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履镇

夏履镇 夏履镇地理环境 夏履镇战略地位 夏履镇历史管辖 夏履镇古迹遗址 夏履镇农业与手工业 夏履镇工业发展升级 夏履镇第三产业兴起 夏履镇基础建设 夏履镇社会事业 夏履镇人杰地灵 夏履镇饮食文化 夏履镇戏曲艺术 夏履镇节气风俗 夏履镇旅游提示 夏履镇获得荣誉


夏履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部,与诸暨、萧山接壤,素有“九山一田”之称,面积51平方千米(2017年),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590人(2017年)。1997年,夏履镇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2004年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19年10月,夏履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夏履镇位于东径120°31′,北纬30°08′,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南部的一个镇。距杭州城区35公里,绍兴城区32公里,柯桥城区12公里。南毗诸暨市,西邻萧山区,东连钱清镇和湖塘街道,北接杨汛桥镇。邮政编码312026,电话区号0575。镇域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74.06%,耕地面积占10.97%,为典型的低山丘陵河谷区。地域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群山延绵起伏,北面连岫复陆成其畈,森林覆盖率8...

详情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所有镇中心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介绍

夏履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部,与诸暨、萧山接壤,素有“九山一田”之称,面积51平方千米(2017年),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590人(2017年)。

1997年,夏履镇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2004年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19年10月,夏履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夏履镇位于东径120°31′,北纬30°08′,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南部的一个镇。距杭州城区35公里,绍兴城区32公里,柯桥城区12公里。南毗诸暨市,西邻萧山区,东连钱清镇和湖塘街道,北接杨汛桥镇。邮政编码312026,电话区号0575。

镇域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74.06%,耕地面积占10.97%,为典型的低山丘陵河谷区。

地域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群山延绵起伏,北面连岫复陆成其畈,森林覆盖率83.1%。主水系夏履江,源于湖塘凉帽尖,由东江和西江汇流成夏履江,至杨汛桥镇前童通连西小江。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48.5平方公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宜居。其特点(一)四季分明。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5月下旬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二)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5.8°C。(三)光照充足。

光能每平方厘米太阳年总辐射量约为108.5千卡,日照平均年月照时数为1868.5小时。(四)雨量丰沛。年降雨量1324.5毫米,集中在4月中旬至7月上旬,占全年降雨量的52%。相对湿度76%。(五)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长达230天。有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夏履镇 (6张) 夏履镇枕“三县”之壤,藉古道要津。自大禹扼水始,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94年,越王句践兵败保栖于此,后范蠡建言走马退吴。宋建炎三年(1129)十月,康王赵构从杭州逃越州至明州途经夏履。元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朱元璋部由诸暨经夏履桥捣毁钱清抱姑堰。明朝在白石山村设“清潭关”,洪熙年(1425)间废之。

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天国军队(人称长毛造反)进入夏履。民国十六年(1927)初,北洋军阀孙传芳残部(人称北佬造反)窜犯夏履扰民掠财。民国二十八年后,日寇屡犯夏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此时,国民党79师235团在夏履境内英勇抗日,悲惨壮烈。民国三十四年(1945),新四军游击纵队驻军夏履养精蓄锐。此外,1949年以前,尚有诸、萧、绍土匪部队常以南部山区为巢穴,横行乡里,残害百姓。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夏履境内建有5处军控一级标志和凤凰山永久性工事。

夏履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据《吴越春秋》载,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就发生于此。后人感念其功,建桥以志,命名“夏履桥”,地因桥名。《越绝书》曰:“昔者,越王句践与吴王夫差战,大败,保栖于会稽……”。夏履镇越王峥的越兵营遗址今犹存。明万历年间(1573-1691)设“夏履桥市”。清宣统二年(1910)始设夏履桥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首置夏履桥镇。尔后,乡镇建废,屡有分合变更。

