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村
胜利村 胜利村历史一幕 胜利村产业经济 胜利村社会事业 胜利村村镇建设 胜利村一村一品
胜利村位于三七市镇东南角,离集镇3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在五马桥。胜利村东至官桥浦,南至姚江,西至吴泽浦,北离61省道1.2公里。区域总面积3.52平方公里,耕地2956亩,人均1.28亩,山林面积615亩,1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796户,常住人口2305人,是三七市镇人均耕地最多的一个村。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987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2.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00元。2004年设立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91名党员。曾荣获余姚市计划生育先进村、余姚市“三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先进档案集体等荣誉称号。村境内属姚东平原,地形平坦,江河交叉纵横,内有吴泽浦、乍家浦、官桥浦为支柱,注入姚江。光照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 地区。2001年行政村撤并,由原来的后宅、五马桥、下宅、楼家4村合并,定名胜利村。原后宅村,1949年初为慈溪县三七市...
详情胜利村位于三七市镇东南角,离集镇3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在五马桥。胜利村东至官桥浦,南至姚江,西至吴泽浦,北离61省道1.2公里。区域总面积3.52平方公里,耕地2956亩,人均1.28亩,山林面积615亩,1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796户,常住人口2305人,是三七市镇人均耕地最多的一个村。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987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2.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00元。2004年设立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91名党员。
曾荣获余姚市计划生育先进村、余姚市“三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先进档案集体等荣誉称号。村境内属姚东平原,地形平坦,江河交叉纵横,内有吴泽浦、乍家浦、官桥浦为支柱,注入姚江。光照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 地区。
2001年行政村撤并,由原来的后宅、五马桥、下宅、楼家4村合并,定名胜利村。原后宅村,1949年初为慈溪县三七市镇三保。1950年为新桥乡三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新桥乡建设高级社。1961年为新桥公社后宅大队,1986年为三七市镇后宅村民委员会。原五马桥村,1949年初为慈溪县三七市镇一保。1950年为新桥乡一村。
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新桥乡胜利高级社。1961年为新桥公社五马桥大队,1986年为三七市镇五马桥村村民委员会。原下宅村,1949年初为慈溪县三七市镇一保。1950年为新桥乡一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新桥乡胜利高级社。
1961年为新桥公社下宅大队。1986年为三七市镇下宅村民委员会。原楼家村,1949年初为慈溪县三七市镇一保。1950年为新桥乡一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新桥乡胜利高级社。1961年为新桥公社楼家大队。1986年为三七市镇楼家村村民委员会。
农业以水稻为主。调整产业结构后种植茭白、田藕、蔺草、花木等作物。几年来,村为农业共投入资金280多万元,实施农业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使农田标准化率达到85%。1980年前,村民靠种田为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利用销售人员信息多的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建筑、运输和服务业。
目前,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员已达300多人,个体私营企业20余家,从业人员150多人。到目前为止,已有农民推销员10余人,把自产的茭白及其它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产促发展,以个私企业为龙头的战略目标,积极引进人才和绿色环保企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1949年前村内有叶家祠堂。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设立石林学堂,1975年设中学、小学,后一直设胜利小学,2003年村建立了胜利幼儿园。2002年度全村开通有线电视,七十年代设立村合作医疗站。1982年开办村卫生室。目前,90%以上村民办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解放前村民居住房屋系木结构二楼、平房和草舍。目前全村人均住房60平方左右,大多为二至三层楼房。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制订新农村建设目标。解放前陆路都是阡陌小道,解放后,镇道、村道不断连接拓宽。
2003年建成胜利路,连接61省道甬余公路,以村委驻地为中心,3.5米以上水泥路通各自然村。到目前为止全村交通工具有个人轿车26辆,货运车35辆,摩托车680辆。村级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生产生活全部饮用自来水。2003年全部消灭露天粪缸,建立长效卫生保洁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充分发挥个私企业发展优势,投资近120万元建造标准环保型拉丝城,吸引优秀企业到该村落户,使村有稳定经济收入。
周边小学
胜利小学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胜利小学(三胜线西)
周边乡镇
三七市镇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