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园镇
榴园镇 榴园镇简介 榴园镇行政区划 榴园镇生态环境 榴园镇民营经济 榴园镇特色产业 榴园镇城镇建设 榴园镇产业发展 榴园镇文化建设
“榴园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城区西郊,是典型的城郊镇。辖54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0827人(2017年) 。辖区东西长50余华里,南北宽近20华里,总面积122.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万亩。206国道纵贯南北。2014年,榴园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榴园镇地理位置 郯薛公路横穿东西,南靠京杭大运河,北依枣庄水旱两大交通枢纽,距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仅2公里。该镇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冠世榴园”景区总体坐落于镇境内,因此,得名“榴园镇”,万亩榴园连同市农业新技术园、康居生态园、石榴盆景园区民营经济园、奇石园六大园区具相当规模,工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辖:卜村、南刘、 周庄、马山套、后湖、曹马、牛山后、颜村、 小庄子、西棠阴、后光庄、和顺庄、白楼、七里山、东匡、陈村、位楼、南棠阴、 前湖、桃花...
详情“榴园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城区西郊,是典型的城郊镇。辖54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0827人(2017年) 。辖区东西长50余华里,南北宽近20华里,总面积122.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万亩。206国道纵贯南北。
2014年,榴园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
榴园镇地理位置 郯薛公路横穿东西,南靠京杭大运河,北依枣庄水旱两大交通枢纽,距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仅2公
里。该镇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冠世榴园”景区总体坐落于镇境内,因此,得名“榴园镇”,万亩榴园连同市农业新技术园、康居生态园、石榴盆景园区民营经济园、奇石园六大园区具相当规模,工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辖:卜村、南刘、 周庄、马山套、后湖、曹马、牛山后、颜村、 小庄子、西棠阴、后光庄、和顺庄、白楼、七里山、东匡、陈村、位楼、南棠阴、 前湖、桃花村、王庄、朱村、孙庄、林桥、关山口、王马山、北孙庄、王府山、白庙、北棠阴、八屯、匡四、栾庄、马河、贾泉、匡五、韩楼、郭庄、前光庄、白楼、 逍遥、北刘、张村、吴庄、濠沟、褚庄、张庄、李山口、娘娘坟、官庄、付庄、龙泉庄、高庄、苗圈。
峄城区榴园镇依托“冠世榴园”的优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坑塘、煤矿塌陷地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养殖业,营造出了林果飘香,坑塘涌绿,鱼跃鸭欢的良好生态环境。
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该镇河道污染, 林网遭伐,砖窑林立。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镇确立了科学发展主题,决心走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该镇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涉及石榴种植的村达15个。 石榴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防沙护坡,而且石榴果可以加工成上等的饮品和中药材,经济开发价值极高。他们抓住这一优势,鼓励和支持农民大力种植面积达2万亩。2002年,他们又利用西南山区荒山资源多的优势,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一座“冠世榴园”姊妹园,种植总面积达3万亩。同时,他们还引导农民巧妙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栽植石榴树,发展生态石榴专业村,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加收入。该镇王府山村,是市级生态村,每年仅庭院石榴一项人均收入500多元。此外,他们还借助这一优势,建立了20多家“田园人家”——庄户饭店,并推出了“进榴园、观榴景、喝榴茶、吃农家饭”的“休闲游”主题。每年春季到立冬前, 游客盈门,生意兴隆,为该镇的“观光农业”和“冠世榴园”新添了一景。仅此一项,每户年可收入5万余元。在此基础上,这个镇又大力发展了以 板栗、凯特杏为主的林果业和花卉、 盆景业。全镇已发展林果专业村18个, 花卉、盆景专业户40多家,林果业形成了榴园农民增收的半壁河山。
开发坑塘废地,建设生态经济园区。榴园镇有大小沙河故道3000多亩,再加上60多个坑塘、废窑场、煤矿塌陷地,可用于开发的湿地资源达5000余亩。他们采取“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办法,鼓励农民和机关干部承包租赁农村坑塘、废弃窑场,开发沙河故道,联手搞经济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园区,或种藕、或养殖、或养鸭、或植树,使全镇沙河故道、坑塘湿地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
2007年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位、资源优势,以培育 主导产业,促进民营经济集聚式、规模化发展为方向。按照“四放开、五不限、六个一样”的原则,放开、放活、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最大限度地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全镇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民营经济利税额达到历史最高值。纳税额占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
一、实力显著增强,总量迅速膨胀。通过 政策扶持,领导帮包,推行党政成员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加强指导和服务,大力培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档次。以镇驻地、 桃花、棠阴三大民营经济聚集区为依托,加快培育特色民营群体,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355户。民营经济强村2个,全镇民营经济单位数3982个,其中民营企业105个, 个体工商户3876个。全镇民营经从业人员15916人,其中民营企业7085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8430人,全镇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3248万元,完成年计划114.4%,同比增长39.6%。
二、壮大民营工业,提升发展质量。坚持抓大扶强,膨胀骨干,大力发展民营工业,重点培植源大淀粉、东方淀粉、舜天彩印、富源玩具、丰源 金属制品等民营大户,推动玩具、彩印、淀粉、纺织、 陶瓷等优势产业的发展。2007年工业增加值60604万元,同比增长39.6%,规模 工业增加值24641万元,全镇民营经济营业收入277494万元,占年计划的114.4%,同比增长39.6%,其中工业营业收入205346万元,规模工业营业收入82138万元,全镇民营经济利税总额30525万元,占年计划111.7%,同比增长39.6%,全镇民营经济出口交货值31083万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工业出口交货值23001万元,同比增长29.1%,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9201万元。
