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村

坎墩街道, 坎墩街道地理位置, 坎墩街道历史沿革, 坎墩街道行政区划, 坎墩街道自然环境, 坎墩街道历史文化, 坎墩街道教育事业, 坎墩街道民间传说, 坎墩街道宗教习俗, 坎墩街道地方曲艺, 坎墩街道传统手艺, 坎墩街道弄堂地名, 坎墩街道特产, 坎墩街道经济, 坎墩街道所获荣誉


坎墩街道,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 慈溪 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著名的戏曲之乡,是 宁波 北部的商贸名镇,是慈溪城区北门户,东距宁波港62公里,南连中横线( 329国道 复线)和杭甬高速,北经 杭州湾跨海大桥 连通上海。 明代在此筑塘时,因主要聚居地二塘相对梅川乡的 卦象 座于坎位,故称坎塘。后来为建设海防,明朝抗倭将领 戚继光 在坎塘边筑一数丈高之烽墩,垒筑 土墩 一台,用烟火传递抗倭信号,而称为坎墩。地理位置 详情


孙方村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孙方村资料简介
  孙方村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30282003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82。孙方村与坎墩街、清水湾社区、橡树湾社区、二灶市村、三群村、三四灶村、五塘新村、四塘南村、坎东村、坎中村、坎西村、沈五村、直塘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孙方村同名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孙方村介绍

坎墩街道,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 慈溪 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著名的戏曲之乡,是 宁波 北部的商贸名镇,是慈溪城区北门户,东距宁波港62公里,南连中横线( 329国道 复线)和杭甬高速,北经 杭州湾跨海大桥 连通上海。 明代在此筑塘时,因主要聚居地二塘相对梅川乡的 卦象 座于坎位,故称坎塘。后来为建设海防,明朝抗倭将领 戚继光 在坎塘边筑一数丈高之烽墩,垒筑 土墩 一台,用烟火传递抗倭信号,而称为坎墩。

地理位置

坎墩街道地理位置 (1张) 坎墩街道位于北纬30°和东经121°。处于 浙东 杭州湾南岸的 宁绍平原 北部,南接 古塘街道 、北连 崇寿镇 、东北望 胜山镇 ,西面 宗汉街道 。 坎墩街道

历史沿革

坎墩 (7张) 自明成化七年(员垫狼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至清 嘉庆 元年(1796年)筑成晏海塘,驼杠删捉历时325年,坎墩笑雅员现境全部形成。 明至清初,坎墩地界东部归余姚县梅川乡辖制,西部归余姚县云柯乡辖制。梅川乡与云柯乡曾出现在佚名诗作《余姚县十五乡》中:“独上云楼望四乡,东山高远冶山长。四明流水龙泉出,双雁传书孝义扬。古凤亭空榆白溪烛静,云柯风细上林香,梅川富贵开原好,通德兰风各一方”; 1909年,清 宣统 元年,余姚县根据《城乡镇地方自治章程》重新划分为1城区46乡,坎墩地界遂分设为保德乡和沐仁乡; 1940年,民国29年置 坎墩镇 ; 1949年,随茅承陵余姚县一起划归宁波专署; 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直塘3乡; 1954年,划归宁波专署 慈溪 县; 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成坎墩镇,次年 直塘乡 并入; 1958年,改称为 红旗公社 十三、十四、 十五大队 ,后改称为 六灶 、坎东、幸福、直塘管理区;1961年11月,建立坎东、幸福、 直塘公社 ,后直塘并入幸福公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幸福公社改称为 坎西公社 ; 1983年9月,改制为坎东、 坎西乡 ,次年6月坎西乡改制为坎墩镇; 1992年5月5日,经 省政府 同意,省 民政厅 同意批复 慈溪 市“撤区、扩镇、并乡” 行政区划 调整方案 。其中包括撤销欢婆坎墩镇、 坎东乡 的上级 行政单位 —— 浒山 区公所 ;坎墩镇、坎东乡合并置新的坎墩镇,下辖36个村委会。 2001年2月,坎墩将 自然村 合并为行政村。调整后,坎墩下辖村懂影讲委会由原来36个,变为12个。 2001年10月,坎墩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并入慈溪市主城。 2007年9月,为加快推进慈溪市主城区“东延北扩”酷旬寻战略,市政府决定将坎墩街道 新潮塘村 地域范围,划归 浒山街道 。调整后,坎墩下辖村委会由原来12个,变为11个。

行政区划

21世纪以来,许多自然村合并为行政村。调整后,原36个村委会变为12个村委会。另有坎墩街居委、清水湾社区。 2000年5月,新村、五塘村合并为五塘新村。 2001年2月,六灶村、 三姓 塘村、央水塘村合并为 坎东村 ; 教堂边村、源昌弄村、费家弄村合并为 三群村 ; 大路沿村、九甲弄村、二灶市村合并为 二灶市村 ; 三灶街南村、四灶塘南村、四灶塘下村合并为 三四灶村 ; 五灶一村、五灶二村、沈家甲后村、沈家甲南村合并为 沈五村 ; 坎墩村、郑家甲村、羊路头村合并为 坎中村 ; 东潮塘村、西潮塘村合并为 新潮塘村 ; 东孙方村、南孙方村、后孙方村合并为 孙方村 ; 直塘村、一 灶路村 、房黄路村、戎家路村、西四灶村合并为 直塘村 ; 大泥路村、鸣山村、福源村、绍兴舍村合并为 坎西村 ; 四塘南村 保持不变;

自然环境

坎墩街道 (1张) 由于地处 宁绍平原 和 北亚热带 季风区 ,全境地貌一马平川, 年平均气温 16c°,平均 降水量 1273mm,无霜期长达25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南边的潮塘江汹涌澎湃,北面的三塘江旖旎秀丽,和十里长街一起汇成坎墩最美丽的风景。

潮塘

名为“新御潮塘”,即“潮塘”。东起坎墩 东潮塘 ,经 西潮塘 、福源村(癞头庵根)、 宗汉 ( 潮塘乡 )张家、拆落市、宗汉( 高王乡 ) 高王村 、长河镇街、周巷( 精忠乡 ) 驿亭 、西 褚巷 、石板弄,西至西缪路村入 余姚 市曹娥。

二塘

二塘又叫坎塘,是坎墩最早的居民聚集区。坎塘的分支有直塘,在坎东段名央水塘、赖水塘。

三塘

坎墩街道 (1张) 那是清雍正年间增筑三塘掘泥取土的遗存。“海涛万顷拍天浮, 蜃气 横空幻作楼”,同大海搏斗的先人们遍植柳榆,稳固海塘,轻风绿影,三塘便有了榆柳塘的美名。而今,古堤塘旧址旁,三塘江芦苇、 水荭 蓼花 齐岸,紧挨河边纤夫脚印踏出的小路,随江道曲折,一同伸向平芜深处。 三塘横江是三北平原 中部地区 主要的横向汇流排涝河道,是慈溪市“三横十一纵”(三横为三塘横江、八塘横江及十塘横江)骨干 河网 规划实施河道之一,属于慈溪市各水系中的中河水系(共有四大水系,东河水系、中河水系、西河水系、西北河水系),也是上个世纪宁波 市域 北部重要的水运航道。 三塘横江(陆中湾至水云浦)拓疏工程列入 宁波 市“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为宁波、慈溪市2015年重大前期项目。西起陆中湾,东至水云浦,全长9.92公里,其中陆中湾至大路沿江段长约4.5km,现河道宽约20m,按规划拓宽至45m;大路沿江至水云浦段长约5.42km,为新开挖河道,面宽为45m。建造跨江主桥梁14座,新建引水泵闸1座、两岸河道护坡19.84公里及配套防洪堤防、机耕桥、涵管等设施建设。

