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镇

小梅镇 小梅 小梅镇城镇简介 小梅镇经济 小梅镇历史沿革 小梅镇地貌气候 小梅镇水系流域 小梅镇行政划分 小梅镇小梅特产 小梅镇历史名人 小梅镇文物遗迹 小梅镇旅游胜迹 小梅镇发展前景


小梅镇是中国古青瓷之乡,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贸重镇 。小梅镇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边界,为八百里瓯江源头第一镇,距省会杭州440公里,距市区40公里。其东邻屏南镇和庆元县竹口镇,北接查田、八都两镇,西连上洋镇泗源,南与庆元县黄田镇交界,是五都之中心镇,是通往庆元、松溪、政和、建瓯、福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镇总面积102.46平方千米(2017年),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8012人(2017年),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7%,林木总蓄积量22.5余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30.2万亩,毛竹总蓄积量370万株。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小梅镇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00万元,工业产值90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9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6‰以内。小梅镇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边界,为八百里...

详情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介绍

小梅镇是中国古青瓷之乡,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贸重镇 。小梅镇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边界,为八百里瓯江源头第一镇,距省会杭州440公里,距市区40公里。其东邻屏南镇和庆元县竹口镇,北接查田、八都两镇,西连上洋镇泗源,南与庆元县黄田镇交界,是五都之中心镇,是通往庆元、松溪、政和、建瓯、福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镇总面积102.46平方千米(2017年),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8012人(2017年),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7%,林木总蓄积量22.5余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30.2万亩,毛竹总蓄积量370万株。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小梅镇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00万元,工业产值90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9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6‰以内。

小梅镇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边界,为八百里瓯江源头第一镇,距省会杭州440公里,距市区40公里。其东邻屏南镇和庆元县竹口镇,北接查田、八都两镇,西连上洋镇泗源,南与庆元县黄田镇交界,是五都之中心镇,是通往庆元、松溪、政和、建瓯、福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镇总面积102.46平方千米(2017年),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8012人(2017年),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7%,林木总蓄积量22.5余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30.2万亩,毛竹总蓄积量370万株。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小梅镇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00万元,工业产值90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9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6‰以内。

小梅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著名的青瓷之乡,是龙泉青瓷的发祥地,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也是位于浙闽要道上的商贸重镇,有瓯江第一廊桥--龙庆桥及植碧古殿、台湖祖殿、三王祖殿等旅游资源。。境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琉华山海拔1524米为镇内最高峰,旧志载山顶有长湖数十里,自明代就是中华名山。

2010年小梅镇实现工业产值2.043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9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5%,已初步形成采矿业、竹胶板、鲜竹笋、鲜菇、塑料、竹木制品、仿古青瓷、电力等系列产品。鲜竹笋、鲜菇等产品出口日本及国内各大城市;镇内黄南工业园区的三和竹业有限公司、新兴香菇保鲜厂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产品供不应求;大窑古瓷厂的仿古青瓷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收藏价值,市场前景看好,极具潜力。

小梅镇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商贾云集,自古以来是青瓷生产、销售的集散地,也是香菇的产销地,在一九九三年被列为省级科技星火示范乡镇。现今已成为龙泉南乡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小梅镇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著名的青瓷之乡。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有汉、畲等民族,有基督教堂,是龙泉最早传入基督教的地区之一,全镇面积102.4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8012人(2017年)。正在建设的龙庆高速贯穿全境,规划中的衢宁铁路也通过这里,不就的将来小梅镇的出行会更加便捷。

史料记载小梅镇现境,早在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就是龙泉县延庆乡一都、二都,革化、安集二里。宋庆元三年(1197),析龙泉之松源乡及 延庆乡部份地置 庆元县,据现有史料现在的小梅等村被划入庆元。明 洪武三年(1370),庆元县并入,复归龙泉,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庆元县,又被划入庆元,直到15世纪中期才复归龙泉。明代小梅市是龙庆两地重要的集市。民国18年设小梅镇。民国22年设小梅区,下辖2镇36乡。民国27年小梅区下辖2镇9乡。民国29年小梅区下辖2镇6乡。1951年属查田区,分设小梅,琉梅,三溪三个乡。1958年11月设梅岭区下辖8个乡。1985年撤销小梅乡设立小梅镇,1992年青溪乡并入。