建国后,又多次撤并,与相邻乡镇互有区划变化。1950年,夏履乡分为夏履、中村、莲东、莲西4个小乡,同年10月至1956年3月间,夏履、莲东、莲西3个小乡曾划属萧山县管辖。1958年7月,并入钱清人民公社,当时夏履设中村、夏履、莲东3个管理处。1961年春成立夏履人民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1983年恢复称夏履乡,生产大队改称21个行政村,1992年7月成为建制镇,并增设1个居民委员会。

2003年夏履镇撤并为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分别为:夏履桥村、新民村、越王峥村(含北坞、南坞、埠头),中墅村(含中村、墅坞、上庄)、夏东村(含郑家闸、汪家埭、清坞)、联华村(原联华、何家坞)、莲中村(白里山头、虞山、杨家埭、马家地、陶家弄、王家庄)、莲东村、莲西村(门台里、周家田头、西坞口、方家埭、金家埭、建民、里西湖)、双叶村(双桥头、周家坞、旦觉坞、黎明)和莲增村(宣家坞、河岸张、陈家埭、大洋里)和夏履居委会。

2004年,全镇居民共有5770户,183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0人。民族以汉族为主,20世纪90年代始,由于境内工业发展迅速,外来务工青年聚增,其中部分外地女青年婚嫁境内,故有壮、回、藏、苗、侗、傣、黎、布衣、土家等少数民族143人。

镇人民政府驻地——夏履桥村,水陆交通便利,工商业繁荣,文教、卫生、体育设施较全,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夏履镇不但自然景观优美,而且人文内涵丰厚。 越王峥 位于今夏履镇北坞、墅坞西边。又名越王寨、越王山、栖山。《嘉庆山阴县志》载:越王山即越王峥。“句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宋时建有深远寺,塑有越王、欧兜祖师、夏仙师等像,早废。80年代重修。1987年公布为柯桥区文物保护单位。

墅坞庵 位于今夏履镇墅坞岙南麓。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久居华屋,转羡茆菴。”有天王殿、三门殿和大雄宝殿等,香火不断。现墅坞庵已成为绍兴县夏履生态农庄开发项目的一部分,传媒和游客慕名而来,美誉远扬。 有放生池、老虎夹和磨刀场等遗迹。早年被公布为柯桥区佛教保护场所。

车水岭窑址 位于今夏履镇新民村车水岭北坡。时代为东汉。面积1200平方米。出土器物有罍、罐、壶等。胎色浅灰,釉色青黄,亦有呈黄褐色者。瓷罍器表拍印菱格填线,窗棂纹等。窑具为筒形垫座。1987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

陶官山青瓷窑址 位于今夏履镇新民村陶官山东坡。时代为三国至晋。面积约300平方米。出土器物以碗、碟为多,壶、罐、盆、钵次之。胎质细腻,呈灰白或灰色,外施青釉,亦有青中泛黄者。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壶、罐系面饰箭羽纹。窑具有筒形和钵形垫座、盂形锯齿口及三足支钉间隔具。1987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

窑灶头青瓷窑址 位于今夏履镇新民村西窑灶头山南坡。时代为三国至晋。面积约500平方米。出土器物有盘口壶、碗、洗等。器物纹饰仅见弦纹。胎色灰白,外施青釉,或青中泛黄。窑具分三足支钉及锯齿口盂形两种。1987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

寨口桥 位于今夏履镇莲增村的莲花岗与紫岩山之间,处交通要道。清嘉庆《山阴县志》中有载此桥,重修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30米,宽2.6米,桥高10米,桥孔高7米,直径15.4米。石级桥面,两旁石栏石柱,柱头雕成石狮16只(现仅存4只)。桥由90 块长条石横向并列砌筑而成,此造桥技法在目前已知的绍兴古桥中仅此一例。寨口桥是桥梁研究的活化石,在中国石拱桥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桥被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羽人骑马画像镜 1970年,出土于今夏履镇墅坞岙。青铜器,东汉时期,二级文物。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直径17.80厘米,厚0.50厘米,钮径3.50厘米。圆锥形钮。内区以四乳钉间隔成四区,分别饰龙、虎、辟邪、羽人骑马。外区饰栉齿纹及蟠螭纹。近似三角缘。

