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水镇
画水镇 画水镇简介 画水镇历史 画水镇基本信息 画水镇教育 画水镇明清建筑 画水镇文化生活 画水镇医疗 画水镇名人 画水镇历史名人 画水镇中国结 画水镇织女群落 画水镇恐龙蛋化石 画水镇相关词条
画水镇位于浙江省东阳市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依山傍水,“南来秀水朝如画,北峙英山俨若狮”是画水镇的真实写照,素有东阳“歌山画水”的美誉。画水镇东临南市街道,南接 永康市,西界义乌市,北与白云街道相连。2003年10月8日,撤消画溪镇、黄田畈镇建制,合并成立为画水镇。全镇总面积116.54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18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44800人(2017年)。耕地面积23945.3亩,山林面积129746亩。画水镇历史悠久,商贸繁华。八华书院、彭山石刻、紫薇古民居群、城隍庙、 太子河等文化古迹,古韵悠远,令人陶醉;宋代 王德衡、王居之、王如璇祖孙三代连中进士,明朝 兵部尚书许弘纲、抗倭名将 王鈇等历史名人,彪炳史册,令人敬仰。画水自宋起就是 东阳、 义乌、 永康三县交界的物资集散地,牛市曾闻名华东三省二市,三月三庙会涉及三县。先人一步的商品经济意识,催生了一...
详情画水镇位于浙江省东阳市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依山傍水,“南来秀水朝如画,北峙英山俨若狮”是画水镇的真实写照,素有东阳“歌山画水”的美誉。画水镇东临南市街道,南接 永康市,西界义乌市,北与白云街道相连。2003年10月8日,撤消画溪镇、黄田畈镇建制,合并成立为画水镇。全镇总面积116.54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18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44800人(2017年)。耕地面积23945.3亩,山林面积129746亩。
画水镇历史悠久,商贸繁华。八华书院、彭山石刻、紫薇古民居群、城隍庙、 太子河等文化古迹,古韵悠远,令人陶醉;宋代 王德衡、王居之、王如璇祖孙三代连中进士,明朝 兵部尚书许弘纲、抗倭名将 王鈇等历史名人,彪炳史册,令人敬仰。画水自宋起就是 东阳、 义乌、 永康三县交界的物资集散地,牛市曾闻名华东三省二市,三月三庙会涉及三县。先人一步的商品经济意识,催生了一批经商办厂能人。这里是东阳乡镇企业发祥地,整个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一直名列前茅,先后涌现了服装、绣花、塑料、中华结工艺品等特色行业和专业村,区域特色凸现,块状经济明显。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接轨义乌、连接东阳、做大镇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抓住金义东快速通道规划建设的契机,构筑“一纵一横”交通枢纽工程,附之以康庄工程,着力构建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工业功能区围绕“启动、扩大、完善”做好文章,全镇初步形成了竹溪工业功能区、塑料工业功能区和洪塘工业功能区三个工业功能区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格局。
画水镇占地面积116.5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4800人(2017年)。辖18个行政村:黄田畈、王凡、许宅、西和、紫薇、洪塘、林村、月峰、陆秀、陆宅、吴宅、画南、画溪、莪溪、联丰、明焕、西山、画塔,7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宁画路20号。2003年10月8日,撤销画溪镇、黄田畈镇建制,合并设立画水镇,辖74个村,镇政府驻黄田畈南路11号(原黄田畈镇政府驻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崭新的画水镇领导班子以年轻向上的工作热情,积极有为责任意识,拓新思路、推新举措、求新突破、创新局面,力争把画水镇建设成为风景幽雅、商业繁荣、工业发达的山水型小城镇。
画水,旧称画溪,位于东阳市西南部,距城区14公里,画溪之水, 狮山之麓。东阳至义乌市佛堂、金华公路沿村而过。据《画溪王氏宗谱》记载:“五季( 五代十国)王安封禁阵大将军,以洪州统制兵马,出镇于婺,按部卒于东阳,遂墓于画溪之浒。生五子,长曰望,为监军,守墓而家于此。”王望(965-1057)卜宅于画溪之滨高而长的黄泥坎头上(土名王坎头),俗称画溪,雅称画水。人烟稠密,是东阳第一大村。胜景画狮岩,“南来秀水朝如画,北峙英山俨若狮。”山巅有数洞,石壁整然。著名文学家楼上层游画溪吟诗:“风生秦少游,笔蘸王摩诘。载得辋川图,江天写秋色。”
