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镇

河姆渡镇 河姆渡镇基础设施 河姆渡镇党建工作 河姆渡镇区域概况 河姆渡镇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镇经济产业 河姆渡镇农业发展 河姆渡镇工业发展 河姆渡镇名优特产 河姆渡镇新农村建设


河姆渡镇,是 浙江省 余姚市辖镇,河姆渡镇水陆交通便捷,距 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铁路、杭甬运河均穿越境内,其中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大隐道口仅8公里。镇内邮电通信、电力、供水、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备。镇村环境整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镇风民风良好,2002年,河姆渡镇党委被授于宁波和余姚市“六好”党委。河姆渡镇水陆交通便捷,距 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铁路、杭甬运河均穿越境内,其中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大隐道口仅8公里。镇内邮电通信、 电力、 供水、 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备。镇村环境整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镇风民风良好,2002年,河姆渡镇党委被授于宁波和余姚市“六好”党委。一、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调查研究并拟订适合本镇实际具体 政策措施。二、组织制订河姆渡经...

详情

河姆渡镇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资料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介绍

河姆渡镇,是 浙江省 余姚市辖镇,河姆渡镇水陆交通便捷,距 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铁路、杭甬运河均穿越境内,其中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大隐道口仅8公里。镇内邮电通信、电力、供水、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备。镇村环境整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镇风民风良好,2002年,河姆渡镇党委被授于宁波和余姚市“六好”党委。

河姆渡镇水陆交通便捷,距 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铁路、杭甬运河均穿越境内,其中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大隐道口仅8公里。

镇内邮电通信、 电力、 供水、 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备。镇村环境整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镇风民风良好,2002年,河姆渡镇党委被授于宁波和余姚市“六好”党委。

一、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调查研究并拟订适合本镇实际具体 政策措施。

二、组织制订河姆渡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搞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产业布局,制订并组织实施河姆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措施。

三、按照《公司法》,指导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积极引导和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方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四、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工作,巩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农业生产和农村多种经营。 五、抓好河姆渡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

六、负责制订河姆渡计划生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卫生计划等各项目标任务指标的分解落实。

七、编制镇级财政预决算计划,做好经费的划拨和核算工作,并指导、协调、监督农村社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审计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

八、认真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组织、协调、指导、维护河姆渡的社会稳定工作。

九、负责做好河姆渡党的建设、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及指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

十、负责河姆渡 机关干部和村、企事业单位干部的 管理、 监督及年度考核主作;督促制订后备干部的培养计划和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

十一、负责做好新兵征集、现役军人家庭优抚、退伍军人安置、社会救灾救济、农民养老保险和推行殡葬改革等工作。

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及工作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河姆渡镇是 浙江省 余姚市辖镇。面积65.02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20833人(2017年)。辖行政村9个:翁方 江中 小泾浦 罗江 芦山寺 河姆渡 车厩 五联 东澄,社区1个:河姆渡镇。

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余姚市东首,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水陆交通便捷,距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运河均穿境而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拥有1200年历史的芦山禅寺等使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已形成了农业以茭白为支柱、工业以不锈钢为龙头的两大主导产业,是中国茭白之乡和华东地区不锈钢生产基地。

行政区划

河姆渡镇辖河姆渡镇居委会,罗江、芦山寺、小径浦、江中、翁方、河姆渡、车厩、五联、东澄9个村委会。

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的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经过两次发掘,出土6700件文物,包括丰富的栽培稻谷、大面积木构建筑遗迹、各种动植物遗存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为研究农业、建筑、畜牧、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命名为河渡文化。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先进的水上交通等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说法,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因此,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1993年完成建设,其外形古朴野趣,充分体现了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特色。内设3个展厅,分为遗址简况、稻作经济、定居生活和精神生活四块内容,陈列出土的380多件文物。遗址现场展示区1999年完成建设,现场展示区重建了两次考古发掘现场,复原了5幢干栏式建筑,再现了部分先民生产、生活场景。此外,现场展示区还有“河姆渡古生育文化园”,向观众介绍史前先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馆以来至2008年,已累计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外宾遍及86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河姆渡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河姆渡先后形成了茭白、田藕、有色米、 蔺草、历史名茶、竹笋、芹菜、果品、精养鱼塘、畜禽等十大基地,拥有与基地相连的蔺草、茭白、笋、茶叶等十余家农业加工企业和600多人的营销队伍。其中,河姆渡茭白复种 面积达到3.1万亩,总产量突破亿斤大关,产值达6800万元,从茭户数已占河姆渡户数的90%。茭白产业已取代河姆渡镇粮食产业而成为河姆渡镇的主导产业,河姆渡茭白基地是浙江省首批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古址牌”河姆渡双季茭白先后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浙江省农 景点博会金奖产品,国家绿色A级 农产品的荣誉称号。河姆渡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馆名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遗址,自92年开放以来每年接待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中外游客等二十余万人次。具有1200年历史的“芦山禅寺”已修复开放,晋代的惮悦让寺、“滴乳泉”、“十里长坑”、“双叠瀑布”等景观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

