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利村

莆田黄巷, 莆田黄巷地名介绍, 莆田黄巷主要景点, 莆田黄巷总始世祖


莆田黄巷山,原名延福山,山由村得名,这里村落名叫 黄巷村 ,人称古文化村。 黄巷村 有条古街,蜿蜒曲折,长约一华里,一色的青石板路面,是古代福州至兴化府的古驿道。地名介绍踏上这条古石板道,依稀可见唐代的石狮、明代的石碑,千年的古井,百岁的斑驳门楼,还有唐砖宋瓦,明碣清匾,犹如穿过一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时光隧道,经章罪过一千多年饱经风霜的历史变迁。这里 古风 依旧,古韵犹存,宛如一幅留有兴化人勤苦精明的陈年老照片,一部再现古兴化历史和风情的斑斓诗篇。在这里,人们能领略到 黄巷村 独特的文化魅力。回溯唐朝嫌喇悼末年,桂州刺史黄岸辞官归闽凳道奔,由南越 海道经 此,为避风浪而登陆,见这里“延福山山水之秀,遂定居此。”并把福州乌石山住地“黄巷”,作为这里的地名。 黄岸 从此成为黄氏入莆始祖。莆田裔孙遍及世界或商贸垦殖,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多...

详情

巷利村地名网_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巷利村资料简介
  巷利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3031022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303。巷利村与后洋村、新坡村、林柄村、沁东村、塘西村、黄霞村、洞庭村、码头村、都邠村、沁西村、南林村、三股村、黄厝村、潭尾村相邻。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巷利村介绍

莆田黄巷山,原名延福山,山由村得名,这里村落名叫 黄巷村 ,人称古文化村。 黄巷村 有条古街,蜿蜒曲折,长约一华里,一色的青石板路面,是古代福州至兴化府的古驿道。

地名介绍

踏上这条古石板道,依稀可见唐代的石狮、明代的石碑,千年的古井,百岁的斑驳门楼,还有唐砖宋瓦,明碣清匾,犹如穿过一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时光隧道,经章罪过一千多年饱经风霜的历史变迁。这里 古风 依旧,古韵犹存,宛如一幅留有兴化人勤苦精明的陈年老照片,一部再现古兴化历史和风情的斑斓诗篇。在这里,人们能领略到 黄巷村 独特的文化魅力。回溯唐朝嫌喇悼末年,桂州刺史黄岸辞官归闽凳道奔,由南越 海道经 此,为避风浪而登陆,见这里“延福山山水之秀,遂定居此。”并把福州乌石山住地“黄巷”,作为这里的地名。 黄岸 从此成为黄氏入莆始祖。莆田裔孙遍及世界或商贸垦殖,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多。经查证后裔广播于闽、台、江、浙、两广、两湖、赣、皖、云、贵、川、陕、齐、鲁、幽、燕之地和国外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恋懂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主要地区,以及世界各地,拥有500多万之众。 黄氏始祖黄岸(像与像赞) “ 莆阳黄 ”为世界江夏莆阳黄氏之简称,别称莆田黄, 兴化黄 。源自祖籍中国福建莆田别称兴化自唐迄清内外素有:“十状元十宰相”,“六会元三榜眼三探花”和“四尚书四贡元廿三 解元 五百进士千名举人”之美称,为中华东南黄氏望族,源自中国福建莆田市 涵江区 国欢镇 黄霞村古称黄巷里——黄氏始祖 黄岸 (674-756年)字宗极号魁杰,隐士黄冲公次子,入闽始祖 黄元方 字彦丰嫡系十一世孙。 黄帝 一百零一世孙。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今福州东街)黄巷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 涵江区 国欢镇 黄霞村)黄巷为入莆黄巷开基祖。配赵氏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封吉国夫人。唐高宗上元甲戌年正月初五日生,唐肃宗至德丙申年三月廿九日卒。及卒,朝廷哀之、寿八十有二。封开国公,赐 金紫光禄大夫 、谥忠义。合葬延福寺后 灵源山 之原,被列为“莆田市 涵江区 文物保护单位”,子三长明经闽县令黄谣、次黄典,季黄乐。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其中文状元者7位即五代 黄仁颖 、宋代 黄公度 、 黄定 、 黄由 、 黄朴 ,明代 黄观 、 黄士俊 ;武状元者3位:唐代 黄仁泽 、明代黄钺、清 黄仁勇 。为榜眼者3位:宋代 黄洽 、黄艾,明代 黄凤翔 。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 黄旸 、清代 黄叔琳 。为宰相者10位:宋代 黄中庸 、 黄镛 、 黄洽 、 黄祖舜 ;明代 黄景昉 、 黄士俊 、 黄道周 ,清代 黄机 、 黄锡衮 、 黄廷桂 。为尚书者7位 :明代 黄绾 、 黄光升 、 黄凤翔 、 黄汝良 、 黄钺 、黄懋官、 黄鸣俊 。 黄氏始祖黄岸(像与像赞) 黄岸 子孙传至第五世,唐代黄巷出了大学者、射钻企名儒 黄璞 。 黄璞 ,字德温,号雾居子,少时善诗,名重一时,藩镇间皆传颂之。唐禧宗乾符六年(879),黄巢兵夜过黄巷,经过 黄璞 之家门,知晓黄璞是大儒,感其名赫,命令部下“以儒者永宙之家,不得惊动,灭炬而过。”可见读书人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文化魅力。 黄璞 举进士后,于唐乾宁初年(89多户习茅4-898),官崇文阁校书郎。皆子四人同为馆职,世称“一门五学士”。 千年古文化村,留下许多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代表了这古村落的历史,是这座古村落昨日的灵魂,今日的瑰宝。它让后世人们触摸到时光的根料台兵系,闻到岁月的鼻息,让后人去打开千年历史长卷……

