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丰乡

上丰乡 上丰乡乡村介绍 上丰乡行政辖区 上丰乡历史沿革 上丰乡人文景观 上丰乡产业结构 上丰乡基础建设 上丰乡人口数据 上丰乡经济发展 上丰乡人文历史 上丰乡人民生活


上丰乡地处 黄山脚下,位于 歙县北端,距离歙县 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 黄山区、 旌德县、 绩溪县接壤,西与 许村镇,东与 桂林镇相邻。全乡辖8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 岩源村;溪源片5各 行政村并为 溪源村。上丰乡地处 黄山脚下,,距离 歙县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 黄山区、 旌德县、 绩溪县接壤,西与 许村镇,东与 桂林镇相邻。全乡辖14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 岩源村)。全乡有2个党总支。辖地75平方公里。其中岩源村地处高山深山区,是 皖南 新四军和游击队活动的革命老区,是中共歙县山区中心县委和 中共皖南特委所在地,为皖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上丰村、 霞江村、禹坑村、姬川村、 蕃村村、 赵村村、 杨川村、屯田村、 溪源村、外西村、里西村、江岭村、寨下村、黄进舍村...

详情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所有村庄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介绍

上丰乡地处 黄山脚下,位于 歙县北端,距离歙县 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 黄山区、 旌德县、 绩溪县接壤,西与 许村镇,东与 桂林镇相邻。全乡辖8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 岩源村;溪源片5各 行政村并为 溪源村。

上丰乡地处 黄山脚下,,距离 歙县人民政府21公里,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60余公里。北与 黄山区、 旌德县、 绩溪县接壤,西与 许村镇,东与 桂林镇相邻。全乡辖14个行政村(其中原岩源片8个行政村合并为 岩源村)。全乡有2个党总支。辖地75平方公里。其中岩源村地处高山深山区,是 皖南 新四军和游击队活动的革命老区,是中共歙县山区中心县委和 中共皖南特委所在地,为皖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丰村、 霞江村、禹坑村、姬川村、 蕃村村、 赵村村、 杨川村、屯田村、 溪源村、外西村、里西村、江岭村、寨下村、黄进舍村、王进坑村、白蛇坑村、吴家坦村、吴家山村、屋基村、道溪村、黄柏山村

唐至清属宁泰乡,元至清属十二都。民国30年(1941)置丰源乡,隶岩寺区,民国33年8月改属许村区。1952年8月建立上丰、溪源、霞丰乡,隶许村区。1955年12月,溪源乡并入上丰乡,跳石乡并入霞丰乡,隶溪头区。1956年12月霞丰乡并入上丰乡。 上丰乡 (3张) 1958年10月成立上丰(大)公社。1959年2月设立上丰、许村管理区。1961年1月,从上丰公社析出许村公社,8月属许村区。1963年3月,从上丰公社析出岩源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1992年2月岩源乡并入上丰乡。

上丰乡人文景观众多,明清时期的 石牌坊、石桥、古民居遍布全乡。屯田村的“德政堂”、“贞洁坊”; 上丰村的“施政堂”、“笃麟堂”、“敏政堂”、“ 叙伦堂”;赵村的“叶氏宗祠”; 蕃村的“鲍氏惊叙堂”、“许氏家庙”和“鲍氏古住宅群”以及霞江村的四孔“ 万缘桥”均保存完好。

上丰乡有蕃村、上丰村等600年以上古村。有春节舞狮、嬉龙灯,端午 跳钟馗,中秋嬉草龙等民间习俗。主要人物有清名医程道周,清进士、翰林院编修宋梦兰,近代名医 程雁宾等。民国30年(1941)1月 皖南事变后,中共党员 刘奎等人到岩源开辟革命根据地 上丰乡 (3张) ,民国31年2月成立中共道溪中心党支部,同年5至6月,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机关从绩溪金坑移至岩源附近兰荫滩。民国36年9月下旬中心县委领导的500多名指战员与国民党 皖南“剿匪军”在老屋基激战七昼夜。1979年 岩源村被 歙县人民政府定为 革命老区。2001年开发上丰 花果山景区,2004年花果山景区被列为全国 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列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上丰乡是我国 绿梅花的主产区,年产80吨,被誉为全国绿梅花之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丰乡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大力发展 立体农业, 多种经营,已经形成 徽州雪梨基地、绿梅花基地、 黄桃基地、灯笼柿基地、 贡菊花基地、 青梅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八大基地。 花果山景区荣获全国 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2005年度,全乡完成生产总值69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90元。