山是小梅的主要地貌,洞宫山、 仙霞岭两支山脉之间的丽水、政和断裂带从中间穿过。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有着丰富的森林、水力、矿藏资源。有宜人的气候和旖旎的风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梅溪从东南向西北,在黄南纳青溪水折向东北。境内有千米以上山峰两座,其中琉华山海拔1542米与山下大窑高差约1000米,是丽水--政和断裂带两侧落差最大的地方。群山高势于河谷两侧,表现为河谷小盆地、低山、中山的明显层性。

小梅境内河流分属 瓯江 水系,有夏溪、大洋溪、大梅溪、青溪等流向中部,汇入梅溪,流向温州入海。

镇政府驻梅三村。邮编:323702。代码:331181102。区号:0578

辖小梅1个居民区,梅一、梅二、梅三、梅四、垟岙头、高际头、大梅、上梅、大梅口、骆庄、大窑、金村、半边月、毛断、西坑、黄南、毛山头、孙坑、泥岭头、郑边、高坑、立东、叶乡23个行政村。

一:龙泉青瓷

龙泉 青瓷烧制技艺 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

2006年5月20日,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大窑村有一家青瓷生产户。青瓷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在小梅镇的大窑金村等处初具规模,北宋时期有所发展,到南元进入鼎盛时期,在现在的大窑、金村,小梅一带规模空前,技艺登峰造极,弟窑中的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大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在经历了明清时期匪乱与中国闭关锁国的双重打击下逐渐衰落,最后只剩下孙坑的范氏维持着青瓷业的血脉坚持到民国初最终没落。20世纪90年代初大窑曾有一碗厂后倒闭,现在只有大窑一户人家在坚持烧制青瓷。

二:香菇

小梅镇历来是香菇的重要产地,在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发明之前,小梅人民就远涉他乡到江西、福建、广东等十多个省市的深山密林里用祖辈流传下来的砍花法种植香菇。20世纪80年代末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发明后,使人民在家就能栽培香菇的,并 极大的扩大了原材料的来源,促进了香菇种栽培业的极大发展,并在90年代形成了家家户户种香菇的鼎盛时期,使香菇栽培业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产业。

所谓 砍花法,即在树木休眠期,将适宜生产香菇的阔叶树伐倒,用特制的斧头在树干两侧砍上疏密、深浅均有严格要求的疤痕,使空气中的香菇孢子自然落入其间,萌发菌丝,长出香菇来。砍花法技术十分深奥,皮层厚薄、材质软硬、树种不同、树龄长短、林地干湿、气流强弱、伐木倒向等等的差异,在砍花深浅、疏密、方法上均有不同。以深浅而论,所谓“枫树半粒米,橄榄洋钱边”,可谓差之毫厘而全凭经验亦即手法所致。深了,树液流失太大,孢子难以定植;浅了,孢子不能进入形成层;砍花不慎,可造成一菇不出。后在实践中又发明 惊蕈术,只要用斧头敲击木头香菇产量就能提高不少。菇民掌握其中奥秘,传媳而不传女!菇民们有特定隐语,俗称“ 山寮白”,一进菇山必用隐语!所以,中国之香菇栽培队伍长期局限于三县之内,值到改革开放香菇栽培才由 段木栽培向袋料香菇全面转变,继而向全国推广!

所谓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既将适合栽培香菇的树种不论大小利用机器粉碎成颗粒状,在通过加入适量的麦麸、白糖、水等充分搅拌均匀后,在利用机器装入特制的塑料袋用绳子捆绑好袋口,在装入特制的蒸炉内蒸上蒸熟后(通常需要一天一夜,视蒸炉大小而定)取出,经过数天的冷却,再在特制的杀菌箱(早期使用,现在基本使用杀菌室,杀菌箱一次最多只能两人一起接种100袋菇棒,而杀菌室一次则可以十多人同时接种数千袋)内进行接种。接种后就是等着菌丝的生长了,这期间需要注意通风和保持适当的温度。到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还需要放气,所谓放气就是在菌丝生长过的地方扎一些孔洞利于菌丝呼吸,而不能扎到菌丝没有生长货刚生长到的地方,否则病菌就会侵入。等到菌丝长满整袋菇棒并成熟到香菇生长期的时候就可以搬到菇盆里揭菇棒外面的塑料袋等着香菇的生长了。

三:黄果

黄果是当地一著名的小吃,在每年的冬季快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到山上将阔叶树烧成灰带回,然后泡在用水制成“灰碱”。在蒸熟糯米与之混合通过捶打制成黄果。黄果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甚是好吃,若是在加一些香菇就更美味了。

