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村镇

焦村镇 焦村镇建制沿革 焦村镇行政区划 焦村镇地理位置 焦村镇自然资源 焦村镇人口民族 焦村镇交通 焦村镇经济发展 焦村镇社会事业 焦村镇文化民俗 焦村镇旅游景点 焦村镇历史人物


焦村镇隶属于 黄山市黄山区,地处黄山区西南部,东与汤口镇及耿城镇为邻;南与汤口镇、黟县宏村镇、宏潭乡交界;西接乌石乡,北连太平湖镇、甘棠镇,面积256.49平方千米。焦村镇人民政府驻地焦村新屋村民组,距城区18公里,距 黄山风景区6公里,距宏村30公里。焦村镇处于“黄山——太平湖——宏村、西递”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有218省道穿过。境内有景区黄山西海风景区。2006年区划调整后,随着原贤村乡、郭村乡的并入,焦村镇成为黄山区国土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建制镇。焦村镇有木竹粮油、中药材食用菌和灵芝等众多农林产品,拥有家禽家畜和鲜活鱼虾。也是黄山西大门的游客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焦村镇境建置与区划至明代始见记载,镇境属太平县西乡及弦歌乡(部分)。乾隆四十年(1776年),境内设西乡和...

详情

焦村镇地名网_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资料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介绍

焦村镇隶属于 黄山市黄山区,地处黄山区西南部,东与汤口镇及耿城镇为邻;南与汤口镇、黟县宏村镇、宏潭乡交界;西接乌石乡,北连太平湖镇、甘棠镇,面积256.49平方千米。焦村镇人民政府驻地焦村新屋村民组,距城区18公里,距 黄山风景区6公里,距宏村30公里。焦村镇处于“黄山——太平湖——宏村、西递”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有218省道穿过。境内有景区黄山西海风景区。

2006年区划调整后,随着原贤村乡、郭村乡的并入,焦村镇成为黄山区国土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建制镇。

焦村镇有木竹粮油、中药材食用菌和灵芝等众多农林产品,拥有家禽家畜和鲜活鱼虾。也是黄山西大门的游客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

焦村镇境建置与区划至明代始见记载,镇境属太平县西乡及弦歌乡(部分)。

乾隆四十年(1776年),境内设西乡和弦歌乡。至清代光绪年间亦然。

宣统元年(1909年),颁行《地方自治章程》,二年实行地方自治,太平县设11个自治区,境内为第六区。

民国八年(1919年),太平县按明代建置设西乡、弦歌乡2个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在境内设郭村自治区(三区)。

民国廿十年(1931年)八月,实行编户保甲制,自治区公所改为保甲区公所。

1949年4月,太平县全境解放,县设三区,焦村为第三区 。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现镇境属龙源人民公社。

1960年6月,撤广阳人民公社,并入龙源人民公社。

1963年6月,再设龙源区公所。

1964年12月,撤消龙源区公所。

1983年,改设乡。

1988年3月5日,县级黄山市正式更名为黄山区,焦村区改为办事处。境内焦、贤、郭三乡未作变动。

1992年3月,实行撤区并乡建镇,撤焦村办事处,焦村乡改为焦村镇。

乾隆四十年(1776年),太平西乡辖西一里(焦村、章村、汤家庄等处)、西二里(溪下、陈村等处);弦歌乡辖贤一里(郭村、贤村一带)、贤二里(美溪柯村等处)、贤三里(宏潭、地理溪等处)。

民国初,境内区划无变动。

民国廿三年(1934年),境内辖岑溪、贤川、郭村、岩寺、南合西湖、殷溪、汤村、章村、汤基、龙源、汤庄、中山、桂林、陈村、起铜15个保。

民国八年(1919年),太平县按明代建置设西乡、弦歌乡2个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焦村镇境内设郭村自治区(三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乡保简化,境内设2乡,12个保。焦村乡辖章汤、龙泉、中汤、桂林、陈村、起铜6保。三郭乡辖岑溪、殷溪、贤川、郭村、岩寺、南湖6保。

