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镇
洋中镇 洋中镇乡镇概况 洋中镇历史沿革 洋中镇交通概况 洋中镇经济发展 洋中镇基础设施 洋中镇民俗风情 洋中镇教育状况 洋中镇旅游资源 洋中镇人文历史 洋中镇特色小吃
洋中镇位于 尤溪县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 洋中村距县城48公里,距 尤溪口镇32公里。镇东部与 闽清县 金沙乡接壤,西部与尤溪县 西滨镇相连,南接尤溪县汤川、 溪尾两乡,北部毗邻 南平市 樟湖镇。主要为高山丘陵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无霜期295天。2017年,洋中镇行政区域面积33888公顷,常住人口24623人。洋中镇位于尤溪县东北部,距县城48千米。北纬26°10′~26°22′、东经118°21′~118°40′之间。西溪、洋樟公路过境。共辖17个 行政村:后楼村、康林村、龙洋村、联洋村、洋边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际口村、际深村、 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 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始建尤溪县,因境内有尤溪而得名。宋朝,尤溪分为四乡八里,洋中隶属兴文乡,其中洋中大部分...
详情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有1个社区
洋中镇位于 尤溪县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 洋中村距县城48公里,距 尤溪口镇32公里。镇东部与 闽清县 金沙乡接壤,西部与尤溪县 西滨镇相连,南接尤溪县汤川、 溪尾两乡,北部毗邻 南平市 樟湖镇。主要为高山丘陵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无霜期295天。
2017年,洋中镇行政区域面积33888公顷,常住人口24623人。
洋中镇位于尤溪县东北部,距县城48千米。北纬26°10′~26°22′、东经118°21′~118°40′之间。西溪、洋樟公路过境。
共辖17个 行政村:后楼村、康林村、龙洋村、联洋村、洋边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际口村、际深村、 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 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始建尤溪县,因境内有尤溪而得名。
宋朝,尤溪分为四乡八里,洋中隶属兴文乡,其中洋中大部分为长安里,后楼附近村落属安福里。
明 洪武年间,全县划分为50个都,洋中为15都部分,16都,17都。
50都制一直沿用至民国。
民国23年,全县划分为六个区,洋中隶属第三区西洋区。
民国25年,全县改为四个区,洋中隶属第二区西洋区,含洋中,桂峰,官洋,后楼四个乡。
民国29年,全县合并为25个乡镇,洋中为雍后乡部分,桂洋乡,香湖乡部分。
民国32年,撤区,乡镇数目缩减至19个,洋中为雍后乡部分,桂洋乡,香湖乡部分。
民国34年,全县又改为13个乡镇,洋中隶属西溪镇,公所驻地西洋村。
1949年7月5日尤溪县和平解放。
1953年,全县先后设立11个区、125个乡。洋中为第十区,公所驻地洋中村,第十区含:洋中、康林、后楼、官洋、本洋、际口、桂峰、龙洋、官圳、白漈等11乡。
1955年,第十区并入第三区,洋中隶属第三区西洋区。1958年初,撤区并乡(镇),全县划分为11个片、65个乡(镇),洋中隶属洋中片区,含洋中、后楼、桂峰、官洋四乡。
1958年9月起,撤片、乡(镇),设立人民公社,洋中隶属上游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洋中村。
1959年6月,各人民公社改以驻地名称命名。洋中为洋中人民公社,下含:洋中、后楼、桂峰、官洋、官圳、康林、康甲、坎兜、龙洋、际口、丹坑、落洋、刘溪、洋边、贵同、际头、深度、仙岭、洋头19个 生产大队。
1959年12月,撤消洋中人民公社,并入西洋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全县改划为32个人民公社,有洋中,后楼,桂峰三个人民公社。
1962年底,三个人民公社又合并为洋中人民公社,公社驻地 洋中村。
而后基本没有变化.
