银杏、工农等新型住宅区。有明清古居10余处。邵伯东临京沪高速,南卧扬溧高速和 宁启铁路,西傍京杭运河, 淮江公路【327省道】穿境而过,公路、水运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国家 发改委、 住建部等 七部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公布最新一批3675个全国重点镇名单,其中江苏96个镇、扬州9个镇入选。江都区 小纪镇、邵伯镇榜上有名,将在小城镇建设领域获得国家政策优先支持。
小纪镇、邵伯镇是江都区小城镇建设的样板。此前,两镇已被确定为扬州市重点 中心镇,小纪镇还被确定为全省 强镇扩权试点镇。据了解,2004年公布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名单中,江都区仅邵伯镇一家,此次新增小纪镇。与2004年主要看GDP不同,此次入选全国重点镇的考评更加全面,包括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6项内容。
据悉,全国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入选全国重点镇将获得政策上的红利,有望在政策、土地和项目等方面获得优先扶持。根据国家七部委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按照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等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对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予以扶持。
江苏省扬州市 江都区邵伯镇有丰富的内河水资源,凭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饲养蛋鸭成为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项目。邵伯镇政府及时引导,组织分散的养殖户成立邵伯镇水禽养殖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有,促进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截至目前,社员已发展到37,户,养鸭30万只,日产商品蛋12吨,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60万元,每户社员获利均在5万元以上。鸭蛋不仅销售到高邮、 兴化、 泰州等市,还远销湖南、浙江、山东等省。合作社的“领头雁”吴德本,年饲养蛋鸭8万只,产值48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鸭司令”。农民贺建军1999年从乡镇企业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生活困难。看到养鸭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就贷款购买了1500只蛋鸭,已发展到年饲养蛋鸭5000只,年获利3万元。尝到甜头的贺建军,又带动妹妹饲养蛋鸭4000只,共同走上富裕路。农民郭安宝家中4口人,原来主要靠夫妻俩在外做杂工维持生活,在养鸭户的带动下,从 信用社贷款2万元,搭建了900平方米的鸭舍,养了4000只 蛋鸭,当年获利1.8万元。
全镇初中普及率100%,有中学4所,小学7所,幼儿园7所,邵伯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小学,邵伯镇中学和邵伯镇昭关中学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有医院4所,其中1所为国家二类医院。有自来水厂3家,污水处理厂1家。有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 邵伯湖和扬州市级自然保护区 渌洋湖,有成立于1928年的中共邵伯特别支部旧址和 邵伯保卫战指挥部旧址、邵伯保卫战纪念碑等革命胜迹;有 斗野亭、“ 大马头”、 条石街、 巡检司、 大王庙、云川阁等历史遗迹,有清代镇水铁牛、稀世古木 甘棠树和 清代石狮、石羊、 石马等历史文物。
周边中学
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伯镇306县道
周边乡镇
邵伯镇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