家园古文化遗址 位于夏履镇夏东村郑家闸自然村西耆山南麓。由杨家园及毗邻的唐家奄两部分组成,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散布遗物以印纹硬陶为主,饰以网格纹、麻布纹等纹饰。春秋时期古文化遗址。

叶家山古村落 位于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顶,海拔400余米。自宋南颖太守叶石令移居于此,叶姓一直在此地繁衍生息,至今留存有许多文物遗迹,有以鼓楼和下七间为代表的民居建筑、生产鹿鸣纸的作坊遗址、就地取材的一字岗采石塘遗址等各类文物遗迹达数十处。

夏履桥旧址 位于今夏履镇夏履桥村东江边。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就发生于此。后人感念其功,建桥以志,命名“夏履桥”,地因桥名。此桥于1991年被拆。

明因寺 建于初唐,现在已毁。

宣桥 位于今夏履镇郑家闸。建于明清时期,尚存。

云津桥 位于今夏履镇莲增村。建于明清时期,尚存。

夏履古谓“芦头滩”,常遭海浸,古越先民“随陵而居,独以鸟田”。几千年来,夏履历经兴衰起落,世代从事农林工副业。

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先民已在陶官山等地烧窑制瓷,历经三国两晋,绵亘近400年。宋朝,会稽竹纸闻名全国,时境内南部各村生产竹纸,明、清及民国初期异常红火,直到1986年才停产。明代煅烧之石灰已为修建“三江闸”的重要建材。依山靠山是历代夏履人的谋生之道,砍柴卖薪、烧制木炭、种果植竹、栽桑养蚕、采药制茶、竹木加工等以副补农。有的副业传承至今。夏履山多地少,且分布不均,农业以山林为主,半数以上是山区缺粮村。农业集体化时期,为解决温饱,曾一度毁林种粮,开山造田(地),结果“种一大畈,收一大篮”,得不偿失。

改革开放后,土地、山林承包到户,停垦复林。1999年后,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竹林、果木、茶叶等经济林的基础上,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后培育发展竹笋、药材、茶叶、香榧、竹制品加工等效益农业基地。2003年,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方向,成立“绍兴县夏履生态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2005年发展成为夏履生态农庄),启动建设以双叶村为中心的“万亩笋用林观光旅游示范区”。2004年,为重振昔日“夏履杨梅”之美名,着手开发“越王峥千亩杨梅基地”。夏履镇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夏履镇土特产丰富,有盛产竹笋、茶叶、杨梅、板栗、黄桃、淡水水产、山园鸡和竹制品等。

夏履工业以轻纺业为主,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1年首办夏履公社农机厂,1979年创办第一家纺织企业——夏履公社丝织厂。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夏履纺织业迅猛发展。1984年工业产值超千万元,1989年突破亿元大关,到2004年达到65亿元,年创利税5亿元。2004年,全镇共有大小企业320家,其中规模企业75家,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3家。形成了以纺织为主,集服装、针织、化纤、印染、绣花、电子、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等多业并举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夏履镇“三外”(外贸、外资、外经)经济发展较快。1991年出口创汇1.04亿元,成为浙江省5个出口创汇亿元乡之一,后连年攀升。特别是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为了接轨国际,夏履镇加强工业性技改投入,致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04年,全镇综合实力跻身“浙江省最发达100名乡镇”第86位。2010年,夏履镇生产总值15.95亿元,同比增长9.5%,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03%和31.7%;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2元,同比增长7.6%。

夏履镇共有企业75家,其中集团企业7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职工1.5万名,总资产57亿元,形成了以纺织为主,集服装、化纤、针织、印染、五金、房地产、建筑建材于一体的产业结构。新中天集团、新中天集团、越王集团跻身“全县企业50强”,“恒柏”商标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全镇企业获批准专利项目60只,夏履镇获县“科技强镇”称号。