主要景点

黄岸 古墓。它座落在黄巷公路旁边,现掩映在成荫绿树之下,保存完好。墓地占地七亩,有三重墓埕,凤形墓丘,依唐制,墓碑在墓丘之后,上刻“入莆始祖唐进士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公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冈祠。位于涵江梧塘公路黄巷坡西侧,这是纪念 黄岸 的祠堂。门楼是四柱三楼的花岗岩阁楼式,黄色琉璃瓦顶,埕内列石马、石羊……。碑墙上嵌着十多块自唐代以降的历代碑碣,是黄巷历史的真实记载。埕前有一口幽深的千年古井,据传为由年已七十、精于地理的 妙应 禅师亲手勘定形势所开凿的古井。黄冈祠正面阔三间,二进,门厅与正厅以天井相隔。因天井宽大,正厅又是敞口厅,祠内显得明亮舒展。祠内梁楣上金匾耀眼,立柱楹联丰富。正厅的神龛上,悬挂着自唐至明黄氏列祖列代中功成名就的历史人物画像。有入莆始祖 黄岸 、“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 、儒学名家 黄璞 、宰辅 黄镛 、状元黄公度、方志学家 黄仲昭 、良臣黄巩等。几案上还有两座髹金座像,是唐代高僧 妙应 祖师和本寂禅师。 黄璞故居。宋代, 黄璞 后裔把古官道边的建于唐代的黄璞故居重修。黄璞故居面阔 五间 ,三进,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大门外一对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图案,刻工精巧。两边门门楣上各嵌一块石额,分别用楷书刻上“雾居”、“归隐”,字迹清秀,石色发黄,应是当年建房时的原物。黄璞号雾居,故居内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梁架、 斗拱 、 金柱 、柱础等物件很有特色,金柱下段用榫卯接上一节,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抗震结构,在古建筑中有其独特的价值。故居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基本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1987年6月,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由 黄璞 裔孙黄子秀、黄春富、黄春泉等倡议重新修葺,共花去四十多万元人民币,使古祠焕然一新。黄璞故居左、右横跨古驿道,有两道牌坊,富有古意,为这条古官道增色生辉。 黄巩 祠堂。 黄巩 祠堂系明代建筑。其祠虽然不大,但厅堂布局、建筑结构都很精巧。在黄冈祠碑墙上有嘉靖四年(1525)立的《谕祭黄巩碑》和黄巩书《黄师宪墓碑》及《通礼》石额,这些都是少有的文物。 绿砂荔枝。人称绿砂荔枝是 黄巷村 的一件活文物。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绿砂荔枝是宋蔡襄《荔枝谱》中所述名为“火山”的品种,明代曾被列为贡品。绿砂荔枝早熟,梗如枇杷,壳淡绿色带些微红,果实落地不粘沙。绿砂荔枝历经沧桑五个世纪之余,仅此独棵,别无他株,是一个珍贵的活标本。2000年时突然枯死,却于2004年初春又在根部吐出新芽,重现生机。 国欢寺。唐名僧 妙应 禅师和他的俗家胞弟本寂禅师二兄弟都出家后,于其双亲墓西侧的旧居建庵奉佛,初名延福院,为 囊山 慈寿寺的属院。后梁开平元年(907),奏请赐额,适闽王 王审知 以孙王昶出生,因名国欢寺。明末清初,国欢寺住持 超元 (字道者,为雪峰亘信禅师弟子),于永历四年(1650)东渡日本弘法,住持长崎崇福寺,传“盘桂派”。今长崎、东京等寺法裔达数千人。回国后于清康熙元年(1662)圆寂于国欢寺,有《南山道者禅师语录》行世。他是莆田僧人出国传教的第一人。 国欢寺坐落在 松林 掩映的国欢坡上,主殿重檐歇山式,抬梁结构, 金柱 高大,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现有建筑系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黄起龙重建,曾奏请朝廷颁赐藏经。清康熙八年(1669)又重修。其建筑群基本保存完整,现被列为 涵江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始世祖

