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街畲族乡

青街畲族乡 青街 青街乡 青街畲族乡基本概况 青街畲族乡经济建设 青街畲族乡社会事业 青街畲族乡城乡建设 青街畲族乡党建工作 青街畲族乡重点工程 青街畲族乡区域概况 青街畲族乡青街由来 青街畲族乡历史沿革 青街畲族乡经济社会 青街畲族乡自然风光 青街畲族乡民俗风情 青街畲族乡乡土建筑


青街 畲族乡位于 平阳县西南部山区,东邻闹村乡;南与苍南县桥墩镇,腾垟乡,莒溪镇接壤;西连顺溪镇;北连南雁镇。为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是闻名遐迩的竹乡和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毛竹远近闻名”著称,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美誉。特别是近几年,当地旅游事业迅速窜红,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青街早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平阳县唯一的民族乡,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畲汉杂居是基本乡情;是被誉为“浙南之光、平阳之秀”的施味辛烈士的故乡。位于 平阳西南部山区,南与 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风景区,面积21.8平方千米(2017年),地理位置处于平阳西部风景旅游线的金三角。是 平阳县的一个革命老区乡,也是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畲族2547人,畲族人口约...

详情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所有乡中心区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介绍

青街 畲族乡位于 平阳县西南部山区,东邻闹村乡;南与苍南县桥墩镇,腾垟乡,莒溪镇接壤;西连顺溪镇;北连南雁镇。为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是闻名遐迩的竹乡和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毛竹远近闻名”著称,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美誉。特别是近几年,当地旅游事业迅速窜红,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青街早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平阳县唯一的民族乡,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畲汉杂居是基本乡情;是被誉为“浙南之光、平阳之秀”的施味辛烈士的故乡。

位于 平阳西南部山区,南与 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风景区,面积21.8平方千米(2017年),地理位置处于平阳西部风景旅游线的金三角。是 平阳县的一个革命老区乡,也是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畲族2547人,畲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2011年,总人口10808人(男5782人,女5026人),当年出生96人、死亡124人。人口密度497.06人/平方千米。非农业人口324人。年末总户数2816户。农村人口6746人,外出人口4762人;农村住户1656户,其中农业生产户1656户,外出住户1160户。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157人,农村实有劳动力3515人。

5350人(2017年)。

2013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1亿元,年增长11%;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3719万元,年增长6.2%;全乡人均纯收入7277元,同比增长8%;完成招商引资4000万,完成率200%。农作物播种面积237.0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73.42公顷,总产量952吨。效益农业保持较快发展。完成九岱村200亩山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垟心、九岱等村近300亩笋竹两用林进行改造;东坑瓯柑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睦源、王神洞、十五亩等村淡水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新三村继续扩大良种红米种植规模。劳务经济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共组织了200多人次参加皮塑来料加工技能培训;继续帮助扶持我乡2处皮塑来料加工点扩大规模。充分发挥能人“传、帮、带”作用,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畲乡特色旅游蓬勃发展。经过努力,东坑村打造完成了集漂流、游泳、农产品采摘为一条龙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今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畲乡民俗馆、李氏大屋等一批重点民俗旅游项目进一步包装修缮;依托池氏、李氏大屋、青石街、施味辛故居等一大批旅游景点,以一条青街步道为突破口,对青街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总体规划和有效整合。

在生态建设方面。 青街畲族乡 (5张) 积极开展3次全员爱国卫生运动,由党员干部带头清扫卫生死角,美化环境;在5月份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完善了垃圾集中处理体系,持之以恒的开展了“脏乱差”整治工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225万元在10个村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提升了水源地上游水质,惠及全乡近万名群众;集中开展了河道毛竹清理,青街溪小流域治理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在文明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校阵地宣传作用,通过日常学习、培训班、座谈会、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利用建党九十周年契机,开展了党史专家授课等“七个一”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实施方案》,深化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以多种宣传方式积极营造了人人共创文明乡镇的浓厚氛围;加大加强对畲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正式启动了畲歌传承保护工程,12月份成功举办我县首届畲歌会;扎实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办事程序,完善办事制度;继续加强对青山白化工作的监管、巡查和整治力度,强化丧葬陋习治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的丧葬行为。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面貌取得了明显改观,成功创建成为县级文明乡。