历史文化

围垦文化

史书记载,潮塘全名新御潮塘,二塘又叫坎塘,三塘即名榆柳塘,四塘为利济塘,五塘旧称晏海塘,六塘又称永清塘,七塘又称澄清塘。沿海居民附塘而居。民国《 余姚六仓志 》(下称《仓志》)载:二新潮塘,俗名二塘,又名坎塘。其东又谓之央水塘、赖水塘。唯梁下距海近,则无此塘。《余姚志》载,(大古塘后)次第添筑者:曰新塘、曰周塘、曰夜塘(俗称界塘)、曰新御潮塘、曰坎塘(亦称二新潮塘,上皆明时筑)、曰榆柳塘(亦称三新潮塘,雍正二年筑)……

移民文化

自明时筑塘围涂以来,四方移民陆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形成坎墩市,又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 常住居民 都是来自 绍兴府 、 宁波府 周围几个县的移民后裔,众多的姓氏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至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247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大姓共12个。至2005年底,全街道4.8万人,247个姓氏中1000人以上大姓12个,胡、孙、陈、沈都在2000人以上,其中以胡氏为最,胡姓总人数达10400人。

商贸文化

坎墩的工商贸发端较早,历史悠久,素有“十里长街”之称。 坎墩街市的起始,可追溯到明成化间坎塘成筑之初。那时,潮塘之北,坎塘之南已经涂老在垦,而傍坎塘之北连片新露高涂足可沥卤煎盐。垦农、渔户、灶民纷纷沿坎塘搭舍建房,流民、工匠等也先后来此栖居,四方移民陆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坎塘由此初聚人气。 明末清初 之时,大姓望族之民看到坎墩一带 产业经营 的前景,纷纷迁入此地。一时间,坎墩十里横塘,民居骤增,人烟之稠,人气之旺可谓创历史新高。自然,街市也因此由原来的周家路市段往东西两边延伸,新增了不少店铺,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至此,十里长街规模初步底定。而长白 染坊 、源泰商号、咸恒泰当典行、姚同春等商铺则在长街上红极一时。 至清末民初,坎墩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集镇之一,为当时姚北著名的 山货 药材、渔盐棉茧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诗人胡杰人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等诗句描述其时人气之旺、商业之盛。

近代革命传统

坎墩镇素有光荣革命传统。民国元年(1912), 陶成章 在上海被暗杀, 费德昭 悲愤交集,几次潜入上海为陶报仇未成,遂隐居乡里,整顿学校教育工作,任保德小学及储德小学校长10余年,11年被推举为保德乡自治委员及余姚县议员。曾任姚北水巡队队长,打击海盗抢粮活动,威望日增。12年秋,姚北水灾,盐民、农民饥寒交迫,政府置若罔闻,廒商、 篷长 甚至借故搜捕灾民,敲诈勒索。费德昭正在县城开会,闻讯后星夜赶回坎墩,与廒商恶吏斗争。半月后,当局慑于众怒,撤走盐警,释放被捕灾民。 民国15年(1926年)已在此建立"中共坎镇支部",为当时姚北第一个基层党组织。 民国19年8月初,中共派员策动姚北坎墩原 浙东 人民 自卫军 领导人 费德昭 ,在一灶(今 三群村 源昌弄)创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实行武装暴动。" 红一师 "有武装100余人,成立后即不断向姚北、慈西各地 地主庄园 及警察所、缉私盐兵发起袭击,以收缴武器,扩大影响,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进行过不屈的斗争。8月20日,省保安队第六团陈鹏华营赶赴坎墩镇压。"红一师"转移至村外,隐伏田间,与省保安队周旋两月之久。10月下旬,野外气温日低,且作物收尽,无法隐蔽,始告疏散。

教育事业

太阳希望小学 坎墩历史上曾出现过私塾、家塾、族塾、清馆等办学形式。 坎墩刚成筑时,居民的生活贫困,难以供家中孩子读书,当时教育比较落后。至 乾隆 、嘉庆年间,始有人设馆开塾, 每一个村落都会有一家私塾,其中以 费德昭 与 施叔范 最为有名。 清朝末年,坎墩的有识之士开始创办新学,像沈家甲村人沈烈光等人捐资,在羊路头永乐庵后进创办了坎墩历史上第一所小学校,名为振德小学,之后陆续出现了许多小学校,也出现了许多私立小学,比如一所专收女生的 义学 ,教会办学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情。 抗日战争时期,又兴起了私塾。抗日战争胜利后,私塾终止, 新式学校 得到恢复与发展。

坎墩中心小学

民国时期,胡锡章先生把永乐庵和保德庵改为小学,即永德小学和保德小学。 1926年,胡彭寿先生把这两所小学合为永德小学,校址仍在羊路头的永乐庵和 保德 庵。开设1-4年级复式班二班,学生不满百人。 到抗战期间,靠胡锡九募捐,学校才维持到抗战胜利。 1948年,学校改名为 余姚县 浒山区 坎墩镇中心 国民学校 。5个班,学生200人左右,教师9人,校长俞长才。 1955年,学校改名为 慈溪县 浒山区中心小学,负责辅导浒山区所属学校。校长卫伍尧,郑尧初,孔明。 1969年,学校下放,成为坎西四、五大队及居委办的两所学校。 1978年,两校合并,建立坎西公社中心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校长郑凤仙。 1983年,中小学分开,又成为 浒山区中心小学。 1984年被评为宁波市 推广普通话 工作先进单位,校长胡连敖,施延根,朱亚娟。 1987年,改名为坎墩镇中心小学,当时有 13 个班级,学生 747 人,教职工 34 人。 2001年10月,改名为坎墩街道中心小学。 2004年7月,坎墩街道 镇东小学 并入中心小学。

