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塘镇

白塘镇 白塘镇行政区划 白塘镇历史沿革 白塘镇现代农业 白塘镇经济发展 白塘镇社会事业 白塘镇基础设施 白塘镇乡镇建设 白塘镇旅游资源 白塘镇白塘秋月 白塘镇蔬菜示范区


白塘镇位于福建省 莆田市 涵江区 西南部,距涵江城区不足2公里。东连 三江口镇,西接荔城区 ,南通过 宁海桥与 莆田县 黄石镇相接,北接 梧塘镇和 涵西街道、 涵东街道和 国欢镇。 木兰溪下游,地处莆田市北洋大平原,因境内旅游胜地白塘湖而得名。白塘镇现有16个村,182个村民小组。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818公顷,常住人口50482人 。辖16个村委会:埭里村、集奎村、 陈桥村、 洋尾村、 安仁村、上梧村、镇江村、周墩村、显应村、 镇前村、 南埕村、江尾村、柯塘村、 后宫村、双福村、东墩村。白塘镇位于涵江区境内西南部,距涵江镇约2公里。东连 三江口镇,西邻原 城厢区 城郊乡——现荔城区西天尾镇和 拱辰街道,南隔 宁海桥与 莆田县 黄石镇相接,北接 梧塘镇和原涵江镇—— 涵西街道和 涵东街道和和 国欢镇。镇人民政府驻地上梧村,下辖16个村民...

详情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所有乡中心区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介绍

白塘镇位于福建省 莆田市 涵江区 西南部,距涵江城区不足2公里。东连 三江口镇,西接荔城区 ,南通过 宁海桥与 莆田县 黄石镇相接,北接 梧塘镇和 涵西街道、 涵东街道和 国欢镇。 木兰溪下游,地处莆田市北洋大平原,因境内旅游胜地白塘湖而得名。白塘镇现有16个村,182个村民小组。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818公顷,常住人口50482人 。

辖16个村委会:埭里村、集奎村、 陈桥村、 洋尾村、 安仁村、上梧村、镇江村、周墩村、显应村、 镇前村、 南埕村、江尾村、柯塘村、 后宫村、双福村、东墩村。

白塘镇位于涵江区境内西南部,距涵江镇约2公里。东连 三江口镇,西邻原 城厢区 城郊乡——现荔城区西天尾镇和 拱辰街道,南隔 宁海桥与 莆田县 黄石镇相接,北接 梧塘镇和原涵江镇—— 涵西街道和 涵东街道和和 国欢镇。镇人民政府驻地上梧村,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后宫、集奎、南埕、洋尾、镇江、镇前、上梧、江尾、周墩、双福、显应、柯塘、东墩、陈桥、安仁、埭里。

宋时,白塘镇隶属莆田县崇业乡孝义里。明、清时,隶属三区孝义里和二区仁德里部分地方。民国时期,隶属第二区,划分为集奎乡、陈桥乡、 镇前乡、 兴安乡、显应乡、 长福乡;后划为集镇和显埭联保;废联保后,改称为集码和漏显乡。民国32年(1943年),隶属 涵江镇和 仁德乡;后隶属涵江镇,直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第二区、第六区、集奎乡、涵江 人民公社、涵江乡。1993年1月,为白塘镇建制,以名胜“ 白塘秋月”而得名。

白塘镇农业区位于莆田市东部,地处 兴化平原正面,白塘镇属东南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内环境适宜以热带、 亚热带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是典型的城郊农业基地。2002年白塘镇 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镇财政收入2500万元。园区范围明晰,建设规模1.16万亩,集中连片,现有常年性蔬菜5500亩,季节性蔬菜4500亩。是全市六个现代农业示范乡镇之一,“九五”、“十五”期间被市政府定为“ 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和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开始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全区“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之路,是园区“十五”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莆田市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华林蔬菜生产基地,有常年性蔬菜基地4050亩,季节性生产基地3000亩,此外还有400户蔬菜生产户挂靠,面积4000亩,全部按照标准化生产。华林蔬菜生产基地产品90%以上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福州20多具大中城市和俄罗斯、 蒙古、朝鲜、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8000万元,出口创汇428万美元。2002年5月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志证书。2003年6月,作为莆田市的视察点接受省委“四个专题”决策调研检查组的检查,受到检查组有关领导的好评。