一是着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和“优美乡村行动”,全年创建省级整治村2个(南网、东坑),创建市级整治村1个(朱山)。目前,全乡已完成村庄整治村共9个,通过整治,全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二是夯实文教卫事业发展基础。顺利完成青街中心幼儿园转为公办,进一步提升了青街学前教育条件和质量;投入资金12万元,完成了青街卫生院搬迁改建前期规划设计和围墙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设青街中心校食宿楼修缮和校园绿化、操场平整围墙加固等工作;建设完成总投资75万元、建筑面积达507.3平方米的乡综合文化站工程,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三是进一步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对睦源、东坑等村防洪溪堤和引水渠道进行修复加固,投入资金8万元对贡后山塘进行维修,在青街溪范围内开展乱占溪床专项清理行动及河道清理,清除淤泥,拓宽河道,完成了青街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四是全面完成全乡安全饮用水工程。共投入资金185万元,建设完成青街、十五亩、太申等3个村的改水工程,在全县率先全部完成了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青街畲族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活力、生态、和谐”新青街的总体目标,全力做好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等各项工作,较好的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为保持全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为保持全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我乡宣传、组织、纪检、统战和群团等各项工作有特点、有亮点,取得了出色成绩,为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九岱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入设计阶段;顺利拆除了垟心、睦源等村三处违章建筑,拆违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着手开展睦源社区办公楼和邮政所建设;正式启动九岱-贡后联村公路建设,南雁-青街红色通道建设已完成了前期规划工作,政策处理工作即将展开。继续强化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立项评审等工作;民族幼儿园建设进入实施阶段,进一步提升了青街学前教育条件和质量;建成新三村等5个体育活动场所。进一步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对睦源、东坑等村防洪溪堤和引水渠道进行修复加固,十五亩村近400米水渠得到修复,对贡后山塘进行维修;王神洞、太申等村完成溪床整治,建设完成了垟心村防洪堤工程;垟心-睦源段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青街畲族乡 是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辖乡,位于平阳县西南部 山区,东邻 闹村乡;南与苍南县腾洋乡、莒溪镇接壤;西连 顺溪镇;北连 南雁镇,为 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是闻名遐迩的竹乡和平阳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毛竹远近闻名”著称,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美誉。

全乡辖11个行政村(九岱、十五亩、南朱山、王神洞、太心、垟心、南网、青街、新三、睦源、东坑),40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

青街畲族乡的基本乡情是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畲汉杂居;是被誉为“浙南之光、平阳之秀”的施味辛烈士的故乡。面积2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11 亩, 其中水田2399亩。山地2.5万亩,毛竹林8000多亩,毛竹蓄积量100多万株,素有“毛竹之乡”美称。人口5350人(2017年)。乡政府驻 青街村,邮编:325407。

青街历史悠久,早在 唐天宝年间, 周氏始祖周欲纳为避安禄山之乱,从江

西饶州乐平县迁居 平阳县睦源(今青街畲族乡辖内),建家立业,繁衍子孙,至今已有1250多年 历史。

青街,原名睦源。据 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清时称崇政乡,民国后期称睦源乡,1935年命名为青街乡,1992年“撤、扩、并”时,将原睦乡并入,再次改名为青街畲族乡。

崇政乡的来历已无法可考,但关于睦源的来历还是有说法的。地处山谷地带的青街,四面环山(前有笔架山,后有月落山,左有金钟山,右有睦山),有来自附近的三条溪水在此汇聚,于是得名。那青街一名是从何而来呢?民间流传的一个关于浪子回头的传说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街畲族乡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唐天宝年间,周氏始祖周欲纳为避安禄山之乱,从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平阳县睦源,建家立业,繁衍子孙,已有1200多年历史。

青街,原名睦源。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清时称崇政乡,民国后期称睦源乡,1935年命名为 青街乡,1984年5月,根据浙政发(1984)125号文件建立了青街畲族乡,1992年“撤、 扩、并”时把原睦源乡的六个行政村并入,仍名为青街畲族乡。

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2000年来,在县委、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南拓北连,东西贯穿,发挥优势,种养并举,加强团结,全面促进”的工作思路。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乡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1年,财政收入199.8万元,人均收入2357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16个行政村的喝水、用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青街公路全线通车,完成矾碗公路青街段柏油路面改造,基本上形成一纵两横的交通新格局;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

2000年建设了云祥中学、乡敬老院;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很大进展等。科教兴乡,大力发展“一优两高”产业,全乡共完成竹山改笋山1700多亩。工业的发展也呈现良好的趋势,东坑辉绿岩成功的开采,洋心村境内的陶瓷厂生产的陶瓷工艺品远销东南亚。精神文明建设也十分喜人,党建工作逐步上了新的台阶,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计生工作上轨道、上水平;人民文明观念、思想意识大转变,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青街是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 南雁荡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青街因水成街,以林聚水,青山叠翠,四水环绕。枕青山、环青溪、面竹屏是青街的一大特色。青街为山间盆地,选址非常讲究藏风得水,选址者匠心独运可见一斑。境内山峦叠嶂,茂林修竹,溪河纵横,风光如画。森林覆盖率达82%,蓄有毛竹1.2万亩。种植 毛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四季产笋,是平阳的主要产笋地。青街是畲汉混居的传统乡村聚落,以山水、竹林构成自然景观风貌,以古街、古建筑构成乡村聚落风貌,以畲族民俗风情构成人文景观,三者交相辉映更凸显了青街永久的人文魅力。一幅“当户青山延秀色、环门绿水起文波”的楹联则将青街文秀之气概括得一览无余。

青街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街李氏大屋、池氏大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睦源桥。

