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坑村
下坑村
地处 湖头镇政府驻地北偏东6.8公里处,海拔736米。原称霞卿,又名霞山,1958年改为下坑。因位于山坳,故名。境内主要山峰为鹅角冠,海拔1088米。溪流为中溪。村委会设在小学内,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黄姓。地处 湖头镇政府驻地北偏东6.8公里处,海拔736米。原称霞卿,又名霞山,1958年改为下坑。因位于山坳,故名。境内主要山峰为鹅角冠,海拔1088米。溪流为中溪。村委会设在小学内,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黄姓。【地名含义】下坑古代称“霞卿”,有史可追溯至大明正统年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汉字简化时,为书写方便,被改名为“下坑”。【历史沿革】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清溪镇霞山保,1952年属第四区霞山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下坑大队,1984年改为下坑村委会,属湖头乡,1987年归并湖头镇。...
详情地处 湖头镇政府驻地北偏东6.8公里处,海拔736米。原称霞卿,又名霞山,1958年改为下坑。因位于山坳,故名。境内主要山峰为鹅角冠,海拔1088米。溪流为中溪。村委会设在小学内,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黄姓。
地处 湖头镇政府驻地北偏东6.8公里处,海拔736米。原称霞卿,又名霞山,1958年改为下坑。因位于山坳,故名。境内主要山峰为鹅角冠,海拔1088米。溪流为中溪。村委会设在小学内,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黄姓。
【地名含义】
下坑古代称“霞卿”,有史可追溯至大明正统年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汉字简化时,为书写方便,被改名为“下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清溪镇霞山保,1952年属第四区霞山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下坑大队,1984年改为下坑村委会,属湖头乡,1987年归并湖头镇。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下坑村位于湖头镇东北方向,四面环山。东与安溪县金谷镇东溪村接壤,距县城45公里;西与湖头镇半山村交界;南邻湖头镇产贤村,距镇所在地17公里;北与永春县达埔镇乌石村相毗邻。
【人口与土地面积】
下坑村村落面积0.8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现全村人口1500多人,400多户,旅居海外侨亲3000多人。
【建筑景观】
下坑村现有古代寺庙“龙凤洞”和“霞美宫”。龙凤洞,又称“仙洞”,位于湖头镇下坑村东出水格旗形仑,内奉祀南海观音、吴公真仙,兼祀神农大帝、玄天上帝、三代祖师、黄救贫仙、周仓、范公圣侯诸神。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乾隆《安溪县志 ·寺观》载:“仙洞,在下坑山。感化里(今属湖头镇)人李阆山建。洞祀五谷仙,甚显赫。士民祈祷者,络绎不绝。”霞美宫,位于下坑村宫仔仑中溪畔,始建无考。主祀吴公真仙,兼祀武德英侯、章三相公。20世纪80年代下坑水库蓄水,淹及宫址,故在原址填高,依原样重建。占地面积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多平方米。宫内原存有樟木雕刻的仿清宫殿式佛轿三乘,斗拱层叠,描金漆画;轿上精雕细刻的水浒108将,活龙活现。这108将惜于上世纪末被贼所盗。
周边政府机构
湖岭村程退惕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周边村庄
下坑垵
地址:泉州市安溪县
下楼坑
地址:泉州市德化县
下庵坑
地址:泉州市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