1950年2月,撤乡存焦村区(为第四区),区辖桃坑村、南湖村、岩寺村、郭村、贤川村、殷溪村、岭溪村、中山村、桂林村、溪桐村、龙泉村、陈村、章村、13个行政村。

1952年8月,划乡建政,焦村区辖章村、双溪、龙源、贤村、郭村、桃坑6乡。

1956年3月,境内设龙源、郭村2乡。

1965年7月,龙源人民公社易名焦村人民公社,撤消章村人民公社并入焦村人民公社。境内有焦村、贤村、郭村3个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实行乡、村建制,境内设焦村、贤村、郭村3乡。

1984年9月,县级黄山市在境内设焦村区,辖焦村、郭村、贤村3个乡,14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焦村乡7个村民委员会,58个村民小组;贤村3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郭村乡4个村民委员会,24个村民小组。

1994年3月设贤村办事处,原贤村乡境内为乡级办事处。

1995年10月,复设贤村乡,此时境内又有焦村、贤村、郭村2乡1镇。

2006年4月,区划调整,撤贤村、郭村2乡,并入焦村镇。

截至2015年,焦村镇辖10个村,107个村民组。 焦村镇镇政府位于焦村新屋村民组。具体村为:陈村村、山河村、郭村村、汤家村、贤村村、上岭村、汤刘村、龙源村、汤家庄村、章村村等10个村。

焦村镇中心位置坐标为北纬30°11′23.32″ ,东经118°03′55.53″。焦村镇土地面积256.49平方千米。东与汤口镇及耿城镇为邻;南与 汤口镇、黟县宏村镇、 宏潭乡交界;西接 乌石乡,北连 太平湖镇、 甘棠镇。

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

山地多、丘陵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焦村镇明显的地理特征。

境内分山地、丘陵、河谷、盆地等地貌,呈东南高,西北低走势。举世闻名的黄山西海景区座东而立。西海大峡谷呈V型峡谷,峡谷内群峰林立,泉水清沏见底。境内南部与黟县交界,山高林密,山势陡峭,最高峰米盘尖,海拨1432米,其次三府尖,海拨1227米。

焦村镇境内山河村、汤家庄村是典型的深山区。阳垅、大坑、武备、锅堂、赵王、密坑、田畈等村民组地处深山峡谷中。

焦村镇境内多低山丘陵。低山丘陵一般海拨300米"700米,山势较缓。嵌布盆地有焦村盆地(连章村),贤村盆地(上戴、下戴),郭村盆地(郭村、岩寺)。

石岭村、风景村以及上坑、十八姓村民组属于河谷地带。

焦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处黄山脚下,所以有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暴雨集中小气候特征。春季阴雨连绵,虽强度不大而雨日较长;夏季六七月是梅雨季节,雨量较大,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秋季副热带高压入境,晴燥天气多,降雨较少,易造成秋旱;冬季干冷气流南下,降雨量少。

焦村镇属于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自然植被、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并存。常见植物有木、竹、药材、花卉、农作物。植物种类近百种。2005年统计,森术覆盖率达78%。到了2006年镇内森林覆盖率达90%,动物200多种,植物1000多种, 由于山地气候的影响,境内植被呈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拨400~1000为亚热带植物:海拨1000~1400米为暖温带植物,海拨1400米以上为寒温带植物。山地树种分布:海拨500米以下,一般为人工栽培区;海拨500~800米分布常绿树,阔叶混交林;海拨800~1300米分布常绿,落叶混交林。

截止到2006年,全镇共有林业用地20862公顷,耕地面积1498公顷。

焦村镇境内迁出人口明代以前多是为官到外地而不复返乡者。至清代中期以后,常年经商不复返乡的人逐渐增多,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战祸中,人口大多外逃,主要是向江西、湖北等地。民国时期外出经商、读书乃至留学的人口日趋增多,本籍人员散居地主要是湖北的武汉、安徽的芜湖、江苏的南京、杨州以及上海等地。

建国后,由于破除封建宗族势力,境内落户的人口日益增多。劳务输出于改革开放后,多年来通过区、镇(乡)两级政府的有序劳务输出。2006年底镇境统计为4411户16115人。2013年,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建制镇总人口数为14790人。 民国以前皆为汉族,建国后至今为汉族,截至2006年,无少数民族迁入境内定居。