四:乌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小梅都有吃乌饭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 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有些地区还会再加上瘦肉、香菇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

兄名生一,弟名生二,龙泉人氏,相传是哥窑和弟窑的创始人(1127 年前后)。南宋初期于琉田,即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同业于瓷窑。时该村有瓷窑四十余家,尤以章氏兄弟窑制品最佳。生一所制之器,胎质坚实、薄如蛋壳,釉层丰 富饱满,釉色浓淡不一。淡白者称米色,稍浓者称豆绿。釉有断纹,号白极碎,即鱼子纹。其器紫口铁足,产品为朝廷所垄断,精品专供御用 。因其为兄,所制之器名“哥窑”,为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生二作品则继承龙泉青瓷传统风络,因有发展,着色葱翠,创造了梅子青、粉青、 白胎厚釉,光泽柔和、滋润如玉、扣之如磬,极耐磨弄。其精品皆是呈宫廷。因其为弟,所制之器名“弟窑”。又因其作品风格继承龙泉晋唐 青器,又名“龙泉窑”,亦称“ 章窑”。所以世称章氏兄弟是开创龙泉青瓷鼎盛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鲍由(约1049-1110间在世),本名鲍慎由,或后因孝宗(南宋孝宗名赵昚)讳而追改之,字钦止,今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鲍家庄人。元祐初以任子试吏部铨第一,以父荫补郊祀斋郎。元佑六年(1091)登进士乙科,授初官。八年,为泰州通判。元符中,授提举福建茶盐公事。徽宗时授工部员外郎,时曾布、蔡京专权,大兴元祐党禁,鲍由涉嫌,贬监泗州转般仓,后迁福建常平提举,厉广西、淮南转运判官。在召为吏部员外郎,不久被弹劾,罢为提点元封官。后再起用为明州知府,该海州知府。终因刚直招怨,罢官奉祠。

鲍由好学,藏书万余卷,著作颇丰。宋史《艺文志》有《鲍慎由文集》五十卷,《鲍钦止集》二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有鲍由《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

鲍彪(1091-?),字文虎有号潜翁,小梅镇黄南村鲍家庄人。1128年鲍彪举进士甲科,授文林郎秀州判官。任严(建德)、郴(湖南镜内)、潮(广东境内)三州教授。1155年(南宋绍兴二十五年),以左宣教郎任太常博士。1157年(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朝廷举行大祭祀。彪因选用祭品有以他物代用,不合法度。御史台劾其“擅行移易”,罚铜十斤。官至司封员外郎。宋史《艺文志》有鲍彪注《 战国策》十卷收入《四库全书》,据胡仔《苕溪鱼隐从话后集》载,鲍彪有《杜少陵诗谱论》一书。

南宋著名学者(1150—1223)。字正则,祖籍龙泉,其父母因龙泉发大水飘没数百里,徙于 瑞安,其生于瑞安,晚年定居 永嘉。淳熙五年(1178),举 进士第二。《四朝闻见录》载:本为第一,因策论有“圣君行弊政,庸君行善政”之说,遂为第二。因荐召为 大学士,迁博士。宁宗时,授宝漠阁待制知 建康府兼沿江 制置使,力捍江防,反对与金议和。后因遭中丞 雷孝友诬陷被夺职。从此迁居永嘉水心村,以经国济世之才自负, 杜门著述,多有匡救时弊之言,称水心先生,为 永嘉学派创始人。 宋史《艺文志》有叶 适《习学记言》45卷;《周易述解》1卷;《名臣事纂》9卷;《叶适文集》20卷。《 四库全书》有叶适《 习学记言》50卷;《水心卷》28卷等 。主张通商惠工,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萌芽,就出自叶适。

杨载(1271—1323)字仲宏。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少孤,博涉群书。年四十犹未入仕途。经户部贾国英屡荐,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参与编纂《武宗实录》。赵孟頫在翰林见其文章,极加推重,由是,名动京师。元祐二年(1315),仁宗以科目取士。载应诏,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后任宁国路总管府推官。精于诗学,与虞集、杨奚斯、范椁等齐名。叶子奇《静斋文集》称:“琉田杨仲宏,诗学之宗”。著有《杨仲宏集》行世。终年53岁。

