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沧畲族乡

小沧畲族乡 小沧畲族乡乡镇概况 小沧畲族乡历史沿革 小沧畲族乡自然资源 小沧畲族乡农村经济 小沧畲族乡旅游行业 小沧畲族乡文化特色 小沧畲族乡文化措施 小沧畲族乡社会事业


小沧畲族乡小沧 畲族乡,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的少数民族乡,位于 连江县西北部敖江中游侧畔,东临本县 蓼沿乡,西邻 晋安区 日溪乡,南连本县 潘渡乡,北接 罗源县霍口乡,是罗源、连江、晋安三县区交界的边远山区。距省城福州市中心48公里,距连江县城53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黄海高程97米。小沧畲族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连江县西北部,是连江县与 罗源县、晋安区三县(区)交界的山区,在北纬26°22′14″、东经119°20′56″,总面积64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小沧,距县城60公里,距福州市区40公里。乡境东临蓼沿,西邻 晋安区日溪,南接潘渡,北靠罗源县霍口乡。境内有一溪流,居溪流东边的称“东沧境”,居西边的称“西溪境”。溪流从 古田县东部、罗源县西部流入小沧,南往潘渡、敖江、浦口,汇入东海。溪面较宽,多滩濑,尖头小船是旧时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村落虽小,却有沧海之称...

详情

小沧畲族乡地名网_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资料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介绍

小沧畲族乡小沧 畲族乡,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的少数民族乡,位于 连江县西北部敖江中游侧畔,东临本县 蓼沿乡,西邻 晋安区 日溪乡,南连本县 潘渡乡,北接 罗源县霍口乡,是罗源、连江、晋安三县区交界的边远山区。距省城福州市中心48公里,距连江县城53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黄海高程97米。

小沧畲族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连江县西北部,是连江县与 罗源县、晋安区三县(区)交界的山区,在北纬26°22′14″、东经119°20′56″,总面积64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小沧,距县城60公里,距福州市区40公里。乡境东临蓼沿,西邻 晋安区日溪,南接潘渡,北靠罗源县霍口乡。境内有一溪流,居溪流东边的称“东沧境”,居西边的称“西溪境”。溪流从 古田县东部、罗源县西部流入小沧,南往潘渡、敖江、浦口,汇入东海。溪面较宽,多滩濑,尖头小船是旧时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村落虽小,却有沧海之称,故名“小沧”。

现在的小沧有所不同,旧时交通运输的工具 改成新时交通运输的工具 。 小沧畲族乡

在清代及其以前,属连江县太平乡安仁里和名闻乡安定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1929年设第四区 小沧乡。民国24年,设小沧联保,属第一 区署。1940年,归第二区署蓼溪蒲乡,设小沧、龙潭、中逢、七里4个保。1943年,从 蓼沿乡析出,重设小沧乡,下设小沧、中逢、龙潭、沙州、高岳、氵兰水、蒲边7个保,共62甲、1406户、4428人。这是小沧历史上境域最大的时期,延续到 民国3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 保甲制度后,设小沧乡,划为第四区,后改潘渡区。1958年合并于 潘渡乡,成立潘渡公社。1960年与潘渡分开,成立小沧人民公社。1984年6月,建立小沧畲族乡,辖沧、七里、东风、樟后等4个行政村。

1992年,省重点工程山仔水利枢纽工程在 小沧乡境内开工,淹没耕地157.5亩、林地2905亩、果园243亩,淹没区人口2036人,搬迁1182人。由于淹没区行政管辖变动,增设利洋行政村。全乡辖小沧、七里、东风、利洋、樟后等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902户,4058人。其中畲族行政村3个(七里、东风、利洋)、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61%;畲族自然村12个(七里、大岗、掌濑、过洋、牛楼、上东山、下东山、金洋顶、湖里濑上洋、龙潭、半岭、曲埕)等,有畲族505户、2355人。

蓄水1.7亿立方米的山仔 水库,紧紧环绕展布乡址西南方,库区面积1.1万亩左右,是福建省第三大高山平湖。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青山绿水相映成辉。 畲山湖――畲家的 山仔水库,所蓄的 霍口溪上游水系发育于崇山密林中,没有污染,因而水质清晰洁净。北部、西北部有近900米的天湖顶、 将军山等屏障,冬暖夏凉,云雾绕峦,湖水澄碧,鸟鱼群栖,风清气爽,沿岸危崖耸立,林森壑美,泉流瀑泄。深阔的水域犹如天然空调器,畲山湖是炎热夏季的避暑胜地。

