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仙村
华仙村 华仙村建设成就 华仙村华仙赋 华仙村华仙革命史
华仙村是铜鼓县 港口乡的行政村之一,位于铜鼓县西北边陲,村部离县城有72公里。东临本乡港口村,南连英朝村,西靠棋坪镇幽居村,北接修水县复源乡,全村45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4.8万亩,其中公益林2.8万亩,耕地面积443.46亩。全村有居民小组12个,现有农业人口1139人。在各级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华仙村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一、基础薄弱,建设不减华仙村地形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基础设施落后,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干部们积极争取上级扶持,2010年投资133万元硬化了浆坑至箬坪4.6公里通村公路;2011年争取到了省级“十二五”扶贫村项目,每年最少扶持项目资金10万元,第一年(2011年)利用扶贫资金修通了留本口至棕埚的5公里简易公路,结束了该片3个村民组没有公路的历史;201...
详情华仙村是铜鼓县 港口乡的行政村之一,位于铜鼓县西北边陲,村部离县城有72公里。东临本乡港口村,南连英朝村,西靠棋坪镇幽居村,北接修水县复源乡,全村45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4.8万亩,其中公益林2.8万亩,耕地面积443.46亩。全村有居民小组12个,现有农业人口1139人。
在各级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华仙村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基础薄弱,建设不减
华仙村地形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基础设施落后,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干部们积极争取上级扶持,2010年投资133万元硬化了浆坑至箬坪4.6公里通村公路;2011年争取到了省级“十二五”扶贫村项目,每年最少扶持项目资金10万元,第一年(2011年)利用扶贫资金修通了留本口至棕埚的5公里简易公路,结束了该片3个村民组没有公路的历史;2011年争取移动公司的支持,在我村新建移动基站一座,解决了通讯困难问题;争取水务局的支持,给该村新修水坝2座、水渠1000多米; 县发改委立项为该村白石组新修桥1座,投资10万元。
二、村落偏远,政策不远
华仙村是全县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是由原来的小噪、箬坪两个穷村合并而来的。虽然坐落边远,但是党和政府的爱民、惠民之风一样吹到了华仙村的每一户农民家里。2008年该村建了第一栋砖混结构的洋房子,共10户,是党的移民政策改变华仙的面貌,一边向上级汇报,要政策;一边向村民作宣传,用政策。自2008年开始,至目前该村共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退耕还林等生态移民房50多户,受益达200多人,享受各项补贴100多万元,村民享受的政策比其他村都更好。2011年争取新农村建设点1个,享受补助16.5万元。每年的退耕还林补助10多万元,公益林补助30多万元。2011年,该村是港口乡唯一享受太阳能、节能灶补助的村。该村的“五保”老人应保的都保了。
近几年来,华仙村很多工作获得了上级组织的嘉奖: 2008年获县综合“先进村”,获乡“党支部发展党员先进党组织”;2009年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乡“和谐平安先进村”;2010年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县“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先进村”;2011年获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配合单位,获县人武部“先进民兵连”,获乡“党建工作先进村”,获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
棘胸蛙养殖项目还在中央2台得到采访报道,这也是历史性的突破。
修河源头,赣西北部。古隶武宁,今属铜鼓。域耸岩峰,仙居此处。
华景桃源,赋青山以毓秀;仙岩玉璧,挹白云而钟灵。山分五脉,水漫四溪。清溪见底,高峰入云。北眺九岭巍峨,翠屏列户;南依碧水涟漪,锦带绕庭。天然生态,仙斧神工。
民康物阜,恩养百代;列姓先祖,业创千功。时难年荒,先民借密林以栖身;河清海晏,后裔离乡井而归宗。菜圃农舍,其序井井;黄发垂髫,其乐融融。时闻鸡鸣犬吠,衬乡间之静谧;闲看修竹茂林,添村居之雅兴。春来草繁花俏,燕剪莺梭,织田园之锦绣;夏至稻香菽黄,蛙鼓蝉鸣,奏福祉之乐声。
物产丰饶,有松竹、虫草、石蛙方兴;民风古朴,集善良、智慧、勤劳成风。敬德怀仁,嗣以淳风;博文约礼,蔚为人文。或农暇雨晦,棋艺契友,仿烂柯以对弈,因棋枰以度日;或春和景明,书法雅士,效兰亭而联句,借翰墨而抒情。
与良时而俱进,逢盛世以振兴。并村于廿世之季,兴庄于开放之中。鉴往知来,传承苏区历史;开物成务,弘扬革命精神。
斯地也,秀美之地;斯民也,怀葛之民。美矣哉,华仙新村!
