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桥镇

盛桥镇 盛桥镇建制沿革 盛桥镇行政区划 盛桥镇自然地理 盛桥镇自然资源 盛桥镇人口民族 盛桥镇经济 盛桥镇社会事业 盛桥镇交通运输 盛桥镇民风民俗 盛桥镇风景名胜


盛桥镇隶属于 安徽省合肥市 庐江县。南临白湖,北濒巢湖,东与巢湖市沐集毗邻,西北与白山镇接壤,西南与冶父山镇相连。总面积128.3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7728人(2017年),辖11个村(社区)。盛桥镇为原盛桥区公所所在地,其历史悠久,境内板桥的神墩有古人类遗址,东汉至三国时期遗留古迹较多,三国属魏地,设有土城,为魏文帝曹丕屯兵之处,明末张献忠围庐州,攻庐城曾率师驻此,清宣统二年始设保甲制。民国年间均为乡公所所在地,历史一直属庐江,域内金元、苍头、中杨、金城等行政村旧属巢县添宝乡。1941年3月至1943年7月这里被日军占领,1948年成立民主湖西县政府,盛桥镇为县政府所在地。1949年撤消湖西县,设置盛桥区,下辖11个乡1个乡级镇,即裴岗乡、滨湖乡、白湖乡、鱼平乡、盛桥乡、许桥乡、金城乡、东岳乡、邓岗乡、铺岗乡、五里乡和盛桥镇。...

详情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介绍

盛桥镇隶属于 安徽省合肥市 庐江县。南临白湖,北濒巢湖,东与巢湖市沐集毗邻,西北与白山镇接壤,西南与冶父山镇相连。总面积128.3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7728人(2017年),辖11个村(社区)。

盛桥镇为原盛桥区公所所在地,其历史悠久,境内板桥的神墩有古人类遗址,东汉至三国时期遗留古迹较多,三国属魏地,设有土城,为魏文帝曹丕屯兵之处,明末张献忠围庐州,攻庐城曾率师驻此,清宣统二年始设保甲制。

民国年间均为乡公所所在地,历史一直属庐江,域内金元、苍头、中杨、金城等行政村旧属巢县添宝乡。1941年3月至1943年7月这里被日军占领,1948年成立民主湖西县政府,盛桥镇为县政府所在地。

1949年撤消湖西县,设置盛桥区,下辖11个乡1个乡级镇,即裴岗乡、滨湖乡、白湖乡、鱼平乡、盛桥乡、许桥乡、金城乡、东岳乡、邓岗乡、铺岗乡、五里乡和盛桥镇。

1950年区制改小,下设六个乡,即盛桥乡、东岳乡、五里乡、许桥乡、金城乡、塔山乡。

1952年巢县、庐江重新划分,巢湖以南兆河以西划归庐江。盛桥区辖一镇十三乡,即盛桥镇、金城乡、七里乡、苍头乡、大兴乡、东岳乡、界河乡、魏岗乡、石山乡、马岗乡、神墩乡、五里乡、板桥乡、盛桥乡。1953年11月为开展水上运输及渔业生产,增设盛桥水上乡。

1958年11月撤区建社,原区成立两个人民公社,即盛桥人民公社和魏岗人民公社,盛桥人民公社下设石山、盛桥、七里、东岳等四个大队;魏岗人民公社下设田埠、魏岗、五里、许桥四个大队。

1962年建区划社,下设八个公社,即石山、盛桥、七里、东岳、许岗、田埠、魏岗、五里。1983年至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成立了盛桥镇(原盛桥集镇属盛桥乡所辖)。

1989年,集镇面积达300平方米,拓宽穿集镇1500米庐巢路,拓宽街道30米,公路17米,使东西走向老街得到彻底改造。

1992—1993年,根据新的集镇规划,加之省道316线拓宽,随之将原庐巢路向西北迁移,共征用街道、田地宽66米、长2000米,将高程在原有的地面上增高1.6米,达海拔13米高程。