上丰乡传统农业以种植水果、水稻、小麦、油菜、芝麻等为主,徽州雪梨宋代即大面积种植。2005年粮食产量2495吨,油料319吨,茶叶254吨,菊花60吨,水果2518吨,农业总产值3842.25万元。全乡 农村经济总收入4712万元,农村经济净收入2742万元,财税收入48.4万元。全乡劳务输出1896人, 劳务收入901.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916.34元。

上丰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领全乡人民致富奔小康。 上丰乡 (3张) 2008年底,投资800万元的丰源河水电站已经建成发电,投资300万元的杨川水电站也已经完工,花果山 生态旅游项目也在逐步走向运营正轨,县城—上丰公路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毕,村村通油路工程通过省测量组的测量,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新农村建设,先后建成 徽州雪梨、 黄桃、灯笼柿、 贡菊花等生产基地,成立上丰蕃村花果协会;油化革命老区岩源公路11公里,开通吴家山、屋基程控电话,结束了革命老区不通电话历史。投资78万元,完成蕃村电话线、电视线、电线三线改造,建成霞江小学教学楼300平方米。全乡新建房屋1760幢,总面积37万平方米,乡政府所在地 上丰村与相邻的屯田、 蕃村间,农户交叉建房,已基本连成一片,所在地区域面积已由1980年的300余亩扩大到664.5亩,居民总人口达到3560人。建成上丰村商业街3华里,有商铺148户。屯田、蕃村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1527
6015
5512
家庭户户数 371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1526
家庭户男 6014
家庭户女 5512
0-14岁(总) 2397
0-14岁男 1257
0-14岁女 1140
15-64岁(总) 8005
15-64岁男 4247
15-64岁女 3758
65岁及以上(总) 1125
65岁及以上男 511
65岁及以上女 6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222

总人口12177人(2017)。

2004年度荣获全国 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全乡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22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23元,财政收入43.5万元。

上丰乡盛产水果,尤以上丰 雪梨名扬天下。雪梨原名“歙梨”,用纸袋包裹,因色白而更名。据宋《 新安志》载:“歙梨皆津而消,其质易伤,蜂犯之则易为疤,故土人率以柿油渍纸为囊,就枝包封之,霜后始收,今出丁字桥者名天下。”民国23年(1934年),上丰雪梨在东南亚 国际博览会上获果品银质奖章,其主要品种有金花早、细皮、大叶酥、小叶酥、麝香经久等。80年代后,上丰乡果农不断引进雪梨新品种,积极培植新梨园,形成水果高产优质基地,成为 黄山市第一水果大乡。

该乡有着500多年 梅花种植历史,现有梅树面积1400多亩。1993年,时任中国梅花协会会长陈俊渝一行10位专家、学者到上丰考察时指出:“上丰乡梅花数量之多,品质之好,令人惊叹,尤其是姬川村( 鸡公尖村)的古梅群,年代久、造型特异,乃全国罕见。”上丰乡梅花树有几十个造型,如飞凤、双龙、迎客、送客、双龙戏球、天女散花等,深受园艺界赞誉。随着上丰 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国内各大城市及国外游客选准时机赶往上丰乡观赏古梅群,呤诗作画,即兴拍照。1997年,中央、省、市3家电视台播放了上丰乡梅花基地风光片,《人民日报》发了新闻并配发上丰姑娘采摘梅花的照片。梅花不仅有观赏、药用价值,而且直接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2005年,该乡产干梅花45吨,产值达180余万元。

招商引资 上丰乡 花果山 生态旅游项目自被列入安徽省“861”重点项目以来,已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村落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旅游配套设施,修复村落内的文物古迹。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4年荣获首批“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打响了花果山的品牌。为了做大做强花果山生态园区相关产业,2005年该项目计划投资为1000万元,用于园区内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小城镇农民小康新居建设。2005年通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揭牌仪式及第一届梅花节等旅游活动的推介宣传,知名度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上丰乡和 歙县地税局共同引进的杭州市 临安输送机械链条厂和杭州市先罗输送机械有限公司2008年1月8日上午在县地税局正式签约,落户开发区,实现了招商引资年度开门红。杭州市临安输送机械链条厂、总投资1200万元的和杭州市先罗输送机械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