园区内显应现代生态农业基地(2001-2010年)规划建设规模化的花卉及副食品两大基地,2000年以来已投资300万元进行农业设施建设和农田改造,目前正在发展的项目有:花卉品种生产;名贵花卉设施栽培;现代节水 灌溉自动化工程;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这些为扩大蔬菜和花卉区域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奠定重要的环境基础。2001-2003年园区投入350万元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投入220万元对三八片3800亩土地的围堤进行加固并种上 防护林;已完成所有基础建设项目的选址;与福建农林大学结成产研对子;承接省级科技项目6个,其中现代节水灌溉自动化调控技术全省首家实施,台湾蔬菜系列品种引进22种;促进了三十一家农户搞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50亩以上);并对农民培训达8700人次。

园区内拥有农业企业“福建 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科技型酱菜专业生产企业,已开发十六种“国圣”牌系列酱菜,2002年产值达7000万元。2004年-2005年全面实施园区各项建设项目。力争到2005年良种率达95%以上;推广病虫防治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高采后处理技术,加强蔬菜保鲜、 冷藏、速冻技术和 净菜处理技术研究;加速产品优质化进程;着力发展适宜规模经营,建立现代蔬菜商品基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开拓市场,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多层次蔬菜流通体制,办好龙头企业,完善蔬菜营销体系;开发稀有名贵和观赏相结合、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生产;发展设施栽培、喷 滴灌设施, 立体种植,层次发展,形成别具特色、具有田间情趣的蔬菜观赏区,促进广大农民将科学 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从而提高 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技术上,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实施科教兴镇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资金筹措上,以群众自筹为主,财政部门投入为指导,市、区财政配套资金或周转金支持,争取省财政专项建设资金,预计两年将投资1400万元。

白塘镇有乡镇 企业107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7家,支柱产业主要是烤鳗业、 服装、鞋业。常年粮食生产面积5500亩,其中 抛秧1200亩,旱育秧1300亩,杂优率达60%,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今年旱稻种植面积5900亩,产量2700吨,亩产达458公斤,常年 蔬菜生产基面积30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5亩,占常年蔬菜面积67%;花卉种植面积500亩;水产 养殖生产基地17个,面积900亩,其中鳗鱼养殖450亩,今年自筹资金2300万元,投苗1155万元尾,预计产量1000吨左右;淡水 鲈鱼等其他特种水产品产量约1100吨。

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早稻种植面积5500亩,其中 抛秧1200亩,旱育秧1300亩。推广高产优质杂优品种4025公斤,杂优率达60%,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实施基地型 农业生产,引导农业由粗放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拥有市级无公害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华林蔬菜生产基地2065亩,形成“基地+农户+科技+市场”的农业生产模式,安排劳动力就业460多人,近2000户的农民耕地得到稳定收益,其生产经营模式得到省委“四个专题”决策调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与福建农林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建立显应村 花卉种植、 淡水养殖、副食品生产生态农业基地。涉及3个村,基地规模1200亩,形成6个种养区。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建项目进入现场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开展河道河沟清淤清障8000多米,全线加固维护辖区海堤10.74公里,投资31.6万元后宫水闸通过验收并顺利投入使用。逐步恢复水产养殖。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215吨,其中海水产品545吨,淡水产品1670吨,淡水养殖面积3050亩。白塘镇17个养殖场,自筹资金2300万多元,投鳗苗1155万尾,比去年增加投苗量30%。