李为蛟(1881—1939)字云腾。小梅镇毛山头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慨叹家乡教育不兴,毅然引为己任,被推选为剑川学堂堂长,延聘留日同学为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宣传新潮流。辛亥革命后,经龙泉各界人士推举,任龙泉县民事长。民国元年(1912)五月,调任云和县知事,后改任瓯海道尹公署科长。民国16年瓯海道裁撤,为蛟无意仕途,转于工商实业。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群情激愤。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州中学)龙泉籍学生回乡作抗日宣传,召开抵制日货大会。为蛟应邀登台演说,盛赞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并将“抵制”二字拆开分析:“抵”字从手,不用口而用手;“制”字从刀,不用口而用刀。意对武装侵略者,应用武力对付之。全场为之鼓掌。民国23年,龙泉县长何浩然曾赋诗劝为蛟出山,为蛟合诗婉谢:“鼠雀犹能至,闾阎未算贫。可怜非海水,何以救车薪。热眼难清白,寒身任屈伸。书生笑结习,徒自策天人。”

兄,李为凤、李为麟亦致力于龙泉教育事业,先后分别任校长、劝学所所长、县教育局长等职。

谢汉定(1864—1961)字和清,小梅镇人。幼习武,而立之年,考取武秀才,挟术遍游江南。有四川遭劫而获汉定救者,酬赠伤科秘方一册,属其钻研,日后必能济世。汉定如获至宝,用心揣摩,以此治伤,俱获奇效。临诊擅长正骨疗伤,尤精手法。认为“手法者,伤科之首务,若手法不使骨正,良药也无功耳。”医术名镇浙西南及闽北毗邻各县。1961年病逝,终年97岁。

叶世祥(1966( 丙午年)-2013( 癸巳年)),男,浙江省龙泉市 小梅镇大梅口村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等。

一:大窑龙泉窑遗址

大窑龙泉窑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大窑龙泉窑遗址被列入国家100处重点大遗址,是中国宋代至明代龙泉窑的代表性窑址。在浙江省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金村一带。西起高际头村,北迄坳头村,在沿溪10里的山坡上,和金村共发现窑址126处。龙泉窑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南宋至元初。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加上当地匪乱和当时的闭关锁国龙泉窑逐渐衰落,到民国初期只有孙坑范氏烧制,历时七、八百年。属南方青瓷系统,是宋元时期著名窑场之一。

二:大窑枫洞岩窑遗址

2006年9月6日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龙泉市博物馆联合对大窑龙泉窑遗址的枫洞岩窑址进行了跨年发掘,经过4个多月的工作,共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揭露了一系列的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窑具和瓷片标本,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次发掘的枫洞岩窑址位于大窑龙泉窑遗址内,其烧成年代为元、明时期,出土的大量瓷器,为龙泉窑的分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发掘共揭露房屋遗迹6处,至少有7次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1处,辘轳坑2处,素烧炉1处,储泥池2处,及与房子配套的卵石铺的路面、排水设施等多处,尤其是窑炉北侧的房子,其考究的建筑设施和精心选择的地理位置,显示出窑场主人的富有和气派,有瓷器标本上写有顾氏字样,显示该窑场可能属于明代一个叫顾仕成的人,县志记载他还是一个孝子。

发掘中,还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特别是有些器形明显不是一般的日用器,而且在现存世的类似实物中,主要见于两岸故宫和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等具有高规格等级处,说明其产品的性质非同一般。

三:小梅窑遗址

2010年以来在小梅镇瓦窑路发现了全新的烧造黑胎产品的遗存并出土了许多产品标本。瓦窑路遗存产品面貌独特,开极碎的片纹,具有“百圾碎”的特征,许多产品在胎釉和器型特征、装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上海博物馆的热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烧造年代为公元1111--1161年之间,与考古判断基本一致。2012年年初在瓦窑路旁边的小梅小学(原小梅中学校址)一片竹林内发现一处窑址,目前还在考古挖掘阶段,以挖掘出一座龙窑。 小梅窑 (3张)

四:安清社殿

安清社殿坐东朝西,坐落在大窑龟山顶峰,周围都被郁郁葱葱的毛竹林和千年古樟树所包围。安清社殿始建于大明万历九年(1581),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立殿廊檐为船逢轩斗拱,既没有前院,也没有后厅,但有左右偏殿。牌坊式门坊为石木结构,四柱三间为主殿,殿四柱上饰有木雕雀替,图案为狮子,梅花鹿,它们组成了木质的生灵,在雕刻中存活了600余年,其中仅木版壁画“四值功曹”就可以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建造此庙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一位朝廷督窑官郑将军,相传郑将军为保一方平安,而与抢劫青瓷国宝的土匪们血战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尊称他为安清社主,并将其塑像,带上丞相之帽,偕夫人像同坐于安清社殿,祭以香火。