坎墩初中

1957 年秋,由坎墩 工商联 社热心 学校教育 的朱衍生主任为主发起,掀开慈溪乡间兴办中学的历史,开办“坎墩初中 补习班 ”,教师有沈仁孟、楼元才和孙志福共三位,沈仁孟老师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校舍由工商联提供,借用区商检 办公用房 ,校址在坎墩沈五村杨家甲 塘南口 。翌年秋转入新建的红旗公社 民办 初级中学(简称“民中”)。 据 1960 届“毕业证书”,称浒山 公社 坎墩乡中学,校长郑成根(实际为兼职),毕业证书由慈溪县人民委员会颁发。该届学生毕业于 1960 年 7 月,考入高一级学校30 余人,胡介埙、胡清志、郑克强等均毕业于该学校(班)。 “民中”一直延续至1970 年。早期校舍以借用为主,简陋破旧,几易校址,屡改校名,规模最大时招收新生 3 班 160 人左右;1959 年秋在校生5班230余人。 暂时困难时期,人们生活艰难,严重影响在校学生 巩固率 。许多学生中途辍学,帮助家庭参加劳动。 1960 年秋,兴办 农业中学 ,学制两年,半农半读,地址浒山农科所(现坎墩回春北弄 66 号), 后转 长白。 1961 年夏停顿,调整后重新招生。 1965 年秋,社会经济形势有所好展,在招收 普通初中 班一班的基础上,又招收农业中学(初中建制)班级一班,生源含崇寿、宗汉等周边地区。 文革动乱时期,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受冲击。1966 年 9 月开始搞串连,到 1968 年 2 月“ 复课闹革命 ”, 恢复正常 上课。 期间,“贫管会”管理学校;升学采用推荐方式;缩短学制——1969年初中和高中均改成二年制,至 1978年秋恢复三年制;1970 年招收春季班,两年后的 1973 年又恢复至秋季招生。 1969 年开始,公办学校下放到大队办,提出普及初中。 1966 年,学校由现坎墩街道成校(今坎墩长白路 29 号)迁至镇北原浒山农科所,后曾称之 红专学校 (现坎墩回春北弄 66 号),校舍始得固定。 1970 年春首次招收普通高中学生2 班。1986 年秋始办职业高中,地址现成校南首,92 年建立坎墩职 成教 中心学校,迁址现成校,至 2003 年职高停办。期间,先后开办机电、美工装璜、服装、 外贸英语 等专业,在校生最多时七班 260 余人。 1971 年取消“民办”字样,改为坎西公社中学。 1972 年 11 月,坎西公社中学升格为县属完中,改名为坎西中学。对村校初中班负有管理辅导职责,并负责初中办学年报。 1973 年开始,各大队小学先后纷纷开办“附设初中班”,1975 年和 1976年均达 8 所,1977 年为最,达 10 所,是年毕业生共 13 班。1976 年曾先后建立“新建中学”和“ 育红中学 ”,不过规模只有 3-2 班,办学时间也仅仅三-二年。 1978 年建立坎墩中心学校,分设小学部和初中部。大队学校“附设初中班”逐步并入中心学校,逐年减少,至 1982 年完全退出。 恢复高考 后几年间,学校往往分设快慢班,频繁编班。1986 年 9 月,提出后进生转化,防止“两极分化”。 1983 年秋,撤消坎西公社中心学校,小学和初中分置,建立坎西乡初级 中学,校址设在 槐 花树北首。由此,独立建制的坎墩初中学校不断发展完善。1984 年 6 月更名为坎墩镇初级中学。 1985 年实施“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 ”,小学升初中不再办理报考手续。 1986 年 4 月,坎墩镇实现 普及义务教育 。 1987 年秋,坎墩初级中学迁入三合新村南新建的校园,延用至今。 1992 年 5 月,坎墩镇和坎东乡合并为新的坎墩镇。1992 年 7 月,学校更名为坎墩 中心初级中学 。 2001 年 10 月,坎墩镇改制为坎墩街道。2002 年 4 月取消“中心”初中建制,改名为坎墩初级中学,与坎东初级中学并行。 2011 年秋,坎墩街道新建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街道内 学校布局 重新调整,坎墩初中转为 流动人口 子女学校。由此,将担负外地生教育的使命。

保德实验学校

保德实验学校创建于2011年8月,因区域划调整,由原坎东初中与原坎墩街道中心小学为主合并,移地新建后命名的。

坎墩中学

于1970 年春首次招收普通高中学生 2 班。 1978年起初中停招。 1993年成为市属普通高中。 2002年整体并入 杨贤江中学 。

坎东小学

宁波市园林单位

实验幼儿园

宁波市5A级 平安校园

民间传说

太白老龙 迎面走来的太白老龙队伍 相传明末清初时,坎墩六灶农民黄亭的妹妹嫁到高背山下一户姓龙的人家。丈夫龙海生靠打鱼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由于积劳成疾,一命呜呼。三个月后,龙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太白。太白年幼时,常常在夜晚啼哭不止。后来,他母亲发现只要给太白洗脸,他就常常会破涕为笑。太白四、五岁时,就能一口气喝完屋前的泉水,还能潜到很深的水底去玩,村子里的人都觉得十分奇怪。太白九岁那年,由于母亲去世,只好来到六灶投靠舅舅黄亭。来到舅舅家后,他经常到“五江斗”喝水,一次能喝一斗。他玩水的技术更加高超,能一口气从六灶潜到“五江斗”,足足三里地,没有一个人能赛过他。 有一年,梅雨时节滴水不下,盛夏骄阳似火,田地龟裂,庄稼都快枯死了,人人都愁得眉头紧缩。只有太白,表面上看他在 水浇田,实际上他只需吐出半肚子水,就足够浇活三分田了。就在伏末这天早晨,太白照例去“五江斗”喝水,刚喝了半肚,突然听到“咕咕”“咕咕”的声响。 环顾四周 ,并没有什么,太白顺手把河岸边的一块石板翻开,只见一只蛤蟆掉下了 一条腿 ,鲜血淋淋。太白轻轻拿起蛤蟆,仔细端详,然后用肚子里的水给它洗掉泥污,替蛤蟆包扎后,安慰了几句,就放它走了。就在这天夜里,太白梦见这三脚蛤蟆前来跟他说话:“五江斗”河岸的石板上,有条毛巾,只要把毛巾放上水车,水就潺潺而来。”太白立即 从梦中惊醒 ,跑到五江斗,果然找到一条毛巾。此后,每当舅舅让他 车水 浇田,他只需将 毛巾挂 上水车 横杆 ,水车就转动不止,河底的水就上来了。 坎墩街道 (1张) 舅妈 见此情景,十分高兴,回家包了 糯米 汤团,还特地加了三匙 黄糖 慰劳太白。太白吃了半碗,一个拾 河蚌 的小孩走过来说了句“这是烂 糖鸡 屙!”太白觉得十分恶心,立即快步来到“五江斗”,游到河中,剖开肚子清洗肠子。那个拾蚌的孩子看到了,大叫:“快来看哪!” 一语道破天机 ,太白大叫一声,腾空而起。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大雨中,太白的身体逐渐变大、变长,最后变成一条长龙,向东南方而去,那三脚蛤蟆抓住龙尾也尾随而去。太白到哪里去了呢?据说他来到了 奉化 大潭 栖身。自他来到这个潭里,潭水清澈见底,而且大旱不涸、大雨不溢,成为附近居民的“琼浆玉液”。每逢盛夏干旱,太白就似龙王一般给附近乡里下一场透雨,人们十分感激他,就塑了个龙王菩萨,以示纪念。 至今,坎墩六灶一带人为了纪念太白老龙,还常常在中伏 庚日 ,做上几台龙王戏,摆上“米、糖”等 供品 ,敬请太白老龙边看戏、边喝酒! 鸡毛龙 鸡毛龙 坎墩街道 舞龙 队现鸡毛龙创建至今已有200余年,传至笔者已第八代了。鸡毛龙为行龙,全长46米,有23人行龙,旗手2名,大鼓、 军乐队 20人,梅花、锣鼓6人,随行队伍20人,整个队伍共有70多人组成。 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鸡毛龙破烂不堪了。为了保持鸡毛龙原有面目,传承祖传 文化遗产 ,在1994年重新组建了坎墩街道舞龙队,并发动村民用60多斤鸡毛,一针一线缝起来,使鸡毛龙能重新与世人见面。每逢传统佳节,庞大的舞龙队伍活跃在街道周遍,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也得到街道领导的重视。 每逢新春佳节,坎墩街道都会举行游龙祈福民间活动。近200名身着彩色服装,手持大红灯笼的舞龙队、彩旗队、腰鼓队、舞蹈队进村入巷,走过十里长街,吸引了上千群众驻足观看。许多新老市民走进游龙队伍,有的从龙身下面跑过,有的抱着小孩摸一下龙头或龙须,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 2004年10月份,坎墩舞龙申报省 民间艺术 资源保护 项目之一。 2008年3月份,坎墩舞龙走进慈溪首批“非遗”项目。 王母娘娘与三北大头菜 坎墩街道 (1张) 据传,大头菜还有一个动听的民间故事,说是天上王母娘娘天天吃山珍海味,反而 厌食 不想吃东西了,谁也治不好这种怪毛病,急坏了天上神仙。一天,在 杭州湾 南岸一个大土墩上,有几个农民围在一起,用石头架起一只 大锅 不知在煮什么。观音化作一个 叫花子 来到大锅边。原来他们肚子饿了,在煮大头菜吃。观音要求带几个大头菜回去,农民们一口答应。观音到了天上献上大头菜,王母娘娘胃口大开。王母娘娘问了大头菜的来历后,就叫观音把杭州湾南岸土地指化一下,此后这里的大头菜更大更鲜美了。