敖江上游年径流量19亿立方米、占全县65%的淡水纳入山仔库区,为山仔 水力发电厂输送源源不断的水能,年均发电量1亿千瓦时。发电后的淡水再流入下游的塘坂水库,然后分东西两侧向 连江县境和福州市区输送优质饮用水源,丰水期还可发电、调洪和灌溉。 小沧乡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福州第二水源和连江城区及可门港区主要水源。

为保护福州第二水源,小沧畲族乡加大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了敖江流域整治力度,取缔了库区网箱养殖、民俗风情旅游、石板材开采、船运等支柱产业,限制了湖面捕捞、规模禽畜等经济项目,同时把52000多亩集体山林列为国家 公益林加以管护。

截止2001年,小沧畲族乡成立17年,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工农业总产值每年都以二位数速度递增。1993年全乡 工农业总产值1200万元,2000年增长到379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950元,增长到2000年的3240元。畲乡面貌焕然一新,水、电、路、通讯、 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族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随之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可持续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1994年,被省评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1996年和1998年分别被 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民委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称号。2000年,在旅游业创建工作中成效显著,被中共福州市委、 市人民政府评为“创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单位”。

小沧畲族乡具有特色产业:全乡有黄毛竹10万亩;有一万余亩库区水域;有特禽养殖;有浓厚的畲族风情旅游业等,这些都为畲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条件。2000年,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是:粮食产量150吨,水产品315吨,年末牛存栏数285头,猪存栏860头,羊存栏325只,家禽存栏8601只。乡(镇)企业140个,从业人员49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762万元。经济总收入3573万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00万元,林业产值76万元,特业产值148万元,渔业产值191万元,乡财政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0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03千瓦,小型拖拉机(含手扶)70台。农村用电量207000千瓦时,化肥施用量305吨。乡办水电站1个,发电82千瓦。全乡公路39公里,全乡5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电视、通有线广播。创办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5所,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毕业率,儿童升学率均为100%。有乡办卫生院1所,村办医疗站2个。有乡办文化站1个,图书6273册。

小沧畲乡拥有竹林山寨,山寨以全乡6万亩竹子建设,其内容有竹子搭建吊脚楼、山阁楼、竹林旅馆;竹制棹、椅、碗等生活用品。还有运用竹子作 畲族舞蹈道具的 竹竿舞,用竹子制作的篓、盒、毛笔筒和 竹根雕等工艺品。在小沧、七里等 畲山湖旁建竹楼万余座,故称畲乡竹林山寨。黄毛竹为小沧增财富,每年产值均达130多万元,户均收入1000多元。

山仔水库于1992年动工,1994年9月竣工。集雨1646平方公里,湖面积6.8平方公里,有900米海拔天湖顶、将军山为屏障,冬暖夏凉,云雾缭绕、湖水澄碧、鱼鸟群栖、风清气爽,沿岸危崖耸立、林壑幽美、流泉涤荡,是炎热季节避暑胜地,距福州市区中心48公里,蓄水量67亿立方米。水质优良,1996年确定为福州市第二水源,在 山仔水库水域及两岸100米以内的陆域,设立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小沧畲族乡人民为福州市区作出积极贡献。淳朴别致的 畲族风情与秀丽静谧的湖光山色构成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小沧乡人民充分利用一万多亩库区水域放养高产优质的“ 四大家鱼”,还有 大鲵、 鱇鱼、彩云鲷、班点 叉尾鲷等,为小沧乡年创产值460万多元。小沧特禽养殖场饲养的大肉鸽、斗鸡,是小沧畲乡一种特色产业。年产量都在1000对以上,可创产值30多万元,加上家养的鸡、鸭、兔等,深受游客喜爱,供不应求。

畲山风情旅游业,是小沧新兴产业。自2000年举办 畲族“ 三月三” 乌饭节,正式开通畲山湖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以来,共接待省内外游客6万多人次,创社会产值300多万元,带动船运、餐饮、商贸、种养加工业的发展。小沧有一支畲族风情表演和导游队伍、有畲女荣情、 畲拳十八铁、 打枪担等民族节目10多个,畲族特色浓郁、有较强的可观性和参与性。加上导游沿途景点简介和七里畲村古民居探花府、祖图、陈列室的讲解,这些别具一格的畲族风情,受到游客的青睐。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畲族民间传统 文学异彩纷呈,山歌舞蹈多次参加会演获奖。2000年,小沧境内的 龙宫庙、七里村的探花府和樟后村中逢 贞节坊3处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了民族品位。2007年,新建了文化体育广场,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展示平台。2008年新修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畲乡渡口码头。目前,正在筹资开辟原始森林景观和天然氧吧,借以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随着 闭路电视的开通,电视机进一步普及,使现代文化形式与民族传统艺术同放异彩。该乡既有传统的山歌、舞蹈、伬唱、 龙灯等团队,也有电影、摄影、网吧及现代歌舞厅等文化经营单位,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

