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镇

石浦镇 石浦 象山石浦 石浦镇历史沿革 石浦镇行政区划 石浦镇地理环境 石浦镇自然资源 石浦镇人口 石浦镇经济 石浦镇社会事业 石浦镇交通 石浦镇历史文化 石浦镇旅游景区 石浦镇城镇荣誉


石浦镇(Shipu)位于浙江沿海中部、象山半岛南端,北接 新桥镇、定塘镇等乡镇;西扼三门湾;南与鹤浦镇、高塘镇隔港相望;东临大目洋、猫头洋,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石浦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截至2017年,石浦镇镇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54个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100802人(2017年),渔业人口2.4万人,辐射周边5个镇乡的10多万人口。石浦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参考,因先民聚落于大金山麓峡谷中,三面环山,以“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海中”而得名石浦。石浦在唐代以前为鄞县属地;《汉书·地理志》已有内容涉及先民在此耕海牧渔,生息繁衍。唐神龙二年(706...

详情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介绍

石浦镇(Shipu)位于浙江沿海中部、象山半岛南端,北接 新桥镇、定塘镇等乡镇;西扼三门湾;南与鹤浦镇、高塘镇隔港相望;东临大目洋、猫头洋,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

石浦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

截至2017年,石浦镇镇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54个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100802人(2017年),渔业人口2.4万人,辐射周边5个镇乡的10多万人口。

石浦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参考,因先民聚落于大金山麓峡谷中,三面环山,以“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海中”而得名石浦。

石浦在唐代以前为鄞县属地;《汉书·地理志》已有内容涉及先民在此耕海牧渔,生息繁衍。

唐神龙二年(706),象山立县,石浦即为所属村落。

宋改东门寨,属归仁乡后门保,元设东门巡检司;明属归仁乡三都。

明洪武二年(1369),置石浦巡司,隶东门寨巡检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徙昌国卫于东门山。石浦巡司迁往青山头,调 昌国之前、后二所于石浦,筑城,“城东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广六丈,周六百零七丈,辟西、南、北三门”,为浙东抗倭右翼,有“浙洋重镇”之称。

明末清初,石浦将军张名振以石浦为基地,建立抗清大本营,后张苍水也以此为抗清基地,直至被捕。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扼杀抗清力量,强令沿海居民内迁,石浦所城毁,现尚残存城垣700余米。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复,属归仁乡二十一都。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城重修,置昌石营,千总防守。

清雍正年间(1723~1735),驻昌石水师营。

清道光五年(1826),设宁波府海防同知署。

清宣统二年(1910),石浦隶昌石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昌石镇、奠南乡划归南田县,县治迁至石浦,翌年秋仍归象山县。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石浦分建东来、南熏、西成、北平4小镇,23年合为东来、金山2镇,翌年再合为石浦镇。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4月,日军侵占石浦,沦陷近5年。

1949年7月,石浦解放,为石浦区区署驻地。

1953年,经浙江省批准为县属建制镇,后曾改称人民公社,1961年复称镇。

1984年,番头乡并入。

1992年,石浦撤区扩镇,金星、东门、檀头山3乡并入。

2002年,昌国镇并入石浦镇。

截至2012年5月,石浦镇辖8个社区、54个行政村。

社区(8个):海宁、凤凰、荔港、文兰、九市曲、延昌、塘头港、金屏

行政村(54个):石浦渔村、延昌、檀兴渔村、金山渔村、渔山渔村、兰家、平岩渔村、铜瓦门渔村、向浦、坦塘、司前、沙塘湾、下洋墩、上金鸡、下金鸡、平阳厂、南向、马峙、树桥头、星塘、晓湾、朝天门、井水、蒲湾、低峧、雷公山、上湾、蒋家湾、横峙、横峙渔村、番头岙、中心、北山、对面山、金丰、昌明、昌桥、九井、金架山、东卫、大桥、鸡鸣、马盘、新鹤、东门渔村、凤上山、蛟龙、西边、东边、下塘、南汇、横路桥、五新、东丰

石浦镇地处浙江中部沿海,象山半岛南端,位于东经121°48ˊ-121°57ˊ,北纬29°08ˊ-29°013ˊ,北接 新桥镇、 定塘镇等乡镇;西扼三门湾;南与 鹤浦、 高塘隔港相望;东临大目洋、猫头洋,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

