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坑村
芋坑村 芋坑村简介 芋坑村基础设施 芋坑村自然条件 芋坑村农村经济 芋坑村交通 芋坑村村貌
芋坑村 位于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部,属 塘前乡,海拔45米,东接福清市,西界葛岭镇,南连福清市一都镇,北邻岭头村,离塘前乡8.6公里,离县城38.7公里。芋坑村宋代属丰和乡永安里,元代分属一、二、三都,明、清时期又属丰和乡永安里;民国初属东区,民国25年属四区,民国27年分属龙屿、赤鲤乡;1950年属四区,1955年属葛岭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葛岭管理区,1978年成立塘前人民公社,后改乡。1958年建芋坑村,全村下辖蓝厝里(畲民居住区)、溪垾、大坪3个自然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148户、574人,其中,畲族蓝氏人口324人,占56%。全村耕地705亩,人均耕地1.23亩;林地6000亩,人均林地18.6亩,果园2000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63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58公斤。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水果有枇杷、柑橘,人均水果...
详情芋坑村 位于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部,属 塘前乡,海拔45米,东接福清市,西界葛岭镇,南连福清市一都镇,北邻岭头村,离塘前乡8.6公里,离县城38.7公里。
芋坑村宋代属丰和乡永安里,元代分属一、二、三都,明、清时期又属丰和乡永安里;民国初属东区,民国25年属四区,民国27年分属龙屿、赤鲤乡;1950年属四区,1955年属葛岭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葛岭管理区,1978年成立塘前人民公社,后改乡。1958年建芋坑村,全村下辖蓝厝里(畲民居住区)、溪垾、大坪3个自然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148户、574人,其中,畲族蓝氏人口324人,占56%。
全村耕地705亩,人均耕地1.23亩;林地6000亩,人均林地18.6亩,果园2000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63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58公斤。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水果有枇杷、柑橘,人均水果收入达3000元,村建枇杷基地两片150亩。
2000年全村总产值189万元,村级财政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3071元。
1990年全村通机耕路、新建村部(面积380平方米)并通电。
1996年全村通程控电话。
1998年村建成可收视5台节目的电视转播台。
村设有小学1所、班级3个,学生20人,教师1人;卫生所1个,医生1名。
2001年全村通自来水。
村有清嘉庆十三(戊辰)年铸的铁钟,在竹玉寺,钟高1.66米,直径上0.43米,下0.61米,现尚完好。
芋坑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极端高温40.9℃,极端低温-3℃,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6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1mm;无霜期为349天。
地形地貌:属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为300米。
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12000亩,其中基本农田755亩,林地10000亩。
柑橘是芋坑村的传统支柱产业,曾经村里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树。芋坑村,同时也是远近闻名的“枇杷村”,枇杷取代柑橘成为村里的主导经济作物。这一转变,使得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4000多元提高至2011年的7000多元,一些枇杷种植大户的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2012年,芋坑村的枇杷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柑橘种植面积只剩下1000多亩 。
芋坑村紧邻大樟溪水源地,属畜禽禁养区,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生态环境优越,山间植被茂密,周边无工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成为必然的选择。在主村改造和造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芋坑村利用森林覆盖率高,山水秀丽的自然优势和生态观光农业特色,结合当地的民俗,发展以三农体验、山水嬉戏、畲族风情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 。
芋坑村交通,如图。 交通图
芋坑村貌,如图。 村貌 (4张)
周边行政地标
坑芋罴渎潍村坑芋罴渎潍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
周边停车场
永泰县塘前乡水云居酒店-停车场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塘前乡芋坑村宫山12号
周边村庄
南岔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
芋坑村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
芋坑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
芋坑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一一四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