1996年在距老桥200米处建新桥一座,使新庐巢路在集镇境内达42米宽,并逐渐形成新的街道。镇南2000米处新建盛桥镇初级中学,并建有综合教学楼一座。

2002—2003年为贯通新老街道,集镇内建成一条中兴街,并筹建了占地36亩的新型农贸市场,并在距镇东3000米处建成新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200亩,入驻企业六家,投资8000万元。

2004年, 盛桥中学建成一幢3000平方米新教学大楼,使盛桥镇建设走向了新的高度。集镇面积1100平方米。

2005年撤乡并镇后,新的盛桥镇重修规划,沿中心街向北纵深200米,并转向西与盛桥—同大路相连,按66米推进,并沿盛同路至原许桥乡政府两侧规划了3000亩工业园。

2005年7月撤乡并镇,将原盛桥镇、许桥乡合并为盛桥镇,下辖11个行政村和社区,即神墩村、七里村、苍头村、金城村、东岳村、界河村、许桥村、华荣村、陡岗村、板桥村、盛桥村、沈家桥社区。

盛桥镇地处庐江县东北,南临白湖,北频巢湖,东与巢湖市沐集毗邻,西北与白山镇接壤,西南与冶父山镇相连,总面积128.32平方千米(2017年)。境内省道巢庐路横穿东西,盛桥至同大路由东向北,镇中心距县城22Km,距巢湖市45Km,距合肥70Km。盛桥长河由西向东融入兆河,北与巢湖相连,直通合肥,南与塘串河、西河连接,经无为直达长江。

盛桥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靠龙池山脉,东南为白湖低洼区,北有巢湖,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地质结构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带。

盛桥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充实,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188.1mm, 水资源丰实,其地貌利用结构为三山六水一分田。

盛桥镇地处庐江、巢湖两县交界,南临白湖,北濒巢湖,西靠龙池山脉,东有兆河连接巢湖与西河,省道庐巢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山水地貌优越;镇域临巢湖湖岸线15.2公里,涉湖面积近40平方公里,沿兆河12公里。

自古以来,盛桥镇一直是汉族人民居住地。据1954年普选统计,原盛桥区共14个乡镇,有12253户,52876人(包括流入农民355户,1223人在内)。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有20073户,90929人,盛桥镇,包括原盛桥、五里、东岳、七里、许桥、社区在内共有户数14531户,人口65216人。

1992年盛桥镇(包括许桥乡)共有行政村、社区37个,村民组631个,总人口67234人。

1995年有行政村居委会37个,村民组645个,总农户17479户,总人口71011人,非农人口3086人。

2000年行政村37个,村民组622个,总户数18023,总人口72392,农业人口为67865人,非农户口为4527人。

57728人(2017年)。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65216人,其中男性34622人,女性30594人,男性占总人口为53.09%,女性占总人口46.91%。

1995年总人口71011人,其中男性37333人,占52.57%,女性33678,占47.43%。

2000年总人口72392,其中男性37757人,女性34635人。

2004年总人口71289人,其中男性38737人,女性32552人。

盛桥镇一直是汉族人民的居住地。

实际利用内资1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同时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工业项目在3个以上,并有2个项目竣工投产。各村(社区)、镇直单位要真正认识到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 主战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和加大投入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和牵动全局的一号工程。

机关干部、各村(社区)、镇直单位招商引资实行目标任务分解和量化考核。镇党委、人大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每人800万元,其它党政班子成员每人200万元,机关干部每人50万元,各村(社区)、镇直单位各100万元。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镇设立招商引资奖励专项基金,并列入综合财政预算,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士予以奖励。①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引荐人,一次性给予引荐人10万元奖励;②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鼓励类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根据项目质量、规模,给予引荐人按年度实际到位资金2‰—3‰的奖励;③对第二种类型,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给予引荐人按年度实际到位资金1‰—2‰的奖励。村(社区)引进项目进入镇工业园区的,按项目税收镇级所得三七分成。

围绕镇确立的渔网、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高科技四大支柱产业,组织专题招商,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常年抓好小分队招商。大力开展委托招商,在苏浙沪设立招商点(委托)3个以上。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切实做好网上招商,鼓励企业招商。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对接与交流,有条件的村(社区)在发达地区选择对口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对投资额大、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采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各相关村(社区)、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中研究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展。切实加强项目跟踪落实服务力度。强化项目调度制度,季度召开汇报会,半年组织项目现场调度会,年终考评引资实绩。

