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塔镇

楼塔镇 楼塔镇历史沿革 楼塔镇历史文化 楼塔镇经济发展 楼塔镇社会事业


楼塔镇位于 杭州市 萧山区南端,处于 诸暨、 富阳、萧山三市(区)交界处,03省道和19省道环贯全镇,楼塔溪穿境而过,镇区域面积47.63平方公里,原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组,2005年6月撤并成12个行政村,人口28175人(2017年),耕地面积12915亩,其中围垦土地2835亩,山林面积4.5万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3万亩。该镇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社会事业及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07亿元。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41.26亿元。楼塔镇历史悠久,地处萧山、富阳、诸暨三市要冲。境内群山环峙、岭高峰峻、地势险要。尤其是萧山与富阳界岭大黄岭,是浙东与浙西往来的咽喉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末期藩镇割据,各地战乱纷起。临安董昌招募乡兵,钱镠为偏将。后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出任都知兵马使。中和二年(882)八月,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图...

详情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所有主城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介绍

楼塔镇位于 杭州市 萧山区南端,处于 诸暨、 富阳、萧山三市(区)交界处,03省道和19省道环贯全镇,楼塔溪穿境而过,镇区域面积47.63平方公里,原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组,2005年6月撤并成12个行政村,人口28175人(2017年),耕地面积12915亩,其中围垦土地2835亩,山林面积4.5万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3万亩。该镇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社会事业及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07亿元。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41.26亿元。

楼塔镇历史悠久,地处萧山、富阳、诸暨三市要冲。境内群山环峙、岭高峰峻、地势险要。尤其是萧山与富阳界岭大黄岭,是浙东与浙西往来的咽喉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末期藩镇割据,各地战乱纷起。临安董昌招募乡兵,钱镠为偏将。后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出任都知兵马使。中和二年(882)八月,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图谋兼并浙西,发兵屯于钱塘江边的西兴寨。钱镠领兵三千,两渡钱江杀入大营,大挫刘汉宏。翌年三月,刘汉宏调兵分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又率兵攻破三镇,刘汉宏败退诸暨。

钱镠在打败刘汉宏后,在岩坞口的山岗上建旗祝捷。在州口山麓,钱见州口溪如龙之蟠,仙岩山如虎之踞,且地扼两浙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便想在此筑城设州。“继以地类沙积,恐不堪万年基”,便在州口山石壁上以斧验石。连劈了十八斧头,发现岩石脆软,就放弃了设州打算,而决定在黄岭设军镇守,并令甥楼晋驻守。

楼晋守黄岭后,见州口溪沿岸山明水秀,有田可耕,有薪可樵,就在州口溪南的沙丘上肇基发族,形成村落,发展成集镇,名为楼家塔(塔是土丘的意思),简称楼塔。

楼塔镇宋代属长山乡,元时为十都,清宣统二年(1910)仍为长山乡。民国19年(1930)始称楼塔镇,民国28年(1939)仍改为长山乡,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设楼塔镇,属河上区;1956年楼塔与青山、大山、笔架、大同乡合并为楼塔乡,仍属河上区;1958年公社化时为河上公社楼塔管理区;1959年为河上公社楼塔、岩山两管理区;1961年楼塔、岩山两管理区合并,建立楼塔公社;1981年大同坞从楼塔公社划出另建大同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楼塔乡;同年,岩山从楼塔划出另建乡;1985年8月楼塔乡改建为建制镇;1992年5月,大同、岩山两乡并入楼塔镇。

楼塔古称“仙岩”,因东晋名士许询在此隐居,传说羽化成仙而得名。境内风光旖旎,山幽涧碧、松竹修茂、四季翠绿。唐代诗人王勃曾在仙岩题诗,曰:巍巍怪石立溪滨,曾有隐征下钓花,东有祠堂西有寺,清风岩下百花香。楼塔自唐末形成集镇,迄今1100多年历史,历代名人辈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元末明初有名医楼英,所著《医学纲目》,先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晚清时期的楼殿英为楼永福“黑旗军”的主要将领,《马关条约》后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台湾英勇战斗。解放前夕的 楼曼文女士,为妇女运动先驱。抗日战争时期,普通农民楼维青,因不愿给日寇作挑夫,痛骂日寇而被杀害,就义时大义凛然,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后来,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亲笔书写一块“成仁取义”大型匾额送来楼塔,悬挂在中祠堂中厅。