宋、元、明、清属怀德乡六十一都。1929年称第八区画溪里,1932年为第八区画溪镇,1935年5月为六十一都乡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保,1944年11月为画水乡。1949年11月建立画水区(画水区政府就设在画溪村),1950年8月称王坎头乡二、三、四、五、六村,1952年12月25日属王坎头镇,1955年建立天明、友谊、三星、华联、大明、大联、竹院、同心、盟心、三联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3月属王坎头乡,1958年9月称画水人民公社王坎头管理区天明、友谊、华联、大前、五村、三联生产队。1961年9月称王坎头人民公社天明、二、三、四、五村及三联生产大队。1966年12月三村改为东方红生产大队,1981年复名,三联改为六村生产大队。1983年9月称王坎头乡天明、二、三、四、五、六村。1988年9月改为画溪乡画溪一、二、三、四、五、六村。2003年10月8日,撤消画溪镇、黄田畈镇建制,合并成立为画水镇仍称画溪一、二、三、四、五、六村。2004年10月16日,撤销画溪一、二、三、四、五、六村建制(撤消后各为自然村),建立画溪行政村。
画溪村共61个村民小组,主姓王,约占72%;次姓刘,约占2.55%,共70多姓。2004年底有3027户,7620人,土地总面积24083,耕地面积3926.3亩(其中田3751.3亩,地175.3亩),山16136亩。
画溪历来是乡、都、区、镇的所在地,邮电、交通称便,有邮电所,每天有汽车直达东阳城区以及义乌、金华、杭州等地,旅客每天流量在1500人以上。商业有画溪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书店和合作商店、私营和个体商店50多家;饮食、旅馆、理发、照相、修理等服务业40多家。清代建集市,逢农历二、七为市日。王樟毓(1876-1935)20年弃教从商,在市基开设正大南货店,自产糕点、 黄酒、 火腿和 蜡烛等。腌制的火腿,号正大韵记,年产20?40件,销往杭州。1935年其长子继业,后改号福泰。
元至顺年间(1330?-332)王庭槐建王氏义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东阳县公立画溪两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金衢严省视学徐堂烈的调查报告指出:“查此堂借用祠宇宏敞,故讲堂均合格,教授切实,规划详明,核记积分证清晰,应为一乡模范。”1930年2月改为画溪小学,教职工8名,6个班,在校学生290名。1945年11月改为画水乡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为画水区中心小学,1951年在王相公殿设初中班,1956年8月分设。小学迁至石柱祠堂,在上菜园新建10个教室,改为王坎头乡中心小学。1982年新建三层楼,12个教室,投资6.8万元。1994年撤乡建镇时,改为画溪镇中心小学,1999年,投资180万元,完成画溪镇中心小学搬迁工程,使镇小的学校占地面积达33亩,学校配有语音室、电脑房、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音美专用教室、教工活动室、多媒体教室。
东阳市画水中学,原名东阳县第九初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8月,1968年改现名。1970年9月始设高中班。1992年底占地面积21978平方米,建筑面积5564平方米,教职工41人,10个班级,在校学生459人。1999年并入东阳市第二中学。画溪镇中学,原名王坎头乡中学,创办于1974年。1992年占地面积16380平方米,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新建21个教室的教学大楼。2001年征用土地30亩,用于教工宿舍、操场等建设。2002年,投资100余万元,兴建新教工宿舍大楼,2003年9月投入使用,教职工51人,班级17个,在校学生818人。 幼儿园6个, 教师6人,入园幼儿233人。
明清建筑群主要森玉堂(俗称楼上厅,建于明中前期)、双重厅、三重厅(明代建,有戚继光手书)、世德堂(建于明末,残存后堂,门前有牒体写的“迎旭”两字)、人和堂(明代建,尚存照墙完好)、锄金堂(建于明末清初,又名八份厅)、怀德堂(清初建)、义方堂(清康熙十四年建)、敦睦堂(清中期建,又名七份厅)、朝德堂(即旧厅)、茂槐堂、聿修堂、承启堂(新厅)、广业堂、义和堂、花厅等。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945年画溪四村创办昆唱、乱弹座唱班(又名什锦班)。1957年,画溪民乐队参加浙江省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一等奖。1986年,民间 音乐采风,挖掘了画溪的民间音乐宝库,共收集整理了民间乐曲60多首,其中22首被选用到《金华市民间音乐集成》。1986年底,画溪民乐队参加全县“声乐器乐大奖赛”演奏的民间乐曲《水波浪》荣获大奖。1987年11月,画溪民乐队参加东阳县老年文化体育大奖赛获第二名。1996年10月,组织起“百人农民乐队”参加东阳建县1800周年庆典,《画溪民乐》在中央电视三台“东南西北中”栏目播出。1997年8月,画溪民乐队参加'97金华音舞节,演奏的民乐《画溪情》获二等奖(此次音舞节不设一等奖)。1998年10月画溪民乐队参加东阳市首届农民艺术节会演获一等奖。2002年11月,画溪民乐队参加“天台山杯”浙江省首届广场民族民间器乐合奏大赛获银奖。2001年2月,画溪七份厅的明代古灯参加“全球通杯”浙江特色灯彩艺术展获组织奖和特别奖杯。1951年建王坎头乡文工团,1968年建立文宣队,70-80年代创王坎头乡越剧、婺剧团。1990年10月创建的画溪乡文化中心和图书馆,有图书11000册。画溪四村于1992年建成有750座位的影剧院,一、三、五、六村建有大会堂。1987年建立电视差转台,1992年重新更换、改发射频道、添置录像机和卫星接收设施,1995年全面安装有线电视,1998年实行广播电视同缆输出(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5%以上,农村广播通村率达100%。