截至2017年,镇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南部石浦港港域面积27平方公里,拥有可建港口岸线30公里,深水岸线18.6公里。

石浦镇由镇本土和檀头山岛、东门岛、对面山岛、半招列岛、渔山列岛等众多岛屿组成,镇本土呈东北-西南走向,带状形态。

石浦镇背山面海,大陆部分,东北属沿海丘陵地貌,城区处滨海阶地,西高东低,一般海拔20~28米,沿港3~4米,平均海拔15米;西南多为海积平原,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大明山主峰海拔425.2米,为最高峰。岛屿部分,多属海岛丘陵,檀头山地势高峻,主峰海拔225米。

石浦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93毫米,一年四季降雨主要集中在两个雨期,即4-7月份的梅雨期和7-10月份的台风期;沿海平均风速为5.6米/秒(4级),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春秋两季风向多变。灾害性天气较多,其中台风、暴雨成灾较为频繁。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5-11月为台风影响季节,暴雨大多出现在6、8、9三个月,主要由台风及梅雨造成,暴雨雨量集中,雨势猛,时间短,强度大,易造成山洪爆发,农田积水内涝。

石浦镇背山面海,自成独立水系。山丘溪涧密布,大多源短流急。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有大塘港河水系,为大塘港末端,大塘港河总蓄水量为8000万立方米,1983年开通金石引河,引大塘港水入石浦港。镇域内主要河流有4条:金石引河主流长11公里;鸡鸣河主流长4.75公里;长塘河主流长6公里;坦塘河主流长1.75公里。主要特征为河流短促,水源不丰。

石浦镇地下水分两种类型,即裂隙水和孔隙潜水,裂隙水分布在周围山区,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含氟量较高,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是裂隙水。一年内地下水径流高峰分别为4-7月(黄梅期)。7-10月(台风期),深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60米以下。

石浦镇全年平均水温为18.7度,冬季最低为6.4度,秋季最高为28度;海洋水盐度为22.7~30.9度,石浦港属半封闭式海港,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潮差太大,平均潮差超过4米,是一个强潮差,港中大小潮流差异显著,平均潮流流速在1米/秒左右,小潮流速约0.4米/秒,历史实测最高潮位4.83米。

石浦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2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8.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4%。园地面积988.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2%,主要分布在金星、鸡鸣,以种植柑桔为主;旱地23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2%,以荒草地为主。

石浦镇森林覆盖率为41.4%,镇内林地面积59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64%,主要分布在番头片及马盘。林地主要是用材林,其次是防护林,分别占林地的54.39%~24.57%。

石浦港周边为浅海、滩涂面积宽广,分布集中连片,渔业资源丰富,几乎集中了全县的海洋捕捞业和大部分的养殖产量,经济鱼类有带鱼、墨鱼、马绞鱼、鳓鱼、鲳鱼、大、小黄鱼等124科,还有软体动物106科,甲壳类82科。

石浦海岛面积达19平方公里,主要有檀头山岛、东门岛、对面山岛、半招列岛、渔山列岛等众多岛屿。其中檀头山岛、渔山列岛都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

截至2017年,石浦镇共有常住人口100802人,渔业人口2.4万人,辐射周边5个镇乡的10多万人口。

2011年,石浦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7.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1亿元,农渔民人均收入14106元。截至2012年5月,共拥有工业企业9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2家,依托水产品园区、万泰机电城、科技园区、门前塘园区和打鼓峙船舶基地“四园一基地”,形成了水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和船舶修造为主的三大工业体系;拥有各类钢质渔轮1500余艘,渔业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水产品年均捕捞量30万吨,渔业产值22亿元,占宁波市的45%以上。

2009年,石浦镇农渔业总产值2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2.38%;农渔民人均收入9790元,比2008年增长8.2%。

石浦镇渔业固定资产超过10亿元,水产品年捕捞量一直保持在27万吨左右,约占宁波市的40%。石浦镇是华东地区的水产品交易中心,每至渔汛前来避风、锚泊、补给和处理渔货的省内外渔船在2000艘以上,渔货集散量达20万吨以上“中国水产城”。