三、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引进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镇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2514万元,占年计划的114%,同比增长47.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660万元,同比增长47.1%,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664万元。全年新增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5个,分别是坤元塑编、新星钢结构、通源纺织、东方纸业、旭鑫车辆制造项目,全部完成了年度计划投资,主体工程已完工,投产运营。全镇民营企业安全生产态势良好,全年无重大机械和人身伤亡 事故,企业“三废”排放达标,新上项目做到“三同时”,人口和 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均达到管理要求。
石榴作为一个品牌产业,已成为该镇一项名副其实的大产业。榴园镇以石榴及相关产业为主线发展农林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已特有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和谐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 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镇村面貌,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该镇 北孙庄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北孙庄村位于该镇西北部的“万亩榴园”内,是榴园镇8个市级文明生态村之一。由于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家家都有了 机动车,再加上村子位于景区内,来往的旅游 车辆也较多,村里正在自费修一条“村级外环路”来适应车辆增多的需求,一来可以减少安全隐患,二来也为村子以后的规范发展打下基础。
2006年,北孙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100元,率先在全镇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户户通 自来水,实施了沼气建设工程,建成了文体 休闲广场,村庄绿化达到市级标准。全村1006人,258户,耕地1050亩,石榴丰产林面积达600余亩。该村地理位置的优势带来了石榴资源的优势,村里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石榴产业。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
我国著名的冠世榴园景区就坐落于该镇境内,石榴也就自然成了该镇的标志,榴园镇也因此而得名。该镇石榴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石榴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产值过亿元,整个 峄城区从事石榴生产的1.29万人中,有1.2万人在榴园镇。在做大石榴产业的工作思路上,区、镇两级政府的想法是一致的。2005年8月,峄城区专门成立了石榴产销协会,注册了“峄城石榴”商标。为石榴产业的全面推广做好了 品牌准备。同年12月,在此基础之上又成立了峄城区石榴质量信用协会,又为石榴产业的推广制定了信誉保障。有了品牌和 信誉这两块金字招牌,就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该镇正在筹备建设全国标准化石榴示范区5000亩,已投入先期建设资金50余万元,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扩大后的标准化示范区具体包括榴园镇 王府山、白楼、魏楼、小庄子、朱村等5个行政村,示范面积5000亩。在示范区内通过采取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以获得比普通生产的果园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促进全区石榴生产再上新水平,同时带动石榴饮料、 石榴茶、石榴酒、石榴盆景、石榴药材等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为落实全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的工作部署,榴园镇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突出生态,讲文明树新风,提升建设 品味,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立足城郊优势,加强 规划管理,提升配套建设水平。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乡结合部。进一步加大设施改造和开发力度,着力抓好榴园路、206国道和开发区道路配套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照明、供 排水、通讯、 电力设施配套。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桃花村、马河、北刘庄等“城中村”的改造和背街小巷治理,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一步到位,一次成型,促进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二是突出特色,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冠世榴园”景区为中心,向西部、南部 辐射,扩大石榴生态林面积10000亩。坚持不懈地抓好平原林网和沿河、道路两侧、驻地单位周边的绿化,建设绿化带25公里,栽植绿化 苗木200万株。大力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休闲、垂钓、观光、餐饮等生态精品工程20余处,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抓手,扎实开展“一建四改”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建 沼气池450个、自来水入户率达65%。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三下乡、“创文明城市、做文明人”活动,评选文明家庭、文明标兵、好 媳妇、好婆婆200余个(人),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庄创建活动,全镇建设村级“文明一条街”16个,开展科教、文化、法律、卫生、道德规范等“五进村”活动5次,丰富了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坚持“巩固、提高、拓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各项创建工作,推动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榴园镇从解决好“三农”问题入手,突出特色巧打优势牌;扶持壮大龙头 企业,搞好农产品转化增值;用活政策,大力转移剩余劳力,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2008年1至4月,全镇农业增加值达7000多万元,增长6.2%;农民人均 现金收入1026元,同比增长4.8%。
