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山村
狂山村, 狂山村人口发展, 狂山村经济发展, 狂山村基础设施
狂山村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雪野街道 ,位于莱芜区以北25公里、 雪野水库以南4公里的狂山脚下,以山命其村名。本村沿狂山老沟自东向西有3华里之长,分上、中、下3个狂山村。沟中泉水从“泉飞崖”、“石棚沟”经下河转向西流,奔江水村而去。狂山村面积1320亩,其中耕地面积605亩,235户,总人口751人。上、中、下三狂山均隶属于狂山村民委员会,村委驻地上狂山。狂山村有毕、刘、宋、张、王、李、吕、陈8姓。毕姓为大族,其家谱记载:先祖于 明朝洪武年间由冀州枣强县迁发而来。下狂山一支先由淄川经东下游村最后来到狂山,在此开荒筑屋,称其家园为“毕家屋子”。上狂山一支则由莱城附近的毕家台子迁此已历九世。王姓先祖乃毕姓寄养成家立业,也历八世,故有“王家办公事到毕家林上坟”的历史。张、李两姓迁此较晚,人口仅次于毕姓。狂山村在乡保制年间,隶属石城保汇元乡。在区乡制年代属雪野...
详情狂山村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雪野街道 ,位于莱芜区以北25公里、 雪野水库以南4公里的狂山脚下,以山命其村名。本村沿狂山老沟自东向西有3华里之长,分上、中、下3个狂山村。沟中泉水从“泉飞崖”、“石棚沟”经下河转向西流,奔江水村而去。狂山村面积1320亩,其中耕地面积605亩,235户,总人口751人。上、中、下三狂山均隶属于狂山村民委员会,村委驻地上狂山。
狂山村有毕、刘、宋、张、王、李、吕、陈8姓。毕姓为大族,其家谱记载:先祖于 明朝洪武年间由冀州枣强县迁发而来。下狂山一支先由淄川经东下游村最后来到狂山,在此开荒筑屋,称其家园为“毕家屋子”。上狂山一支则由莱城附近的毕家台子迁此已历九世。王姓先祖乃毕姓寄养成家立业,也历八世,故有“王家办公事到毕家林上坟”的历史。张、李两姓迁此较晚,人口仅次于毕姓。
狂山村在乡保制年间,隶属石城保汇元乡。在区乡制年代属雪野区抬头乡。1958年成立 人民公社,划归口镇公社山口管区,后改为口镇青山乡。 2020年7月,撤销莱芜区雪野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雪野街道,狂山村隶属雪野街道。
该村先民选中狂山脚下筑屋立业,是因为有“三龟二狮五龙戏蛛”的风水宝地之称。虽居山中却不乏黄土,且土层深厚,种出的豆麦,自古就有上市品质一流的说法。
狂山村东临东狂山又叫黑山,肯民凳验其山南坡平缓,巨石林立、怪状奇形,从山脚到山顶天工巧布。如纱帽石,挂天石(也叫大铎石),香炉石,由于山石遍布,草木见少,远望一片青格白立黑,故名黑山。山中洞穴众多,是狐、狼、獾、兔藏身之处。山鹰山鸡时翔时鸣;丹参、黄芹多种中草药随处可采。村南龙爪山也叫椅子山,是狂山村的南屏障,山下发脉三条土岭——黄土岭、杏树顶、荣棒岭都向着村中土山——峰山聚拢。这便是“五龙戏蛛”中的三龙。三条土岭及其侧翼淤积的小洼地是祖辈们耕作的良田。
狂山村人自古勤劳吃敬想苦,靠山治山代代不止。纵横的山间羊肠道,无数的沟中拦水堰随处可见。祖辈们曾在这块沙土地上耕耘了一代又一代。花生、杂粮是种植的主要作物,年年收获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才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山区待要富,封山造林闸水库”的口号下,20世纪50年代开始封山闸山沟。1956年合作化时期营造了黑山前的柏树林,闸了第一个泉子崖拦沙石坝,保护了老沟下游两侧的房屋和田地。
“富土贫水山沟多,天不下雨无收获”是狂山村人过去靠天吃饭的真实写照。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狂山人在治山治水方面大见成效。此间,党支部书记毕于艮、大队长张俊友带领社员封山闸坝十年不止。1965至1968年以松树为主,栽满了东山、南山坡,在狮子沟营造了栗子园。10年以后,狂山村山岭焕然一新。“全年山青岭绿,五月洋槐飘香,八月花椒红透,九月栗子出仓”。