第1世(中华民族总始祖): 少 典——有熊国君;配有蟜氏之女;子二( 炎帝 、 黄帝 ) 第2世: 炎 帝——少典长子;与黄帝同为华夏族祖先。 黄 帝—— 少典 次子;生于 轩辕 之丘,故曰“轩辕氏”,因奠定了传男制度,又号公孙,国于有熊,受禅于 神农氏 而有天下,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长而墩敏,成而聪明”,开物成务,文明渐启, 黄帝 是中国古代野蛮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后世之“ 炎黄子孙 ”由此出也,娶 四妃 生25子,得其姓者14人,其中各有两人同姓,12姓为:姬(两人同姓)、酉、祁(祈)、己(妃)(两人同姓)、滕、箴、任、荀、僖、姞(吉)、儇(嬛、环)、依(衣);配西陵氏之女螺祖为正妃,配女节,配 彤鱼氏 ,配 嫫母 ;史载子四(昌意、 玄嚣 、 青阳 、 苗龙 ) 第3世: 昌 意—— 黄帝 次子( 本宗 );受封姬姓;配 蜀山氏 之女 昌仆 ;子二(高阳、 日安 ) 第4世: 桥 极——玄嚣之子;子一(高辛) 高 阳——昌意长子;即 颛顼 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自幼敏睿,10岁时成为氏族酋长,12岁时率领本族东迁少昊(即嬴挚) 东夷 部落所在地穷桑地区(今山东曲阜一带),得信任而辅佐少昊帝,少昊去世后,20岁的颛顼即帝位,不久又内迁中原,承继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初国于高阳,后都于帝丘,在位78年;配邹屠氏,腾皇氏;子十六(姒鲧、骆明、穷禅、季番、欢头、瘦约、伯服、梼杌、 苍舒 、聩凯、梼盛、大监、宠降、中容、 仲达 、称) 日 安——昌意次子;居于西方,后入中原,子孙以安为姓。 第5世: 高 辛——桥极之子;即喾帝;配 陈峰 氏之女庆都,配娵訾氏之女;子二(娵訾氏生挚,庆都生放勋) 穷 禅——高阳三子;子一( 敬康 ) 称 公——高阳十六子;( 本宗 )子一(卷章) 第6世: 卷 章——称公之子;即老童;( 本宗 )子二(重黎、 吴回 ) 第7世: 吴 回——卷章次子;其兄重黎被诛后,继兄位为祝融火神,后人在 天水关 ,筑火神苗宇来纪念之;子一(陆终) 第8世: 陆 终—— 吴回 之子;( 本宗 )配鬼方氏;子六(樊、惠莲、篯铿、会人、 曹安 、 季连 ) 第9世: 季 连——陆终六子;受封芈姓,封地在今河南省东北、山东省西南之地,其后裔有季氏、熊氏、英氏、嵇氏、嬴氏等;子一( 女修 ) 第10世: 女 修—— 季连 之子( 本宗 );子一( 皋陶 ) 第11世: 皋 陶——女修之子;即大业( 本宗 ),名繇,字庭坚,是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据《帝王世纪》的说法,他出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故舜帝赐其为偃姓。据《世本》和 刘向 《说苑·君道》, 皋陶 当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史书上说当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小人畏惧,天下太平。舜帝对他的成绩极为赞赏,便把他封于皋,所以,又叫“皋繇”。因为上古“陶”、“繇”读音相同,所以又写作“ 皋陶 ”、“咎陶”、“ 咎繇 ”。 皋陶 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政权的领袖,夏禹很感激,便指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正准备让位,但皋陶却于这时去世了。死后,葬在 六地 ,即今安徽六安县。古时,这里有皋陶墓,世人又称为“ 公琴 ”;配少典氏之女女华;子一(伯益) 第12世: 伯 益——皋陶之子;原姓伊氏,字赜凯,又字虞余,是传说中的一位大英雄。年轻时的伯益,就很聪明,有才智,最早发明打井取水。由于伯益富有才华,夏禹就向当时中原氏族联盟政权首领帝舜推荐他,帝舜派他辅佐夏禹治水。帝舜命 大禹 、伯益、 后稷 共同治水13年。伯益制出第一张水利地图。治水成功后,被帝舜赐封为赢姓,成为赢姓14氏之血缘始祖,时间约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14氏为:黄氏、徐氏、赵氏、秦氏、江氏、莒氏、郯氏、终黎氏、运奄氏、莬(wèn)裘氏、将梁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伯益来自东夷少昊鸟氏族,所以传说他能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汉书》云:“伯益知禽兽”。《后汉书》云:“伯益综声于鸟语”。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上所言伯益“佐舜 调驯 鸟兽,鸟兽多驯服”的意思是相通的,所以舜曾任命他为虞官。《孟子》另有记载,说舜派遣伯益担任火官,伯益用火焚烧山泽,迫使猛兽逃匿,使过着畜牧流徙生活的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 垦种 的生活。后世尊他为保佑人们免遭猛兽伤害之神的“ 百虫将军 ”,并修庙祭祀他,就是这个原因。 舜对伯益的十分信任和器重,便将自己美丽的小女姚氏嫁给了他,并且封伯益于费,所以伯益又叫“大费”,或叫“费侯”。舜之后,夏禹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禹对 皋陶 伯益父子都非常信任,先打算把自己的 王位 禅让给皋陶,不意皋陶去世,后指定皋陶长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自己的儿子 夏启 为臣。夏禹在位10年,东巡山东会稽时逝世,临终遗言传位给伯益。传说伯益为夏禹守丧三年后,将 王位 避让给了 夏启 ,自己在 箕山 之北隐居下来。在华夏族人的拥立下, 夏启 于是即天子之位,夏朝建立,原来氏族社会“公天下”终于被阶级政权的“ 家天下 ”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 夏启 即天子位以后,便开始消灭伯益的势力,在夏启六年,将伯益杀害。伯益死后, 夏启 以隆重之礼厚葬伯益,又“岁善牺牲以祠之”,即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的亡灵。伯益虽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十分繁荣昌盛,所分衍出黄、赵、江、秦等十多个姓氏,都尊他为始祖。伯益娶 涂山氏 之女;子三(大廉、 若木 、恩成) 第13世: 大 廉——伯益长子;号东方,夏帝启在杀害伯益之后,为笼络、安抚伯益部落及其后人,遂加封伯益的两个儿子大廉字太康和 若木 。封长子大廉字太康于有黄之地的 光州 (即今河南潢川)一带,于夏朝2148年春在光州定城西12里古隆乡建立古黄国。从此,古老的黄国一直生存延续到公元前648年,共延续一千五百年整传50代国君后,被 楚国 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黄氏;公娶三苗之女;子三( 文仲 、怀文、隐) 若 木——伯益次子;夏帝启封 若木 于徐(今淮河流域),建立徐国,其后人乃以徐为姓。 恩 成——伯益三子;余情不详。 第14世: 隐 公——大廉三子;配京;子一(高) 第15世: 高 公——隐公之子;配福;子二(黄函、黄熊启) 第16世: 黄熊启——凯公次子;子一(黄祖仲) 第17世: 黄祖仲——熊启之子;子一(黄有自) 第18世: 黄有自——祖仲之子;子一(黄孝祖) 第19世: 黄孝祖——有自之子;子一(黄员融) 第20世: 黄员融——孝祖之子;子一(黄无际) 第21世: 黄无际——员融之子;子一( 黄起龙 ) 第22世: 黄起龙 ——无际之子;子一(黄本宗) 第23世: 黄本宗——起 龙之子 ;子一(黄自轩) 第24世: 黄自轩——本宗之子;子一(黄菜) 第25世: 黄 菜——自轩之子;子一(黄萃) 第26世: 黄祁门——上虞长子;余情不详。 