总人口10158人(2017)。

焦村镇的公路主要有218省道、汤高公路、焦小公路、小岭脚至钓桥庵公路、焦翠公路、毛坦电站公路、郭宏公路等。

218省道

起甘棠镇六角楼.南至黟县县城,境内全长47 1公里,经章贤村、郭村、过羊栈岭隧道至宏村。1958年10月.甘棠至焦村段开工.19工。从此,焦村镇境内始有公路和客运汽车。1967年12月,焦村至汤家和段同时开工,1970年6月同时竣工。1985年3月30日,郭村至扁担铺段开工年6月25日竣工。至此。218省道全线贯通。2000年底至2002年9月,21段分两次浇筑沥青路面,并与黟县段沥青路面在扁担铺汇合。至此,218省路升为三级公路。

汤高公路

起点汤家村、连接218省道,经孙家、桃源、清溪至高路亭公里。1970年12月开工,1974年底竣工。2004年年初开始全线浇筑沥青路底完工。

焦小公路

焦村至小岭脚,始建于1976年,全长6.3公里,是黄山西大景区的通道,可直达翠微峰、浮丘峰、云外峰等景点。1999年8月开始对公路2001年10月开始浇筑沥青路面。西海大道 2000年3月开工,2001年l0月竣工,为二级公路,全长1前溪河大桥、后溪河大桥各一座。

小岭脚至钓桥庵公路

1993年11月建成通车。此段是砂石路面。

焦翠公路

焦村至翠微寺旅游公路1995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浇筑水泥路,路基宽4 5米,硬化宽3 5米,全长3500米。

毛坦电站公路

东连218省道,西至汤家庄,1987年为配合毛坦电站施工,于当年5月4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正式通车,全长6 27公里。

郭宏公路

郭村至黟县宏潭乡,全长岩寺太桥和路面工程,总投资680万元,属省级通达工程中的县际公路。

焦村镇重点发展农业、木材加工业、建筑材料加工业和旅游业等四大产业。

截止2014年,焦村镇完成财政收入2403.8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2.7%,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其中国税1268.2万,地税1135.6万。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焦村镇累计税收财力497.35万,两税返还56.14万元,加体制补助91.7万元,上解支出123.98万元,加工资等转移支付115.86万元,区专项追加15.16万,其他补助17.09万元,减去园区分享财力12.82万元,2014年,焦村镇累计财力656.5万, 2014年实现财政支出6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2014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3.25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32%;税收收入2404万元、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万元、增长25%。

建国前.熟制单一,为一季中稻。建国初,以一季稻为主,一年一熟,1955年,开始试种双季稻,1958~1960年,盲目扩种双季稻,导致产量下降,1965~1977年,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步上升,水稻双熟制基本趋于稳定。此后推行“一肥两稻”‘‘油稻稻”和“一油一稻”耕作制度,境内土质好的畈田以三熟为主,山田为“一油一稻”两熟制。20世纪80年代,境内焦村、双溪、汤刘一带,开始推广“稻一药”粮经型。1985年以后,耕作制度上则以“一油一稻”为主,辅以“肥稻”“药稻…‘西瓜稻”等粮经轮作制。 在2011年12月,全镇农业生产总值月6000万元,占全镇GDP的31.2%,农民平均收入约5800元。 201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97亿元、增长20%

木材加工

境内木材较多,旧时基本上是用于建房,制造家具、农具等,除民用外,多以原材料外运。1975年以后,乡农具社建立木材加工厂,采用机械加工,生产包装箱等产品。之后有些村陆续建立加工厂。1987年,全区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整顿。1993年,贤村乡投资50万元引进浙江的车木技术,成功兴办联谊木制品加工厂,当年产值40万元。1999年,上岭村引进江西客商,建立木地板厂,远销江苏、浙江一带。2002年,由于国家林业政策调整原材料停止供应而停产。同期,郭村建立木制家具厂。2001年,贤村建立衫木棍制品厂,利用间伐衫木棍生产各种木制产品,销往江、浙一带。2006年,境内木材加工企业有5家,工业产值100余万元。2012年至2014年,全镇共落实各项造林7000余亩,新建苗木基地12个左右。