狂山村人勇敢,有奔腾的龙马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勇于参军支前。在 平津战役和 淮海战役中,牺牲了王爱和、毕于奎、毕于吉、毕于思、毕思友5位烈士。在 抗美援朝保家卫少项应料国的年代里,有毕于谈、毕德功、张俊杰、王爱俭、王凤山5人赴朝参战。在艰苦的八年 抗日战争岁月中,狂山人积极地组织起来,自卫团、儿童团、妇救会与鬼子、汉奸巧妙地周旋,38名共产党员秘密地进行抗日宣传工作。
狂山村在1941至1942年间,曾连遭“三大劫难”。后,才终于迎来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4年成立互助组,I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社,由赴朝转业军人共产党员毕于谈任社长。1957年转为高级金星农业合作社,土地连片耕作,深翻整平,手摇皮带传送式水车提水浇园,胶轮车的使用,双铧步犁、耘锄开始使用,家家户户屋内正面墙上挂毛主席画像,扩音小扬声器,听莱芜县的有线广播……人们对走 社会主义道路怀有美好的期望。1958年加人口镇人民人社,村改大队,分4个生产小队归战拒为基本核算单位。从此实行“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的粮食分配方法。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种植结构单一,雄翻和地瓜为主。
进入20世纪80年代,狂山人真的过上了天天吃白馍的新生活。1980年全村接了电,1982年土地联产承包到户,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玉米面积占了大头,农户的囤里有了余粮,银行里有了存款。
1994年村民集资修成自来水。1997年莱城区财政局扶贫组帮助狂山村修通了北接大连沟公路、西到江水村的公路,修公路桥4座,架起跨狂山老沟的石桥1座,开辟了通街大路,从此,以往闭塞的狂山村,可以大汽车进村,三轮车并行了。几年后,多数农户三轮车、摩托车一齐进家。进入21世纪,80%的农户安了电话,成为电话村。大部分农户建修了出厦瓦房,少数人家盖了小楼。多少年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顿顿白馍要啥有啥”的应求谜梦想都成了现实。狂山人崇尚知识。20世纪初,就有王希恩、毕德茂办私塾。抗日战争时期,由谷堆山村崔京明到狂山办小学。1950年村立小学正式成立。本村吕广胜为第一任教员,毕于道为校长。毕思首是新中国成立后狂山村第一个初中生。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到600多口,学龄儿童大增。1975年大队集资修建了占地12亩的狂山小学,从此结束了借民房作教室长达25年的历史。次年,增设两个村办初中班。此后的10年中,年年有人升人大学。毕研明、张兴明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随后是王会龙考入南开大学,王芳利进 曲阜师范大学,毕于法升入 山东矿业学院,毕建立考入航空学院……2002年,本村本科生达12人。研究生王芳利和张兴国分别找了女博士生对象。现在从事教学工作的狂山人达到18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狂山村多数人,想走出狂山沟,干番大事业,做笔大生意。毕胜杰在莱城从事五金生意已成百万元大户;毕思俊加工 保温材料已成几十万元大户;研究生刘广海在北京搞发明月薪上万元,成为目前狂山年收入最高的人。
如今的狂山庄,走上了富裕的小康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新历程中,必将更加繁荣兴旺!
周边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中西大街13号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小营盘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地址:雪野镇雪野大道中国邮政东南50米
周边乡镇
雪野街道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周边村庄
狂山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