浙江新中天集团 公司始创于1979年,历经30多年稳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资产近30亿元,员工4000多名的跨地区跨行业国家级大型民营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重点骨干企业。

浙江越王控股集团 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纺织、针织、绣花加工,无纺布,服装,房地产,对外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型科工贸企业集团。公司占地1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员工17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15%。集团下属9家子公司。

恒柏集团 公司始创于1981年,是一家集服装、纺织、印染、房地产、进出口贸易、技术服务等行业为一体的国家级集团。现有资产8亿元,员工2200人,占地35万平方米。“恒柏”荣获国家驰名商标,恒柏西服畅销国内外。

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夏履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来农民工的大量涌入,2004年已近万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1989年起,集镇先后建成夏福、夏兴、育才、长通畈等商业街道。全镇现有各类商店580余家,其中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超市、批发零售业382家,修理、美容、制衣服务业89家,餐饮旅馆业44家,娱乐场所3家,其它行业43家。做到村村有小菜场、小超市,消费活跃,货物充盈。同时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催生了上千名以经营纺织品为主的经商者,遍及全国,走向世界。

2005年10月,夏履生态农庄建成开业,占地558亩。包括210亩黄栀药材基地、18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48亩淡水产品养殖基地、年产5万羽的山园鸡养殖基地和集会务、客房、餐饮、歌厅、球场为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现已成为夏履镇的旅游窗口之一。另外建有双叶香榧基地500亩,越王峥杨梅基地700亩,“万亩笋用林观光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庄经济初具规模。

交通

过去,夏履镇交通闭塞。旧时靠扁担、跺柱、柴扛搬运货物到船埠头,再由船外运。建国后,辟绍兴、柯桥、钱清至夏履3条水路航线。先辈们俗话说,“吃咯六谷糊,走咯弹子路”。从1988年钱(清)夏(履)公路建成通车后,夏履至型塘、夏履至江桥两条公路又先后建成,随后建成了各村级公路,使夏履公路交通四通八达。2005年,除双叶村外实现村村通公交车。铁路货运至近钱清站,客运至近绍兴站。距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

水利

自大禹治水始,夏履人治理山水从未间断。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成芝塘湖水利工程和郑家闸。明天顺二年(1458),筑成埠头至郑家闸之界塘。建国后,全面兴修水利,整治东、西两江,修筑闸塘堰坝,疏浚河道溪流,建造山塘水库,使农田旱涝保丰收,提高了抗洪防灾能力。

水电

旧时群众饮用水皆为河(溪)水或泉(井)水。以后,利用依山傍水优势,打深井,翻水上塔,形成“自流水”。到1993年末已村村通水。敷设排水管道7500米。镇区于1970年普及用电。电源来自钱清变电所。

邮讯

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临时邮局。三十年3月降为代办所。建国后,设邮政代办所。1956年村村通电话。1989年程控电话开通。1992年建成邮电大楼及万门程控电话模块。1993年建立移动电话中继站。1996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山区电话镇”。后移动、电信、联通、铁通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全镇,固定电话、手机、有线电视全面普及。尤其是2001年宽带网开通,并建立“中国绍兴夏履生态网站”,境内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

房屋

1990年前后,农民建房开始出现三层楼,1996年间,联华、华丰两村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进入21世纪,普遍建造别墅式新居。后兴建成了南方新村、教师楼、恒柏商住楼、农民公寓、蝶翠华庭、翠谷庄园等。自1988年始,陆续改建、新建敬老院、汽车站、医院、邮电所等公共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街道

民国时期,镇区仅一条长45米小街,弯曲不平,用石板铺设。逢集拥挤不堪,1989年后另辟新区,扩建、新建夏履路、西江路、清江路等街道5条,计长2150米。宽近20米。