宗教习俗

娘娘殿 据说 宋末 元初时,有一只 大乌龟 从 余姚临山 向东北爬行,来到浒山正北时,落下两颗蛋,一颗在坎墩周家路,另一颗在坎墩三灶 卢氏 四房池中。几百年后,两颗乌龟蛋渐渐变成了石头。 春去秋来,一首歌谣在坎墩流传开来:“胜山举 黄旗 , 海塘 出浪蓟,坎墩石蛋长,日后出王孙。” 坎墩卢氏四房池石蛋逐年增长,一时间“坎墩将出王孙”传言四起。这话传到了 绍兴府 (坎墩曾长期隶属绍兴府 余姚 县)台严怀才耳朵里。严怀才十分吃惊,对师爷说:“坎墩四房池石蛋大起来是不祥之兆,如当真成出王之地,那还了得!”师爷听后,沉思道:“不慌,只要找一个道士破了他的元气就行了。“不久,他们果然派了一个道士,来到坎墩卢氏房族,察看石蛋,之后又拿着榔头和红钉,口中念念有词,边念边把红钉钉在石蛋上。据说,从此以后,那石蛋就不再增大了,于是去掉了知府的 心病 。 四房池中石蛋被钉,周家路那颗石蛋也像有感应似的不再增大。不知过了多少年,周家路有个姓胡的人家,老婆要做产了。那男的 去求 胜山娘娘,照应他们家里顺风顺水,生个儿子。他清早出门,刚走到石蛋旁,见石蛋上放了一只篮子,篮子里装着糖、面,下面还有个包裹。他打开包裹,见里面全是银子,银子里夹着张红纸,红纸上留下几行金字:“东蛋既钉,西单犹存;筑墩其上,堤坎永固,济扶众生,万古其昌;墩上盖殿,福祉永保。善者融融,禅娟云云。” 那 胡姓 男人向村上父老乡亲介绍了这件事情。大家都说禅娟是胜山娘娘的义妹,如今义妹有托,就照她的意思办吧。于是百姓们用这笔银子在石蛋 上筑 墩,在墩的东西两侧修造堤坎,又把围成的 海涂 改造成田地,种植庄稼。 第二年,人们又在石蛋墩上盖了三间殿宇,殿宇正中塑上了禅娟娘娘,这个殿就叫 娘娘殿 ,以祈求平安和兴旺发达。从那时起,坎墩一带年年田地丰收,人丁兴旺,无灾无难。 岳殿 旧时姚北有立庙建殿祭祀 东岳大帝 的信仰。,道光《浒山志》中就有坎墩东岳行宫的记载:“东岳行宫,士人呼岳殿,在坎塘南”。民国《 余姚六仓志 》记作“东岳庙,在坎塘南,清道光间重修”。 坎墩一地,旧时有行礼拜的习俗,为使礼拜时便于管理和统一行动,整个坎墩以村落为单位,共分八柱,每个柱选出柱头以司其职。八柱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分字作为柱名。岳殿是八柱之民共建的祭祀之殿。 岳殿建在坎塘之南约四百余米处。传说其基地是块蟹形地,四面环水。水道曲伸,形如蟹脚,合起来看象是一只螃蟹。殿前有 座石桥 ,叫聚宝桥,以前人造桥时,曾在桥基中挖得 金砖 而得名,桥道宽阔, 桥身 美观。殿旁又有一棵 大樟树 ,树荫遮地有二亩之多,其树身三人合抱都围不过来,据说树龄已有好几百年了。 岳殿建筑宏大,大门朝南,殿宇有三进。跨入头进,可见各间分别塑立神马、马夫、三班六堂、 黑白无常 …… 走进第二进大殿,只见中厅有东岳大帝的坐像与 立像 各一尊。东首是一尊忠义化身的关帝菩萨塑像,西首有捕蝗之神刘大将军的坐像、立像各一尊。第二进有东西厢房,东厢房塑的是积善积德、有功于国于民的人物在天堂享福的形象塑像;西厢房塑的是凶恶、奸邪之人在地狱受苦受难的形象塑像。第三进是法海庵,系周家路和 郑家 甲人合造的家庵,塑有佛祖 如来 和 伽蓝菩萨 及三清真神等像。 第二进殿前有戏台,可以说,这一建筑是姚北庙宇戏 台中 的翘楚,光看它的台顶,就会令人信服。台顶呈宝塔形,内里有基部的大圆逐渐叠升至上面的小圆。塔顶有瓦 上将军 两尊,头上戴雉 鸡毛 ,全身金盔金甲,背上插有四面小旗,威风凛凛。塔顶又有龙尾翘形的弯 翘角 四只,悬有风铃。整个戏台从台基到台顶高约有20米之多。戏台后还有班房七间,楼上可以住宿演员一百多人和安放 戏箱 等演戏器材;楼下经步梯,可以直上戏台及班房。 抬着东岳大帝的坐像巡视,旧时百姓看重的是东岳大帝威慑群邪、整肃治安的权威,也是百姓们心理需求的一种寄托。坎墩民间故事中的刘大将军是本土化的捕蝗少年刘其。每当 蝗灾 一起,在科技滞后、灭蝗无力时,坎墩的众百姓就会抬出岳殿中的刘大将军坐像出行捕蝗。在东岳大帝出巡或刘大将军捕蝗出行时,第一天演的戏是娱神用的,此后才是供百姓观看。 戏场 人头济济 ,煞是闹猛。 两位神祗的巡视和出行,是旧时岳殿祭典的壮举和坎墩习俗的一道风景。无论是东岳大帝出巡,还是刘大将军出行,祭典开始,照例都须有人捧读 祭文 以通神,撰文者须是当地文笔高手,胡杰人自然会被邀膺。目前尚能读到他写于光绪十四年(1888)的《东岳帝路祭文》: “山川封浚,巍巍乎惟岳最尊。南北峥嵘,矫矫者惟东为大。方镇三千余里,地拓 舆图 。封禅七十二家,神兼德位。紫气遥瞻于 齐鲁 , 农商 咸荷帲幪。青骢久驻于 姚墟 ,人士共蒙利乐。兹睹凤旗之高扬,恭迎龙节而下临。激浊扬清,重载尧天舜日;歌功颂德,愧无雅 管风琴 。遮祖道而或肆或将,庶羞不腆,攀行銮而以妥以侑。三献告终,敬奏。”祭文除了末句是陈述东岳大帝出巡前,人们供上物品和美肴祭祀 路神 、攀着行銮陪侍东岳大帝稍坐,准备启巡外,通篇颂赞了东岳大帝的的尊荣身份与其功德,是篇谀神之作,难免受其时代局限。但是,也反映了该时地方 知识分子 对“东岳大帝”的了解程度与祭典的参与热情。祭文还给当时当地的岳殿祭典活动留下了立此存照的历史场景,是一份稀见的岳殿祭典文化的存世文献。 1880年,光绪六年,姚北蝗灾突起,岳殿的刘大将军肯定是坐不住的了。人们蜂聚岳殿,急起希望刘大将军出行捕蝗。胡杰人自然是大笔一挥,一篇《刘猛将军祭文》顷刻而成: “出奇制胜,雄师谁号卧虎。折锐披坚,大将孰称飞虎。爰稽轶事于 含山 ,知树丰功于宋代。兀术败江淮,军曾开夫八字。 飞蝗 捕畎亩,智足保护三农。 宋宁宗 轸恤勤劳,荣封始锡。 明太祖 情深追报,崇祀特隆。螟螣无害,姚墟久仰神灵;稼穑有秋,海甸咸叨福庇。所以节逾端午, 报赛 弥殷。乐奏钓天,礼仪既备,浒山南北之人,共欣参拜,坎水东西之地,仍望巡行。