画溪卫生院,创办于1955年,原名王坎头乡卫生院,1988年9月更名。原建筑面积250平方米,1991年新建480平方米门诊楼。2000年投资100万元建成画溪卫生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卫生院实施整体搬迁。解决一般性疾病的防治,开始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6个村均设有医务室,小病、打针不出村。
画溪古今名人辈出。 王夫(1516-1555),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三十一年任常熟知县。时值倭寇猖獗,王夫除浮费、轻徭赋亟以防守为务。每日校阅士伍,又选良家子弟数百,立耆长,编成耆民兵,亲挽强弓教练。熔寺庙大钟制兵器,率士卒筑城。寇劫福山镇。王夫率耆民兵迎敌于尚墅。次年,倭寇又来犯,城中有内应。王夫捕杀城中奸细,陈尸城上示众。倭寇因失去内应而退。次日,倭寇犯三丈浦,王夫与兵备号任环追剿,斩首5000人,生擒7人,焚烧寇船27艘, 倭寇溺毙无数。时吴、越一带剿倭寇,以常熟为第一。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倭寇载重宝过常熟城南,王率耆民兵乘船追击,不幸中伏,陷于芦苇泥沼之中牺牲。诏赠太仆少卿,荫子锦衣卫世袭百户,遗官谕祭,立祠死所,岁时奉祀。当地居民挽留其弟和长子落籍常熟。明万历六年(1578),浙江抚臣徐式(常熟人)奏建常熟的“褒忠祠”和东阳西门内的“忠勋祠”,朝廷发帑,每年二月戊日致祭。著有《褒忠录》一书。
王祖烈(1909-1991),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水利专家,半个多世纪以来,把精力倾注在治理淮河的事业中。1949年4月参加并领导淮河流域水文、干流治理及洪泽湖以下入海、入江等规划,提出多项专业规划报告,主持起草1981年与1985年国务院治淮会议规划报告,为治淮事业和安徽乃至全国水利工程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参加国家外经委和水电部赴罗马尼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的水利工程和援建项目的考察。著作有《淮河流域规划经验总结》、《淮河流域治理规划》、《淮河流域治理综述》、《对于治淮规划中几个问题的商讨》等。王石之,又名之英(1894-1991),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首届毕业。创办京华 美术专门学校。1929年东渡 日本,入东京高等工艺学校研究院专攻工艺图案与雕塑。1934年回国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工艺雕塑个人展览。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和东北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58年支援初创的内蒙古师范学院,培养美术人才。王加品,1949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花鸟科,受潘天寿等大师教益,作品被北京中国对外展览公司选中,作为国家级艺术品,送国外展出。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还有教授王瑞梓、王人潮、王著禄、王加微;副教授王梅仙、王加秋、王瑞福、王瑞云;高级工程师王人松、王瑞成、王瑞孝、王福华、王加普、王加成、王瑞璋、王文乾、王天奎;副主任医师王东兴、王忠喜;高级农艺师王璋生;高级畜牧师王加洪。旅台人士王云鹏、王登辉、王益元等。
画水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氏素有“婺东望族”、“理学世家”之称。宋时 王德衡、王居之、王如璇祖孙三代连中进士,明朝 王鈇、王鍭
兄弟同中进士;武将清时有武功将军王昌顺,武解元王开仓, 太平天国太平军旅帅汪(王)熙坎;王鈇抗击倭寇功绩卓著为国捐躯永载明史。
元代名医 朱丹溪、明初八传皇太子及诸王的京学教授许存仁等均为画水学子,也是明万历年间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驻朝鲜事务许弘基、明震撼浙江“白头军”起义领袖许都的故乡。
当代名人就更多了,有曾任重庆市委书记、上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王致中, 北京武警总部副政委、少将蒋金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陆光正、 冯文土等知名人士。据初步调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县(处)团级以上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达200余名。