黄 萃——菜公之子;子一(黄芬) 第27世: 黄 芬——萃公之子;子一(黄局) 第28世: 黄 局——芬公之子;子一(黄勤) 第29世: 黄 勤——局公之子;子一(黄根) 第30世: 黄 根——勤公之子;子一(黄崇轩) 第31世: 黄崇轩——根公之子;子一(黄梁伯) 第32世: 黄梁伯——崇轩之子;子一(黄祖甲) 第33世: 黄祖甲——梁伯之子;子一(黄汝鸿) 第34世: 黄汝鸿—— 祖甲 之子;子一(黄廪) 第35世: 黄 廪——汝鸿之子;子一(黄主土) 第36世: 黄主土——廪公之子;子一(黄有稿) 第37世: 黄有稿——主土之子;子一(黄佗) 第38世: 黄 佗——丕稿之子;子一(黄扩) 第39世: 黄 扩——佗公之子;子一(黄父叔) 第40世: 黄父叔——扩公之子;子一(黄吴父) 第41世: 黄吴父——父叔之子;子一(黄岵) 第42世: 黄 岵——吴父之子;子一(黄彤) 第43世: 黄 彤——岵公之子;子一(黄修) 第44世: 黄 修——彤公之子;周威烈王时新 田人 ,初仕鲁,为参军,后仕晋,居相位,忠君为国,学贯 坟典 ,端肃纲纪,德显于世,誉传古今;子一(黄亚夫) 第45世: 黄亚夫——修公之子;子一( 黄林 父) 第46世: 黄林 父——亚夫之子;子一(黄棫) 第47世: 黄 棫——林父之子;子一(黄文坛) 第48世: 黄文坛——棫公之子;子一(黄约续) 第49世: 黄约续——文坛之子;子一(黄黉) 第50世: 黄 黉——约续之子;子一(黄元所) 第51世: 黄元所——学公之子;子一(黄中立) 第52世: 黄中立——元所之子;子一(黄起屈) 第53世: 黄起屈——中立之子;子一(黄髦子) 第54世: 黄髦子——起屈之子;子一(黄见推) 第55世: 黄见推——髦子之子;子一(黄鞅) 第56世: 黄 鞅——见推之子;子一( 黄履 ) 第57世: 黄 履——鞅公之子;子一(黄辰) 第58世: 黄 辰——履公之子;子一(黄芮伯) 第59世: 黄芮伯——辰公之子;子一(黄考) 第60世: 黄 考——芮伯之子;子一(黄君牙) 第61世: 黄君牙——考公之子;子一(黄宓) 第62世: 黄 宓——君牙之子;子一(黄荆) 第63世: 黄 荆——宓公之子;子一( 黄詹 父) 第64世: 黄詹 父——荆公之子;子一(黄艰) 第65世: 黄掌伯——浚溪长子;余情不详。 黄 艰——詹父之子;子一(黄繄) 第66世: 黄 繄——艰公之子;子一(黄擘) 第67世: 黄 擘——繄公之子;子一(黄吉甫) 第68世: 黄吉甫——擘公之子;子一(黄适) 第69世: 黄 适——吉甫之子;子一(黄颧) 第70世: 黄 颧——适公之子;子一(黄垂) 第71世: 黄 垂——颧公之子;子一(黄息) 第72世: 黄 息——垂公之子;子一(黄炽) 第73世: 黄 炽——息公之子;子一(黄宰) 第74世: 黄 宰——炽公之子;子一(黄栋) 第75世: 黄 栋——宰公之子;子一(黄妥) 第76世: 黄 妥一—栋公之子,子一(黄扁) 第77世: 黄 扁——妥公之子;子一(黄淑) 第78世: 黄 淑——扁公之子;又名黄景修,以儒道封秦国丞相,而秦国任用 商鞅 推崇耕战和刑法,景修公力辞不不被采纳,遂辞去丞相至新罗(今朝鲜),以避秦之难,而住新罗;子一(黄浩) 第79世: 黄 浩——淑公之子;又名黄武;子四(黄琦、黄敬、黄惠、黄修) 第80世: 黄 惠——浩公三子;又名黄建,官至司内使;子一(黄歇) 黄 修——浩公四子;余情不详。 第81世: 黄开业——敬元之子;字宏达;配姜氏;子二(黄维圭、黄令先) 黄 歇——惠公之子;(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38年),楚国潢川人,是留居故地的黄国遗民后代。按《史记·春申君传》: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号四门长者,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 白起 攻韩魏败之于 华阳 ,禽魏将 芒卯 ,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上书说秦昭王,昭王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 约为与国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归太子,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孝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 宜子 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 李园 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乃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勇,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 ,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考烈 王卒 ,李园先入,伏死士于 棘门 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死春申君。官至楚国丞相,封为春申君,如今江苏省常州、苏州和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据春申君而命名,后被 李园 献女行刺身亡,有诗赞曰:“少年初拜太长秋,半醉垂鞭见王侯。马上把鹦三市闹,袖中携剑五云游。王霄金结迎归院,锦绣 红妆 拥上楼。昨日庭中亲 灵宅 ,碧溪流水对门头”。;配李,配姬;子十三( 黄尚 、 黄俊 、 黄堂 〈或黄咏〉、 黄珦 、黄晖、黄韶、黄往、黄擎、黄平、黄曦、黄安、黄述、黄究〈或黄婉〉),女一(黄贵姑〈深谙兵法,以平虏有功封为司马烈女〉) 第82世: 黄维圭——开业长子;余情不详。 黄令先——开业次子;字华生;配姜氏;子一(黄致远) 黄 尚——歇公长子;封成侯,避乱隐居于湖北省江夏县 黄鹤乡 ,成为江夏黄氏;子一( 黄广 ) 黄 俊——歇公次子;迁居河南省太康县;余情不详。 黄 堂——歇公三子;又作黄咏,官任会稽太守,迁居江西省吉安县;子一(黄敖〈即黄极忠〉) 黄 珦——歇公四子;讳镡,又名黄向;子四(黄完、 黄定 、黄寄、黄泰) 黄 晖——歇公五子;官至鄂州刺史;余情不详。 黄 韶——歇公六子;又名黄召,官授尚书仆射,斩匈奴有功,敕赐金帛,封镇国大将军;余情不详。 黄 往——歇公七子;余情不详。 黄 擎——歇公八子;余情不详。 黄 平——歇公九子;官至舒州刺史;余情不详。 黄 曦——歇公十子;又名 黄义 ,官至永州太守;余情不详。 黄 安——歇公十一子;余情不详。 黄 述——歇公 十二子 ;封安成君;余情不详。 黄 究——歇公十三子;避乱隐居于湖北省江夏县 黄鹤乡 ,成为江夏黄氏;余情不详。 第83世 黄致远——令先之子;字茂林;配房氏;子二( 黄石 、黄知节) 黄 广——尚公之子;字耀山,汉初官至总兵大元帅;配吴;子五(黄籍、黄荇、 黄艾 、黄荆、黄蒿) 黄 敖——堂公之子;又名黄极忠,今湖北江陵一带人,为汉高祖 刘邦 开国建功,公元前196年农历11月被刘邦封为邔侯,食邑一千户,谥为“严侯”,又称为“邔严侯”;子一(黄荣成) 黄 完——珦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定——珦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寄——珦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泰——珦公四子;字南仲,仕楚,官至 执圭 ;余情不详。 第84世: 黄 石——致远长子;余情不详。 黄知节——致远次子;字芳成;配姜氏;子一(黄翊) 黄 籍——广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荇——广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艾——广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荆——广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 蒿——广公五子;字杂微,汉高祖时任真定太守,30岁时辞官隐居,改名为黄安,家族由湖北江夏迁居河南洛阳;配蒋;子三(黄定国、黄护国、黄平国) 黄荣成——敖公之子;公元前168年承父位被封为第二代“邔侯”,亡于公元前159年,谥为“夷侯”;子一(黄明) 第85世 黄 翊——知节之子;字梅良,生于秦始皇公元前227年;配季氏;子二(黄复生、黄复佐) 黄定国——蒿公长子;字正平,汉高祖公元前197年时官至沛阳县令,汉文帝时升为河东太守;配夏;子二(黄嵩、 黄昆 ) 黄护国——蒿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平国——蒿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明——荣成之子;公元前159年承父位被封为第三代“邔侯”,亡于公元前124年,谥为“共侯”,史书上称为“邔共侯”;子一(黄遂) 第86世: 黄复生——翊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复佐——翊公次子;字成华,生于汉高祖公元前196年;配连氏;子一( 黄雯 ) 黄 嵩——定国长子;字中岳,汉景帝时官至安定郡太守;配韩(封恭人);子三(黄彬、黄彰、黄彩) 黄 昆——定国次子;余情不详。 