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工作,组建一套班子并确定一名负责人专门抓招商。各村(社区)、镇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招商引资上,统揽全局,搞好协调,亲自网罗搜集信息,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亲自参加招商活动,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全面推进“861行动计划”,农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安徽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农业产值在GDP中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农产品还多处于原始产品状态,价值低,这既影响了我省的整体经济效益,也使我省农民的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环境下,我省应积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首要的是找准农业资源优势中的亮点,使市场需求与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有优势才会有特色,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会有活力。我省农业优势资源丰富,如亳州药材、阜阳黄牛、祁门红茶、砀山酥梨、皖西白鹅、皖南茶叶等在国内享有盛名,甚至于制作南京板鸭的鸭子,也产自我省原巢湖地区。各地政府都要拓宽思路,全面审视、把握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优势,依托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进而转变为特色农业优势。

盛桥镇有独特的地域地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盛桥长河从中间向东而去,与兆西河、巢湖一衣带水,盛桥镇以北与巢湖之水紧紧相依,湖岸线15.2公里,涉湖面积40平方公里,其湖岸线地貌独特,呈现了“三高四低三个嘴”,高处为丘陵土岗,低处为圩田、钻山淹,嘴处突出于巢湖水中,同时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留下了深水码头马尾河口。因此,独特的湖岸线给旅游景点打造带来了先机,而环湖景观大道和一级省道巢庐路的改线,又给滨湖区打造带来了机遇。临湖边孙河口、大丁的两处天然沙滩,给休闲度假区打造奠定了无以伦比的基础。加之三个突出于湖中的嘴,三处临湖岗地,四处低洼区,均是旅游和休闲的天然基础。 、

盛桥镇年生产面条2.2万吨、面粉4.4万吨、大米6.62万吨、营养米面1.6万吨、植物油1.5万吨、农药150吨,年产值4.96亿元

2006年我镇财政收入272万元,完成预算的101%,比上年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国税收入6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地方工商税完成201万元,占预算的100.5%;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入库6.3万元,完成预算的151%。依新体制取得的镇可用财力699万元。

2006年本级财政支出617万元,上解上级专款6万元,合计财政总支出623万元,完成预算的89%。
  本级财政主要项目支出完成情况:科技三项费用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农业支出26.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计划生育事业费支出63万元, 完成预算的85%;医疗卫生支出10.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他部门事业费32.1万元,完成预算的87%;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118.4万元,完成预算的8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0.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支出83.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行政管理费 135.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他支出134.3万元(包括村级补助资金87.6万元),完成预算的82%。2006年,本级财政预算收支相抵,滚存结余7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68.6万元,净结余7.4万元。

2007年我镇财政收入预算安排374万元,其项目情况是:增值税130万元, 比上年增长100%;地税收入2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契税、耕地占用税4万元,与上年任务持平。按现行财政体制2007年我镇财政预算可安排财力为60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76万元,收入总计678万元。相应安排预算支出669.6万元,其中:当年支出安排579万;上年结转支出68.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2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4万元。

2007年财政支出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万元;农业支出26.6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9.1万元,比上年增长 8%;计划生育事业费97.3万元(计生事业费支出90万元), 比上年增长54%;医疗卫生支出10.8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 32.3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1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83.2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0.3万元;行政管理费94万元;其他支出12万元(综治8万元,普法宣传4万元);村级补助资金130.9万元;总预备费10万元。上解税收代征手续费6万元,增量分成上解16万元。

1996年镇南2Km处新建盛桥镇初级中学,并建有综合教学楼一座,2002—2003年为贯通新老街道,集镇内建成一条中兴街,并筹建了占地36亩的新型农贸市场,并在距镇东3Km处建成新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200亩,入驻企业六家,投资8000万元。2004年,盛桥中学建成一幢3000m2新教学大楼,使盛桥镇建设走向了新的高度。集镇面积1.1平方公里。