刘铭哉87岁高龄。其父刘少臣于1927年参加革命,曾担任铜鼓县第三临时发展区大噪乡(第八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苏维埃政府设在今华仙村倒造埚(原胡志哉家)。大噪乡即今华仙村,是继大梅乡发展起来的“八乡苏”,乡苏维埃的发展路线是从幽居湾里,到大梅,再到山坳,在这一带成立了大噪乡苏维埃政府。刘铭哉小时候经历过或目睹了本村的一些革命战争活动。
港口乡华仙村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原箬坪村和小噪村合并而成的,因为在村的北部居中有一个华仙岩,于是取名为华仙村。全村由四条源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山坳、留本、小噪和大噪,东毗港口堪下,南连英朝,西接幽居大梅,北靠修水南门,境内山高林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困苦。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同志率领平江起义的部队从幽居来到港口,曾在英朝的王水章家驻扎。后来黄公略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今华仙村、英朝村均发展为苏区。而从港口台埠起往东的地区都属于“白区”,人们是不能自由通行的。国民党第五十师来到修水,他们分别在修铜夹界的黄沙坳、分水坳和马面咀修筑了碉堡,大肆杀害革命党人和群众,还经常蹿入今华仙村留本、箬坪抢掠,甚至奸污妇女。他们到留本“摘菜”的情形在刘老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据统计,敌人在该村范围内杀害的革命党人和群众共达42人之多,除一部分人的后裔还在本村外,很多烈士根本没能留下后代。
刘老谈起许多往事,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敌人抓住36人,其中有一个小孩,乡绅王蔚清在呈给国民党丁营长的信中说“三十六人全是匪,拜上丁营长枪毙”,有人想替那个小孩求情,凶残的敌人却没有放过小孩,三十六人全部罹难。1934年8月21日(甲戌年七月十二日),在黄沙坳修碉堡的国民党五十师300多敌人“进剿”乡苏区所在地——留本倒造埚,攻打“二分区”,打死三人,打伤一人(胡合圆,胡扬生的父亲),乡苏区遭到彻底破坏,敌人在这一带周围的关隘修筑了三个碉堡。事后,年仅16岁的刘铭哉参与了三个死者的安葬活动,他们是用薯匝埋葬死者的,其中有一老者是红军印章的刻工。对于“白军”的疯狂扑杀,修水大桥等地的一些共产党员樊如周、樊哲发、郑美金、徐荣林、朱金龙、朱荣林等纷纷转移到留本、大梅洞等地继续与敌人斗争。敌人的软硬兼施,就像大浪淘沙,使真正的革命者得到了洗礼,也看清了一些禁受不起烈火考验的假革命者的面目。为了不让枪支落入敌人手中,湾里樊庆福与修水的樊哲发把24支枪造成一个坟冢,躲过了一劫。解放后,樊哲发担任修水县政委,亲自到湾里挖出这些枪。这些枪现陈列在修水烈士馆。而樊庆福在“打分区”时,因犯贪污罪被杀。樊如周由于郑美金叛变,被国民党靖林乡长平柳波割去左耳,后来郑美金在东港乡渣津被处决。樊和轩、庆昌兄弟曾担任乡苏维埃主席,后变节投敌,做了国民党自新保长,最终在车家岭魏义清门前被枪毙,一同枪毙的另外还有两人。
华仙村的祖辈们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据我所知,单单留本、山坳、小噪三个小组就有六户人享受烈士家属待遇,这六户人分别是饶瑞堂、饶南浦、樊炳轩、姚相如、万瑞堂和陈欲贵。我们应引以为荣,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节选自《华仙村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007年 刘铭哉、樊炳轩口述,樊雄文整理)
周边
正德有品
地址:宜春市铜鼓县城南西路鸿运嘉园南侧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庆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定江西路
周边景区,
华仙岩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周边村庄
华仙村
地址:宜春市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