人寿年丰,万户荷帲幪之德;害除庆集,四方兴颂祷之声”。 1946年,解放后第二年,坎墩 标志性建筑 ——岳殿的重建与装修同胜山庙西侧的东岳殿装修同时完工。 2017年,在周家路江西侧、坎塘南的岳殿旧址上,坎墩老百姓又重新建起了消失多年的岳殿。虽然规模远远不及以前,但是岳殿的恢复工程是坎墩人民恢复过去记忆,追寻先辈足迹的象征。岳殿将有一次成为坎墩人民心目中的文化圣地。 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 (1张) 目前的沈氏女祠位于坎墩 沈五村 坎胜路永旭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女祠坐北朝南,现存一进七间。据方东介绍,在我市,七间的祠堂已很少见,而女祠更是难得,这座女祠可谓是本地区少有的古建筑之一。据《县志实录》载,沈家女祠堂是沈志炯、沈士炳于1919年建造的。 据了解,沈氏女祠眼下为永旭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物业,曾 被作为 厂房使用。但该公司负责人了解到沈氏女祠的历史 文化价值 后,将 机器设备 搬离,并对女祠内部进行修缮,目前保护较好。在女祠之南,还存有清代天皇殿、赐福庵二进主体建筑,每进五间,庵中还存清代大雄宝殿匾额,这也是坎墩街道境内唯一的古殿庵建筑。 坎墩沈氏据传迁自浒山,属梅川沈氏。据《梅川沈氏宗谱》载,宋代沈供任 余姚 州判,由绍兴迁居余姚。其后沈道五复迁浒山。 沈文荧 序云:“宋时, 宣教郎 道五公始迁余姚之浒山,环浒而居者数十家。明初避建城,徙居城南。嘉靖间经倭乱,族人荒窜各处。”梅川沈氏,今居浒山南门沈府巷、北门外 西界牌 及坎墩等处。而坎墩沈氏迁此亦已400余年矣。 坎墩沈氏人物有清末诗人沈伊水,清季慈善诗人沈烈光(创有羊路头 振德小学 ),民国保德乡董、议长沈逢辰,民国 贵州 省财政厅长沈平波等。上世纪八十年代编《 慈溪县志 》时,坎墩沈氏女祠始被发现,当时《慈溪县志》主编徐长源曾撰文《坎墩女祠堂》篇目。 香团 解放前,我们坎墩长街二灶桥东,有两个礼拜社团,一个叫一灶社,另一个叫增福新社。两个社团各自发展礼拜形式,以显示各自的能耐与威风。 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秋收一完,一灶社新增了一副炮担,一道小 抬阁 。而增福新社中平素爱唱几句 绍兴戏 的小伙子请来了才子阿海(五灶人,擅长各种器乐)来指导,学习胜山老社办一个香团,行礼拜时,带头烧香,平时吹吹打打。“高法叔会拉胡,水钿叔会吹箫,你们俩带带头,我们这些人都来参加。”十来个人互相鼓劲,又经过这样那样的讨论、估量,增福新社的香团架子就这样搭起来了。香团就由年长些的高法叔负责,置办 响器 、乐器的钱由参加者共同负担。于是乎,每脚(人)出花被10斤, 经济状况 不大好的来半脚。 香团担办成了,响器、乐器等基本齐全了。十来个人根据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分配了弹、拉、吹、敲的角色。就这样,每个晚上,每个雨天, 即即 即,呛呛呛,采采来采锵,十来个人忙乎了,也乐极了。 开头,阿海师傅教我们几个年少的学敲“头场”,接着学“小赐福”(包括唱、弹、吹、拉等),也教那几个新搞乐器的学弹斗子、三弦,具体指导他们怎么弹,怎么拉,怎样配合唱的(伴奏)。一段时间后,大家又起劲地学念“香赞”。据说,这是作为“香团”最基本的功课。大家边伴奏、边诵念,各种乐器的配合是那么的有序。看这些勤学苦练的香团成员,他们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指导、建议得正确与否,无论谁都会给谅解,谁都十分卖力。不久,《移山》、《骂关》、《渔樵会》等几只绍兴大戏( 绍剧 前身)学成了;再配上“ 梁祝 ”、“ 盘夫索夫 ”、“大堂会”等多只的笃班( 越剧 前身),必要时还可唱几段姚滩,看起来是够 丰富多彩 的了。 每年开春,一灶社的正月礼拜一结束,二月礼拜各社团也都相应准备就绪。五个月来苦学苦练的香团班该出场了。我们好似临战前的战士,谁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月礼拜开始了,我们香团班按照坎墩地区各个礼拜社早已安排好的礼拜地点,每天早些儿动身前往。到达那个地方的庵庙寺院,坐镇既定的场地,敲起“香团”来了。先 敲头场 ,接着小赐福开台,再就是一出绍兴戏,最后是动用大锣大鼓,吹、敲、念、拜全团动手的香赞礼拜。 五六天的礼拜,我们走庵串庙,忙得不亦乐乎。今天 相公殿 ,明日正月庵,第三天浒山四城门及城隍庙,还有乌山庙,第四天庙山、芦城庙,第五天胜山庙和坎墩 十里长街 的七八个庵、殿、寺。这样五天下来,人们可累坏了,然而我们的劲头还是足足的。特别是我们几个青少年,说如果再礼拜五天,才能叫咱过瘾呢。 二月礼拜结束后,我们的香团还被邀请到不少人家去热闹一番,也有人家碰上喜事,来邀我们去为他们吹吹打打,祝贺祝贺。这段时期,香团似乎变成了民间 文艺团体 了。 香团最基本最高形式的礼拜是“念香赞”。所谓念“香赞”,其实是诵念某些 经卷 ,加上音乐伴奏。首先,我们三个少年按前、中、后(并排时即左、中、右)分别拿着金对锣、恭斗、 木鱼 和星星,按平素训练节奏,边敲、边念,跟着引领人,穿过簇拥的观众,到每尊佛像前躬身或跪拜。最后返回戏台,并排站于戏台最前面,又与全团人员一起诵念、伴奏,还不时间夹着打躬作揖。 解放以后,随着各村文宣队的成立和新式歌舞的盛行,大范围礼拜社、香团渐渐偃旗息鼓了。然而,坎墩香团也为这里的人们留下了印迹。就在这办香团的地域里,近十年就办起了 姚剧 、绍剧、 越剧 等四个文化艺术团体,时不时地还在起劲地闹着玩着。这正是坎墩人对吹、拉、弹、唱不舍得放弃的感情。