“细十番”,是楼塔民间乐曲。曲调高雅、清丽,悠扬悦耳。据民间传说,“细十番”是为了歌颂大禹治水有功,后经民间音乐加工,组成三个曲牌:即:“望妆台”、“一条枪”、“八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修改;望妆台改为望庄田,一条枪易名为一条溪,八板变为八畈,以表达农民丰收的喜悦。

但从最初曲牌的名称和演奏乐器上推敲,它源于唐代的歌舞曲和宋代的词牌,初衷是颂扬 楼氏始祖楼晋的公德,唐·中和三年(883)三月,钱破黄岭、岩下诸镇。楼晋是钱麾下战将,在此次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封为东越招讨史。曲牌中的“一条枪”,便充盈着楼晋凯旋归来的余韵。经过几代演奏的不断修改,才有今天的格局。

在炎炎夏日里“过年”,纵观全国都是鲜有听闻的。农历六月十四,楼塔佳山坞村迎来了独特的“ 半年节”。对佳山坞的村民来说,“半年”是一年当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村民们一般都要杀猪、宰鸡鸭、裹粽子、放鞭炮、大宴宾客。这热闹情景与过年如出一辙。这一天,奔忙了半年的亲友们也纷纷从各地赶来,过这个夏日里的年。关于这个“半年”节的由来,在村民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那一年,佳山坞大旱,水稻没法下种,番薯、山竹全都枯黄了。听说诸暨颗坞山的陈老相公有降雨的神力,渴盼甘霖的村民们,马上派人去请了他的牌位,供在庙里。陈老相公在佳山坞住了一个月,想家了,就承诺村民,把他送回诸暨的那一天一定降大雨。于是,农历六月十四,村民们敲锣打鼓欢送陈老相公回诸暨。就在村民们从诸暨返回佳山坞的路上,本 楼塔镇风景 (15张) 来骄阳如火的天突然降下了大雨,直下得淋漓尽致。所以这雨又叫做“回殿雨”。为了纪念陈老相公和寄托风调雨顺的愿望,从此,佳山坞村有个“半年”节。

另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有一年朝廷征兵,把佳山坞所有的青壮年都征走了,村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残。眼看着亲人们就要远行,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故乡,村民们决定提前过年,让远行的亲人们过了这个夏日里的新年才走。此后,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即使在陈老相公雕塑被毁,严禁再过这一节日的“文革”期间,“半年”节也在村民们的“偷偷摸摸”中延续了下来,从未间断。而在生活富裕的今天,“半年”节的意义更多地变成了亲友聚会的由头,而不再是祈雨或祈福的需要了。

有趣的是,就在紧邻佳山坞村的母岭村,每年也都要过“半年”节,只是他们的“半年”节的日子是六月初一。

改革开放以来,楼塔在现代化建设大潮中迅速崛起,经济建设已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全镇已形成造纸纸箱、服装轻纺、电子电声、五金机械、纱艺花边等“五大”行业。特别是纱艺块状经济,已形成纱头、尼龙粘扣、头巾纱、装饰布等产业群,出现了加工在千家万户,销售在全国各地的生产销售格局,成为楼塔经济的新亮点。

农业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步伐,改变了单一的种植模式。镇内有汇利蔬菜食品厂和诚楷蔬菜有限公司2家大型蔬菜加工企业及一个万头猪场。楼塔花卉苗木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6年,发展花卉苗木2300余亩。全镇山林面积46600亩,以种植松树、毛竹为主,还有 生态果园、 蜜梨、 杨梅、香干菜等。全镇水产养殖面积200亩,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养殖业除水产外,主要有 家畜、 家禽,其中还有养狗。2006年,年末生猪存栏3万头,全年饲养5万多头,家禽饲养量20多万只。镇内拥有法庆农牧有限公司及正华本鸡养殖场2家上规模的养殖企业。

2005年顺利开展了村规模调整工作,31个行政村调整为12个行政村,调幅为近60%,出现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经营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好,群众威信高的村干部,其中妇女干部8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6名,有效改善村“领头雁”结构,使村级班子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05年底,浙江唯一一个花边专业市场“浙江萧山楼塔花边市场”隆重开业,为楼塔特色产业再发展打造新的平台。

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07亿元。工业经济呈现稳健增长势头。“二次创业”活动成效明显,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镇完成工业产值达到33.0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1.8亿元;实现工业利润1.9亿元;工业增加值6.6亿元;完成技改投入1.84亿元。企业星级管理、标准化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战略等方面不断取得发展,一批规模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明显得到提升,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得到开发;外贸外销又有新突破;纱艺花边特色产业又登上了发展新平台,建立开办了全省唯一的纱艺花边市场。