集镇功能不断提升,村镇建设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旧时,夏履镇教育事业比较落后,村办私塾少而规模小。明、清时亦办过书院,层次不高。科举时代曾有过进士、举人和秀才,但为数不多。民国四年(1915)始办夏履桥小学和双桥村“振兴”学校两所新学。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1957年全镇有小学16所,1959年设幼儿班。1969年始,部分村完小附设初中班。1976年至1979年曾办两届高中班。1987年建立成人教育中心。2000年后,中、小学新校舍建成,调整教育网点,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浙江省教育强镇”。2004年全镇设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幼儿园7所。

建国后,夏履镇医疗卫生事业大为改善。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94年和2004年分别两次易地新建镇人民医院及配套设施,并新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网络。1995年始,全镇范围内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填埋。1999年彻底清除露天粪坑,新建公共厕所187只。2001年实行遗体火化、骨灰集中存放。2003年始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2.6%。计划生育率99.13%,并获“市级新型生育文化示范镇”称号。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005年,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完成截污外排主体工程和垃圾液压打包基地建设工程;投资79万元完成西南通道莲增段改选工程;投资110万元,绿化夏履大道两旁1.1万平方米,西江两旁3公里和集镇周边区域3000平方米;投资38万元完成莲东、联华两村的引用水工程。创建工作得到新提升,莲东、夏履桥两村升级为“省级卫生村”,镇中心小学升级为“省级示范小学”,新民、联华、夏履桥3个村升级为“市级文明村”。村阅报栏建成率100%。夏履镇志初稿基本形成,村落文化挖掘工作初步完成。夏履镇首届老年人运动会圆满成功。探索村级民主程序化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夏履程序”全面推行,得到市、县两级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夏履地灵人杰,自古为豪杰名士辈出。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就发生于今夏履江畔。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以残兵五千保栖于会稽越王峥上宋咸淳年(1265-1274)间,南颖太守叶基归隐龙山(叶家山叶氏始祖)。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卜居遮翠岭(车水岭)”。抗日战争初期,《历代演义》作者蔡东藩避乱隐居夏履。建国后,夏履山水哺育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和科研人才,并孕育了李兰娟等省部级官员和院士等杰出人才。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禹治水有功,成为夏朝第一位天子,也称夏禹。

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古称“句践”,史称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公元前494年,吴越之战,越师大败,以残兵五千保栖于今越王峥上,以走马计退吴。勾践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称霸。

叶石令 即叶基公。据叶姓家谱记载,天台叶基公探花出身,曾任南颖太守。南宋年间(约公元1127年)其辞官来古越龙山隐居。后龙山改称叶山,即叶家山顶之来历。村口建圆洞门过楼,外上书“送往迎来”,内上书“护而安居”。门联:“成楼成亭成路诸公千古德,可居可憩可行叶子九愿心。”门旁栽罗松树七棵,左二右五,棵棵形似铁塔。门楼年久倒塌,树也早枯死,然700余年来,山顶人代代相传,背诵娴熟。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中“卜居遮翠岭(车水岭)”。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蔡东藩(1877—1945年),名郕,字椿寿,号东藩,萧山区临浦镇人。宣统元年(1909年)名列优贡,后为福建知县候补。自1916年起,其花十年心血完成演义体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全书共11部、45册、1040回、600余万字。其著作还有《留青别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内科临症歌诀》、《风月吟稿》、《写忧草》等。

李兰娟(1947年9月— ) 女,汉族,传染病学专家。绍兴县夏履镇人。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卫生厅厅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食:米饭

米饭,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大米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米饭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饭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

饮品:黄酒

黄酒是绍兴特产,也称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黄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传说,有个裁缝师傅妻子怀孕。他酿酒准备得子款待亲友。不料生下一女。便将酒埋在后院桂花树下。光阴似箭,女儿成亲之日摆酒请客,裁缝师傅忽然想起埋酒之事。挖坛开酒,香气扑鼻,极为好喝。此为“女儿红”由来。此后,家家效仿,连生男孩时也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故名“状元红” 。