地方曲艺

姚北滩簧 坎墩街道第五届戏曲艺术节 (3张) 坎墩为浙江四大 滩簧 之一、 宁波 市第二大地方剧种—— 姚剧 (姚北滩簧)发源地。姚北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北部、慈溪西部、上虞东部的一种传统地方 戏曲剧种 ,是在当地传统民间歌舞曲艺“ 马灯 ”、“ 旱船 ”、“ 采茶篮 ”、“崔冬冬”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余姚一带又被称作“ 灯戏 ”、“灯班”。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雅俗共赏,富有乡土气息。 目前,坎墩有两个姚剧团,分别为“坎墩姚剧团”和“三群艺术团”,每个剧团有20至30个不等的 演职人员 ,尤其是坎墩姚剧团能演连续七天七夜不重复的剧目,例如:《双落发》、《卖草囤》、《刘秀娟》、《打窗楼》、《 阿必大回娘家 》、《假婿成龙》、《十不许》、《徐阿正算命》、《 庵堂认母 》等等。他们长年活跃在 横河 、 庵东 、 崇寿 、周巷、坎墩、 逍林 、新浦、掌起等乡镇农村,每年为老百姓演出多达160多场次,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和爱戴。 250多年前的手工艺人在劳作时自编自唱的 民间小调 传遍十里八乡,时间久了便形成了“平四、反平四、双花、紧板”四大唱腔及各种小调。 1952年,老艺人黄承炳建立了一支13人的“余姚姚剧(滩簧)小组”,后改为余姚姚剧团。胡家良、胡勇棣、费凤鸣、胡若男、胡秀纹、胡银林等坎墩籍的演员在姚剧团里挑大梁。 自1954年以来,姚剧已成为坎墩家喻户晓的 地方戏 ,每到 传统节日 ,人们都会自发地编排节目,自娱自乐。2001年,坎墩姚剧团正式成立,该团现有演职人员25人,组织健全,设施齐全,年演出在150场以上,《假婿乘龙》、《筑漏》等节目多次获得奖励。活跃在各大展演活动中的姚剧,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 文化生活 ,也为这个 传统剧目 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年,坎墩姚剧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拓展项目)。 2015年,坎墩姚剧团参加第二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授牌仪式暨“浙江好 腔调 ———开唱了”传统戏剧传承人群专场演出,最终凭借传统戏剧——姚剧(姚北滩簧)成为宁波地区首个“省级传统戏剧之乡(镇、街道)”。 2016年12月9日,浙江 文化厅 公布“非遗薪传”——浙江传统戏剧展演展评活动获奖名单,坎墩姚剧团凭借姚剧《 赖婚记 》获得“优秀展演奖”。

传统手艺

镴器店 传统手艺 (1张) 我们坎墩老街里有一家销售镴器的老店,店主吴文申是一位老手艺人,而这门手艺,一传就传了三代。打镴打得好,还得靠模具,吴师傅的模具包括 壶嘴 、壶身、把手、蜡烛台底座等,这些老家伙的年纪比吴师傅还要大得多,都是从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估摸着有150多个年头了,吴师傅一直保存得很好。 店里有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 工作区域 ,周围放着 煤炉 、 剪子 、锤子、钻子、 锉子 、 木槌 、火镴等几十种工具,每天他就坐在小 凳子 上开始制作、修补镴器。 慈溪 人历来比较喜欢用镴器,因为镴器不易氧化,有防潮、保鲜、保味的功能,和“盛水水清甜、温酒酒甘醇、贮茶色不变、 插花 花长久”的特性。凡在镴器内储放茶叶、 松花 、山粉等物不会转潮变质。以前的姑娘出嫁至少要十几件镴器,镴器越多娘家就越有面子,所以巧镴匠很受欢迎。现如今镴器店生意冷清,以修补和定制为主。