在东阳市画水镇74个行政村中,先后有60个村都做起了 中国结,年产量占到了全国的60%。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 其中外来打工者有1000余人。一年的产值近4.2亿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27.71亿元的15.16%,仅这一项画水人均就可分配824元。画水镇的中国结,不仅销往国内的北京、 天津、 西安、 重庆、 昆明、 乌鲁木齐等各个省市,而且通过义乌小商品城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有人这样说: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画水人做的中国结。
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的平原 自然村,至今留存着该省最古老也是人数最多的“ 织女群落”。
画水镇
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我们来到画水镇的黄田畈集市上。“这种天气,那些老人们都在家里织布。”一位村民说。果然,在平原村,我们见到了那些“织女”。“我们几乎不用出去卖,都是人家主动找到村里上门购买的。”71岁的织女吴园菊说,到市场上卖土布有时也看运气,运气好的话一个上午能卖掉不少,不好的话一天都卖不掉一匹。所以在有稳定客源的情况下,她们都选择了在家织布,而将销售这一环节交给了专门的商贩。虽然这样一来价格偏低,一匹“平布”只卖五六十元,花纹相对复杂的“单被”也才卖七八十元。但是老人们坐功好的,一天可以织一匹“平布”,还是挺划算的。一匹土布长2.1丈,相当于6米多,刚好可以做一条床单。
就在这天上午,吴园菊在家里卖出去了六七匹土布,两名来自高平的客商在没有过多讨价还价的情况下,买走了一匹开丝米织就的“四眼”单被和五六匹棉纱织成的“三十六粒加八卦花”平布。吴园菊说,虽然她能织十几种花色,但是眼下这两种花色织得较多。今年她已经织出了100多匹土布,长度有700多米。“在村里,今年她算是最多的。谁织得多谁织得少,大家都很清楚。”73岁的王宝珠老人告诉我们,尽管时代在变迁,但织布数量多少依然是衡量“织女”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布卖得多,不仅说明此人勤劳,更说明她的手艺又好又快。
吴园菊看上去很瘦削,但是她一坐上织机,瘦弱的身子就爆发出无穷的力量,10把 梭子分别装着10种颜色的纱线,整齐地排列在右手旁,什么时候用哪一把她是随手拈来,而我们不一会儿就看得眼花缭乱。她正在忙活的是“四眼”单被,由于颜色太多,进度很慢。看那些色彩,五彩斑斓但非常雅致。她的老伴、72岁的陆福奶说,这些颜色都是妻子自己搭配的。别看她们这些“织女”不识字,更不懂什么美学原理,但是在色彩搭配上都无师自通,还能随心所欲地发挥,看上去杂而不乱非常和谐。
陆福奶自豪地说,妻子的手艺在村里算是不错的,她织出的土布不仅花色漂亮,而且牢固异常,“可以用上20多年都不破。”这里有一个窍门,就是吴园菊所用的织机上的机筘是用铁丝制造的,这是她自己的发明。陆福奶说,传统的机筘用篾丝制作,容易破损,维修费时,而且织出的布不够紧密。现在市场上这种篾筘已经不大买得到,有一次,她就想法从织布厂找了一些原料,制作了这把铁筘,试用后效果很好,省力多了。“全画水镇只有两把这样的铁筘,平原村就我家一把。”陆福奶还说,前几年有人嫌手工织土布麻烦,就用机器织,结果发现比不上手工织得好,于是又销声匿迹了。
东阳画水镇刨出一窝 恐龙蛋化石。2008年4月23日下午,画水镇明焕村金塘自然村一建筑工地上挖出一堆蛋状石头。24日,在专家确认是 恐龙蛋化石后,发现这些化石的村民将它们全都上交给了市博物馆。这一窝恐龙蛋化石一共有十多枚,大小不一,成堆状分布,其外壳颜色跟鸭蛋很相似。据保存这些化石的村民杜龙灯说,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方叫王坡山,原先是一处山坡,几年前因建房,厚厚的表层泥土已经被挖去。最近,住在王坡山的一户人家拆掉原住房,拟退后数米重建,没想到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窝恐龙蛋化石。
据了解,东阳市至今已经在30多处地方发现恐龙蛋化石,2007年还在白殿发现了恐龙化石,经专家确认为世界上新发现的新属新种,种种迹象表明,中生代时期的东阳是恐龙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当前,东阳市文物部门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而画水镇出土的这批恐龙蛋化石,“来”得正是时候。为进一步证明东阳曾是“ 恐龙之乡”提供了充分的佐证。
中国东阳龙、 东阳霉干菜、 卢宅肃雍堂、 永康方岩、 兰亭、 东阳木雕、 东阳竹编、 金华火腿、 落鹤山、 横店影视城、 仙华山、 国清寺
周边小学
东阳市画溪小学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佛画线
周边乡镇
画水镇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周边村庄
上泉村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胡家店
地址:金华市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