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头村

山西头村 山西头村村名由来 山西头村概括 山西头村大事记 山西头村经济发展 山西头村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山西头村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


山西头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6′,北纬37°07′。东与油坊村山泊相接,西与矮槐树村山泊相连,南与小侯家村、西鲁家夼村山地相望,北与康 家河村山地交叉。明嘉靖三年(1524年),刘姓先祖从河南省登封县迁此,建村于庙子山西,故命名山西头村。后兄弟三人,一人住本村,一人去天津卫,一人去登州府。住本村者为长支刘景玉。原属山西头乡,2000年12月,随山西头乡撤销而隶属徐家店镇。西距镇政府驻地12.5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60公里。 全村辖区约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苹果、大枣、蔬菜等。2002年,全村有192户,570人。有刘、战2姓,均为汉族,战姓仅有3户。195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万元。1978年总收入15.2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3.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

详情

山西头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徐家店镇山西头村资料简介
  山西头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徐家店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710525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山西头村与徐家店村、田水夼村、小庄村、北水头村、南水头村、燕翅山村、古堆山村、求格庄村、坛山村、柳林堡村、姜家秋口村、韩家窑村、孙家油坊村、肖家夼村、西槐山村、后槐山村、前槐山村、万家夼村、赵家秋口村、孙家秋口村、刘家窑村、紫石夼村、核桃树村、西季家庄村、野夼堡村、周疃村、韩家庄村、台上村、北泊子村、安家楼底村、李家苇夼村、韩家苇夼村、芦上村、南泊子村、岚店村、下吼山村、上吼山村、修家苇夼村、程家沟村、刘家庄村、北沟村、杨家庄村、蒿夼村、李新庄村、华家庄村、下马山村、上马山村、曲水村、南纪家庄村、晶山夼村、曲水河村、田家苇夼村、宫家苇夼村、晶山后村、山水庄村、长沙堡村、高家长沙村、于家长沙村、东季家庄村、矮槐树村、康家河村、取水崖村、郝家庄村、南野夼村、北野夼村、西芦头村、东芦头村、油房村、小侯家村、南留村相邻。 还有11个地名与山西头村同名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徐家店镇山西头村介绍

山西头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6′,北纬37°07′。东与油坊村山泊相接,西与矮槐树村山泊相连,南与小侯家村、西鲁家夼村山地相望,北与康 家河村山地交叉。

明嘉靖三年(1524年),刘姓先祖从河南省登封县迁此,建村于庙子山西,故命名山西头村。后兄弟三人,一人住本村,一人去天津卫,一人去登州府。住本村者为长支刘景玉。

原属山西头乡,2000年12月,随山西头乡撤销而隶属徐家店镇。西 距镇政府驻地12.5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60公里。
  全村辖区约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苹果、大枣、蔬菜等。2002年,全村有192户,570人。有刘、战2姓,均为汉族,战姓仅有3户。195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万元。1978年总收入15.2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3.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17%、23%,人均纯收入3320元。

1934年春住在本村的两名中共地下党员(系莱阳至文登的地下交通员)李恒清、李仁南,被国民党海阳县第四区区长于国英派兵抓去。在郭城酷刑审讯后,押至城里监押。后壮烈牺牲。
  1940年八路军特派员于册在本村小学开办妇女识字班,宣传抗日,发展党的组织。
  1941年春本村解放。
  1946年进行土地改革。
  1947年开展土改复查运动。
  1964年同油坊村合作,在南山东沟建小型水库1座。
  1965年在北代沟修建小型水库1座。
  1969年取水人民公社机关驻地由取水崖村迁至本村。
  1970年春山西头集贸市场开始赶集。
  1980年在村前河南岸建大型扬水站,灌溉面积13.4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5年建村南河桥1座。
  2000年12月本村划归徐家店镇。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10公斤,总产13.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27公斤,总产30.3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17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23公斤,总产33万公斤。
  1983年,村民在原生产队经营的苹果园的基础上,大力栽植苹果,主要品种是国光,后逐年改换为红富士等。
  本村畜牧养殖业较发达。2002年,全村养菜牛150余头,奶牛8头,羊200余只;另有养鸡场1个,养猪场3个。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449.1万元,其中农业254.1万元,林业2.4万元,畜牧养殖业收入192.6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初期,全村有油坊1座,粉坊由建国前的1座发展到4座

。1984年以来,个体相继开办了油坊、粉坊、面粉厂、饲料加工厂、挂面厂、小食品厂、豆腐坊、粮店、修理店、理发店、电气焊部、小商店、饭店、加油站和石材加工等。

2000年,仅石材加工从业人员就达60人,收入40万元左右。
  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15人,总收入124.5万元,其中工业93.5万元,建筑业31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5人,总收入170万元,其中运输业121万元,商饮业36万元,服务业13万元。

1936年,村成立初级小学,时有教师1名,学生不足20人。建国后,学生逐年增加,学校规模扩大。1980年,学校建起了新校舍,5个班级,5名教师, 学生120多人。1998年,农村学校调整布局,村小学同中心小学合并。自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4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粮食产量低,村民生活困苦。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村有各种运输车辆68辆,摩托车31辆,电话85部,彩电129台。
  村庄建设建国后,旧房翻新,新建房舍街道整齐,比解放前的村庄范围扩大了一倍。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平方米,扩大到26平方米。
  集体福利合作化以来,村小学的一切开支均由大队负担,4位民办教师的工资及小学生的书本费等均由大队支出。1969年以来,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对村民用药治病给予补贴。

1940年,中共地下党员于册在山西头小学,发展教员车廷香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1年,刘仁贤、刘玉芝、刘国臣等入党。同年7月,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反特、反奸、反恶霸斗争,组织担架队支前,组织民兵参加胶东子弟兵团,配合八路军作战。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2人。2002年,有党员24名。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刘文崇、刘国臣、刘连兴、刘文凯、刘君太、刘国荣、刘仁东、刘起田、刘东太、刘忠财、刘文全、刘连太、刘春山、刘亮、刘昌利。2002年5月,刘春山复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7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委会。1968年6月,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刘振乐、刘君太、刘宝生、刘国荣、战福云、刘连兴、刘东太、刘娥田、刘忠财、刘忠爱、刘丕生、刘春山、刘文全、刘保山、刘亮、刘文利、刘忠刚、刘昌利。

周边

海阳市徐家店镇西芦头村肢役退铘怩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生活服务

徐家店村乒山墁头镇栋西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小学

山西头区小学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商铺

山西头粮店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村庄

山西头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南山西头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西芦头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烟台市海阳市

东芦头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