弄堂地名

羊路头 明朝的时候,有客商从湖州、 平湖 一带采购 湖羊 ,然后跨 杭州湾 往南边的 宁绍平原 运来。羊船往往到潮塘北边滩涂停靠,因为这里是 羊群 下船后最佳的南下始发点,久而久之当地人们就俗呼羊路头。后来。坎塘筑成,形成村落,就以“羊路头”为名。 花缸里头 在坎墩十里长街的最东首六灶 塘下 一华里许,有一个小村落“花缸里头”( 坎东村 )。这是令人新奇的名字。 “花缸里头”与一只特殊的花缸有密切的关系,而花缸又与六灶庵和尚有关。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三北沿海一带曾经兴过大建寺庵之风,六灶庵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据史料记载,六灶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址坐落在六灶以北,三塘以南,正是现在所说的“花缸里头”。正屋朝南共三间,另有两间厢房及厨房等 附属建筑 组成。 当年,六灶庵有一位得道和尚,人称紫云法师。他在六灶庵做“主持”(是整个庵的主管),平时除了念经、修身、 做功 之外,还有一手针灸及 把脉 诊病的医术。紫云法师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经常为朝庵 进香 施主治病,特别是对一些患有 发痧 、 抽筋 、腹泻的百姓进行免费针灸治疗,而且疗效显著,久而久之,紫云法师名望大振,乡邻百姓十分敬慕这位得道和尚。故那时六灶庵香客盈门、香火旺盛! 数十年过去了,紫云法师年老体衰,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长了。有一天,他坐进了早已放在庵内的一只古色花缸里,操化佛光,坐息升天。事后,曾经受过法师恩惠的人们,怀着悲痛和崇敬的心情,抬着花缸,把这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安葬在庵后面的空地上,并为他做了一冢大土坟。为纪念紫云法师,后人把六灶庵更名为“紫云庵”,又把庵所在的小村落取名为“花缸里头”,以永远铭记法师的功德。 斗转星移,这里的一切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紫云法师的大土坟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天斗地”的热潮中被毁,六灶庵也早已搬迁,但是,紫云法师坐化的那只古色花缸却被花缸里头村的有心人收藏了起来, 如今,花缸里头的村民传了一代又一代,这里的房子、河流、人民的劳作方式,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花缸里头”这个小村落美丽的名字,却作为一方土地历史的见证而保留下来。

特产

美食小吃

羊肉骨头粥 羊肉骨头粥 坎墩,地接 浒山 之北,是一个温情脉脉的老镇。那里巷落纵横, 屋瓦 连片,接连十余里,这种热闹,催育出了一种热气腾腾的地方小吃: 羊肉 骨头粥 。 坎墩羊骨头粥以 一碗粥 出名,但只吃一碗粥回去,恐怕被人看成是不懂喝粥。坎墩的粥铺提供丰富的佐菜,清水煮熟的牛、羊肉保持了食材固有的鲜爽,切成一盘,备上一碟鲜冽的酱油,就成了最好的粥佐,或跺两只 羊蹄 ,静静消磨时光。坎墩粥铺善于调用临近的食材,田野 荠 菜翻炒 三七 年糕 ,宋家漕 豆腐干 爆炒 周巷 老面 ,能在寒冬雨夜吃到 阳春三月 的热情。来自坎墩深巷里的农家 米酒 ,以清冽甘醇出名,也一坛坛堆在墙角,拍开封泥,斟在碗里,只需两枚的价钱,就能足足吃上一碗。 它们上过 央视 ,它们受过浙江影视的报道,坎墩羊骨头粥的名声远播 浙北 地区。这七八家驻扎在坎墩大街小巷的粥铺,深夜里孤独的灯火,共同构筑起这一独特的生态,也影响了慈溪的品味。 店铺分布在在坎墩大街小巷的七八家粥铺。浒崇公路边上的阿茂声名在外,老街五灶的阿明耐人寻味,坎胜路上的三佬和百碗桶生意不错,百碗桶二十余年父传子号称木煮桶第一大,其余几家同样也很优秀,不分彼此。 招牌粥食:羊肉骨头粥7元一碗。 搭配佐菜:羊肉30元一盘, 牛肉 30元一盘,羊蹄20~30元一只, 羊肝 20元一盘,羊仁40元一盘, 羊肚 40元一盘。 荠菜炒年糕 10元, 咸菜炒年糕 8元, 炒面 10元,农家米酒/ 黄酒 2元/碗。 麦旺 麦旺 (1张) 啥叫麦旺?以前坎墩的美食是四季分明的, 韭菜 只在春日里生长,麦旺也只属于春季。那时, 下油锅 后四溢的韭菜香,能让人馋出口水来。 现在也有韭菜,是大棚的韭菜,再没有季节的分界。所以现在做麦旺,深秋的田里有野生荠菜的时候,便可用新鲜醇香的荠菜。采几株回家洗净,切得细细的,好让它们能和面粉融合得更加妥帖和紧密。 做法: 用料:荠菜,虾仁,葱,鸡蛋,面粉, 海盐 , 黑胡椒 或其他家人喜欢的 调味料 。 将荠菜 叶切 细,放入搅拌盒中,加入一个鸡蛋,些许虾仁,适量盐,葱花。 倒入面粉,少量黄酒,加水,至糊状。 热油锅,放入 橄榄油 ,将面糊一勺一勺舀入锅中,单面煎熟后, 翻面 ,煎至金黄色。 出锅,摆盘。撒黑胡椒粉末,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制 蘸料 。 苋菜梗 苋菜梗 (1张) 清蒸 苋 菜梗是坎墩人的家常菜。远离家乡在上海、 宁波 等大城市住了几年的坎墩游子, 鱼肉 虾蟹 吃腻了,常常想念家乡的苋菜梗,回到家乡有一碗 清炖苋菜梗 便能狼吞虎咽地下饭。苋菜梗被戏称为“敲饭榔榫”,意思是有了苋菜梗下饭,胃口大开。 苋菜, 苋科 , 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耐热,春夏栽培,原产热带。坎墩农家普遍种植, 幼苗 作蔬菜可鲜吃,老茎经 腌渍 加工,待腐熟,可捞来装盘,浇些 麻油 生吃,也可浇上 菜油 蒸熟,即成清炖苋菜梗,坎墩人俗称“苋菜姑”。在蒸煮前加些酒糟即成“糟苋菜姑”,更加香郁可口。坎墩农家都有一只“苋菜姑”甏,苋菜收获后除去枝叶,削除根泥,斩成约五厘米长一段,清洗后沥去水分,拌盐入甏,三四天后加水。腐熟后,臭不可闻,甏须加盖。等苋菜梗捞完,甏里的汤卤,农家也视为珍物,不肯倒掉,如有菜蒂、菜梗可投入浸渍一天,捞起装盆蒸熟,口味也极好。目前,在 市场经济 的竞争中,城市里也有瓶装或袋装的苋菜梗上市。 绍兴咸亨酒店 以清炖苋菜梗为 特色菜 招徕顾客,与 孔乙己 的“ 茴香豆 ”媲美,不失为推介 宁绍平原 乡土风情的传神之笔。