青街钟灵毓秀,崇文重教,民风淳朴,至今仍传承着一些传统特色的工艺、风俗。青街畲族为明代福建外来移民,雷、蓝、李、钟是畲族四大姓,他们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形态。畲汉两族和睦相处,互帮互爱。畲族人民更是以勤劳、诚实、勇敢、能歌善舞著称,形成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节假庆典。畲族的歌谣、服饰、传统习俗是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其中最具特色的节假庆典要数畲族的三月三赛歌日。畲族男女成群结队,齐集广场,通宵达旦盘歌对歌,气氛热烈,场面宏大。其它如婚嫁习俗、唱歌入山,也别有一番风情。

青街畲族民俗馆创办于2001年,极具地域特色。该民俗馆内共收集了竹制生产用具、竹制工艺品、竹制乐器、畲族服饰、早期畲族民间生活用品等 500多件精品,分门别类设置在各厢房内。有服饰冠戴、传统器皿、远古遗响、昼耕夜读、一生习俗、卧室起居、古雕珍品、畲乡名人、丹青妙笔、生活剪影、竹器集粹等11个展厅。竹器经过能工巧匠之手能编结出五花八门的竹制品,品种包罗万象,形态惟妙惟肖,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展厅内陈列的畲族新娘服饰、绣花服装和冠带令人目不暇接,彩绣罗帕、护身彩带、银珠凤冠、腰围肚兜、七色挂包、绣花香囊、苎麻刺绣制服等显得稀罕而贵重。一生习俗展厅按畲乡风情、闽南习俗分九组设计陈列,反映了千年来的畲汉人民的民俗风情。整个展厅由塑像人偶组成。从媒婆说亲、送礼订婚、花娇迎娶、成亲拜堂到分娩、抓周、上学、做寿、殡葬仪式等,木偶形象各异,神态逼真,营造出吹吹打打、迎亲喜庆的热闹氛围。

作为历史上乡村聚落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古廊桥、古建筑、碇步、河埠等历史遗存为青街的环境空间增添了几分灵秀。青街至今保留着一批极具明清特色的建筑物,李氏、池氏大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无论从规模、木作、款式、雕刻都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有异曲同工之妙,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街当地先祖大部分由福建迁徒而来,民居建筑形式受福建影响较深。一般为三合院、四合院,以穿斗式梁架为主,规模较大,聚族而居,雕刻精美,出檐深远。四合院中的二楼走马廊颇具福建民居特色,沿街门面使用可拆卸门板,二楼木板做拼封或栏杆,有的以竹廉做装饰。大户人家院落一般由较高大的石墙包围。

“四面环山,三水汇源,白石望月,玉带盘腰”,是古人对睦源桥的生动写照。睦源桥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跨睦源溪而得名,在世界廊桥名录上占有一席之地。属典型的古廊桥,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桥长12米、高4.6米、宽4.4米。桥为拱形,石结构,建有抬梁式木结构廊屋,廊屋两侧筑有亭式栏杆长椅。侧边长有一棵古樟,树龄近500年,奇妙的是,在樟树主杆上长出一株梅树,成为“樟抱梅”的奇观。众人赞此景为“桥架亭,坐亭乘凉;樟抱梅,望梅止渴。”

下睦源桥,便是青石街道,青街因此而得名。街道总长200米左右,宽约3米。路面由青石铺设,呈弧线型,时而连续,时而开敞,空间变化丰富。古时,村民进出往往步行于石板小道,或沿溪竹筏漂流,青街则是联系山内外的主要交通要道。街道两侧集中了较多的商业和大宅院,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均保留着明末清初的遗风。顺着青石街道走100多米便是李氏大屋。大屋墙体由溪流石头垒砌而成,足有3米高。始建于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前厅、正厅以及两厢构成,均为楼房。重檐悬山顶,前檐均设廊道,四周贯通,二楼置拼花美人靠,工艺精细,总建筑面积达1440平方米,别有气势。

青街 古民居中雕刻最精致的要数池氏大屋。据《池氏家谱》载:“池氏路基始祖在明万历初年自闽入浙,徒迁睦源,本房九世祖发迹后,特聘浙闽赣三省土木名师巧匠18人整营三年而成。”池氏乃是当地望族,因慕此地山清水秀,耗巨资建深宅大院,以谋丁财两旺。大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系二进四合院式建筑。布局恢宏,技艺精湛,内外设甬道、青石八角石磉,光滑透亮。池氏大屋以木刻花雕最富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自跨进池氏大屋,跃入眼帘的是各种木质雕饰,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有雕刻,用“无木不雕”来形容绝非夸张。木雕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宗教神话、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堂壁共有218幅木雕,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使人眼花缭乱。雕刻中的《蜜蜂采蜜》、《鲤鱼跃龙门》、《寿桃蝙蝠》、《松鹤图》、《花瓶成对》、《东吴招亲》等,无不体现了畲乡丰富多彩的文化,被专家盛赞为 “明清民间木雕工艺美术馆”。

周边乡镇

青街畲族乡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周边教育培训

青街中心学校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青街畲族乡睦源桥南线青街小学

周边村庄

青街村 地址:温州市平阳县桥南线
温州市平阳县桥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