黄 遂——明公之子;公元前124年承父位被封为第四代“邔侯”,食邑增至四千户,但由于削蕃政策,公元前116年汉武帝以剥夺公主之马而废除邔侯国;公元前62年,黄遂的孙子黄调受诏复家;公元1年,其后裔黄敞被封为关内侯。 第87世: 黄 雯——复佐次子;字良生,生于汉文帝公元前165年;配韦氏;子二(黄诚、黄惠) 黄 彬——嵩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彰——嵩公次子;字大文,官至河东太守;配柳;子一( 黄霸 ) 黄 彩——嵩公三子;余情不详。 第88世: 黄 诚——雯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惠——雯公次子;字孟新,生于汉武帝元塑公元前126年;配姜氏;子二(黄维锐、黄维青) 黄 霸——彰公之子;(公元前132年-公元前51年),河南省太康人,字次公,宣帝时,任扬州刺史,颍川太守,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官至御史大夫,公元前55年,黄霸取代丙吉为丞相位,封为“建成侯”(今河南省永城县一带),食邑六百户,公元前51年在丞相位上去世,谥号“定侯”,后世把他与 龚遂 作为封建“ 循吏 ”的代表,称为“龚黄”;配巫,配陈,配纪;子八(巫氏生黄宗〈又名黄赏〉,陈氏生黄容〈又名 黄仲达 〉、 黄宏 、黄叔、黄季、黄刘、黄钊、黄剑) 第89世: 黄维锐——惠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维青——惠公次子;字致中,生于汉昭帝公元前86年;配季氏;子二( 黄德盛 、黄德茂) 黄 宗——霸公长子;(公元前?年-公元前21年),又名黄赏,嗣封为第2代建成侯,食邑增至二千户,谥为“思侯”,官至关都尉;子一(黄辅) 黄 容——霸公次子;又名 黄仲达 ,官至御史大夫;配党;子一(黄仍) 黄 宏——霸公三子;又名黄以贵,字良佑,性格纯厚,幼善骑射,汉武帝公元前54年召补为皇家卫士,迁居河南汝南县,官至左议谏大夫;配李;子三(黄祐、黄祜、黄祺) 黄 叔——霸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 季——霸公五子;留居于河南太康县;余情不详。 黄 刘——霸公六子;官为御史大夫,留居于 河南开封府 太康县;余情不详。 黄 钊——霸公七子;子四(黄金、 黄玉 、黄满、 黄堂 ) 黄 剑——霸公八子;余情不详。 第90世: 黄德盛 ——维青长子;余情不详。 黄德茂——维青次子;字茂生,生于汉宣帝公元前51年;配韦氏;子三(黄藻、 黄辉 、 黄惇 ) 黄 辅——宗公之子;(公元前?年-公元7年),字子元,公元前21年嗣封为建成侯,公元前1年官至卫尉九卿,谥为“忠侯”;子一( 黄忠 ) 黄 仍——容公之子; 汉成帝 初期官至京兆尹;配姬;子一(黄嘉) 黄 祐——宏公长子;字正周,官至太常卿;配项;子三(黄喜、黄善、 黄良 ) 黄 祜——宏公次子;字笃周,宣帝初为外黄令,除莽有功,召为中郎将,加封南郡太守;配张;子四(黄馝、黄馥、黄馡、黄馞) 黄 祺——宏公三子;字行周,隐居不仕;余情不详。 黄 金——钊公长子;字逸中,官至左将军;余情不详。 黄 玉——钊公次子;官至太常卿;余情不详。 黄 满——钊公三子;官至崇政殿学士;余情不详。 黄 堂——钊公四子;余情不详。 第91世: 黄 藻—— 德茂 长子;余情不详。 黄 辉—— 德茂 次子;余情不详。 黄 惇—— 德茂 三子;字良惇,生于 汉成帝 元延公元前12年;配连氏;子二(黄懋曾、黄崇范) 黄 忠——辅公之子;公元7年嗣封为建成侯;子一( 黄沛 ) 黄 嘉——仍公之子;官至大司空;配郤;子二(黄元相、黄元善) 黄 喜——祐公长子;字如节,别号欣乐翁,迁居河南汝南县;配刘;子二(黄靖、黄绩) 黄 善——祐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良——祐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馝——祜公长子;字宇江,官至京兆尹;余情不详。 黄 馥——祜公次子;字廷治,官至侍中;余情不详。 黄 馡——祜公三子;字菊园,自幼好军事,元帝时官至中郎将,参塞北军事,屡以奇计破匈奴,升为敦煌太守,后裔有一支留居于此,成为东汉时著名的敦煌黄氏;余情不详。 黄 馞——祜公四子;字任君;余情不详。 第92世: 黄懋曾——惇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崇范——惇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沛——忠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元相——嘉公长子;东汉初年官任谏议大夫;配柴;子二(黄伯良、黄伯直) 黄元善——嘉公次子;子一(黄伯周) 黄 靖——喜公长子;子三(黄宪、黄慧、黄懋) 黄 绩——喜公次子;余情不详。 第93代: 黄伯良——元相长子;汉明帝时官至司徒;配燕;子一(黄况、黄笔) 黄伯直——元相次子;余情不详。 黄伯周——元善之子;配彭;子一(黄冺) 黄 宪——靖公长子;字 叔度 ,号 征君 ,气量宽宏,才学非凡,14岁时名倾天下,年仅48岁,其后裔成为河南汝南慎阳黄氏;余情不详。 黄 慧——靖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懋——靖公三子;余情不详。 第94代: 黄 况——伯良之子;又名黄金,字廷善,居江夏,生于公元34年,官至叶县县令,为官清廉,贫无奴仆;配李氏;子二( 黄香 、黄季) 黄 笔——伯良次子;子二(黄委、黄和) 黄 冺——伯周之子;余情不详。 第95世: 黄 香——况公长子;字文强,湖北江夏安陆源口人,(公元56年-公元122年),安帝时任魏晋太守,公博学多才,以孝顺、文章闻名京师,也以文章入仕,汉章帝赐扁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9岁痛失慈母,《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 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之句而名垂后世, 黄香 家贫而躬执勤苦,与孔子情形类似,官拜尚书令,为古代“廿四孝”之一,现有《九宫赋》、《天子冠颂》、《责髯奴辞》流行后世,葬于湖北省云梦县北郊的义堂镇黄孝村附近;配李氏,封诰命夫人,享年84岁;子八(黄琼、黄瑰、黄琏、黄琛、 黄瓒 、 黄珂 、黄佩、黄理) 黄 季——况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委——笔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和——笔公次子;余情不详。 第96世: 黄 琼——香公长子;字世英,(公元86年-公元164年),湖北黄州江夏人,官至东汉桓帝时宰相。初屡召不就。后因 李固 致书,顺帝时应徵至京,拜议郎,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即三任宰相),为政练达,能争善辨,忠君敢言。桓帝欲加封大将军梁骥,满朝称颂,公独提异议:“赏必当功,爵恐怕越德”。旋因宦官左官等五侯擅权,称疾不起。临终上疏,要求皇上:“广纳贤才,依靠忠良,远避谗佞”。言辞恳切,一片忠心。延熹七年卒于家,赠车骑将军,谥忠侯;配李氏、刘氏、胡氏(也有说配陈氏、颜氏、李氏);共生十四子(黄守亮、黄阁、黄妥、黄储、黄贱、黄明、黄恕、黄乾〈潜〉、黄缙、黄卿、黄贲、黄资、黄赞、黄德) 黄 瑰——香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琏——香公三子;字 世荣 ,官至侍御史;余情不详。 黄 琛——香公四子;字世茂,官至司农;余情不详。 黄 瓒——香公五子;字世蕃,官至河东太守,从河南南阳分支,成为湖南省零陵黄氏开基祖,三国时名将黄盖是其后裔;配范;子五(黄孚仁、黄孚义、黄孚礼、黄孚智、黄孚信) 黄 珂——香公六子;字世藻,官至冀州刺史;余情不详。 