继2002年规模经济比2001年增长44%基础上,2003年上半年仍然继续保持了16.41%的高增长速度。上半年投入 技改资金1838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催生新的增长点。许多规模企业苦练内功,主动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 制度,实现了 减员增效的目标。目前,白塘镇有5家规模企业通过 ISO9000认证,正在认证1家,通过药品企业 GMP认证1家,同时通过了美国医药管理局SACCP认证。涵江区白塘镇以 涵港大道、 向莆铁路建设为契机,积极规划建设家具(木材)交易市场、果疏批发市场。连同已经初具规模的建材批发市场、汽车销售与服务市场、鞋机市场在内,白塘镇依托临港交通的便捷,不断密切工贸对接,着力建设的5大专业市场框架已定,建设正酣。作为滨海乡镇,白塘镇是涵江区发展 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厦公路、涵黄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南环城路、涵港大道、向莆铁路,以纵横交错之势贯穿全境。白塘镇积极挖掘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通过引导、重组、整合、转型等方式,积极在道路沿线培育能够直接对接并促进白塘镇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鞋革服装、机械制造均是白塘镇的支柱产业,与此对应,白塘镇在福厦路沿线的埭里、安仁、周墩共3个村的道路两侧,培植形成鞋机市场,有32家鞋机专业销售公司,成为立足涵江辐射周边的闽中最大鞋机专业市场。2008年以来,利用涵黄公路、 涵港大道对接 湄洲湾北岸和平海湾,以及涵江南环城路打通 兴化湾西北岸的广阔腹地空间,白塘镇的建材批发市场、汽车(含二手车)销售与服务市场日益壮大,其中以 锦都装饰城、国珍建材为龙头的建材市场已成为闽中最大、品种最全的一站式建材装修专业市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家具(木材)交易市场,同样选址涵港大道旁边,项目征地300亩,依托陈桥、江尾家具专业村强大的生产能力,建成地区性的家具城。

全镇共安排“六大战役”项目29个,总投资达3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7亿元。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全镇安排工业类项目9个,已开工建设项目8个,开工率89%,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 序时进度90%。中机中泰 雪佛兰4S店和德盛兴汽车(配件)综合服务楼已竣工投产。城建项目稳步推进:(1)涵港大道(白塘段)征迁户完成签约70%,安仁下汀段、双福段、显应段已完成房屋拆迁,双福安置区完成填土工作;(2)木兰溪三期防洪工程已基本完成房屋拆除工作和安置区土地平整工作,进入安置区规划图审阶段;(3)省道201线完成 土地预审,环境评估,编制环评, 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镇前、镇江安置区完成规划设计,完成丈量户数达90%;

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525亿元,比增16.37%;农牧渔业生产值2.9亿元;全镇 工业总产值37.5723亿,完成年计划37.32亿的100.68%;固定资产投入9.5509亿元,比增49.18%;财政收入8362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11.55%,比增43.95%, 增长幅度位居全区第一,其中地税收入3568万元,比增37.8%,国税收入4794万元,完成年计划3923万元的122.20%,比增48.84%;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89元,增长10%。全年新增规模企业9家,年末46家规模 企业总产值33.4542亿,国税上缴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

全镇早晚稻种植面积约7500亩,平均亩产达460公斤,年粮食总产量3507吨,良种推广率达97%以上。抓好各类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六大员”作用,通过以会代训,举办培训16期,参训人数468人次。

全年蔬菜面积12200亩,其中规模种植蔬菜50亩以上有23户,100亩以上有5户。2010年,华林蔬菜基地被列为科普惠农示范基地、福建省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严格抓好重大动物疫情的摸底和防控工作,四种重大动物免疫率均达100%。

2015年全镇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亿元,增加0.65%,超额完成年度计划0.16%;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68.5亿元,增加24%;限上商贸业销售额28.8亿元,增加22%,超额完成2.54%;限上商贸业零售14.6亿元,增加20.7%,超额完成17.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4亿元,增加23.2%,超额完成任务数的1.27%。

白塘镇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与福建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合作,建立显应村1200亩集花卉种植基地、 淡水养殖、副食品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促进了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贡献率达56%,有力地推动科教兴镇。白塘镇路网交通呈现出 三纵两横为主干道村通水泥路的态势,三纵是涵黄路、双安路、三八路;两横是围道福厦路和梧桥路。2008年确定16条村道为区镇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列入区责任项目3条,进一步完善白塘镇村道交通。

