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坟镇

常坟镇 常坟镇区域位置 常坟镇行政区划 常坟镇自然条件 常坟镇产业特点 常坟镇人文历史 常坟镇土地资源 常坟镇历史名人


常坟镇元朝称贾村,明朝改称常家坟。现在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所辖,全镇93480人(2017年),镇区近3万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最南端,淮河西岸(概括可说是北岸),大河湾内。有耕地10.7万亩。距离怀远县24千米,距离淮南15千米。常坟镇隶属于 安徽省 蚌埠市 怀远县,位于怀远县县城西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皖北粮仓—淮河怀抱中,属黄淮海农业开发区。常坟镇北距蚌埠市40公里,距怀远县城22公里,距淮南市区14公里,西接淮南潘集区,向东3公里是淮河,沿淮有可防40年一遇的淮河大堤,堤顶标高为25.5-26.0米。该镇所辖29个行政村,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 显示,该镇人口93480人(2017年),含384个村民小组,143个自然村,22083户。国土面积133.82平方千米(2017年)。拥有耕地107002亩。属常坟镇行政区划内的荆山湖行洪区面积为40.6...

详情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所有镇中心区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介绍

常坟镇元朝称贾村,明朝改称常家坟。现在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所辖,全镇93480人(2017年),镇区近3万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最南端,淮河西岸(概括可说是北岸),大河湾内。有耕地10.7万亩。距离怀远县24千米,距离淮南15千米。

常坟镇隶属于 安徽省 蚌埠市 怀远县,位于怀远县县城西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皖北粮仓—淮河怀抱中,属黄淮海农业开发区。常坟镇北距蚌埠市40公里,距怀远县城22公里,距淮南市区14公里,西接淮南潘集区,向东3公里是淮河,沿淮有可防40年一遇的淮河大堤,堤顶标高为25.5-26.0米。

该镇所辖29个行政村,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 显示,该镇人口93480人(2017年),含384个村民小组,143个自然村,22083户。国土面积133.82平方千米(2017年)。拥有耕地107002亩。属常坟镇行政区划内的荆山湖行洪区面积为40.6平方公里,汤渔湖蓄洪区面积为19.5平方公里。

常坟镇位于淮河淤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地面高程18.5---22.3米,自然坡降为1/5000---1/8000。全镇地表水丰富,淮河自西转北经东部北流贯穿全境,全镇沟河星罗棋布,地下水源也比较丰富,一般地下水水深1.5—6米,属富水区。物产丰富,农业经以小麦、水稻、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西瓜等。交通20世纪60年代前以水运为主,1985年怀常路及淮北大堤加固筑路建成后,以公路为主。

该镇农作物主要以麦、豆、稻为主,小麦的当家品种主要是矮早,水稻的当家品种糯稻及粳稻,大豆主要是科技8号。家禽养殖业主要以罗曼蛋鸡为主。水产养殖发展较快,水域滩涂面积,1991年只有4200亩,到2005年已增到时7605亩。主要是低洼地改造,增加了水产养殖面积。

“花鼓灯”是中华民族艺术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常坟镇则是花鼓灯艺术发源地之一。1986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常坟镇选送的节目《花鼓灯锣鼓》获得器乐比赛大奖,1987年6月,常坟镇选送的节目《灯场乐》在《六一》专场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0年9月常坟镇选送的节目《传灯》在安徽省第一届花鼓灯会上获优秀演出奖,《鼓乡新苗》《鼓乡娃娃盼奥运》分别获省第四届、第五届花鼓灯灯会一等奖。

常坟镇历史悠久,曾出现过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同盟会成员常济舫、反清爱国将士常太旭、著名抗日将领常子文等历史名人。其中明初开平王常遇春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墓地仍完好地保存在常坟境内,即著名的“三王墓”。

行政区划

区域改革前常坟镇下辖村 :

一、农用地总面积为10436.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87%,按其二级分类全镇农用地的构成分别是: 1、耕地:面积8942.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2、园地:面积0.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3、林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其他农用地:面积1493.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6%。

二、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278.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56%,其主要二级分类是: 1、建制镇用地:总面积49.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6%;2、村庄用地:总面积1746.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9%; 3、工矿用地:总面积38.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8%;4、交通用地:总面积18.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4%; 5、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425.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9%。三、未利用土地总面积1041.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7%,按其主要二级分类划分是: 1、未利用地:总面积290.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2、其他土地:总面积75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6%。常坟镇-教育文化发展 新建教学楼常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协作一心、真抓实干、使全镇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认真落实科技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加快了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胶鞋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底,投资720万元建成的一所集教学、办公、实验、图书阅览、现代信息教育为一体、占地55000平方米的综合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各种教学设施均符合国家标准,在全州数一流水平。 常坟镇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一是加强了对教育工作力度,广泛深入的宣传了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所小学相继建立了教学楼、实验室、配备了电脑、音体美等器材齐全,学校绿化、美化、硬化有了进一步提高,电暖设备齐全,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三是控制中小学辍学工作成效显著,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了100%;四是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主要采取以以下措施一是以“双语”授课改革为突破口,在一校、三校、逐步推广“双语”教育学。二是狠抓了少数民族学校汉语语言授课教师的培训和素质能力的提高;五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师建设稳步发展。在各校开展了校长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制,各校也推行了教师竞争上岗,未位待岗,全员聘用,超编分流的方法,优化了教师结构,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 楚国平阿(今安徽省 怀远县 常坟镇孔岗)人, 魏国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官至太尉,为魏国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 扬州 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 丞相府主薄, 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 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曹芳继位之后,蒋济出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随 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晋封都乡侯。蒋济死后谥号景侯。

历史评价

陈寿:“ 程昱、 郭嘉、 董昭、刘晔、 蒋济才 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 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

曹叡:“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裴松之:“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

孙盛:“蒋济之辞邑(指上疏谢绝诛杀曹爽的封赏),可谓不负心矣。语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蒋济其有焉。”

叶适:“如刘晔、蒋济之流,区区乎以揣摩徔人者,固至是欤?”

胡三省:“浅规,谓规图浅攻,不敢深入;吴君臣之为谋,已不逃蒋济所料矣。”

王懋竑:“蒋济、高柔、孙礼、王观,皆魏之大臣,激于曹爽专政而辅司马懿以诛爽。爽诛,懿专政,而篡弑之形成矣。济盖深悔之,故发病而没。”“蒋济素有众望,不在陈群之下。”

王鸣盛:“诸人皆魏之谋主也,运筹决胜,功绩卓然。”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元末明初,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他就是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为“开国元老,异姓真王”的明朝功臣——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汉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人。宋朝由南阳南渡迁来怀远,到他已经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蓝氏(明开国功臣永昌侯大将军蓝玉之姊)生有三子三女。长女常氏嫁太子标,生长子(早夭)。常遇春从弟荣,积功为指挥同知,战死胪朐河。遇春二子,茂、升。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升,后封开国公,数出练军,加 太子太保。

明嘉靖十一年,封其后裔常玄振为怀远侯。传至曾孙延龄,有贤行。现今常坟镇常氏多为常遇春一族,是当地望族。亦为怀远县望族。公元1999年,怀远县人民为纪念常遇春,在常坟镇修建了常遇春纪念馆,及常遇春三代祖墓,县政府也把常氏三王墓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乡镇

常坟镇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

周边村庄

常坟村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