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岙村
大岙村 大岙村大岙溯源 大岙村特产 大岙村发展特色农业 大岙村大岙新貌 大岙村文化遗产
大岙村地处鄞东南半山区,横溪水库上游,有700多年建村历史,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绿化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全村现有1327户、3294人; 耕地1425亩,山林16184亩。村个私经济发展良好,现有大小企业110余家,主要经营紧固配件、五金加工。2009年,大岙村工业产值近3亿元,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山林承包,村级经营收入328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50元。 村庄内有区农林局挂牌重点保护的百年以上古树25株。“万亩青山绿,梅杨溪水清,燕山古樟盛,道路硬化平,龙舞扬四方,百业生意旺,民众奔小康”是大岙村面貌的真实缩影。大岙村为“任”姓居多,任氏发族之前,已有“七姓”聚居,即为“蔡、吴、石、陆、孔、周、陈”,皆入谱可稽。至今‘七姓’中除孔氏缺户外,其余‘六姓’均在十户以下,以后其它姓氏陆续迁居大岙。任氏自唐代始有记载,其始祖任魏公,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人,官...
详情大岙村地处鄞东南半山区,横溪水库上游,有700多年建村历史,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绿化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全村现有1327户、3294人; 耕地1425亩,山林16184亩。村个私经济发展良好,现有大小企业110余家,主要经营紧固配件、五金加工。2009年,大岙村工业产值近3亿元,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山林承包,村级经营收入328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50元。 村庄内有区农林局挂牌重点保护的百年以上古树25株。“万亩青山绿,梅杨溪水清,燕山古樟盛,道路硬化平,龙舞扬四方,百业生意旺,民众奔小康”是大岙村面貌的真实缩影。
大岙村为“任”姓居多,任氏发族之前,已有“七姓”聚居,即为“蔡、吴、石、陆、孔、周、陈”,皆入谱可稽。至今‘七姓’中除孔氏缺户外,其余‘六姓’均在十户以下,以后其它姓氏陆续迁居大岙。任氏自唐代始有记载,其始祖任魏公,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人,官至苏州通判,属居江苏吴县。至五世任公景求,正逢黄巢起义时,景公直谏犯上,被谪明州府(今宁波)与其弟景松同迁至鄞南鄞塘乡(今甲村任家横),传至14世祥公,正值北宋末年遭靖康之耻,十五世颖、顺、颐三兄弟分居三宅,颖公居芦桥上宅,号柏房,发族于上任,顺公居芦桥中宅,号樟房,后迁至奉邑月岭,颐公居芦桥下宅,号松房,即为梅阳(大岙)之祖。明朝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冲毁五洞桥以及芦桥下宅,遂移居今象山脚下,兴建“九幢十明堂”,木结构楼上楼下皆有走廊,防火马头墙,气势非凡,后被太平天国散兵焚烧殆尽。
大岙原有族谱都在“文革”时毁掉,现仅存一本下厨房支谱。据支谱 记载,梅阳辈份排行共列为四十代,即:世百亚万一、安善芳京师;台立钢肃纪、端本洪源承;嘉尚惟忠孝、与怀才性教;学全天自纯、时际才从效。
到目前止“忠”字排行作为长辈只有16人左右。“学”字排行为数极少,以下九代尚未出生。
大岙之祖颐公亡故后,坟墓建造在东钱湖青山岙,并派下代到青山岙管坟庄。这个管坟庄的任氏发族于青山岙,到至今青山岙小村任姓已有百户人家。
自然小村励家,励姓70余户,450年之前从励江岸迁居到大岙小村励家。自然小村大山,孙姓70余户,250余年之前从宁海迁居到大岙小村大山。自然小村东山岙,裘姓20余户200余年从奉化曹村迁居而来。
大岙村历代宗族聚居。勤劳朴实,遁规蹈矩、排辈伦理、尊老爱幼是大岙村的民风。本来村名叫“梅阳”,由于山岙地势开豁,宗族嗣裔兴旺,故惯称“大岙”。
大岙村的特产主要有灵芝、杨梅、葡萄、茶叶和毛竹。其中毛竹,每年可以出售商品毛竹在400万公斤左右. 。