盛桥中心卫生院是原巢湖市首批通过国家一级甲等医院评审的,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及首批通过市卫生局验收的爱婴医院和医保定点医院。建院五十载,现有在岗职工90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名。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理疗科等、实际开放床位60张,医院拥有电脑管理和自动化办公系统。配套进口B超电子胃镜、闭路电视透视、300毫安数字程控摄片,计算机摄像工作站,全自动血球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电地形图仪、全电脑牙科综合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眼科检查显微镜、T—4型手术显微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医院长期与省、县级人民医院横向联系,长年聘用省级知名外科专家坐诊、手术。已基本形成了以外科、妇产科为龙头,内科、儿科为基础、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医科为特色的临床学科体系。

集镇功能齐全,拥有农贸市场3个,自来水厂4座,中心医院、完中、电影院、新华书店各一所,初级中学5所、完小24所、运动场2所。全镇水、电、路、通讯畅通无阻,移动、联通基站横跨镇中,拥有两大无线通讯网络,提供国际国内多种商务,有线广播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城乡联网,并已实现宽带,镇内全天候供电,电信支局、邮政支局、供电所、农行和信用社各一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949年,全镇全年人均收入90元,1951年人均收入100元,1957年人均收入68元,1967年人均收入40元,1981年全年人均收入220元。1992年人均收入521元,1995年人均收入1218元,2000年人均收入2252.85元,2004年人均收入2408元

直通合肥,直达长江,南与塘串河、西河连接,经无为直达长江。

龙灯与垅埂

每年的春节期间,在庐江盛桥镇垅埂村一带,人们总要走村串户地玩 龙灯。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阵阵,热闹非凡,给当地的村民带来热烈的节日气氛。相传在唐贞观年间,老天久旱无雨,百姓们苦不堪言,天上 玉皇大帝知道民间的灾情后,立马指令一条白龙去长江取水降雨,以缓解人间的旱情。白龙接到指令,腾云来到长江上空,当看到人间旱情严重,庄稼无收时,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多取了些水去降雨。有道是天上一滴水,人间流成河,结果造成了人间山洪暴发,一下淹死了很多人。玉帝知道后,便派人将白龙斩首。白龙被斩后,托梦给了唐朝皇帝 李世民,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太宗李世民梦醒后,便下旨让人按他梦里的白龙形状,用竹篾扎成龙的身子,一节一节的,头尾共有九节,然后用纸糊上,在纸上画出许多鳞片,让人烧香膜拜,以示祭祀。后来,人们在龙的身体内点上蜡烛,到了夜晚,远远望去像一条真龙。人们又把一节一节的龙身,用绳套连接在一起,扛在肩上走村串户,到处玩耍。从此,玩龙灯这一习俗一直在民间沿袭下来。

到了民国年间,某年突发大水,这龙灯竟然随白湖的水漂流到了一个名叫大朱墩村的湖埂上,当地百姓们不知道是何物,就捞起来扛回村。不久,有人沿着白湖岸边寻访到此,告诉了村人龙灯的这段传说。村民们见这龙灯挺好看的,就选在过年期间玩起来。到了1947年解放 战争时期,当时驻扎在河东马头嘴(今巢湖市沐集兆河)的一支国民党军队,经常到河西一带村庄骚扰老百姓。据说有一天,村民们把龙灯扛出村外祈求天下雨,正好国民党军队又来了,一个姓马的连长觉得很可笑:这竹扎纸糊的东西还能让天下雨?便叫手下把龙灯的两只眼睛挖掉。也不知是龙灯真的显灵了,还是一种巧合,天真的下雨了,而马连长没走出村口就倒在地上喊头疼,吓得半死。不久,他便把龙灯请到他的连部去。此时在白湖一带活动的游击队,知道这一情况后,便化装成老百姓去看灯,这样,游击队在当天晚上就一举歼灭了这支国民党军队。龙灯为革命也作出了贡献。

解放后,国家统一规范地方的名称,村里人就把原先的“大朱墩”村名改成龙埂,意思是当年龙游到了湖埂上,来此落了户,这里定是龙地。后来,在“龙”字右边加上个“土”,这样就成了“垅埂”。