黄 佩——香公七子;字世蔚;配周;子一(黄俞) 黄 理——香公八子;居江夏;配朱;子一(黄孚勇) 第97世: 黄守亮——琼公长子;字子廉,官任南阳太守,成为河南南阳黄氏的开基祖;配张;余情不详。 黄 阁——琼公次子;字茂生,生于汉明帝永平69年,官拜仆射中郎将;配姜氏,夫妇俱殁葬湖北省安陆口祖坟;子二( 黄琬 、 黄瓒 ) 黄 妥——琼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储——琼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 贱——琼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 明——琼公六子;余情不详。 黄 恕——琼公七子;余情不详。 黄 乾——琼公八子;余情不详。 黄 缙——琼公九子;余情不详。 黄 卿——琼公十子;余情不详。 黄 贲——琼公十一子;余情不详。 黄 资——琼公 十二子 ;余情不详。 黄 赞——琼公十三子;余情不详。 黄 德——琼公十四子;余情不详。 黄孚仁——瓒公长子;又名黄安,迁居湖南省零陵县;子一( 黄盖 ) 黄孚义——瓒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孚礼——瓒公三子;子一(黄连) 黄孚智——瓒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孚信——瓒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 俞——佩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孚勇——理公之子;官至刺史,迁居湖北沔阳;配何;子一( 黄承彦 ) 第98世: 黄 琬——阁公长子;(公元141年-公元193年),字子琰,由祖父 黄琼 养大成人,才思敏捷,闻名京师,东汉献帝时封关内侯,官至太尉,反对 董卓 专权,公元192年与司徒王允合谋诛杀了董卓,后又被董卓部将 李傕 所杀;子十一(黄松寿、黄椿寿、黄龟寿、 黄山寿 、黄江寿、 黄侃 、黄伸、黄冠、黄带、 黄权 、黄保) 黄 瓒——阁公次子;字 子恒 ,生于汉和帝永元91年,公由湖北江夏迁徙当时的南阳(今湖北襄樊);配刘氏,夫妇俱殁葬安陆口祖坟;子二(黄簪、 黄缨 ) 黄 盖——孚仁之子;字公覆,三国时为 周瑜 献火攻之计大破曹操;子一(黄柄) 黄 连——孚礼之子;子一(黄竢) 黄承彦 ——孚勇之子;三国时蜀国丞相 诸葛亮 之岳父;余情不详。 第99世: 黄松寿——琬公长子;字延年;配赵;子一(黄远) 黄椿寿——琬公次子;其子孙传至10代后迁居于江苏省常州和无锡一带;余情不详。 黄龟寿——琬公三子;世代居住于湖北省江夏一带;余情不详。 黄山寿 ——琬公四子;世代居住于湖北省江夏一带;余情不详。 黄江寿——琬公五子;其子孙传至6代后迁居于江西省庐陵县一带;余情不详。 黄 侃——琬公六子;字荆茂,少好勇,喜兵书,因平乱关东被授骑都尉,后从江夏迁居河南光州固始;配郑;子二( 黄垍 、黄培) 黄 伸——琬公七子;余情不详。 黄 冠——琬公八子;余情不详。 黄 带——琬公九子;余情不详。 黄 权——琬公十子;先事刘璋,再投刘备,后倾曹操,官至车骑将军,与弟黄保是四川以西黄氏的开基祖;子三(黄贾、 黄崇 、黄邕) 黄 保——琬公十一子;四川以西黄氏的开基祖;余情不详。 第100世: 黄权 ——崇公次子;字茂盛,又字煌霖,生于汉顺帝永建13年;配陈氏,夫妇俱殁葬南阳坪上;子三( 黄忠 、 黄兴 、黄贲) 第101世: 黄 忠——长子;(公元145年农历正月10日-公元220年农历12月25日),字汉升,又字竟威,号舜夫,河南省南阳人,三国时蜀国五大虎将之一。荆州牧 刘表 以为中郎将,守长沙攸县,先主 刘备 南定诸郡,公遂委质,随从入蜀,攻 刘璋 ,忠公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219年,迁征西将军,于陕西省汉中市斩曹操大将 夏侯渊 而立奇功,先主为汉中王,赐爵“关内侯”。及先主即位,封忠公与关羽、 张飞 、 赵云 、马超,为“五虎将军”。 章武 222年,忠公随失主伐吴,失主以公年老无所用,公不悦曰:“吾年虽七旬有余,尚食肉十斤,臂开两石弓乘千里马,看吾斩将老也不老?”果冲锋破阵,夺关斩将,后被创,殒于 御营 ,谥“刚侯”。葬于湖南省益阳县毛立坪桂香桥;配曹;子二( 黄叙 、 黄公衡 ) 第102世: 黄公衡 ——忠公次子;字隍(210年农历12月1日-280年农历11月21日),号靖楷,晚号道隆,官至车骑将军,东汉末年尝避乱于仙游平明山,后回河南光州固始,谥“ 景候 ”;配邱;子一(黄腾) 第103世: 黄 侃——珣琅之子;字荆茂,少时尚武,喜兵书,因司徒王久推荐补为宿卫(即皇家卫士),官任骑都尉,后由湖北江夏迁居河南省光州固始;配郑;子一(黄湘) 黄 腾——公衡之子;初名黄迪,(231年农历9月5日-310年农历10月10日),蜀国延熙初年,为车骑将军;配郑;子一(黄知运) 第104世: 黄 湘——侃公之子;字坤望,东晋晚期任殿前侍史;配李;子二( 黄尧 、黄舜) 黄 哲——英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睿——英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知运——腾公之子;初名黄潜,字丕渭,(255年农历正月12日-340年农历9月20日),官至永嘉太守,立郡学,置义田;配詹;子一(黄元方) 第105世: 黄 尧——湘公长子;迁居到江苏南京铁井头;余情不详。 黄 舜——湘公次子;又叫黄扩,官任苏州总兵大元帅,留居信州;配何;子二( 黄杜 〈或黄社〉、黄迪〈或黄豫〉) 黄元方 ——知运之子;字彦丰,号苌馨,(280年农历正月4日辰时-375年农历11月15日寅时), 五胡乱华 ,东晋322年,随晋元帝 司马睿 南渡,入闽仕晋安郡太守,为福建黄氏最早入闽黄氏之祖,世称 晋安黄 氏,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三山 榴花 洞,居福州候官乌石山黄巷(今福州东街口南侧黄巷),谥“文节”;配郑;子一(黄仲) 第106世: 黄 迪——舜公次子;字遇龙,官任江夏郡太守,家居信州禾坪;配谢;子三(黄恕、 黄志 、 黄忠 ) 黄 仲——元方之子;字杓迪,(325年农历6月16日-402年农历10月2日),南郡都尉内史,葬于候官县西;配何;子九(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地、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 第107世: 黄 恕——迪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志——迪公次子;字从魁,从江西信州迁居到福建 邵武府 三都禾坪乡鹳薮落籍,后散布 外省 ;配江;子一( 黄良 ) 黄 忠——迪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371年农历10月21日-451年农历12月15日),封太史黄门侍郎;配王;子四(黄如章、 黄如意 、黄如诗、黄如文) 黄雍新——仲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雍天——仲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雍地——仲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雍金——仲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雍木——仲公六子;余情不详。 黄雍水——仲公七子;余情不详。 黄雍火——仲公八子;余情不详。 黄雍土——仲公九子;余情不详。 第108世: 黄如章——雍旧长子;余情不详。 黄如意 ——雍旧次子;字奎公,(399年农历10月15日-502年农历12月9日),东宫舍人,寿103岁;配胡;子四( 黄西 、黄齐、黄赋、黄辛) 黄如诗——雍旧三子;余情不详。 黄如文——雍旧四子;余情不详。 第109世: 黄 西——如意长子;字昱公,官仕梁,历官湖广江陵县令,安陆县令,便居于江夏焉; 配曲 ;子一(黄薰) 黄 齐——如意次子;(433年农历7月20日-511年农历11月12日),中郎将,赠太保;配林;子一(黄贵林) 黄 赋——如意三子;余情不详。 黄 辛——如意四子;余情不详。 