农业

黄山香榧种苗繁育基地2008年9月底开始启动,经过山场田地流转和雇请农民工改造整理,把基地进行分片、分块、分适应生长实地的划分,按照建设项目年度要求,到2009年6月中旬有10万株营养袋内培育樵山贡榧的实生苗和120多亩“浙江细榧”嫁接的实生苗。

竹材加工

1990年后,焦村引进外地客商和技术建立竹拉丝厂,成为现在的金辉竹制品加工厂。2006年,年毛竹销量500余万公斤,是境内竹业加工的龙头企业。

药材加工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境内药材规模加工从1978年的兴办小型制药厂,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发展,成为黄山市重点骨干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垂盆草种植、加工企业,连续多年被市、区评为“先进企业”、“明星企业”,被金融部门评为“AA级信用企业”。1999年实行股份制改造。鲜草种植已由焦村镇辐射到乌石、龙门等乡镇,年种植面积约87公顷,年收购垂盆草500余万公斤,为农民提供直接经济收入300余万元。

食品加工

建国前,有以生产麻饼、上素饼、冰雪糕等品种而闻名双溪老街的糕饼坊和郭村糕饼坊。建国后,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糕饼坊成了食品厂。1978年以前食品加工厂一般是由供销合作社的下属企业,之后由于政策变动,现在都属于私人承包的企业。陈村朱亮生的西海食品厂建于1985年,除了生产糕点外,还生产种类较多的果晡、蜜饯、各种罐头酱制品.萝h辣条等。双溪老街蛋糕房,建于2002年,生产各种类型生日蛋糕,截止于2006年,是境内唯一的一家生日蛋糕房。

油料加工

境内的油料,主产油菜籽、芝麻。民国30年(1941),境内就有三处油料加工作坊(称油坊),焦村的复源茂、国泰和油坊,年加工油菜籽1000石,三郭的聚大油坊,年加工油菜籽1100石。都是传统的木榨油。1961年境内建立了多处油脂加工企业。20世纪90年代后,私营的油料加工厂发展很快,2006年境内有11家.年生产油料100余万公斤。

粮食加工

粮食是农业上的主导产品,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极少,旧时境内粮食除了自食外,还用于作糕点、酿酒等。在民国初期,焦村焦祖荛在境内双溪街开设“大丰”酿酒槽坊,建国后,太平县在甘棠兴办酒厂,但其采用的仍是双溪街槽坊的传统工艺。1960年后,粮食紧张,酿酒业自行消迹。2000年以后,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放开,境内建立一些私营粮食加工企业。

水泥预制品

水泥预制品是水泥与黄沙制成的水泥预制产品,有井圈、涵管、空心水泥砖、水泥预制板、水泥U型槽、电线杆等。2006年有厂家4家,年生产预制品50万件。

黄沙

境内地处黄山西部,黄山以花岗岩为主。黄岗岩由于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长期风化,彤成沙石,经雨季的冲刷,流入境内沉淀在河床内。2006年,境内建立两家沙厂,年生产黄沙10余万方,总产值100余万元。

石材

境内建筑用石材主要为花岗岩(俗称麻石),古时开凿花岗岩靠手工凿,目前存在的明、清建筑(祠堂、民居、石桥)或遗址中的石条,石条都是手工打制而成的。建国后由于水泥的采用,一般建筑无须大块石料,花岗岩开采的石料仅用于河堤、水坝的修筑,其余建筑用以开采青石子为主。1990年,由于房地产的兴起,石矿开采渐多,主要用于板材制作。1990年,焦村始有花岗岩开采,用于堤坝建筑石料,2003年后,由于靠近218省道,不宜开采,以至停产。

在明清时代境内的店铺主要是在焦村的双溪老街。 也有兼营批发部,大都是百货杂货、日用商品。货物大都是来自芜湖、宣城一带。 在1980年以前,焦村镇基本上都是零散小贩。1980年在焦村有多处蔬菜摊点和猪肉案点,还有多处农资供应店。2005年乡镇规划中,镇政府在焦村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农贸市场。 1953年,在焦村开过物资交流大会,以后中断。2003年,重新举办物资交流会,至2006年连续举办四届。物资交流会有很多外地经商者远道来参加展销,有90%以上的人们上展销会购物、游玩。 2014年,焦村镇完成旅游业接待游客,4.8万人次,旅游收入384万元。