安清社殿 (5张)

五:三王社殿

三王社殿位于大梅口官桥、大梅村村口、高际头三个村分别供奉着章氏三兄弟。三王社殿历史悠久,每座社殿后面都有一片古树林,其中大梅村位于稻田中间的的三王社殿有些苦楮可能已经有600多年的树林,这些古树见证了三王社殿数百年的沧桑历史。 三王社殿 (5张)

六:大王庙

大王庙,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梅溪边上,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大王庙历史悠久,据当地传说在宋朝时期当地武将叶先锋感念五岳圣帝黄飞虎飞来香炉奠基灵异,塑像供祀。风风雨雨逾800春秋,据复可查资料请咸丰八年太平军过境王朝欺压乡勇借圣帝旗帜抵抗失败假旗嫁祸神庙焚毁一空,同治初年乡民筹资再事兴造,建筑雄伟雕梁画栋极尽民间工艺,蔚然大观成为龙南一流神殿。文革期间被毁,九十年代当地百姓自发集资重建。庙里供奉五岳大帝黄飞虎,因帝君有求必应、显灵造化、护佑生灵,所以周边百姓无不赞帝君灵验,每年农历十月初六为帝君诞辰,周边百姓几乎都去庆拜,连几十里外的百姓都起来拜贺。经多方努力,在九十年代初被当地政府评为市级风景区和历史文化遗产。

七:植壁殿

植碧殿位于黄南村南侧,坐东朝西,傍山面水,气势恢弘。据可靠资料,据乾隆27年(1762)版《龙泉县志》记载:“植碧殿在南乡二都黄南庄,自唐创建历代修葺,使之初具规模。”现据考证,植碧殿始建于公元905年,至今已历1100多个春秋,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曾几度兴废,但香火延续至今不衰。植碧殿也是目前南乡最有影响的庙宇,每年的初一庙会吸引了大量龙庆两县人前来祭拜,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八: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位于黄南村的一片稻田之中,是黄南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据《叶氏宗谱》记载,叶氏宗祠创自宋代,始建于黄南八保书院,至清光绪庚子年重建。全祠占地面积5亩,三进五植38间房。

据《叶氏宗谱》记载:“南阳叶氏,广荫四方,训公始祖,黄南开创。”这个黄南始祖就是河南南阳郡叶氏始祖诸梁公的五十四世孙叶仁训。族谱中说,仁训公在“宋天圣间(1023年)因观地理,自松阳寓龙泉大黄南,见其山水之秀,风景之美,因而家焉,遂成巨族,是为肇基之始祖。”仁训公信奉“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教育子孙,重耕重教,成为俗尚,自始黄南耕读文化积淀至深。

现黄南叶氏不仅是龙泉第一大姓氏,还是温州、庆元、云和、景宁、福建松溪、蒲城等地叶氏的发源地,素有“跨越时空穷浙闽,寻宗问族到黄南”之说。

九:古溪桥

古溪桥位于黄南村,古溪桥为 单孔石拱廊桥,东西向横跨古溪之上,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八年重建(1838年)。拱桥全长29.30米,宽5.60米;廊屋九间,明间做法考究,上覆斗八藻井,两侧轩廊,下设神龛;桥廊建筑重檐结构,局部三重檐,桥廊两端牌楼式,中部重檐歇山,高低错落、 起伏有致。

古溪桥将牌楼、重檐歇山等建筑形式融入一桥之中,使之造型美观,富于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双溪桥

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孙坑村,东南、西北走向,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桥长33.20米,净跨15.40米,面阔4.50米,矢高3.75米,有廊屋11间。此桥的一个特殊点,原本是叠梁平伸木梁桥,后来平直的桥面年久逐渐变形,于是后加的简易“八字撑”。现为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