文革时,龙灯被当作“四旧”一把火烧掉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地方政府为了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鼓励村民们在春节期间重新玩灯,县文化局每年还补贴一点资金作费用,到了正月十五,还邀请龙灯去县城表演。如今,玩龙灯已被当作是一种地方文化,给当地农村增添了一片快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古井

古井,距镇东北四华里,是 金城寺原址留下的一口千年古井,该古井于1987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广物保护对象。据文物专家考证,此井的红砖和圈法当属唐代所独有,据测算,距今已有1200多的历史,井口数十道2-3寸深的印痕,足以说明其历史悠久和繁华。现古井仍水源充足,旱年不干,水质清洌、干甜,当地居民一直还在饮用。

仙人洞

位于马蹄井西约100米的山坡下,有一洞,名曰仙人洞。此洞有上下两条进出口,上口缝很小,一人攀进甚费力,下口为一壑。一进洞,有一约15平方米露天小院,院内有近似 石桌、 石猪等石物,四壁有野兽洞。民国十余年间,曾有游人题诗一首,贴于洞壁。诗曰:“云隐龙池扫不开,洞内奇境似天台,多年胜迹信尤在,想是仙人跨马来。”

板桥

距镇治西六里许的圣桥河上,有一独 木桥,名曰板桥。据高氏谱记载:500年前老板桥有人说是千年板桥,板桥究竟有多少年历史,已无准确记载。

老板桥系柏树质。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板桥被洪水冲走,后置一新板桥,未几,老板桥在 无为县被人藏于草堆中学雄鸡叫,高姓发现找回。逐两板桥并列河上,新板桥也系柏树质,仅数十年即朽,老板桥依然如故。

老板桥系中药良材。人们削屑熬汤,曾治好多种疾病。但在过去,高姓人认为是本姓龙脉,是神桥,不让削屑,凡被发现者常罚酒席赔礼。1981年庐江县交通局在板桥处建一水泥钢筋桥,老板桥抬至高家韶家保存。

盛桥河

发源于冶父诸山,由西南流向东北,穿过盛桥镇后折转东南,流入 兆河,全长18公里。

兆河

距治东四公里,旧时称造河,但不通水,正式挖通于1953年,它沟通白湖、巢湖。接塘

串河、顺港河、盛桥河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巢湖汇注 大江。全长12公里。

涧湾河

距治北三公里,发源于 柴湾,流入巢湖,全长三公里。

白湖

(与后湖、排子湖相连,统称 白湖),距治南六公里,位于无为、巢湖、庐江三县市之间,湖围六十一公里,面积约157.7平方公里,它是由断层下陷而形成的。旧时,白湖与后湖、沙湖、黄坡湖相注,由史家口汇西河流入于长江。1953年因兆河开通,湖水流向原来南下改为北上,经兆河注入巢湖,汇入长江。1956年围湖造田,建立国营白湖农场。

巢湖

又名焦湖,距治北六公里,位于肥东、肥西、巢湖、庐江之间,面积782平方公里,湖周港汊三百六十余条。根据古代传说,于吴帝 孙权赤乌二年(公元240年)七月二十三日戊时,由地层下陷而成,水经巢湖市裕溪口入长江,是中国银鱼主要产地之一。

铁脚山

距治西五公里,海拔105.6米,据清光绪《庐江志》云,因山麓出铁而故名。

五马山

距治西北五公里,海拔54米。

下砾山

距治西一公里,海拔140米,亦名下流山。据清光绪《庐江县志》云,上流有桃花洞,但未查到。

杨妃山

距治西北五公里,海拔67米。

周边派出所

盛桥派出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盛东路122号

周边中学

庐江盛桥中学 地址:合肥市庐江县
合肥市庐江县

周边小学

庐江县盛桥镇中心小学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盛巢路与中兴街交叉口东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盛巢路与中兴街交叉口东

周边乡镇

盛桥镇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周边村庄

盛桥村 地址:合肥市庐江县

坪子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