1、改造茶山茶叶,村集体年净收入10万余元改造茶山。首先,发展优质名茶,对原有400亩茶山进行品种改良,新引 进了迎霜茶、元宵茶、白茶等优质品种。同时,不断发展茶山面积。到目前全村优质茶园已达800多亩。其次,新建一家标准茶厂,增添新的制茶设备,引进新的制茶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茶叶品质,从而增加茶叶的附加值,村集体每年的茶叶发包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2、种植果树。杨梅种植开始于1986年,目前已达1000多亩,村集体每年的杨梅发包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葡萄种植也有二十年历史,当时只有巨峰和红富士两只品种,近年来新引进了藤稔、甬友1号等两只新品种,种植面积达100余亩。
3、栽培灵芝。在市、区、镇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建造灵芝种植场,当年产鲜灵芝450公斤;2005年又 试种1.2万袋野生黑灵芝。随着种植品种的增多和种植规模的扩大,我村种植灵芝的知名度也在逐年增大,今后打算再引进更多的新品种,多试验几种种植方法,探索出一条以大打种植灵芝、兼种其它食用菌类的新路子。
4、毛竹山承包。2005年村集体统管的1580多亩毛竹山恰好承包到期,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凡是本村社员都有资格参加全村毛竹山承包。全村要求承包的农户有846户。毛竹山承包年限为一包十年,每年每亩上交费70元,这样村集体一次性收入达100万元。实践证明,集体统管山采用社员承包形式符合民意,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解决部分社员的劳动力出路,也有利于村民收入的增加。这次毛竹山承包真正做到了集体和个人双赢,集体和社员都得到了实惠。
人口:全村一千多户人家、三千多人口。加上现在外来人口有近二千多人,差不多有半万人,热闹非凡!
住房:村子也建造得非常漂亮,多数人家住上新房子。
环境:漂亮的三层教学楼、舒适的老年活动室、几家医疗室、一家鄞州银行、美丽的梅阳公园、半露天菜场、家贝超市、中西药店、手机专买店、几家餐馆、建材五金店、十几家小百货等等,基本上要用的日常用品在当地都可以买到。
交通:也很方便从宁波到老家一个小时多一些就可以到达,全程都是水泥路,有中巴车、公交车,大约二十几分钟一班。
100多年前,大岙村民自发组建了舞龙队,相传是为了感谢有求必应的金峨神龙,从此日渐发展壮大。每当逢年过节,舞龙队过街穿巷进行表演,数十年来从未间断。2011年,大岙布龙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大岙龙舞队曾与号称“北京龙”的奉化条宅布龙进行技艺比武,结果各有千秋,不分上下。那支队伍的“龙尾巴”是如今84岁高龄的任永林。任永林有一段传奇式的故事:有一次外出表演时,任永林脚受了伤,但是龙尾巴一角没人能够代演,他带伤出演,在舞小大四门时独脚跳龙身;舞到摇船龙时,龙尾巴则四方摇摆;龙头窜越龙身时,他突然独脚反身跳过龙身,舞出了堪称奇迹的一出,“独腿龙尾”由此名声大噪。
2015年离世的任海康,曾是村里第五代“龙头”。从20岁出头参加大岙舞龙队,到花甲之年身患重病仍为传承而奔波于横溪小学和金峨小学。任海康的一辈子,都未曾离开布龙。他曾说:“舞龙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项业余活动,而是一种精神象征,难以割舍。”
任海康老人的奔波没有白费,如今,这流传百年的布龙,已经成为小学里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项目。社团指导老师王华君告诉记者,村民以能舞龙为傲,每个人都能舞几下。社团招人时,舞龙队永远是最热门的,许多学生的爷爷、爸爸、妈妈都是舞龙队成员,老中青三代人,都把入选舞龙队当成一种荣誉。“建在学校内的布龙博物馆,也是村民和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了解布龙历史,学习舞龙技术,感受先辈留下的精神。”
据 横溪文化站负责人介绍,舞龙在横溪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横溪镇中心小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基地,基地现有200多平方米舞龙室一间,30名舞龙队员,每月都要训练4至8次。
周边厂矿
宁波市鄞州横溪万通机械配件厂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
周边村庄
大岙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