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星村
蓬星村 蓬星村历史沿革 蓬星村安溪县蓬莱镇蓬星村委会概况 蓬星村历史人文 蓬星村领导班子
蓬星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 蓬莱镇,在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山坡地,。因该地最大村落为福黎溪,故称福洋。原隶属鸿福乡,明清属修仁乡崇善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蓬莱乡登山保。1952年属第三区登山乡,1958年成立蓬莱公社属植洋大队,1984改为蓬星村委会。1959年析出植洋村时,蓬星归属植洋村。1961年8月再从植洋析出为独立村,称福洋大队。1982年,因与祥华乡福洋村同名,故改为蓬星。村委会设在大寿,辖8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刘、吴、傅姓。蓬星村系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安溪县西南部,距县城约25公里,东与登山村接壤,西与植洋村交界,北连鸿福村,南邻福山村。蓬星村村落面积2.84平方公里。蓬星村全村山地2000亩,总人口1338人,3个自然角落,12个村民小组。主要生产种粮、种茶、劳力外出劳务较多。现有村内有三个字姓,即姓刘、吴、傅。刘...
详情蓬星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 蓬莱镇,在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山坡地,。因该地最大村落为福黎溪,故称福洋。
原隶属鸿福乡,明清属修仁乡崇善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蓬莱乡登山保。1952年属第三区登山乡,1958年成立蓬莱公社属植洋大队,1984改为蓬星村委会。1959年析出植洋村时,蓬星归属植洋村。1961年8月再从植洋析出为独立村,称福洋大队。1982年,因与祥华乡福洋村同名,故改为蓬星。村委会设在大寿,辖8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刘、吴、傅姓。
蓬星村系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安溪县西南部,距县城约25公里,东与登山村接壤,西与植洋村交界,北连鸿福村,南邻福山村。
蓬星村村落面积2.84平方公里。蓬星村全村山地2000亩,总人口1338人,3个自然角落,12个村民小组。主要生产种粮、种茶、劳力外出劳务较多。现有村内有三个字姓,即姓刘、吴、傅。刘姓福黎溪角落1、2、3、4、7等五个生产小组,约120户,500多人口。
由蓬莱刘姓第八世刘绳模公生有七子,即第五刘宣和、第六刘荘正、第敦城是开基,据说,过五层溪看母鸭到福黎溪,母鸭每日生双蛋,就此安居乐业,子孙昌盛,于1726年兄弟三人协力向姚姓置地筑祠,号曰黎溪祖宇,清中晚期出有刘文尉、文炳兄弟同科,现保留牌匾两块,旗杆石两对,祖祠门口庭。
吴姓由福山村吴姓来蓬星村远寿院定居,至今兴传在家300多人。
傅姓,由本镇丁山村论尾祖傅积善分来,蓬星村兴建傅氏学堂墘祖宇,至今已兴传在家400多人。
福黎溪刘氏的历史概况
我刘得姓始祖出自河南固始,至唐末刘楚官居光州大都督,其子刘翱、刘翔、刘幽入福建为官,定居建宁崇安麻沙。刘翱第九子刘铸官任江、浙、淮西路到置大使兼京东、河北东路招讨使,时泉尚春随迁居京口,即今江美镇江,率部抚西夏,护川陕,战金兵,创顺昌大捷,成为南宋与岳飞齐名民族英雄。刘铸死于军营,其三子刘随父侧,恐兀术毁父尸,迎柩南下卜葬安(系长泰里)。刘明之子刘逊徙石狮祥芝,娶石狮杨氏女为妻,后衍传二十四派,子孙兴旺发达,分布泉州各地,拓展漳州、广东、台湾、南洋,有迁江浙、山东、东北等地,尊奉刘铸为祥芝开基一世祖,至祥芝六区分一支拓安溪,十一世由安溪分一支拓蓬莱。
蓬莱刘氏开基始祖,刘钦,字素轩定居蓬莱后尊刘钦为蓬莱开基一世祖,至八世刘绳模生七子,分四、五、六、七子迁徙福黎溪时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公元1722年,福黎溪开基始祖宜和、荘止、敦诚兄弟三人,以耕读传家,子孙昌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兄弟三人协力向姚姓置地筑祠,号曰藜溪祖宇,清、中、晚期出有。兄弟同科,提标守府,祖祠文革被毁,牌匾亦然,今已恢复牌匾两块,且还保留旗杆石两对于祖祠门口庭。
柯怀莲 | 书记、主任 |
傅志良 | 支委 |
刘海根 | 支委 |
刘书田 | 村委 |
刘明计 | 村委 |
周边行政单位
蓬莱镇蓬星村伍碜退今军人服务站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周边农贸市场
第伍街.侨乡农贸市场店
地址:侨乡农贸市场90号
周边中餐馆
耀华香辣螃蟹店(麻店)
地址:蓬新村椅头林6号
周边乡镇
蓬莱镇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周边村庄
蓬星村
地址:泉州市安溪县
蓬溪村
地址:泉州市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