河姆渡镇地处姚东,地势南高北低,姚江、 慈江两大水系贯穿全境,北部平原,四面环水,地势低洼。农民所从事的传统农业水稻长期受“烂水田”的限制,产量始终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九五期间,河姆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 有关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茭白生产,经过五年的努力,茭白种植的面积从九五初的4000亩发展到九五末的20000亩。茭白产业已逐步取代粮食产业而成为河姆渡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据统计:“九五”期间,河姆渡共累计种植茭白6万亩, 茭白年收入累计已突破1亿元大关。河姆渡茭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姚东地区农业的一大区域特色经济,现在已成为余姚市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河姆渡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00余家,其中以不锈钢为主的企业达108家,规模以上 企业60家,产值占河姆渡经济总量的80%,利税占70%。年生产不锈钢粗钢能力达40多万吨,是华东地区不锈钢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河姆渡镇不锈钢功能区地处本镇东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较好的 罗江村,始建于2002年9月,占地1050亩,距离河姆渡遗址仅3公里。 截止04年底,功能区共引进企业62家,其中市外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共投入固定资产107471万元,其中3家4000万元以上项目企业投入2.1亿余元。功能区各项 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358万元,其中5000多万元用于建造变电所等供电设施,1300多万元用于道路配套设施。现在功能区已投产企业56家,完成产值、销售、利税分别为87583万元、80618万元、8213万元。新的一年功能区将进一步加速产业规模集聚,促进产品更新,产业升级,提高建设档次,扩大知名度,辐射地方经济。

河姆渡镇农业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已栽培水稻,曾创造了历史上辉煌的“稻作文化”。如今又形成茭白、田藕、名茶、竹笋、年糕、蔬菜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1998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又一次创造了独特的“茭白文化”。全镇茭白复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总量突破1亿斤。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河姆渡万亩茭白基地先后被列入宁波市二级蔬菜基地、上海蔬菜集团茭白供应基地和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已被列入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1998年来,河姆渡镇大力组织实施茭白产业化工程,制订了《河姆渡双季茭白地方系列标准》,在“古址”牌商标的注册、新品种引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种苗繁育、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茭白研究中心建立和茭白加工工程建设(市场、保鲜、加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河姆渡双季茭白先后获得国家、省和宁波市绿色食品,省农业博览会金奖和省、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河姆渡万亩茭白生产基地则荣获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等荣誉;“古址”牌商标是浙江省和宁波市知名商标。河姆渡镇生产出来的茭白系列产品已远销江浙沪、渤海湾、京津唐、中西部地区,并出口试销日本市场。

全镇共有茶园2150亩,其中有机茶及无公害茶园1558亩,占茶园面积的72.5%,年产茶100 多吨,年创产值64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近10吨,年产值500多万元。该镇已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丞相绿”等10余个茶叶品牌。 “四明十二雷”高山茶荣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茶在1993年与1994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并在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河姆渡镇有各类工业企业400余家,先后形成了机械、五金、家用电器、仪器仪表、不锈钢制品、塑料制品、蔺草制品、汽车配件、旅游用品、建筑材料等十大行业。从1997年发展至2008年,该镇已由起初的三四家不锈钢拉丝、熔炼企业发展成为包括熔炼、轧钢为主的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的形态包括了带材、管材、丝材,主要用于民用装饰领域,在浙江、广东、江苏全国三大不锈钢产销市场已占有重要的一席。全镇已有不锈钢企业11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0余家,年生产不锈钢40多万吨,占浙江省不锈钢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不锈钢窄钢带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已形成了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分布与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块状经济特色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 余姚市东首,境内以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名闻世界,河姆渡下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耕地2.8万亩,山林4.6万亩,物产资源极为丰富。2003年,河姆渡工业产值达18亿元,农业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800元。境内 旅游资源丰富,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 江泽民同志亲笔提名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拥有1200年历史的庐山禅寺等使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改革开放以来,河姆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现已形成了农业以茭白为支柱、工业以不锈钢为龙头的两大主导产业,是中国茭白之乡和华东地区不锈钢生产基地。

一、 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建设新村镇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编制科学的集镇重点区块控制性 详细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改善交通环境为重点,抓好新车厩大桥接线工程等“一纵两横”道路建设,以拉开集镇 道路框架,完善通村网络公路;采取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和整体推进的方式,不断加大村庄整治建设力度,力争在3年内使村镇达到“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

二、以富民为目标,加快建设新农业 大力发展以“古址”茭白为主的 优势主导农产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山区农业经济比重,通过项目带动,引导农民改良、改造优质园地,发展高效优质经济林带;重组茶叶资源和 品牌,建立有机茶研究中心;加大科研力度,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型企业、扶持种 河姆渡镇文化活动养殖业大户和农产品营销大户,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三、以文明村镇创为先导,塑造村镇新风貌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巩固提高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大力实施“农民素教育”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 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新增1000名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得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四、以权益保障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弱势家庭 子女和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争取劳动年龄段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率达到90%;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维稳工作机制,加大治安防范力度,全力打造“平安河姆渡”。

五、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统筹新农村建设 重视村组织建设和村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组织村主要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加深对新农村建设活动的认识,提高创建 工作的积极性;采取 会议、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开展村村结对帮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领域,努力把河姆渡的新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河姆渡镇

周边乡镇

河姆渡镇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