抓住优势产业的“牛鼻子”,搞好规模扩张,夯实农民收入的基础。榴园镇是石榴、大棚果、大棚菜的专业生产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之前,这个镇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规定了“三不发展”,即不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不发展, 市场考察不准、没有把握的产业不发展,违背农民意愿的不发展。并确立了以“六园”、“三带”、“两化”建设为重点的农业产业调整 框架。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该镇巧打“石榴牌”,形成了石榴盆景制作、石榴苗培育、石榴饮品生产、石榴餐饮等优势产业。全镇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8万亩,其中发展无公害石榴基地近4万亩,发展大棚果300多亩,高效 蔬菜大棚3000多个,石榴盆景园23个,发展 养殖小区25处,发展养殖专业村28个,四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
以龙头带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的能力。该镇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偏低,外向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业带动乏力的实际,采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拉长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在抓好现有的 淀粉、玩具、石榴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同时,引导各龙头企业先后与 省农科院、北京大学、莱阳农学院等二十多所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全镇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家,实现 农产品转化率48%以上,带动了玉米、石榴种植业的规模膨胀和农民增收。
用活政策,鼓励农民离土生财。该镇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20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力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构建了 平台。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与劳务输出部门合作,推荐更多的农民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同时搞好用工信息、技能培训、定期 考察等方面的全程服务。据调查,该镇农民长期在外 经商、打工的人员达4000多人,农忙季节打短工的人员达18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外出务工农民每年可实现收入3800多万元,全镇人均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以上。
榴园文化特色强镇
榴园镇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名人辈出,青檀寺、大光明寺、石榴盆景园、三近书院、匡衡祠、权妃墓等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点缀在榴园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使这里墨香四溢,活力无限。
近年来,榴园镇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石榴产业基地、省级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鲁南地区宜居宜游的生态小镇”建设目标,坚持高标准编制城镇规划,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兴旅游景点,大力乡村文明创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重点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一个极具文化、特色强镇的形象魅力无限。
借助景区优势,做深石榴文化产业。不断扩张石榴规模,壮大产业集群,全镇发展生态石榴专业村13个,发展林果专业村18个,花卉、盆景专业户40多家,发展石榴盆景园50亩,年产石榴盆景3万余盆。同时,纵深推进石榴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逍遥峪、大理峪、冠世榴园生态文化产业园、逍遥峪奇石园、添祥庄园、王府山商业旅游综合体等新兴旅游景点建设,打造休闲旅游新亮点。狠抓长生泉景区、逍遥峪奇石园等精品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借助浓郁的“榴园·榴乡”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重点扶持象山农家乐、稻花香农家乐和王府山农家乐发展。
该镇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扎实开展文明乡村创建。确定了“面向群众、服务发展、狠抓载体,逐步繁荣”的工作思路,投资1800多万元,实施了54个村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工程,镇驻地及各村生活垃圾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收集覆盖率达100%。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等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学生、教师、农民等各行业人员参与到乡村文明创建活动中来,努力形成读书学习、强身健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尚。先后组织志愿服务队、文明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系列爱心送温暖活动30余次。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建成大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处,建成高标准农家书屋43个,35个村建设了文体广场、社区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阵地设施。并进一步充实了文化大院,图书室的内容,并协调村队引进了一些内容新颖,健康向上的书籍8000余册,配备了一些文体活动设施;不断制定完善了工作机构和奖补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庄户剧团的发展壮大,全镇发展庄户剧团20个,每年组织庄户剧团演出60余场次;抓好广场舞培训和推广工作,全镇已对全镇54个村的群众进行了广场舞培训,组织广场舞培训70余场,发放音响设备64套,组建广场舞队伍40支。
积极挖掘历史文化遗迹,两年来,先后统筹资金200余万元,对匡衡祠、三近书院、张庄观音祠进行了修缮,并配合区广播影视台对镇娘娘坟、桃花峪、大明寺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拍摄。积极组织申报和建设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13文化产业项目纳入了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有3个文化产业项目已建成,有4个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中。
周边乡镇
榴园镇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周边村庄
翁夫
地址:枣庄市峄城区
褚庄村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
孙庄村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