琉华山亦名仙山,位于大窑村南,在小梅镇与屏南镇交界处。海拔1512米。山顶有仙人遗迹铁香炉,并有长湖深不可测。常年绿树挂空,云遮雾障,丹葩披谷,景色清穆。《中国地名大字典》名山条目载:“山顶宽平,有湖极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昔有章氏兄弟主琉田窑,其兄所造者佳,世号‘哥窑’。现琉华山下大窑、垟岙头、金村等村境,有青瓷古窑址126余处。大窑村,明代以前皆称琉田,明末清初始称大窑。”又顺治版《龙泉县志》载:在琉华山之别谷昔有仙人奕棊盤之侧有石洼洼水中破桃核阴阳各半如新劈者但取之则不可拔也。山顶原有一铁炉,后被毁,现山顶有建于解放后的琉华山仙娘庙。

台湖山位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黄田、小梅两大镇的交界处,亦在黄真与黄南之间。主峰海拔1114.9米。“台湖山,山连山……”这一优美动听的越剧旋律曾久久回荡在梅岭地区的大地上。台湖山位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黄田、小梅两大镇的交界处,亦在黄真与黄南之间。 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中奇峰叠嶂、怪石嶙峋、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令人叹为观止。光绪《庆元县志》载:“台湖山,十一都,山势峻大,群峰环拱,地界黄南”。《庆元地名志》称:“台湖山,在县西北50公里的黄真东部,主峰海拔1114.9米,黄真乡最高点。柏渡溪(竹口溪支流之一)发源于北麓”。清乾隆《龙泉县志》记载:“台湖山在一都距县七十里,上有台湖”。又在古迹篇记载:“在一都距治七十里台湖山之别谷梁时有村父丘姓者入山采櫵见二叟奕叟与丘桃食毕而归已逾年矣复往觅惟棊局棊子在焉丘怒推枰而自刎焉复桃核棊子皆化为石乡人怜之称为割公岁时哼祀尝铸大钟釜一口以需烹造置之巖石之下当巖有石窍(窍)乡民祭荐(荐)之时则窍中流泉滴滴直趋釜中祭毕则其泉复滴焦如也釜至今无恙”又清代《龙泉县志》古迹篇中称:台湖山“皆神仙游弈之迹”。

地处龙庆边界的台湖山,自古就是两地人民心中的宗教圣地!离顶峰不远处有一座古刹,海拔1073米。自始朝朝代代,兴衰建毁。据《庆元县志》载:“觉林寺,台湖山,宋兴国元年(976)里人李尚初建,并舍粮田山场入寺以作香灯之需。成化二年(1466)李永福同僧广爱重修。康熙年间毁,雍正五年(1727)李昌发、李应星等复建”。寺内供奉着五岳圣帝的第三子火神炳灵公黄天化神像,及人们为纪念邱鼓的坐像。1947年游击队驻足台湖寺,寺庙被本地土豪劣神烧毁。1968年9月,台湖、叶乡、高坑民众鼎新建造,改名为“台湖宫”,大门对联写着:“灵山多秀气,洞府尽香云”。寺下有一湖,清泉喷薄而出。据传,清帝乾隆听说此地有仙台,台上有湖,湖上有寺,风光秀丽,慕名而来,到此一游,欣然赞道:“台上有湖,湖上有寺,名不虚传,乃仙境也”。这里人文景观颇多凡是较大景点的背后都有一个扑朔离迷的故事。如“邱鼓遇仙”、“仙人造桥”。相传,唐朝时龙泉大梅那边发生鼠疫死了好多人,后来请台湖山的神仙去作法,才平息了。大梅人为感谢就修建了此庙。原先大门朝向八宝山,后改为向大梅方向,意给大梅带来好运。古文人吴炳昌曾作《觉林寺》一诗:“吸泉拨火此山中,一缕茶烟绕竹风。忽见斜阳开晚色,相将待月出林东”。

龙庆桥是一座五孔36间,长140米,高14米,宽5米的石木结构屋式桥,原名小梅“济川桥”,是一座沧桑千年的古廊桥。乾隆42年(公元1777年)重建,更名为“通福桥”,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改名为“寿川桥”。民国9年(公元1920年)经龙庆两县知事会看后,以王先培为总董事,刘朝高等四人为理事,募捐银元两万多块动工重建,至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竣工。从桥头拾级而上,迎面桥门石刻横匾上可见“龙庆桥”三个苍劲大字,题字出于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手,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由状元题词的廊桥。1949年5月中旬,龙庆桥毁于兵火。经过近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拆除,龙庆桥仅剩两个桥墩,廊桥化为遗梦,石墩也成为记载历史的碑文。