第110世: 黄贵林——齐公之子;(466年农历6月25日-540年农历10月2日), 国子监祭酒 ,赠太傅;配詹;子四(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 第111世: 黄瑞仪—— 贵林 长子;余情不详。 黄端仪—— 贵林 次子,(500年农历5月15日-580年农历11月21日),南朝 建安府 都阳县令;配郑;子一(黄若) 黄祥仪—— 贵林 三子;余情不详。 黄礼仪—— 贵林 四子;余情不详。 第112世: 黄 若——端仪长子;(533年农历10月10日-605年农历9月19日),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配邱;子六( 黄浮 之、黄滔之、黄浪之、 黄流 之、黄渊之、黄源之) 第113世: 黄浮 之——若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滔之——若公次子;(566年农历9月12日-640年农历2月2日),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配陈;子二(黄芫、黄芳) 黄浪 之——若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流 之——若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渊之——若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源之——若公六子;余情不详。 第114世: 黄 芫——滔之长子;余情不详。 黄 芳——滔之次子;号竹岩,(600年农历7月2日-675年农历2月10日),撰 家谱图 序,官至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配郑;子三(黄冲、 黄守恭 、黄守美) 第115世: 黄 冲——芳公长子;又名守冲字士谦,(627年农历正月6日-710年农历11月15日),封秘书监;配苏,配胡;子二( 黄岸 、黄崖) 黄守恭 ——芳公次子;字国材,号一翁,晚号惟康,(629年农历2月1日-712年农历12月18日),第五子黄纶出继给黄守美为嗣;配李,配马;子五(黄经、黄纪、黄纲、 黄纬 、黄纶) 黄守美——芳公三子;字士材,号怡康,(633年农历3月8日-705年农历11月28日),由福州黄巷徙居福建漳浦南诏;配马(过继 黄守恭 第五子黄纶为嗣);子一(黄纶) 第116世: 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 涵江区 国欢镇 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 进升 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子三:谣、典、乐。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繁盛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其中文状元者7位即五代黄仁颖、宋代 黄公度 、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 仁泽 、明代黄钺、清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 黄中庸 、 黄镛 、 黄洽 、 黄祖舜 ;明代 黄景昉 、 黄士俊 、 黄道周 ,清代 黄机 、 黄锡衮 、 黄廷桂 。为尚书者7位 :明代 黄绾 、 黄光升 、 黄凤翔 、 黄汝良 、 黄钺 、黄懋官、 黄鸣俊 。 黄 崖——冲公次子;字宗楹,号魁梧,(676年农历7月7日子时-758年农历12月29日戌时),唐秘书监,葬于双阳山;配胡;子三(黄风、 黄雅 、黄颂) 第117世: 黄 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 称善 治,葬于闽县延福院西;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 黄盖 、黄华、 黄革 、黄莫;姜氏生黄慕、 黄著 、黄范、黄莅、黄荐 析居 台湾) 黄 典——岸公次子;字延林,(702年农历9月1日-780年农历11月2日),唐代宗763年举明经官,永春县令;迁入广东南雄黄氏之始祖,配赵;子四(黄顶、 黄硕 、 黄颖 、黄颉) 黄 乐——岸公三子;字延院,(715年农历7月14日-800年农历10月15日),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南;配林;子三(黄明、黄晖、黄旭) 第3世: 黄 英——谣公长子;葬于 囊山 院西九峰山;配何;子一(黄昌宗) 黄 盖——谣公次子;葬于 囊山 院西九峰山;配邱;子一(黄昌期) 黄 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正一品),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 清慎 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 林东 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 黄昌朝 ) 黄 革——谣公四子;修炼于福州岵山,唐朝太和中,升仙于鳌桥,世称岵山真君,祀有祝祷 必应 ,庙今犹存,郡志、通志有载。 黄 莫——谣公五子;768年明经及第,官大理评事,葬于金坑上,有碑;后黄始祖,配孔,配林;子三(黄昌岌、黄昌裔、黄昌业) 黄 慕——谣公六子;字孟华,官于海南琼州知府,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 著——谣公七子;字伯华,官于广东雷州推官,再迁山东黄县;余情不详。 黄 范——谣公八子;字仲华,官于 湖广 黄州通判,迁居湖广黄州;余情不详。 黄 莅——谣公九子;字玄华,官于崖州知州,迁居海南崖县;余情不详。 黄 荐——谣公十子;字 季华 ,官于嘉兴知县,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 顶——典公长子;字衮干,(730年农历12月19日-804年农历9月5日);配何;子一(黄恭)迁广东南雄派之祖 黄 硕——典公次子;字衮坤,迁仙游枫亭黄厝;配洪;余情不详。 黄 颖——典公三子;字衮山,号文峰,迁居惠安文峰山;余情不详。 黄 颉——典公四子;字衮河,迁居龙溪浦南;配王;余情不详。 黄 明——乐公长子;字裳龙,(732年农历7月15日-800年农历12月27日);配王;子一(黄敬) 黄 晖——乐公次子;字裳犀,居于后黄;配吴;子二(黄建伊、黄建亿) 黄 旭——乐公三子;字裳麟;配吴;子三(黄建海、黄建沪、黄建池) 第4世: 黄昌宗——英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王(长子 黄汝霖 出继给黄恭为嗣)广东南雄始祖;子二(黄汝霖、 黄观 ) 黄昌期——盖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詹(其子 黄准 出继给黄敬为嗣);子一(黄准) 黄昌龄——华公长子;唐朝794年,官至大理寺评事,葬于前黄山;配孔;子三(黄岣、黄衍、黄峣) 黄昌朝 ——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 黄峰 、黄倜、 黄峻 、 黄献 ) 黄昌岌——莫公长子;唐朝贞元初,赐中宪大夫,葬于国欢院北;配郑;子二(黄涅盘、 黄崇 精) 黄昌裔——莫公次子;唐朝800年,官居汀州宁化县令;配周;子一(黄阮) 黄昌业——莫公三子;唐朝834年,官至户部郎中,世居福州闽县五虎山,葬于大田驿东山后浮苍茶园边;配周;子三(黄方山、黄乌山、 黄道山 ) 黄 恭——顶公之子;(746年农历7月28日-821年农历2月15日),唐朝780年进士,官工部员外郎;配陈(胞兄黄昌宗长子 黄汝霖 为嗣)世居福州 南后街 黄巷;子一(黄汝霖) 黄 敬——明公长子;字衮干,(748年农历10月22日-822年农历12月8日);配林(胞兄黄昌期子黄准为嗣);子一(黄准) 黄建伊——晖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亿——晖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海——旭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沪——旭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池——旭公三子;余情不详。 