千层包

千层包 (1张) 千层包 是用 豆制品 千层张和鲜 黄芽菜 、 腌雪里蕻 菜等原料制成的菜肴,坎墩乡人很爱吃。尤其是春节过年,家家预买十数张千层,自制千层包,祭祖、团聚均有千层包上桌。由于千层包户户要裹,大家很早就买好千层,免得临近春节被争购一空。又怕千层张变质, 拉条 绳子,把千层晾在绳子上。 除夕夜 到了,才把千层张用热水泡软,剪裁成四开备用。千层包的内馅要做得十分可口。把黄芽菜和腌雪里蕻菜切得细细的,再掺和些 冬笋 丁和 香干 丁,在油锅上炒好在剪裁好的小千层片上放上适量的菜馅,折包成约八九厘米长、两厘米阔的长方形包卷。每10卷折叠在咸 草绳 上,捆在一起。再煮黄芽菜类,把捆着的千层包放在锅里一起煮熟。上桌前把咸草绳解除,连同菜类一起装盆。千层包是“下里巴人”,坎墩人却食之津津有味,在外的游子常常想念它独特的美味。聪明的商人模仿千层包,用 精肉 、葱花为馅,很受城里人欢迎。人们也有把菜馅塞入油闸,称之曰“油闸包”,制作比较简单,口感也不错。

经济作物

木棉花 木棉花 (1张) 棉花,古称 斑枝花 、 琼花 、 吉贝 ,明、清时期,坎墩人称之为 木棉 花。 坎墩植棉历史悠久。棉花栽种始于明代,清代普遍种植。据 光绪 《 余姚县志 》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中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民国《余姚六仓志》也说:“木棉产海滨沙地,有大树种、南阳种,花黄实大,其衣薄。槿黍 花种 ,花有黄、白、红、紫四色,实小而繁,其衣薄。”嘉靖《余姚县志》写道:“木棉产海地,以为繁,或纺之作布,民之大利之。”可见,当时棉花已成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产品。 其实,棉花种植也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起先种植于塘地,随着盐场地不断向北推移,植棉地域也随之向北推进,由潮塘南——潮塘北——坎塘北——三塘北,最后到四塘北。坎墩的熟化耕地,大部分面积一直种植棉花并兼种各类粮、油、麦冬、瓜果、蔬菜等作物。明嘉靖时期,沿海一带常遭倭寇侵扰,老百姓无法搞农业,棉花种植曾一度衰落。直到 康熙 年间(1662—1722),社会稳定,棉花生产又得到快速发展,产品远销闽、粤、赣等地。 耕作制度 :长期来沿用一年棉粮两熟套种植制。即冬季种植“春花”(春季开花夏季收获的作物,如蚕头、油菜、大小麦等),或与蔬菜(主要是 大头菜 、大 白菜 )间作,夏季把棉花套种在春花行阐。也有实行油棉(或麦棉)连作制,冬作为满畦油菜(或大小麦),初夏棉花采用育苗移栽或“春花”收获后直播。 坎墩种植的棉花品种:民国时期,棉花品种以 亚洲棉 ( 中棉 ,俗称“本花”)为主。可分为:乌子、红穿、紫花、绿树、槿黍花数种。此品种产量低、纤维短。也曾推广改良中棉“百万棉”、“ 陆地棉 ”和“德字棉”等品种,但未能普及。 姚麦冬 姚麦冬 (1张) 姚麦冬因产地原属余姚,被俗称为姚麦冬,又称 浙麦冬 ,是全国重点产地之一,浙麦冬为植物的干燥 块根 ,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优于四川、福建所产。坎墩历来是 三北地区 中姚北麦冬的主产区,所产麦冬呈 纺锤形 ,似枣核,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胜过各地。所以有史以来,盛销不衰。 自明代开始,坎墩人就会种植麦冬。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载:“麦门冬产塘北沙地(今坎墩一带),俗称麦冬,相传种子来自四川。初栽花园,后渐广,故昔以花园子著名。今迤东出者较胜,产地设行收买,远销 甬江 药铺,产额甚巨。”光绪《 余姚县志 》记载:“麦冬以根肥大者为佳,根有须,夏日焚之,可避蚊,近盛产塘北沙地。医家言胜于川产,故称麦冬。 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乃 东南亚 诸国和全国各大药店,成为当时包括白术、 象贝 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麦冬、白术、象贝这三大宁波名药材之一,又是著名的“ 浙八味 ”之一。 “小小麦冬创大业,闻名遐迩出坎墩”,这是一百年来坎墩人对麦冬产业出自内心的感慨。 三北大头菜 三北大头菜 (1张) 头菜 ,学名芜菁,根肥大,质较萝卜致密,有甜味,呈球形或扁圆形,主要为白色,也有上部绿或紫,下部为白色者。本种原产我国,洋种原产欧洲北部。烧煮大头菜只要放上水、盐、酱油和茴香就鲜美可口,食后帮助消化,健身祛病。 慈溪主产地在坎墩、胜山、新浦一带。大头菜的块根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紫 香菜 、 龙须菜 、辣片、 什锦菜 等。清光绪时,慈溪已有种大头菜的历史记载。 新中国成立 前后,三北大头菜因为巨大的销量而在沪杭甬一带很有名声。 1987年,坎墩一带大头菜 种植面积 达1.14万亩。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移植,12月中下旬收获, 总产量 达1.57万吨。如今坎墩镇菜农多采用 洋大头菜 种,个头大,产量高,腌制、晒干后远销省内外。

经济

2006年,全街道共实现工农业 生产总值 44.33亿元, 第三产业 增加值2.41亿元, 税收收入 1.28亿元,财政 可用资金 8169 万元,居民人均收入8865元。

农业

传统农业 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色,以“间种套作”的立体栽培为主要模式,著名特产有大白 蚕豆 、 麦冬 、 辣椒干 、 紫香大头菜 等。 农业 (1张) 按照全域生态化、产业化、景区化要求,构建优势 产业群 , 总体布局 为“一圈 二轴 五园”,沿园区四周的三塘横江景观带、浒崇公路景观林、五塘横江防护堤和坎胜公路防护林构建一个环状的农业生态景观带;以南北向周家路和东西向 祝墩 横路为轴线,既作交通主线,又作休闲观光与采摘旅游主线,打造水果产业园、蔬菜瓜果产业园、花卉产业园、农业创业实践园和民俗文化园,形成集 农业生产 、科技展示、 休闲旅游 于一体的万亩农业 生态公园 。

工业

工业 (1张) 改革开放后,服装针织、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摩配件、塑料 化纤 等行业在坎墩迅速崛起,并相继成为 支柱产业 。

基础设施建设

青少年宫北路 近年来,街道按照“规划先行、骨架优先、主动接轨、注重品位”的要求,不断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行政文化中心、中心 农贸市场 等重点 工程建设 ,作为分区道路骨架之一的 环北路 和环西路工程也在加快实施。青少年宫北路,呈南北走向,起于兴镇街止于永安路,道路全长约1615米,道路总宽40米,双向六车道。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坎墩街道入选2021年度 浙江 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 建名单。

周边生活服务

银河泡沫 地址:坎墩工业园西区联兴路8号
营业时间:00:00-24:00
坎墩工业园西区联兴路8号

周边乡镇

坎墩街道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周边西点店

巴比馒头(坎墩店) 地址:坎墩街道坎墩街道坎中村坎墩大道668号
坎墩街道坎墩街道坎中村坎墩大道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