截止到2015年,焦村镇小学有焦村中心学校、天龙小学、郭村小学、汤家小学、郭村中心小学和焦村各幼儿园。

焦村中心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黄山西大门,是一所集初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2015年有教职工97人,学生1118名。

截止到2015年,焦村镇内有两所医院有黄山区贤村卫生院、焦村中心卫生院,卫生室有焦村卫生院郭村门诊部、汤刘村卫生室、焦村镇陈村卫生室。

灯会

境内在明、清至民国期间,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大村落和各姓宗祠筹办的灯会(俗称“出灯”)。灯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戏剧、神仙人物,仙禽神兽和各种式样的花、鸟、云片等。灯一般是以竹篾片扎成骨架,糊上透明纸,绘上色彩,内中安置烛火,底部安装木托,供人手擎或多人肩抬。出灯时伴以锣鼓、唢呐,鸣放鞭炮,以魁星、财神引路,接着是字灯或戏剧人物组合、或动物组合(如麒麟、狮子、白象、凤凰、仙鹤等),场面十分壮观。

舞龙

有板龙、滚龙两种,板龙一板一节,节与节之间以木栓或绳子连接,每人持一节灯,能玩“盘龙”、“过天桥”、“螺丝盘顶”等动作。滚龙身驱柔软,运转自如,能玩“盘”“滚”“跳”“游”“舞”等多种动作。无论是板龙、滚龙、单龙、双龙都有一人手擎点有烛火的彩珠戏龙,引导龙灯进行和变换动作。双溪街的板龙和汤家庄、焦村村的滚龙都非常有名。

舞狮

焦村有单狮、双瑞狮、手狮等。狮头多从外地购进,狮身自制,以夏布为皮,芦花皮染色为毛。玩狮时,大狮两人合作,小狮一人独舞。玩狮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白天晚上均能进行。舞狮时另有一人手持燃烛的彩球戏狮,谓之“双狮滚球”。8~12人手持云片大刀、钢叉、拌舞,配合锣鼓乐器,舞狮有打坐、打睡、饮水、刷毛、抖身、作揖、求欢等简易动作和翻滚、戏球、翻腾、登高等高难动作。建国初,郭村、贤村的舞狮深得百姓喜爱。2000年的龙年到来之际,汤家庄村的舞龙和贤村的舞狮子不仅舞遍焦村,还到太平城区等地表演。

戏剧

民国期间有木偶戏(称扁担戏),即演出人用扁担挑着表演的家什,走到哪儿就演到哪儿,还有黄梅戏(当地人称黄梅调)、徽剧等,先后有崔玉衡带领的京剧班,还有高筱兰九岁红戏班在境内等地演出。本地有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在冬闲季节排戏演出,当时焦村演戏的戏台一般设在焦氏宗祠、梅家坦、双溪河滩等地,每逢大喜庆节日,如春节、祭祀九相公会,艺人或业余剧团登台献艺。直至建国初,刘艺昌的木偶戏仍活跃在焦村等地。

美术

明清时期的建筑,壁画都镶嵌在建筑物上,如拱岳楼底座、栏杆上和古民居的门楣上。现双溪村黄坎组一古建筑民宅中的浮雕是一幅精湛的美术作品。

汤刘村现代国画家 刘晖,擅长画黄山的奇松,他的“黄山松”国画由北京荣宝斋出版,作品作为国礼赠送25个国家的元首。汤刘人汤已生,曾任西藏报社记者部主任,也擅长绘画,他画的锂鱼跳龙门活龙活现。他的画集《拉萨古柳》,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翠微寺

天竺国高僧包西来在中国云游,慕名来到翠微峰,先在翠微洞修行。后于唐太和二年在峰麓募洪氏山田始建翠微寺。至今已逾千年,历代被称为黄山四大丛林之一,翠微寺有四处古迹:一是寺内麻衣和尚的讲经台,有“麻衣说法虎点头”的传说;二是放生池,在主殿前,长约3米多,宽1米多;三是麻衣洗袈裟池;四是卓锡泉,在寺阶前,相传麻衣用锡杖划地,泉水即喷涌而出,异香喷鼻,故又名“百寿泉”。1993年开始,每年阴历六月19观音菩萨圣诞日起,举办华严发会21天。