蕃村 上丰乡蕃村村是首批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古村落悠久历史700余载,乡村民俗风情底蕴深厚,徽文化渗透乡土气息,地域民俗特色文化活动成为今日上丰 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的一大亮点。该村鲍氏嬉“轿童”、嬉“伞旗”民俗文化活动是 元宵节传统节目,起源于清 乾隆年间,史传隋“大业之乱”,鲍氏先祖东晋咸和年间新安太守鲍弘第五代孙 鲍安国协助妻弟 汪华(即汪公)招募武士,屯兵金龟坦,保江南六州。鲍汪联姻相亲相帮,为不忘汪氏助鲍之恩,鲍氏以嬉“轿童”来表达这份情意。“鲍氏寿庆”又是该村民俗文化一大特色,六十 花甲、七十 古 稀、耄耋 老寿、百岁百寿方式各异,用词用语均体现出当地民俗文化特色,还有鲍氏祭拜除隔三十年一次的“善事令”外,每年一次年三十晚集体祭拜更具特色。年封岁后,每户提着灯笼去鲍氏宗祠同跪“敦叙堂”大厅祭拜先祖,香火、灯笼相映。长者向子孙诉说先祖创业之辛,告诫后人要承继先人勤劳、诚信、与人和睦相处之风。 蕃村的“鲍氏住宅群”是 徽文化建筑的一个缩影,吸引了中外游客,其建筑风格和“三雕”更为引人注目。

岩源村 上丰乡 岩源村在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期间,是 皖南山区中心县委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岩源人民与游击队同生死,共患难,同敌人浴血奋战到全国解放,为革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歙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正式确定岩源村为革命老区根据地。1941年1月7日,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发生,幸存的刘奎和他的战友们,象一颗革命火种又重新点燃了 皖南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他们来到歙县北乡岩源地区的老屋基、道溪、 黄柏山等地开辟根据地。他们在山民中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参军参战,发展地下党员、筹建党支部1942年2月成立了“中共道溪中心党支部”。1942年5月中心县委机关从 绩溪的金坑移至上丰岩源的兰荫滩。兰荫滩四周叠嶂悬崖,峰滦重叠,中部为沟壑莫测的开阔地带,间有莽莽森林和石塌洞,具有易守难攻之势。中心县委以兰荫滩为中心,以“恢复地区,深根立足,积蓄力量,开展游击斗争”为指导方针,开辟了老屋基、道溪、黄柏山、吴家坦、吴家山、白蛇坑、王进坑等一大片游击根据地。1943年农历腊月二十六至第二年正月十三, 胡民、刘奎带领游击队200多人驻扎在老屋基进行休整。1947年9月下旬,皖南游击队500多人遵照中共华北局给皖南地委的《三八指示》和中共皖南地委太平龙门会议精神,决定由过去“分散隐蔽的斗争”转为“大胆放手的游击斗争”并加速扩大游击根据地,以巩固老区扩大新区,密切配合解放区战场粉碎敌人的“清剿”,而进驻岩源游击区。这500多名指战员主体在老屋基休整,作好参战准备,为期六天,处决了一名破坏游击队造成伤亡的外地伪保长。由于特务告密,皖南“清剿”指挥部立即调集四县兵力向岩源地区进攻,对老屋基进行了 七天七夜的烧杀掠夺,涌现出了潘济滨等革命乡儒。

歙县上丰乡在推进人民调解过程中做到“三纳入”,使农村调解工作焕发了新活力。首先,该乡注重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人民调解全过程,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坚持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析法、事后明法,使双方当事人学法、懂法、守法。乡 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经常深入村组、企业、田间地头等社会各个角落,利用放电影、“电视上网”等不同方式进行普法。该乡免费发放法律小册子、小读本、宣传页5600多份,组织各种普法学习、讲座、培训、文艺演出等50余场(次)),促进了村民法律素质提高,不但减少了矛盾纠纷,同时也使矛盾纠纷处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其次,该乡还把 法律援助纳入 人民调解工作中,有效防止弱势群体矛盾激化。在民调过程中,当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积极对其实行法律援助。再次,该乡还把法律服务纳入人民调解工作之中,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该乡法律服务人员紧紧围绕全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全局,积极参与“平安工程”、“整治企业(学校)周边环境”等工作,成为优化该县发展环境的重要力量。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2007年11月15日, 歙县 民宗局和上丰乡党委政府联合举办了一期 少数民族培训班。上丰乡境内有少数民族同胞100余人,分布在全乡的14个行政村,为了把党的 民族政策传递到少数民族同胞的心中,培训班上,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汪泽智解读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县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鲍鸣宣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同时在培训班上还宣传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乡党还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少数民同胞进行科技培训。

少数民族培训班的举办,对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科技致富具有积极的作用

周边政府机关

歙县上丰乡岩源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X009

歙县上丰乡人大 地址:黄山市歙县X009

周边景区,

姬公尖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周边乡镇

上丰乡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周边村庄

上丰村 地址:黄山市歙县零零九县道

上谷丰 地址:黄山市歙县

赵村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姬川村 地址:黄山市歙县
黄山市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