白塘镇广泛开展“四五”普法 教育,制定了依法治镇规划和方案,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安全文明片区创建活动,成立镇治安巡逻队,建立群众联防机制,有效增加群众安全感,认真抓好文明创建活动,屡获福厦文明路红旗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名列全区前列,连续第七次获得市计生一类乡镇,周墩村做为市计生协会“双创”示范村接受省计划生育协会检查组检查,获得检查组的好评。

按照上级的要求,白塘镇多管齐下,在白塘镇范围内开展“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响应国务院倡导的全民节约活动、厉行节约,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开支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政策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压缩行政经费开支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精神,白塘镇各单位、各村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从实质上做到节约开支。

二、严格控制 一般性支出。精简各类 会议和活动,各部门从严从紧控制各类会议。少开会,开短会。做到能用电话传达的尽量不开会,没实质内容的会坚决不开,能用 文件解决问题的不召开会议。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压缩会期,减少会议费,最大程度压缩原计划会议及其他活动。

三、压缩公用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制定 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费用的具体措施,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 自然光,坚决杜绝“长明灯”、“白昼灯”、“长流水”现象。

四、缩减各类开支以提高工作效能。严格执行 车辆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公务车辆统一保险、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单车油耗和维修情况在白塘镇内进行公布,每季度至少公布一次。严格执行差旅 制度,对出差费用严格把关,严格遵守纪委关于在职干部职工补贴规定。要求各村、各部门要从严从紧节约招待费开支。食宿不准超标准。严禁以开会、考察、 研讨、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

五、强化 预算约束,加强 资金监督。上级财政今年原则上不再追加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经费预算。各部门专项工作所需经费,原则上通过压缩 一般性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在部门支出预算总额内调剂解决。抗震救灾资金应专项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确保 专款专用。

完成江尾村牙口涵洞、 南埕村通海水闸除险加固之后,白塘镇又兴起 临海水利工程建设热潮,后宫、镇前等村正按照设计方案,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增调机械紧张作业,群众投工投劳,使一个个通海泄洪水利设施得到加固。 涵江区白塘镇地处 木兰溪下游入海口,白塘镇海堤总长10.7公里,临海水系密布,有水闸8个、涵洞12个。去年夏天,受台风“ 帕布”、“圣帕”和强降雨袭击,白塘镇水利设施受灾较为严重,特别是通海堤防、水闸等水毁工程多达10多处。因此,白塘镇在积极引导各村兴起“六千”水利工程 建设高潮的同时,集中力量整治海堤、海闸、 渠道等通海水利工程,一场以“优化临海水利设施配置、提升水利综合调控能力”为主要内容的 临海水利建设大会战,在白塘镇6个沿海(内海)村庄全面展开,保证临海水利设施的无障碍调控。

为加快临海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白塘镇特地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水利项目的组织实施,强化项目管理。同时采取上级补助、 财政拨款、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等方式,做大资金拼盘,确保临海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截止2008年,白塘镇已投资90万元,修建通海排涝水闸2处,加固 海堤0.6公里,疏浚通海河道3.8公里,改善临海灌溉区面积2000亩,提前基本实现临海水利设施的无障碍调控,超序时进度约8个百分点。

该镇地处涵(江)黄(石)公路两侧,镇址设上梧村。建镇前有镇前村简易农贸集市和集奎、上梧小街市,公共设施建设几乎空白。1979年增建的省道 涵黄公路穿越其境,沿路的上梧、镇前两村村民均在两侧经商,形成新的小街市。1992年8月,3.07公里长的三八公路建成通车,推动白塘农村的经济发展。1993年建镇后,即实施集镇建设规划,投资200万元,建成镇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470平方米。而后又拨款新建面积3000平方米的白塘中学,增建小学校舍面积1.47万平方米。镇建制必设的相关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亦先后相应成立,新建办公楼房面积4470平方米。1994年,该镇多渠道集资,修通双安公路,全长3.1公里,有5个行政村直接受益。同年建成镇前农贸市场,计200平方米,方便了当地群众购物。埭里邮电模块局和白塘邮电模块局的先后建成,均对白塘集镇建设起推动作用。