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郭村村南门桥阁坦的观音桥上(也为现在的周王庙),二层楼木结构,建于清朝。是区境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楼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向东南,巷棚或硬山顶,两旁有封火墙。外观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开间13米,高7米,进深6米。楼下层是过桥大路,是供行人遮阳、避雨,歇脚的廊亭。大门可供花轿、官轿直通。阁内懂侧有顺治、乾隆年间关于修桥、补路、疏滩河道,兴修水利的捐输功德石碑三块,碑皆高7尺,宽3尺,厚3村。两侧有梯达二楼,楼上雕梁画栋,正中供奉周文王、周武王菩萨。

陈少峰故居

陈少峰故居位于陈村村中,距焦村中学约120米,建于清末年间,坐北朝南,战地面积620.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6平方米,有前、后院,围墙环绕。前院大门朝西边大路而开,门坊为花岗岩岩石,进院有古井一口,井水清澈透明,保存完好。正房大门朝南而开,高大而宽,花岗岩石门坊完好无损,房屋进深26米,面阔16米,二进厢房,分前、后厅,相应对称,中间有天井采光。房屋高大幽深,两边还有偏房,整个房屋属徽拍建筑,现无人居住。

焦德幼宅

清代民宅,位于龙源村焦上组,焦村中学焦德幼老师祖传老屋。二进四厢,面积253.36平方米,面阔16.8米,深25.2米,高6.5米,有“举人”匾,光绪十年(1884)九月制。

焦建华宅

清代民宅,位于龙源村桂林组,占地208.88平方米,二进两厢。门面强砌有四柱两层牌楼墙饰,大门正上有“百鸟朝凤”、“双狮戏球”古青砖雕,左右两进为“凤戏牡丹”,“麒麟之水”古青砖。砖雕之上有眉檐。最上层顶屋檐有三把三股钢钗砖雕,后进正中有走马楼。原有条形天井取“山水归堂”意,先已用玻璃改为亮顶。

有成桥

位于龙源村射下村庄头后溪河上,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焦村秀才焦灼建。单孔、孔径17米,长35米,宽6.5米,高12米。桥身如月,在两头设有平台,古时供停轿之用。

环秀桥

位于龙源村(现218省道经过此桥),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7),僧人同焦姓共同捐资修建。3孔,孔径14米,长60米,宽7米,高9米。

双魁桥

位于龙源村双溪口,建于清康熙十年(1672),秀才焦声馨,焦灼两人合修。原为三孔石拱桥,1982年改建成三孔钢筋混凝土平板桥。

仙姑桥

位于上岭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林姓建。单孔、孔径11米,长19米,宽5米,高7米。

会安桥

位于郭村桥阁下坦,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林姓兄弟二人建。单孔、孔径4米,长4.5米,宽3.5米,高3.5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小修一次。

龙凤柏

位于原焦村小学内,两株古柏树一高一矮,树围均达八童之抱,高树凤凰展翅,矮树似虬龙盘旋,人称“龙凤柏”。

汪少飞,出生与1963年,山河村人,是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被誉为“大山型”作家,代表作有《人生如轮》和《野猪棚轶事》。

释演龙,出生于1954年,是皖巢湖市人。在1982年出家,师以杭州高晏德龄大师。在1993年来焦村重建翠微古刹,现为翠微寺主持。

陶方平,出生于1954年,祖籍是安徽省枞阳县,1954年1月出生于焦村镇,中文专业大专学历。从事过农民、开山石工、船员、建筑工、企业干部、记者、编辑等多种职业,作品多次获奖,著有《黄山民间风俗》、《黄山旅游指要》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第四届政协委员,黄山区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

汪国栋(1946~),汤家庄村人,乡村医生,1983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先进者”,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周边派出所

焦村派出所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焦村中心卫生院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政府机关

黄山区焦村镇贤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贤川大道黄山林业科技馆北

周边乡镇

焦村镇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郭村乡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周边村庄

郭村村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陈村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