各级各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在加快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和挖掘工作,做到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既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又促进文化发展,做到在继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之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1、领导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2006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连江、 罗源等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将加强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福州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福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纲要》,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州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为福清市开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建立少数民族生态保护区,提供了工作依据。

2、搞好评选和申报工作,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2007年,在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经组织评选认定,并经市政府批准,福清市有38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占8项,分别是:长乐 琴江满族村台阁戏、罗源和连江 畲族山歌、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 畲族服饰、畲族 婚礼、畲族 三月三 乌饭节、连江滩涂泥撬等。同年,经市政府批准,福清市选送的畲族山歌、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畲族传统服饰、畲族传统医药、八井拳、琴江台阁等6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继承。其中,畲族传统服饰、畲族传统医药等2个项目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目前公示期已结束,有望于6月份正式获批。

以评选市级“文化艺术之乡”与申报省级“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对 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和群众基础广泛的区域,进行评选命名,实施整体保护。2008年,经组织评选,市政府命名的市级“文化艺术之乡”有长乐 航城街道 琴江满族村、连江小沧畲族乡、连江 潘渡乡 仁山村、罗源霍口乡 福湖村、罗源 飞竹镇飞竹居委会、罗源 松山镇 八井村、罗源 起步镇潮格村等7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其中长乐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罗源松山镇八井村、罗源飞竹镇飞竹居委会、连江潘渡乡仁山村、连江 小沧乡等5个少数民族文化乡(村),被省文化厅列入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实施整体性保护传承。琴江满族村还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3、开展文化展示和文艺演示,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福清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采集民族文化 遗产,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着力提高全社会对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和保护意识。福州市在市 群众艺术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厅,在市博物馆设立了民俗展厅; 罗源县成立了 畲族中 草药研究所,在县博物馆设立民俗展厅,在县文化馆设立畲族舞蹈培训基地;连江县创办了民族服饰加工厂,展示畲族特色文化;长乐市投入巨资建成了琴江八旗文化博物馆等等。这些重要的平台和窗口,较好地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使之得以更好地传承。

此外,福清市通过“福建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福建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日活动”、“福州市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专场晚会”、畲族 三月三 乌饭节等一系列文艺活动,扩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4、投入专项经费,少数民族文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抢救、保护和修复。

福清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相关法律 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加快城乡建设的同时,加强民族文物保护,弘扬 民族文化。据不完全统计,福清市少数民族文物中有1处国家级文物、5处市级文物、4处县(市)区级文物,以及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市财政在每年划拨文物工作经费的基础上,还投入大量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修复了国家级文物“萨氏民居”、市级文物“ 福州清真寺”等少数民族文物。相关县(市)区也投入资金,对民族文物进行保护,如长乐市投入150多万元,相继修复建成了琴江 八旗文化博物馆、八旗广场、八旗水师兵营等,完成了首里街等遗址的保护规划方案,通过建设改变了 琴江村的村容村貌,增加了旅游景点; 连江县保护并修缮了 小沧乡 七里村古畲寨探花府、东风 龙宫庙等,并将其列为县级文物。

根据福州市直机关党工委的“七一”活动部署精神和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关于开展纪念建党87周年活动的通知》精神,8月9日, 福州市教育局 陈红副局长、福州市教育局机关 党委倪齐好专职副书记、福州市教育局机关第九支部 林志成书记一同带领第九支部全体党员和两名党外人士一行12人赴连江县小沧畲族乡 东风村考察调研、扶贫帮困,与当地党员一起过民主生活会,并亲切看望慰问了在该村挂职的张其榕同志。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东风村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偏僻山区,是 小沧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行政村,村域面积27681亩(其中 耕地面积2385亩,林地面积20176亩),荒杂地4034亩),有七个自然村,全村278户,1117人。受二水源环保政策影响,东风村诸多产业被取缔和限制,经济发展受限制,经济产业单一,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以毛竹、杉木为主,没有其他经济作物,是典型的农业村,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增收后劲乏力,村财政收入匮乏,属典型的经济发展薄弱村,村民生活多数公停留在温饱水平,人年均收入约2200元,全村有低保户64户274人,是市定贫困村。

周边乡镇

小沧畲族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周边村庄

小沧村 地址:福州市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