2009年,石浦镇工业总产值71.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0.18%。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一港三岛、一带四区”的旅游格局基本形成,中国渔村和渔港古城已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1年接待游客275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16亿元,同时,投资50亿、占地6平方公里的半边山“紫象天堂”休闲度假区已开工建设。渔人码头旅游休闲广场、海峡广场、台贸市场、海鲜街排档等特色商贸场所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石浦镇第三产业总产值84.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44%;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比2008年增长11%;财政收入2.63亿元,比2008年增长25%;;2009年石浦镇共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社会零售总额26.6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2%。

石浦镇为省级教育强镇,截至2010年4月,石浦镇共有公办学校13所,其中省级重点中学1所——象山县第二中学,职业技校1所,6星级中心幼儿园1所,个体幼儿园36所,共有教职工1000余人,中小学生13400余人,分别占全县的20%、26%。

截至2010年4月,石浦镇共有县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各1家,其中象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是中国唯一的红十字台胞医院;共有医生184人,卫生技术人员350人,病床数2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所,社区医生21人;乡村医疗站28家,乡村医生28人。

截至2010年4月,石浦镇共有图书馆1家,藏书3万余册;文化馆1家,各类文体队伍24支。

石浦镇城区道路体系为南北交通依赖性较强,以渔港路为骨架贯穿延昌组团、老城组团和新城组团。

对外交通主干线由沿海南线石浦段和沿海高速公路石浦连接线构成,其中沿海南线为穿越式交通,由北向西南在石浦城区沿山一侧穿越,是石浦城区各组团对外交通主要通道。

对外交通次干线为陆岛交通东线,石浦港区域陆岛交通的一部分,担负着石浦港区域北部和岛屿的对外交通的职能。

城区交通主干线为渔港路-兴港路,贯穿石浦城区大部分组团交通并兼有疏港通道的职能。

城区交通次干线为五新公路、大明河西路,辅助联系石浦城区大部分组团交通的职能。

区间交通主干线为金山路、葛峙西路、望鹤路、渔港东路、皇城大道、渔村大道等,主要为组团区间交通联系。

石浦港又名荔港,由于港台形曲折似吸酒器,又称酒吸港,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天然避风良港,由东门、对面山、南田、高塘诸岛围列成天然屏障,形成四岛屏罗、五门环列的“月牙”状封闭型港湾,风平浪静,可避10级以上大风,有铜瓦门、东门、下湾门、蜊门及三门等五个水道与外海相通,港区主干中心线全长18公里,宽0.4至3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水深4至33米,可行数千吨级海轮,可泊万艘渔船。

石浦港据扼要津,与舟山群岛一棹相通,海运北通辽津,西溯沙市,南达琼粤,客轮通航上海、椒江、沈家门、三门等沿海诸港和具内各港,石浦港沿岸码头纷阵,设施齐全,大小泊位共计166个,年吞吐能力达200万吨。

俞士吉 (1354~1430):象山人,历经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先后任监察御使、湖广巡按、侍郎右佥都御史等职,在石浦还保留着他的故居——“侍郎府”。

纪子庚 (1865~1933):石浦延昌人,早年营商,家道日裕。好施与,行善举,屡捐资建灯塔、桥梁、码头、学校等,曾资助蔡元培及马叙伦避难福州。民国总统黎元洪赐“孝义可风”匾,世人称颂“乐善好施”,“急公好义”,被誉为慈善家。

任筱和 (1876~1944)、任筱孚(甫)(1879~1953):石浦东门岛人。因家境贫寒,兄弟俩只读了两年书后,奉其母黄氏之命开始从商。先后在石浦、沈家门等地开设宝泰行、大皆春国药号、新协元运输船等。慈母课子极严,兄弟事母至孝,乡里有难,不吝接济,数十年如一日,将辛勤积蓄付公益事业。先后募建灯塔于台州 磨盘山、舟山菜花山、烈表嘴、象山鸡娘山、铜瓦门、三门山等,又与纪子庚建仁义桥、五里桥、三湾路廊、筑路造凉亭修码头。1927年1月,蔡元培、马叙伦先生避难来象山,任氏兄弟与纪子庚先生一起,用灯塔船、绿眉毛大帆船送至福州。民国33年(1944)筱和病故,乡里感其德,于东门天后宫前,塑立像纪念之。

