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甸镇
屠甸镇 屠甸 屠甸镇建置沿革 屠甸镇行政区划 屠甸镇地理环境 屠甸镇自然资源 屠甸镇人口 屠甸镇经济发展 屠甸镇交通 屠甸镇社会事业 屠甸镇名胜古迹 屠甸镇历史人物
屠甸镇位于桐乡市东南部,与海宁市、嘉兴秀州区交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107公里,西离杭州54公里,距桐乡、海宁市区各9公里。沪杭高速公路横贯全镇并设有屠甸通口,盐湖公路穿镇而过,南排工程长山河依镇向东流向钱塘江,水陆交通便捷,是桐乡市的重要门户。全镇总面积41.28平方千米(2017年),辖9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现有常驻人口33568人(2017年)。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镇财政可用财力3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5元。屠甸镇是全国千强乡镇之一,是浙江省工业强镇之一,是中国植绒纺织名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浙江省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镇、嘉兴市“五好乡镇...
详情屠甸镇位于桐乡市东南部,与海宁市、嘉兴秀州区交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107公里,西离杭州54公里,距桐乡、海宁市区各9公里。
沪杭高速公路横贯全镇并设有屠甸通口,盐湖公路穿镇而过,南排工程长山河依镇向东流向钱塘江,水陆交通便捷,是桐乡市的重要门户。全镇总面积41.28平方千米(2017年),辖9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现有常驻人口33568人(2017年)。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镇财政可用财力3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5元。
屠甸镇是全国千强乡镇之一,是浙江省工业强镇之一,是中国植绒纺织名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浙江省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镇、嘉兴市“五好乡镇”党委、嘉兴市首批“平安乡镇”和嘉兴市文明镇。
屠甸旧称“石泾”,是中国良诸文化的次中心。
建国后改名为屠甸镇。
2008年起正在争创“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 ,2009年达标。
全镇总面积41.28平方千米(2017年),辖9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现有常驻人口33568人(2017年)。
屠甸镇位于桐乡市东南部,与海宁市、嘉兴秀州区交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 上海107公里,西离 杭州54公里,距桐乡、海宁市区各9公里。
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地势平坦,河流密布,长山河横穿本镇,为镇内主要河流。为水陆交通,灌溉要脉。长水塘北起长山河屠甸镇,向东南伸入海宁境内,为镇南部主要河流,桐硖公路穿境而过。
屠甸镇有耕地33813亩,全年种植蔬菜29411亩、水果753亩、苗木1095亩, 水产养殖286亩。
以水稻、蚕桑、果蔬等农作物为主的植物类型较多。
现有常驻人口33568人(2017年)。
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镇财政可用财力3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5元。
主要以 粮食、蚕桑、果蔬、养殖业为主。全镇共实现农业总产值1.26亿元。
以蔬菜、水果、 食用菌、苗木为主的四大农业基地不断壮大,全年发展订单农业432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全年实施五个村4173亩土地整理工程项目,配套落实3500亩节水灌溉工程。
冬修水利设施建设得到改观,全年新建和改建泵站16座,修建民桥8座;疏浚斜港、毛竹港等河道11条、20余公里,建设生态圩堤15.6公里,配套4家砖瓦企业利用淤泥制砖7.7万方,全年累计完成土石方267.1万方。
屠甸镇根据各村农业 块状经济的特点,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种植新品种,并采取套种等办法,提高土地亩产质量和效益,积极牵头实施 订单农业,保证了农民在纯农业上的收益。同时,稳步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在汇丰、红星等村分别建起了大葱基地、生态畜牧园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鼓励有一定技术和知识的种养大户在自身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该镇又成立槜李经济合作组织,使 槜李从种植、采摘、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2005年,全镇共实现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农业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全镇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标准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基本完成,全镇河道疏浚工程开展的有声有色。
已注册的农产品“猕猴”牌 榨菜、“春发”牌 杭白菊和特色水果檇李等远销中国各地。
工业有纺织、化工、化纤、机械、农机、建材等企业。
屠甸镇党委、政府提出以“工业兴镇、城建同步,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投入力度,大力扶持屠甸特色纺织(植绒)工业发展。先后投资兴建纺织 坯布特色市场、完善轻纺工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制定规划政策,积极推广环保生产,其中全镇所有的特色纺织(植绒)企业均接入到了工业区 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政府继续积极营造区域品牌,鼓励企业争创嘉兴市级、浙江省级和国家级的植绒品牌商标,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并通过拓展植绒产品空间和销售渠道,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环保意识等措施叫响植绒配套行业。