白塘镇文化 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文化景区濒临 兴化湾,地势平坦,水域宽广,河网密布。唐代先民蓄水为塘,灌溉农田,初名注月塘、 白水塘、后称 白塘,是福建省唯一的天然湖。位于涵江城区南郊约2公里处,省道涵黄公路东侧,亘跨白塘镇上梧、洋尾、镇前三境,交通极为便利。 白塘湖风景游览区位于 涵江区白塘镇东南约1公里处,主湖面积385亩,包括内河水域面积共有600多亩。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湖,也是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白塘秋月”胜景所在地。湖中有一座小岛屿,传统小岛会随水流而漂浮,故名浮屿。浮屿上有宋代建筑屿宫(奉祀妈祖),是赏月的最佳地方。每逢中秋之夜,尤其午夜时分,晴空万里,中天圆月,周边以 壶公山、 九华山、 五侯山和 囊山诸山,倒映塘中。天、月、山、水溶为一色,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白塘湖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抗金名臣李富民族英雄文天祥、 戚继光等历史名人与 白塘湖有关,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白塘湖畔的 洋尾村,人文丰盛,有许多宋、明、清代留下的 文物古迹,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那李富祠、佥判第坊、科第坊及荣归坊等三座牌坊遗址,至今尚存。白塘湖汇集了北洋 泗华陂等处的来水,水域宽阔,主湖面积385亩,包括内河水域面积共有600多亩,周围河道纵横,大有“蓄千顷”之概。一年四季,波平水碧。每当月夜,月光映水,愈见清澈。尤其是每逢中秋之夜,华灯初上,“秋夜银河皎洁,兔槐溶融。”游船赏月,络绎不绝。明代也曾立记载有“ 中秋月明, 游舫如织”、“酌酒笙歌,每彻夜不忍去”等,可见当时中秋玩月之盛况。而至午夜时分,晴空万里,中天圆月,周边的 壶公山、九华、 五侯和 囊山诸山,倒映塘中,天、月、山、水溶为一色,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故有“ 白塘秋月”之雅称,为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塘中有一小屿,上建庙宇,俗称浮屿宫,是赏月最佳的地方。整个风景区与向南不远处的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 宁海初日”和“ 梅妃故里”,构成了众多景点连片、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祠、社、宫、寺众多,并与历史上的民族 英雄,如抗金名臣李富、抗元名臣 文天祥、抗倭英雄 戚继光等有关。特别是宋代抗金英雄 李富回乡后,修水利、造桥梁、济贫困、兴儒学,从而在环 白塘湖地区形成了许多以古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主要有:

1、 李制干祠:又叫李富祠,原为李富故居,占地面积380平方米,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2、大宗祠:又叫李制干祠。明代李富子孙为纪念李富修建。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3、塔桥:建于宋代,为南宋李富捐建,塔桥系区文物保护单位。

4、佥判第坊: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李制干祠附属文物.

5、白塘科第坊: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李制干祠附属文物。

白塘镇加快对白塘湖进行 科学整治改造,加强环白塘湖的文物古 建筑的保护修缮。白塘湖景区内目前已投资300万元,征用土地142亩,产业结构调整用地123亩,沿湖边砌波500米,并建成一片 桃花林、一条梅花林、一条 绿化带等配套景点。其中种植有7200多株梅、 荔枝、 柳树、 凤凰木、 木棉、 刺桐、 高山榕、 非洲茉莉、 月桂等29种乔树木,初具 生态林规模。同时,把白塘湖列入“涵黄”公路第二期景区开发及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工程,促使白塘文化景区成为 涵江区的休闲和文化娱乐中心,提高白塘湖的知名度,促进白塘镇经济发展。

