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岭村
新宅村, 新宅村历史沿革, 新宅村资源利用, 新宅村传统名产, 新宅村文化传统, 新宅村名胜古迹
新宅村位于 浙江省 金华市 磐安县 东北部,与 尖山镇 人民政府驻地尖山村相邻, 东与南则和新昌、 天台县 接壤,为三府三县相邻接之处。民国时期曾为德新乡乡公所驻地,50年代初期为 新楼乡 人民政府驻地。现属尖山镇。新宅村是 磐安县 自然村最多的村。因村庄大,历史久,耕地与山林有很大一部分坐落在外地,远者相距20余里。昔时,在各处住有坟山户、看山户、茶亭户,以及为便于 种植 而就地居住各处者。新宅村有 夹溪寨 、 夹溪桥 、 十八涡 、 斤丝潭 、千丈岩瀑布以及安顶山等胜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浙江电视台曾来拍摄专题纪录片。历史沿革 详情
新宅村位于 浙江省 金华市 磐安县 东北部,与 尖山镇 人民政府驻地尖山村相邻, 东与南则和新昌、 天台县 接壤,为三府三县相邻接之处。民国时期曾为德新乡乡公所驻地,50年代初期为 新楼乡 人民政府驻地。现属尖山镇。新宅村是 磐安县 自然村最多的村。因村庄大,历史久,耕地与山林有很大一部分坐落在外地,远者相距20余里。昔时,在各处住有坟山户、看山户、茶亭户,以及为便于 种植 而就地居住各处者。新宅村有 夹溪寨 、 夹溪桥 、 十八涡 、 斤丝潭 、千丈岩瀑布以及安顶山等胜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浙江电视台曾来拍摄专题纪录片。
历史沿革
资源利用
新宅村电力资源充裕。五丈岩一级电站和二级电站均在附近,村建的电站与大电网并网。即将兴建的夹溪三级电站的基址也在附近,为中型电站,由国家投资,建成后年发电量7000万度。矿产资源有闪长石,为花岗石中的一个品种,色黑,光洁度85℃以上,抗折度和抗腐蚀度均佳,已着手开采。传统名产
文化传统
名胜古迹
新宅村有夹溪寨、夹溪桥、十八涡、斤丝潭、千丈岩瀑布以及安顶山等胜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浙江电视台曾来拍摄专题纪录片。 自村东南下夹溪岭,可见道旁的千年古松,伟岸挺拔,昂霄傲霜。有同根而生的姐妹松并排而立,枝叶相间;有一树九头的九头松,冠盖茂密,虬枝似铁,这些行道古树给路人荫凉,历朝受官方保护。这里不仅是历史古道,又是军事要隘。夹溪桥和夹溪寨,现均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刘悫镇摄金华府,为抗击倭寇,来此视察地形,叹为天险,命筑夹溪寨,置滚 木擂石 ,派兵驻守。寨临千仞绝壁,具万夫莫开之势。刘悫作有 《夹溪桥隘记》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在此设夹溪岭汛,驻右营马战百总和守军30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守军名额减7名。1942年12月,国民党嵊绍师管区一连驻守夹溪寨、夹溪桥、小桥等处,为日本侵略军偷袭,全部死难。夹溪寨下的夹溪桥,昔时是天台、临海至东阳、义乌等浙中地区的孔道。明嘉靖十七年,东阳巍山耆民赵模捐资首创石桥,因山高涧窄,水流湍急,不久即被冲毁。以后屡建屡圮,已凡6次。现存之桥,建成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工程艰巨,雄伟壮观,游人叹为观止。夹溪桥之下,山愈束,水愈急,裂石穿崖,奔腾咆哮,一连漩出十八个深潭,两傍 岩石 峥嵘, 山洪 暴发时惊涛拍岸,山鸣谷应,惊心动魄,素有小山峡之称。出十八涡即斤丝潭,如峭陡壁夹一狭长深潭,林木荫翳,万籁俱寂,潭水一碧盈盈,波纹不动,为古代当地著名放生潭,潭口有电站与龙王庙隔水相望。夹溪桥上数里有千丈岩瀑布,千丈练飞,珠玑如雨。清代诗人叶蓁常与玉山草堂诸诗友来此观瀑赋诗,有云端幻出两白绫,劈面交逼眉棱飞之句。夹溪桥之东有安顶山,为天姥山的姐妹山。山势巍巍,巅上平坦,可望国清寺隋塔。这里早在隋朝即有与国清寺齐名的清凉寺,后改额安顶禅院。寺僧熊罗汉为明朝时的高僧,精修行律,为人治病,素著灵绩。寺院前有天池,因地处古代婺、台、越三州之交,也称三州潭,为古代火山口,常年不涸。寺后有钟鼓楼,旧志载:相传某僧与龙斗法败,寺钟沉没十八涡。民国初年寺院毁于火灾,僧众星散,现农民自发筹措资金,着手重新开发景区。周边村庄
栗岭村
地址:金华市磐安县
栗树山村
地址:金华市磐安县
黄栗谷岭
地址:金华市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