屠甸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了 植绒、 羊毛衫加工和电子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2005年,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16.9%。轻纺工业区位于屠甸镇北侧,傍沪杭高速公路和新盐湖公路,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沪杭高速公路桐乡市出口处的优越区位,紧邻桐乡市区和 320国道,是屠甸镇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的重要基地。
全镇有规模以上特色纺织(植绒)及配套企业(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26家,拥有先进的特色纺织(植绒)生产流水线31条及后整理设备,具有1亿米特色纺织(植绒)布的年生产能力;规模以下特色纺织(植绒)企业87家, 2006年该镇纺织植绒行业产值达24.9亿元,年出口交货值在1.58亿元以上,植绒行业的产值占屠甸镇工业总值近50%。金都植绒、万达植绒、莱士达植绒、你我植绒等六家企业已成为屠甸镇的植绒重点骨干企业,产品品种多元化、质量稳定,市场信誉也不断增加。同时解决就业职工人数8250人,高中(中专)人数占35%,技术管理人员1975人,占24% ,职工年均收入1.5万元。
屠甸镇通过现有轻纺工业区整合特色纺织(植绒)业 产业链,从而提升特色纺织(植绒)业占桐乡市乃至中国特色纺织(植绒)业中的比重。植绒业产值超40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超4亿,新开工厂18家,纺织坯布市场二期2007年全部建成,整个市场交易额超10亿元,并争取到2010年,屠甸镇成为国内最大特色纺织(植绒)业生产和出口地之一。
屠甸镇以植绒、羊毛衫加工和电子为主的工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2004年,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8551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工业生产性投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同时,工业区土地挖潜取得成效,回收签约未开工企业用地90亩。全年实际到位外资526.8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5966万元,新建项目16个,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
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先导,屠甸镇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着力构筑特色城镇框架。镇区山门街旧城改造取得新成就,屠甸新的商贸中心正不断形成;新上海湖滨庄园高品位别墅区、西新家园、东方花园等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盐湖公路入口处名为“石泾”的巨石城标已成为屠甸的象征。
建有40多家农村文化示范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深入开展,已顺利完成市级整治村3个;新村规划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已实施新村规划点85个, 江南水乡特色逐步显现。
屠甸镇已全部实现镇村互通,公路桥梁和民桥改建基本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
沪杭高速公路横贯全镇并设有屠甸通口,盐湖公路穿镇而过,南排工程长山河依镇向东流向钱塘江,水陆交通便捷,是桐乡市的重要门户。
屠甸镇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改善和调整好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多个教育网点建设;镇 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0%以上。
自来水入户率为99%;农村大病合作医疗参保率在85%以上;农村二轮殡葬改革顺利实施。依托桐乡市慈善总会屠甸分会,积极推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敬老院设施完善。
为创建体育强镇,屠甸镇大力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进行体育文化宣传,提高 全民健身理念,形成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并组织安排各类培训班,发挥各级各类协会的作用,指导人民科学健身锻炼。各基层单位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以此来促进体育相互交流,不断提升全民体育素质,传播体育文化。
经济的腾飞、推动了屠甸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屠甸的体育硬件得到了全面提升。屠甸镇投入55万元新建文体活动中心,投资35万元在镇区建设屠甸镇小广场,并出资50万改建屠甸石泾公园,使其更好地成为广大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场所。同时修建了 门球场,在镇区增设健身苑点,方便群众健身活动。