越剧

越剧亦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 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有精彩描述。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祝》、《碧玉簪》、《三看御妹》、《红楼梦》、《追鱼》、《何文秀》、《五女拜寿》等一大批脍、久演不衰的看家戏。涌现了姚水娟、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范瑞娟、王文娟、陆锦花、吕瑞英、金炙人口采凤、徐玉兰、傅全香、戚雅仙、茅威涛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绍兴莲花落

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绍兴地方的一种曲艺。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表演艺术家有胡兆海、倪齐全、翁仁康、潘家富等。精品节目有《翠姐姐回娘家》、《唐伯虎点秋香》、《半夜夫妻》、《王华买父》和《糊涂村长》等。

除媒体和影碟外,夏履人多在秋冬农闲时节和春节期间邀请名家演艺精品越剧和莲花落,现场观众往往爆满。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正旦,清晨穿新衣,鸣“开门爆仗”。整天不动刀斧,不扫宅地,不倒垃圾。户户早睡,称“赶鸡睡”。初二起,亲友递相邀饮,俗称“做人客”。自正月初一至初五谓“岁假”。现一般初八开市上班。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节”、“灯节”,张灯、吃年糕。

清明 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鬼节;端午、冬至、年节为人节。清明前后去祖坟扫墓,俗称上坟。有插柳、吃艾饺艾糕。

立夏吃樱桃、蚕豆、麦烧、苋菜。秤人,传可防疰夏。

端午 又称“重五”、“重午”、“端阳”、“天中节”、“蒲节”。旧时,户户截蒲为剑,割艾为旗,遍插门户床笫间。吃“端午粽”,食“五黄”。室内煨芷术于烟堆,以消毒除秽。相传白素贞于端午因饮雄黄酒而现原形。

夏至 家家祀祖,称“做夏至”,吃面条,谚称“冬至馄饨夏至面。”

六月六 为“天贶节”、“晒书节”,老人晒寿衣,士人晒书藉,僧道晒经卷,可防蛀。有“六月六,猫狗也淴浴”之谚。

七月七 又称“乞巧节”,牛郎织女相会之期。看星星,讲故事。

七月半 为“中元节”,家家祭祖,称“做七月半”。夜放湖灯。传七月十三至七月十八阎王赐假放鬼。

七月晦 是日传为地藏王生日,不扫地,不粪田,夜间遍插地香。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民间多阖家团聚欢宴,俗称“过八月半”。节前亲友礼访,以未娶亲的”毛脚女婿“礼重为甚,俗称”望八月半“。八月十八观潮钱江潮。

重阳 亦称“重九”。蒸重阳糕,剪重阳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冬至 “冬至大如年“。忌讲不吉利话,忌争吵,忌打碎盘碗。出嫁女必回夫家。祭祖“做冬至”。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谚。

过年 腊月上旬,舂糕裹粽,置办年货。二十日后,择日“掸尘”。廿三夜,户户送灶。传是日灶司上天向玉帝述职,除夕又分派人间,故家家重视。廿四至廿八,户户择日“祝福”,俗称“请大菩萨”,又称“谢年”。礼毕饮酒吃白斩肉、汁汤年糕,俗称“散福”。傍晚户户祭祖,后“分岁”。俗称“三十日夜吃”,唯鱼不得食,意取“年年有余”。闭户前放“关门爆仗”。后分赠“压岁钱”。旧俗“守岁”,现已多看电视节目。

夏履镇被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人文内涵丰厚,是不可多得的旅游佳地。

自驾游:自杭金衢高速杨汛桥出口,过凤凰山隧道,右转钱茅公路至夏履镇。自104国道转钱茅公路至夏履镇。公交车:绍兴111路或柯桥862至夏履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夏履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派出所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夏履派出所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茅线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茅线

周边中学

夏履镇中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新民村育才路343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新民村育才路343号

周边小学

夏履镇中心小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新民村342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新民村342号

周边乡镇

夏履镇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周边村庄

夏履桥村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
绍兴市柯桥区

新民村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

莲西村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