第5世: 黄汝霖 ——昌宗长子;(759年农历7月16日-836年农历11月10日);配王;子二(黄琇、 黄福 ) 黄 观——昌宗次子;唐朝给事中,世居 候官县 东山,从候官县迁居江西 吉安府 泰和县;配阮;子三(黄舜元、黄舜臣、黄舜俞) 黄 准——敬公之子;(810年农历正月17日-880年农历11月21日);配王;子一(黄秃) 黄 岣——昌龄长子;官至福州长史;配林;子一(黄如规) 黄 衍——昌龄次子;官至潮州长史,遂居焉;配薜;子一(黄如现) 黄 峣——昌龄三子;官至大理寺评事;配孔;子六(黄瑜、黄琰、黄璩、黄琚、黄瑶、 黄璞 ) 黄 峰——昌朝长子;字景耸;官至仪同三司使,为浙江兴化郡城阮巷始祖,葬于上寺西;配朱;子一(黄确) 黄 倜——昌朝次子;字景周,(800年农历2月5日-880年农历12月12日),东黄始祖,葬上 林东 黄山;配朱;子一( 黄滔 )。 黄 峻——昌朝三子;字景崇,唐朝834年进士,历任河南固始县丞,候官县令,谏议大夫,以子 黄碣 贵累封御史中丞;配孟;子一( 黄碣 ) 黄 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 巩溪黄 氏始祖,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黄涅盘——昌岌长子;又名黄文矩,唐元和中,应闽王赐 妙应 大师,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崇 精——昌岌次子;又名黄忱童,号本寂大师,建蒙山寺,创抚州曹山禅院,唐天复间坐化,谥 元澄 ,葬于曹山,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 阮——昌裔之子;官至金华主簿,葬于国欢院;配沈;子一(黄蟾) 黄方山——昌业长子;余情不详。 黄乌山——昌业次子;余情不详。 黄道山 ——昌业三子;余情不详。 第6世: 黄 琇——汝霖长子;字裳冠,(812年农历9月19日-898年农历12月10日), 唐文宗 838年裴思谦榜进士, 官刑 部员外郎;配林;子一( 黄韬 ) 黄 福——汝霖次子;字裳秀。王氏;子(黄世和)曾孙黄程迁居潮州其裔昆甚盛。 黄舜元——观公长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臣——观公次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俞——观公三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 秃——准公之子;字裳龙,(840年农历4月16日-915年农历10月15日);配徐;子一(黄德) 黄如规——岣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如现——衍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 瑜——峣公长子;迁居陕西省 长安市 ;余情不详。 黄 琰——峣公次子;迁居四川省成都市;余情不详。 黄 璩——峣公三子;迁居浙江省宁波市;余情不详。 黄 琚——峣公四子;迁居广东省顺德县;余情不详。 黄 瑶——峣公五子;迁居江西;余情不详。 黄 璞——峣公六子;字景瞻,官至大理部事,居福建省 候官县 ;前黄始祖,有“一门五学士”之美誉,配孔;子八即仁溉(进士三史擢第以父荫文林郎)、仁渥(馆阁学士教读太子正字)、仁滔(侍御史居兴教里)、仁藻(馆阁学士著作郎其裔居岩浔、七步上黄)、仁泽唐乾宁乙卯(895年)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又名黄讽,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始迁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事迹载福州志。妣文氏,葬上林。(子二:慕华居仓山下林,慕风徙翁潭前黄)、 仁济 (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仁渭(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仁滂(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 黄 确——峰公之子;官至虞部郎中,为黄石东井郡城阮巷南安清源峰之始祖;子一( 黄珂 ) 黄 滔 ——倜公之子,(840—911年) 唐昭宗 895年赵观文榜进士,官监察御史,时值唐室衰落,河南光州固始人 王审知 割据福建一带,黄滔以文学儒士入王审知幕府座上宾,有《 莆阳黄 御史集》传世;尊为东里黄始祖。子一( 黄珦 ) 黄 碣——峻公之子;字德磊,谥忠义,赠司徒。福州道山黄氏始祖。从 王审知 由河南光州固始仕闽,闽小将,为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历官固始县丞,候官县令,福州通判,御史中丞兼谏议大夫,寻除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 威胜军 节度副使,唐朝光启890年 董昌 谋反,黄碣公以 死争 之,为董昌所害,其九传至南宋福州状元 黄朴 也。子一(黄环) 黄 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农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黄 蟾——阮公之子;余情不详。 第7世: 黄 韬——琇公之子;字建道,侍御史(839年农历正月21日-915年农历10月12日),配吴;子二(黄彬恭、黄彬敬) 黄 德——秃公之子;字建德,(870年农历2月22日-948年农历10月2日);配洪;子一( 黄源 ) 黄仁溉——璞公长子;著作郎;子一( 黄允 ) 黄仁渥——璞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仁渭——璞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仁藻——璞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仁泽 ——璞公五子;唐乾宁武状元,节度巡官,福州仓山下林黄氏始祖。子二(慕风居翁潭、慕华居白林即下林) 黄仁济——璞公六子;(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其子黄仲孚-----孙黄开------曾孙黄君卿-----元孙 黄詹 即黄汝詹居潮州(其弟黄汝方居鼎州)黄氏始祖为广东黄氏大族。 黄仁渭——璞公七子;(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余情不详。 黄仁滂——璞公八子;(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余情不详。 黄 珂——确公之子;迁居福州 晋安县 岵山莲花洋里;余情不详。 黄 珦——滔公子;字玉卿,(870年农历2月5日-944年农历12月25日);配郑,配欧;子五(黄仁愿、状元 黄仁颖 、黄仁宪、黄仁愈、黄仁干) 黄 环——碣公之子;字福周,赠承事郎,与儿媳林氏全家同时殉节于越州,全家百余口均遇害,赠大司徒,谥忠义,配康氏,崇祀忠义祠,从父难,赠承事郎,过继黄珍次子黄裕为嗣;子一(黄裕)其裔昆宋状元黄朴守居福州道山 黄 俶——曹公长子;字民玉,宋奉礼郎,迁居兴化府仙游县慈孝里大林,后分兴化府城南拱辰门,葬于白沙;配林;子一(黄祜)其孙黄遇迁居苏州醋库巷 黄 珍——曹公次子;(870年农历5月28日-943年农历11月12日),唐天复901年,特旨录授奉礼郎,为从叔司徒;配赵(兴化后村南唐团练使赵仁泽之女,封安人,次子黄裕出继给黄环为嗣);子二(黄祐、黄裕)孙黄遇迁居苏州醋库巷黄宅宋状元 黄由 其哲裔也 黄 佩——曹公三子;字 民声 ,(879年农历正月25日-960年农历10月18日);配王;子(黄禄裔孙大魁族永福一都龙屿状元 黄定 )

周边村民委员会

巷媳甬利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涵北路

周边培训机构

涵江区国欢镇巷利村龄鳄毽老学校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涵北路

周边村庄

巷利村 地址:莆田市涵江区

港利村 地址:莆田市荔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