从涵江往黄石南行二公里,公路东侧有一个白茫茫的大水塘,就是白塘。白塘位于洋尾、上梧、镇前三村之间,像一个巨大的银三角铺展在美丽富饶的北洋平原之上。水域面积达300多亩。“ 白塘秋月”为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白塘是“ 白水塘”“白塘沟”的简称。这里原是一片滩涂,唐宋以来围海造田,引木兰、泗华、石盘诸水汇聚于此,逐渐化咸为淡,既收灌溉之利,又可赏心悦目。早在宋代,居住在洋尾东墩的名士李富,以及居住在西墩的李富的第三个儿子,就在塘中和岸上陆续兴建桥亭楼榭,种植奇花异卉,使白塘成为一处水上公园。

白塘雅称“注月池”,临水揽胜,四时皆宜,惟以中秋为最。其时沿塘各村张灯结彩,十音齐奏,好戏连台,游塘的人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岸上游人如织,箫鼓喧天;水中彩船穿梭,笙歌满塘。常言道:云蔽中秋月。上半夜往往多云,将近午夜,天上的浮云才渐渐散去,月轮也从东天转到中天,把皎洁的银辉泻满了明镜般的水面。这时,莆仙戏已散场,大多数人渐渐离去,水塘恢复了宁静,这才是赏月的最佳时辰。

岸上赏月不如泛舟赏月,但公认的赏月地点是塘中的小岛——浮屿。浮屿又叫“鸭母穴”,在岸上看过去,活像一只鸭子浮在水面。据说,午夜时分置身浮屿,头顶青天明月,环顾玉鉴琼田,有时会看到远方的 壶公山、 九华山、 囊山、青山倒映在水中,与水中圆月如影随形,这就是“众山拱月”的奇观。

浮屿有通岸石桥,名“宫后桥”,建于宋景定四年 (1263);又有名塔桥,因桥头建有经幢而得名。浮屿宫是南宋初年李富创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的。这里有一段传说:

李富晚年在家乡莆田围垦造田、助教兴学,单桥梁就主持建造了34座。宋绍兴三十三年(1162),李富卧病在床,还关切地向北方归来的人询问宋金交战的情况。当他听到前方危急,悲愤交加,长叹数声而气绝。李富被认为是“千载殊绝”的人物,后人把他与 蔡襄、 陈俊卿、林光朝、 陈宓相提并论。明代 太守 岳正曾在小西湖畔建“ 五贤祠”以示纪念。白塘畔的 洋尾村就有两处李富(制干)祠,一在东墩,一在李角。东墩自然村的李富祠初建于南宋,明 弘治十八年 (1505)重建,兴化知府张琦书匾。祠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二进,由过厅、正厅组成。祠内藏有《永思堂碑》,明刑部尚书林俊撰文,陈寿征 篆额。又有“白塘科第”横匾,及 李纲、文天祥、郑岳等人的题词。

近年来,在白塘上还构筑了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分别命名为秋月亭、映月亭、揽月亭。

白塘镇 近日, 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菜农们正在管理、采摘 花椰菜、包菜等10多种蔬菜品种。涵江区今年早谋划、早部署,目前在白塘、梧塘等乡镇落实冬种蔬菜重点示范片近10个,面积1000多亩,各示范片已涌现一片繁忙冬收冬种景象。

为抢抓时机做好“冬种”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近期以来,涵江区农业局在扶持种植大户季节性承包经营冬闲田,鼓励农户实行季节性流转种植的同时,积极建立蔬菜重点示范片,推广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另外,该区还积极推广对蔬菜病虫害的“ 绿色防控”,彻底改变以往过分依赖化学农药防治 病虫害的做法。该区 植保站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气候特点和种植作物的实际情况,制定了 花椰菜等主要蔬菜品种病虫害的 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并在蔬菜重点示范片率先推广实施。绿色防控措施落实后,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15%以上,防控效果良好。

目前,该区已落实冬种面积5万多亩。其中,种植蔬菜1万多亩,油菜3000多亩。冬种覆盖率达到90%,实现了冬种覆盖率、种植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样板示范的新突破。

周边文化宫

白塘镇综合文化站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周边小学

涵江区白塘中心小学 地址: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涵黄路101号
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涵黄路101号

周边乡镇

白塘镇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