在9个行政村中,分别建起了室外健身苑点、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室内乒乓室、棋牌室。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室内乒乓球室等其它活动场所。屠甸镇共有标准 篮球场9只、羽毛球场4只、门球场1只、室外健身园点10个、室内乒乓室13个、室内健身房2个,为发展屠甸镇的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供了充实的场所,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推动了屠甸镇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屠甸镇已获得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浙江省第三批体育乡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等称号。屠甸镇旧称“石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是中国良诸文化的次中心,是现代书法家钱君陶先生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一派繁荣景象。全镇面积44.5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2120人,外来人口10000多人。供电、供水、广播电视、 邮政、 通信、文体娱乐等设施和公安、司法、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机构齐全。
星星村位于屠甸镇西南部,南与南日镇相交,西面和北面同百桃乡接壤,是一个工业、农业综合发展的强村,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1014万元,销售收入91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073元。以星马制衣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村办企业,自98年以来一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业基础扎实,水利设施配套,一直是桐乡市水利建设标准村之一。1998年,又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0多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各个村民小组都通了简易公路。村里用自己的资金建造起标准水塔1座,村民人人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精神文明抓得扎实,该村被评为嘉兴市级百强村。
屠甸镇还是环太湖流域 良渚文化的次中心,其中发掘的姚家山墓葬群堪称中华文明的曙光,有4000多年的历史。屠甸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据传,春秋时期 西施和 范蠡曾在屠甸镇的一个湖畔定居,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将该湖取名为 范蠡湖。民族英雄于谦后代也聚居于屠甸一个古村落,千年古刹寂照寺建于后晋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屠甸还是现代著名书法家 钱君陶先生的故乡,镇区仍保留有钱先生的故居。钱君陶故居位于桐乡市屠甸镇邮电弄,是一所晚清民居。在那里,钱君陶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1998,钱君陶先生逝世后,桐乡市文物管理部门将其列为保护单位。2007恰逢钱君陶先生诞辰100周年,桐乡市政府出资将故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修。
桐乡市寂照禅寺院修建于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初名报恩院,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改称寂照院,明洪武二四年(1391年)改名寂照寺,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有高僧金山重修,时规模之宏大,占地有72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金刚殿、三圣殿等诸殿相映生辉,四大金刚比杭州灵隐寺的更为影子雄伟,据有关资料记载其中一樽金刚化时达十八年之久,由此可见寺内佛像做工精细,后历经兵灾劫难,尤其是解放前期和文革时期被拆毁殆尽,只存下明代古建筑金刚殿。寂照禅寺历史上名扬海内外,历代名人如陈尧叟、赵孟俯、张尧同、张仁麟等诸多缘分瓜葛,因此更是闻名天下。现代著名艺术家、出版家、篆刻印人钱君陶得先生有巨印“钟声送尽流光”,并记“余幼年居屠甸寂照寺西,昕西必闻寺钟”之名传扬中外。
改革开放,正东清源,桐乡寂照禅寺在党的宗教系列政策贯彻下,在各级政府、众多企事业主、居士、香客、信众的支持关爱下,于2000年8月对外正式开放,经过九年的艰苦创业,历史曾经闻名遐迩,布局紧凑、气势恢宏、庄严巍然耸立在屠甸镇长山河畔。还有观音殿、放生池、七级佛塔、绿化带正在筹划建设中。寺内金刚殿系明代古建筑,是浙江省桐乡市重点保护文物,桐乡寂照寺更是桐乡旅游景点之一。
钱君陶:(1907~1998), 浙江 桐乡 屠甸镇人,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钱君陶山馆、抱华精舍。他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 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 他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创作有《长征印谱》、《君长跋巨卯选》、《鲁迅印谱》、《钱君陶印存》、《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等数十卷 。
张金龙:1949年出生,星星村人,中共党员。1984年担任村主要领导以来,勤勤恳恳,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他带领村民创办村办企业,从一个小菜厂发展到商标厂,再到创建星马制衣有限公司,使一个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穷村变为农、工、副综合发展的强村。他本人连续八年被评为桐乡市级优秀党员。
周边派出所
公安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山门街北路110附近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诊所
屠甸镇卫生院
地址:嘉兴市桐乡市商贸街180号
周边镇政府
奇台县政府
地址:嘉兴市桐乡市联星路与屠兴北路交叉路口西侧
周边乡镇
屠甸镇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周边房地产
屠甸镇工业园
地址:嘉兴市桐乡市前进路与同富路交叉路口往西约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