1986年,公社改乡,名为洋中乡,乡政府驻地洋中村。
1994年,撤乡建镇,名为洋中镇,镇政府驻地洋中村。
洋中镇交通发达, 福银高速公路过境35.6公里,并 洋中地图 在集镇中心设立互通口,距福州98公里,三明116公里。互通口的建立,使洋中成为福州进入三明的第一站,三明市的东大门,是对接省会、闽东南乃至整个华东大市场的最前沿。
其他主要交通线路:洋中经龙洋、华兰、草洋峡到县城,全程45千米;洋中经龙洋至拥口村,全程20千米;洋中经后楼至西洋20千米;洋中经天堂、官洋、王宅至 闽清金沙乡全程40千米;洋中经水圳至香湖20千米;洋中经漈口至南平市 樟湖坂20千米;官洋经 南平高州村至古田县弯口村20千米;桂峰至樟湖坂15千米。
1986年,洋中乡人民政府设在洋中村湖头,下辖17个村委会。全乡农业总产值2270.71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47.72万元,林业产值640.77万元,牧业产值502.50万元,副业产值64.24万元,渔业产值15.48万元。全乡工企业总产值589.42万元。乡办工企业主要有:电力总站、农机修配厂、木制厂、林果场、家具厂、车队等,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2300千瓦;村办工企业有水电站、造纸厂及粮食饲料加工厂等。
1994年,洋中撤乡建镇。全镇社会总产值39374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0494万元(工业总产值16951万元,农业总产值13543万元); 企业总产值25831万元;商业总产值2403万元; 建筑业总产值382万元;运输业总产值4489万元;饮服业及其它各业1606万元。全镇粮食总产量2556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90元,财政收入1432万元。
洋中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集镇所在地相继建成农贸市场、街心公园、“崛起”雕塑园、洋中卫生院新门诊综合楼、洋中中学科技楼、洋中中心小学、洋中中心幼儿园、自来水厂和变电站。水电开发装机容量达2.3万千瓦。全镇各村均实现“三通”(路、电、电话),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京福高速公路贯穿洋中境内9个村32千米,在集镇所在地建立互通口,在官洋村、 龙洋村分别设立服务区、维修区。全镇各种产业协调发展,企业生产初具规模,竹木制品、纺织品、建材、各类农副产品的生产体系日趋完善,同时建立烟叶、食用菌、特种养殖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八大种养基地,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夯实了基础。
引龙灯 (5张)
迎 龙灯:每年春节过后从初四到元宵节是小镇最热闹的时候。每年这个时间段洋中各个地方相同姓氏的会举办 迎龙灯活动 。当确定好举办日期时,首先,人们会在当天清晨到寺庙替菩萨点灯,接下来就把菩萨引到固定场所给同姓氏的人祈祷。这就算是引龙灯的开幕式吧。到了傍晚(大约在晚饭过后)迎龙灯就开始了,这时你会看到几条长龙追随着龙珠给洋中各家各户人民拜年。当然热情的洋中人民会早早的打开大门,准备好大量的鞭炮烟花恭候神龙的到来,祈祷神龙来年风调雨顺。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中心小学位于洋中政府所在地,创办于1938年,前身为“三包庵小学”,1960年更名为洋中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830人,其中寄宿生181人,分别来自官洋、水圳、洋边等13个行政村。专任教师62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40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小学高级教师36人。学校占地面积1976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938平方米,学生体育活动场地6300平方米。
洋中中学的前身为“洋中小学附设初中班”,校址在洋中坎兜九校头,创办于1958年9月,1958年11月4日定名为“ 尤溪县第四中学”,1978年改名为“尤溪县洋中中学”。于2011年,洋中中学将成为“ 尤溪一中附属中学”。
学校现在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50人,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中学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5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134㎡,生均面积9.72 ㎡,体育活动场所2300 ㎡,教学楼建筑面积1058 ㎡,科技楼建筑面积1289 ㎡,旧实验楼建筑面积725 ㎡,砖木结构礼堂建筑面积422 ㎡,校园建筑面积7857 ㎡,生均校舍5.82 ㎡,图书室藏书13911册,生均10.3册,“386”DOS版电脑22台,还拥有2片80亩的勤工俭学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以“勤奋、守纪、友爱、求实、进取”为校训,狠抓党团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常规管理,讲求课堂效果,致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被市教委评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加快了建一流校园、创一流管理、上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步伐,以百倍的信心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 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 村部距 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 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
2007年6月9日,由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桂峰村荣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为我省第三、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古村落。
枕头山位于福建省三明市 尤溪县洋中镇 后楼村西北侧,方圆十公里。海拔976.4米,因山的形状像枕头而得名。古人有诗云:“自古名山唤枕头,天台高处几千秋。长横此地无人问,昨夜如何不好逑?” 枕头山山道崎岖,风景秀丽,素有“七岭八峰、七拐八弯、七古八怪”之称。枕头山的天然景物,造化神奇,集险、奇、幽、雅于一体。2003年被尤溪县政府授予县级森林公园,整个公园有两大景区:第一景区包括 观音洞等七大景观;第二景区包括牛角松等15个景点供游人观赏。
洋中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代有进士陈贵,曾任南京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司副使;进士杨丹民任江西永新县知县;还有父子举人蔡文盛、蔡梦锡,清代有进士杨大品,举人蔡钟鸣(任知县),蔡鸣凤、蔡宗谟、蔡友当、蔡建贡,武举蔡茂相、杨遇春、杨龙辉、蔡云飞、 杨延宝、蔡梦灏、蔡以馨、蔡宗文、蔡绍元(任两浙监大使)等。民国时期,有陈树勋(会省议会议员、古田县县长)、 蔡亮采(任省临时议会议员),还有 国民革命军团长陈荣标、杨忠贞、杨作源等。解放以后,有旅美博士林圣彩、旅美教授林昭怀(均在美定居)。旅港同胞蔡宣鹤(在港定居);还有台湾同胞蔡龙豪、蔡贻华,留台的国民党退伍老兵陈福惠、曾纪策、曾广桂、杨锡添、林昭光等。2010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中共十六大代表,第九、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蔡奇。
每年立冬时节(尤其是中秋季),洋中家家户户都忙乎于“补冬”(喝草根汤,补身体),而且都说在立冬这天“进补”最有效。这习俗从哪年哪月开始?本人不知晓,我想总有上百年不止吧。农村人靠的是体力吃饭,辛苦劳作了一年,在冬令进补,是为了来年有更强的体力。过去农村人经济收入少,高丽(参)、洋参、鹿茸对他们来说是不敢奢望的奢侈品,但他们懂得“就地取材”,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前山后野生野长的草根来强身健体。
如今,对手里有钱的城里人和富裕起来的农民,各种补品保健品不再是买不起的奢侈品,但是他们还是对这真正纯天然的草根汤情有独钟。 在洋中有草根市场,有生产销售罐装密封草根汤的企业,有以草根汤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肴。
草根汤配方众多,可使用的草根有20 多种,居家配制草根汤可到草根摊上根据家人的身体特性请卖草根的老药农帮助选择几种配伍。以草根汤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肴中, “洋中草根汤”,使用草根多达10多种,与之同煮的动物性原料有4种以上,因此草根香气浓郁,口味醇厚,油而不腻。
爱英卤味历史悠久,是洋中最早的一家卤味小吃。从创立之初简单的炸虾、炸鱼几个特色菜,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可以说是伴随着洋中人民一起见证洋中小城镇的的发展。多年以来爱英卤味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今爱英卤味的主要特色菜有:卤鸭、熏鸭、 童子鸡、 荔枝肉、泡爪、鸡翅、爆炒鸭珍、大肠、小肠、鸭心等等。成为洋中人民迎宾接客的必备佳肴。
新湖饭店是集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洋中特色饭店。饭店坐落于洋中镇湖头小区,林业站对面,距离高速出口仅几百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饭店经营数十年,内设有4间豪华餐饮包厢。饭店主要经营洋中草根汤、白斩鸡鸭、绿 笋汤、洋中 苦笋、洋中 营养米汤、 熏兔、家酿米酒、 酒酿酒等洋中特色风味名吃,是洋中人民接待贵客以及游客观光旅游的理想接待场所。
周边乡镇
洋中镇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
周边村庄
洋中
地址:三明市尤溪县
中洋村
地址:三明市尤溪县
桂峰村
地址:三明市尤溪县
龙洋村
地址:三明市尤溪县七三七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