2010年12月23日,在龙庆两县市的高度重视下,在小梅镇的牵头组织下,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龙庆桥顺利开工重建。重建的龙庆桥总长129.99米,宽5.4米,这一长度也使龙庆桥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廊桥。投资估算900万元,四墩五孔,木结构廊屋,微拱式造型,悬臂式廊桥,突出“牛腿”横梁工艺之长,在还原龙庆桥原貌的基础上,还吸收各地廊桥建筑的艺术精华,融合了龙泉青瓷艺术、庆元木拱廊桥传统技艺和梅岭两地的民间艺术。重建工程得到两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建设期间,共收到单位、企业和群众捐款700多万元。

龙庆桥的竣工通行,使龙庆梅岭两地的历史文化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据介绍,龙庆桥是小梅镇打造龙庆桥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接下去,小梅镇将开工建设作为龙庆桥景区配套设施的千年水运码头、文化长廊和梅园等工程,着力将龙庆桥景区打造成为集廊桥文化、古镇风情、民俗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区。

大窑古窑址 (2张)

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昔日小梅一幅繁荣盛景画卷曾羡煞瓯江沿岸诸地。今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小梅镇创先争优启动新引擎,加快发展文创产业;“四轮驱动”驶入发展快车道,统筹发展商、旅、农、林;“活力小梅 幸福小梅”再塑新貌。

“文创引路”启动产业发展新引擎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世界申遗成功,带动了龙泉剑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趁此机遇,作为青瓷发祥地的小梅,秉承“文化先行, 旅游跟行”的构思,适时提出了“文创发展,建设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文创引路”,启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依托两张名片”。大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做好三个对接”。与丽水国际摄影节对接,小梅景点对接进入《丽水休闲总攻略》;与庆元国际廊桥研讨会对接,把龙庆桥建中国廊桥第一桥;与2012年叶适故里黄南村大型祭祖活动暨瑞安叶适后裔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对接。“落实四项措施”。编制一本书《印象小梅》;打造小梅一日游线路;建设一个龙庆桥景区—一座桥、一片 梅林、一个码头、一条老街;打造黄南畈田园观光区。“规划‘一线五点’乡村文化之旅”。一线:大梅口、高际头(章生一、章生二塑像)--大窑(古窑址、青瓷古道、万里亭、安清社)-- 金村(北宋金村码头、北宋古窑址)--小梅(龙庆桥、古街、大王庙)--黄南(叶适祠堂、植碧殿、古溪桥、田野观光区)--孙坑(清代青瓷窑址、范家大屋、双溪桥)--青溪(竹海)--上垟、宝溪现代青瓷产业区。五点:大窑(高际头、垟岙头)、金村、小梅、黄南、孙坑。

“四轮驱动”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商业旺达、做大小梅。把“商”做大,小梅一、二、三、四、骆庄等村借重集镇发展,集镇建设注重商贸发展,人口集聚,以沿线连片整治为切入口,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生态移民小区建设,加快人口集聚,促进商贸繁荣,努力把小梅镇打扮成浙西南最美集镇。

文旅先行、做特小梅。把“旅”做特,大梅源、金村等村以大窑古窑址旅游为依托,大力发展大窑青瓷文化旅游和大窑 农家乐旅游,形成环形旅游黄金线路:大窑、金村古窑址揭秘游;八百里瓯江源第一镇探寻游;繁华旧梦龙庆廊桥小梅老街游;立东村落采风、郑边竹海游;台湖祖殿、植碧古殿、督窑官殿、三王社殿等宗教旅游胜地游;领略琉华山、台湖山等名山游,从而为旅游兴镇奠定基础。农业调构、做美小梅。把 “农”做美,青溪外片黄南等5个村,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支撑,以发展科技工业园为重点,努力打造小梅农业经济区域中心和工业经济创业村(黄南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农为本,以工哺农的发展态势。林业提效、做绿小梅。把“林”做绿,青溪内片郑边等6个村立足林业,做足山上文章,以毛竹科技园建设为基础,以毛竹精加工和手工艺进千家万户为抓手,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工作突破口,放大毛竹效益,促进林业增效。建设山上小梅,积极引进雷竹、金观音茶叶、油茶等经济作物,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种植业。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龙泉市小梅镇委员会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延庆路

周边公司

龙泉瑞垟二级水电站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

周边景区,

梅溪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

周边乡镇

小梅镇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

周边村庄

大窑村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

黄南村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查供线

金村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
丽水市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