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实现销售产值4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不断加大技改投入,自主研发新型科技产品,全年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1.94亿元,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研发新产品6只,浙江叁益人防有限公司的一只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杭州立新机械厂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企业,开创了楼塔工业历史上的先河;规模企业不断扩大,特色经济继续做强。全镇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已达71家,比去年新增13家。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继续利用楼塔特色纱艺经济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着力做好纱艺产业链延伸文章,全年纱艺经济实现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7%,保持着全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招商选资有效落实,存量盘活卓有成效。全年协议利用外资645万美元,实到外资244万美元,协议利用内资1.4亿元,实到内资3930万元,分别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17%、101.6%、128%和101%。我们还盘活土地存量22.38亩,建造标准厂房28860㎡,有效地推进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村企共建落到实处。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生猪、香干菜等农业产业化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张,生态观光农业已成气候,100亩“北菜南移”工程落户开发,100亩白茶基地完成种植,杭州尚特佳农业开发项目顺利开业,杭州百药山农业开发、楼塔东纪坞农业开发2只农业休闲项目也正在抓紧实施。新建占地23亩的村级标准厂房已取得效益,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全镇12个行政村落实共建企业32家,实到资金100.1万元,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三产经济明显增长,“短板”问题有新突破。大力鼓励发展三产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增长。

交通更加便捷。03省道穿越镇境至诸暨。19省道是穿越镇境的主要公路线。2004年,建成了路面宽十余米的新19省道,路面为沥青。县乡公路过程构成了楼塔连接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网,主要有徐章线(徐家店——章村)、楼佳线(楼塔——佳山坞)。

60年代实现村村通电。随着用电量的增加,1998年6月容量为8000KV的楼塔临时变电所建成。2005年,为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和用电管理,新补点配电变压器12台,移位增量10台,增加变压器容量4355千伏,基本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高峰的需求,改变了低电压状况。

邮电通讯发展迅速。1985年,楼塔邮电所成立,设磁石交换机一部,为安装电话之始。1965年,开辟步行邮电路线。1985年,楼塔磁石式交换机总容量为20门,电话35部,行政村通话率达100%。1993年12月,萧山电话进入杭州地区网,楼塔镇开通联通电话,电话进入普通农户,全镇装电话300多部,至2005年,全镇装电话5000多部,电话入户率达75%以上。

广播电视进入家家户户。楼塔广播电视站前身为楼塔公社广播站,1966年12月建立。1992年5月,大同、岩山两乡电视站并入楼塔镇广播电视站。广播站1969年起,开办固定自办节目,内容有新闻、专题、文艺等。2005年底,广播机房主要设备有250瓦扩音机12台,播控调音台1台,录音机3台,电视摄、录、编主要设备有摄像机3台,全镇广播线长25公里,入户喇叭6560只,入户率90.5%,通响率99%。广播电视信号电缆传输,有线电视用户6272户,入户率85%。

楼塔镇素有“文化之乡”之称。《细十番》、龙灯、马灯、彩灯等异彩纷呈,199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楼塔又素有“篮球之乡”之称。特别是1998年开始,楼塔镇兴起民建球场热, 31个自然村,处处建有球场,村村成立了篮球队。年年在国庆、春节举行篮球邀请赛。在萧山市(区)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运会上,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佳绩。200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体育先进乡镇称号。2003年省体育特色镇。2005年创建为省体育强镇。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楼塔镇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镇教育资金达上千万元,10所中小学都耸立起崭新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1990年8月,楼塔镇中心幼儿园建立,时设3个班。1998年,根据教育现状,调整教育布局,对部分中小学实行撤并,师资力量统一调整,4所窗口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全镇有中心幼儿园1所,个体3所27个班,在园幼儿746人,教职工44人;小学4所,46个班,在校学生1596人;初中1所,18个班,在校学生801人。全镇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1959年开始建立楼塔卫生医疗诊所,全面培训农村赤脚医生,基本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形成较完备的农村卫生网络。至2006年,全镇有卫生院一所,设病床10张,下设医疗点2处,1个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14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6名。自2003年区政府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镇上下积极响应迅速普及,连续四年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占全镇应参加人数的97%以上;连续二年对20周岁以上参加新农医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周边乡镇

楼塔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周边村庄

岩上村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三零七省道

楼家塔村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