柯受良 石浦沙塘湾人,有“亚洲第一飞人”之称,为纪念他,人们在老街专门建造了“亚洲第一飞人馆”。

渔文化:石浦的渔港、渔区、渔村、渔民、渔宅、渔盐、渔埠、渔汛、渔事、渔行、渔节、渔商、渔史、渔谚、渔俗、渔具、渔服、渔饰、渔船、渔风、渔食、渔市、渔歌、渔号(子)、渔谣等每个渔字都是一本书,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石浦渔文化的富集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以石浦为代表展现渔文化的共有三项: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

海鲜文化:石浦港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国家中心渔港,早在汉时就被人们认识利用。数以万计的渔船装卸渔货,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这里汇聚,色、香、味俱全的石浦海鲜美食,作为中国新八大系列之一的"甬菜"石浦海鲜是主要组成部分。

海商文化:历史上明州(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已证实,吴越大量的丝织品和越瓷通过明州港走向世界,而这支庞大的船队自唐朝以来即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石浦就是海商文化的桥头堡。

海防文化:元代起即称石浦为“浙洋中路重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地处海防要冲,调昌国卫守御置前、后二千户所,筑堤捍守。石浦所城“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广六尺,周六百有七丈。辟西、南、北三门。辟水门于(西)北、南二门之侧。罗以月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六十,警铺二十九,敌台十三。”东南开“濠一百十丈。”下辖石浦巡检司和大金山、后山、前山、下岙、松岙、土湾六烽堠。逢汛期,卫拨游哨兵船防守。清顺治,改置石浦陆、海二汛。康熙二十三年,仍设官防守,重筑所城。东、北面相接,长约700米。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现仍存有金鸡山炮台、二湾摩崖、古城墙、古城门、古炮台、摩崖石刻等海防遗迹。

渔山列岛

五虎报春 (3张) 石浦 渔山列岛为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海洋公园,被誉为“亚洲第一钓场”,由大小54个岛礁组成,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渔山列岛分北渔山、南渔山、 五虎礁三群岛,海水透明度达10米以上。

檀头山岛

檀头山岛西距石浦港8.5千米,处于大目洋和猫头洋之间。檀头山岛特色景点均为火山凝灰岩构成,岛中岛岬海湾众多,岸线曲折,天然的奇岩,洞穴,沙滩置于其间,被誉为“中国檀香山”。

中国渔村

中国渔村位于象山石浦,一期工程称为“阳光海岸景区”,是中国东海岸最大的原生态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渔文化民俗游”及“海滨海洋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大型休闲滨海旅游胜地,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人居为一体的海上新天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十大避暑休闲胜地”、“宁波市十大魅力景区”、“浙江省五十大优秀景区”、“宁波市十佳诚信旅游景区”。

渔港古城

石浦渔港古城的主街,空间封闭连续,台阶高低曲折,封火墙沿巷跨街,层层递进,集江南古镇的古朴灵秀和山城渔港的蜿蜒多变于一体;中街是一条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渔商气息浓厚,中街建于明洪武年间,仍保留着原有风貌,中街用石板、石台阶铺设,依势镶嵌在山坡上,拾级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地分隔,中街长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着100余号的大小店铺,钱庄当铺、南北奇货、中药西药等。

城隍庙

石浦城隍庙,布局完整,地方风格明显,保存完好,是浙江省一处重要的清代庙宇建筑。

一进后檐与两厢房均为二层单檐,前檐明次间为重檐,进深五檩,明间为四架梁前单步,明、次间金柱间均设大门,后檐明间设戏台。戏台设斗栱叠涩式内收藻井,歇山顶。

二进大殿,进深九檩,五架梁前后双步,后檐筑墙与三进隔开,两辟门通三进。

三进,后殿前设一坐南朝北戏台,四柱为铸铁制,设旋转式内收藻井,歇山顶。天井两侧为二层厢房。后殿为新建仿古建筑。

阳明山庄

阳明山庄位于渔港边延昌后岗山,有主建筑是戚继光纪念堂,还有含放院、晓云楼、群力坊、敬音亭、观音阁等,占地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

截至2012年5月,石浦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改革开放最受关注乡镇、省市首批中心镇、省级文明镇、省级旅游强镇等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石浦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政府机关

石浦镇人民政府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凤栖路138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00-11:30,13:30-16:30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凤栖路138号

周边乡镇

石浦镇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