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简介 城关街道沿革 城关街道历史 城关街道名人 城关街道名胜 城关街道特产


城关街道,位于 潍城区东部,东濒 白浪河与奎文区相望,西连 西关街道,南接南关街道,北临北关街道。地势中高周低,状似龟背,有“ 龟城”之称。城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东部,东濒白浪河与奎文区相望,西连西关街道,南接南关街道,北临北关街道。地势中高周低,状似龟背,有“龟城”之称。面积4.2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人口42617人(2010年)。城关历史悠久,以位居古潍县城里而得名。汉筑土城,明改筑为石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潍州于此,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明清两朝潍县治所设在城关境内。民国时期属潍县一区,1948年为潍坊特别市县城市区,1949年为潍坊市县城区,1950年与东关、南关合并为城区,1951年为第一区,1956年称城关街道,1958年改称城关公社,1980年复为城关街道,1984年隶潍城区。今为城关街道。城关旧时既为官...

详情

城关街道地名网_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资料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介绍

城关街道,位于 潍城区东部,东濒 白浪河与奎文区相望,西连 西关街道,南接南关街道,北临北关街道。地势中高周低,状似龟背,有“ 龟城”之称。

城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东部,东濒白浪河与奎文区相望,西连西关街道,南接南关街道,北临北关街道。地势中高周低,状似龟背,有“龟城”之称。面积4.2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人口42617人(2010年)。

城关历史悠久,以位居古潍县城里而得名。汉筑土城,明改筑为石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潍州于此,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明清两朝潍县治所设在城关境内。民国时期属潍县一区,1948年为潍坊特别市县城市区,1949年为潍坊市县城区,1950年与东关、南关合并为城区,1951年为第一区,1956年称城关街道,1958年改称城关公社,1980年复为城关街道,1984年隶潍城区。今为城关街道。

城关旧时既为官宦豪绅聚居地,古潍县县衙设于此,“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潍县县令。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印楼、郭味蕖故居“疏园”和城隍庙等。城关工艺美术制品历史久远,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品,传统的风筝、刺绣、核雕、仿古青铜器等艺术品驰名中外。

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性情旷达,不拘小节,为著名“扬州八怪”之一。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知范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知县。知潍县7年,最大政绩为赈灾。时潍县发生百年不遇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他采取果断措施:先行开仓赈济,令百姓具券借粮;对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以工代赈,修筑城墙,疏浚城河。郑板桥同情民间疾苦,关心百姓,拯民于水火,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被诬告擅自开仓赈济且贪污公款,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罢官。他在知潍县期间,案无留牍,邑无怨民,离任时除书籍外,“一肩行李,两袖清风”。百姓为他建祠祭祀。

郑板桥知潍县期间,注意培养和发现人才。一次夜访,闻民户读书声达于户外,知是贫寒学子韩梦周在夜读。郑板桥便用自己的薪俸资助他。后韩考中进士,任来安知县,成为理学名儒。另一学子韩镐,时县考居榜首,亦得郑板桥多方资助,并书赠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含义幽深,被作为创作精髓传诵至今。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等。国画大师徐悲鸿赞许“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1908~1971),名忻,潍坊市潍城区人,著名国画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对金石、考古、文学、书法亦有研究,著作50余部。部分美术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郭味蕖曾为毛泽东休息室创作多幅绘画,作品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在花鸟画的艺术创作方面,主张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白描和点染相结合、工笔和写意相结合、重彩和泼墨相结合。其《被泽之陂》《大好春光》《惊雷》《银汉欲曙》等作品,立意清新,构图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表现了新时代花鸟画风格。

坐落在城关境内胡家牌坊街。原址是明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顺治年间彰德知府陈兆鸾、道光年间直隶布政使郭熊飞曾在此居住。后被清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所执的狭长形手板,多为竹、玉或象牙材质。丁氏在《十笏园记》解释:“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3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东西部是住宅部分。十笏园面积虽仅2000平方米,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匀称紧凑,小巧玲珑,既有北国粗犷、对称、宏伟的建筑特色,又有江南细腻、通幽、多变的园林风貌。十笏园主体建筑是院中北楼,名“砚香楼”,系明代所建,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取自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意境,谓书房温暖如春,研出的墨汁发出松麝香味。站在楼上望去,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园内还有十笏草堂、四照亭、稳如舟亭、落霞亭、漪岚亭、小沧浪亭、春雨楼、静如山房、秋声馆、颂芬书屋、碧云斋等众多建筑景物,并设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室。

十笏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奇葩,被专家誉为“鲁东明珠”。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说园》一书中评价十笏园:“北国小园,能饶山水之胜者,以此为最。”园内有清代“扬州八怪”之郑板桥和金农,金石学家陈介祺、书法家桂馥、清末状元曹鸿勋等名人书画题刻多处。1925年,康有为曾畅游并寄寓于此园,赋诗给予高度赞美。1988年,十笏园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潍城区增福堂街东首道北陈介祺故居内,为典型的清代建筑。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居潍城时旧宅规模占地约1万平方米,现仅存东楼及南北两座大厅。东楼即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是陈介祺收藏文物和研读著录之用房,以藏有古玺印过万方而被陈介祺命名为“万印楼”,又因藏有商、周古钟11件,故取其整数名之为“十钟山房”。万印楼为两层,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砖木结构,上下各5楹,坐东朝西,底层明间辟门,上层洞开圆窗。万印楼内储藏过商周青铜器248件,秦汉铜器98件,石刻119件,铜镜200件,古砖326件,瓦当923件,封泥548方,陶器63件,陶文5000片,古玺印达万方,还藏有秦汉权、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文物逾万件。陈介祺曾在万印楼自书楹联一幅:“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1992年,万印楼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设立陈介祺故居陈列馆。

大门位于罗家巷(今芙蓉街)北首路西。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了“万印楼”匾额,书法家启功题写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馆名,书法家沈鹏题词“源溯先秦,功垂后世”。现陈列馆收藏有陈介祺生前所用印章、毛笔及玉印折扇扇面、对联等16件,其父陈官俊用漆砚、印章及手书折页9件,《十钟山房印举》散页26页及《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等著述古今版本近100册,青铜器、古陶文、石刻等古今拓片24件,古镜6件,《陈氏祠堂碑记》石碑1块,全套陈氏祖谱,复制毛公鼎、天亡簋、井人钟等古青铜器15件,复制陶文、瓦当、汉砖等12件。南北两厅,各为3楹,前厅用以翰墨会友,后厅为陈氏宗祠。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建成后,北厅命名为“十钟山房”,厅内陈列仿古编钟11件。

位于潍城区东风西街繁华地段,1992年4月,潍城区政府在此按旧日风貌建成郭味蕖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南北两处院落、瓦房17间。北院正中立有郭味蕖半身铜像,正房悬挂齐白石篆书“知鱼堂”匾额,西侧有郭味蕖亲手所盖“爱竹茅堂”画室,院内腊梅、丁香为其亲手所植。南院西侧有荷塘,池边紫荆、迎春、百合等繁花似锦。南屋5间常年展出郭味蕖数十幅代表作,东屋陈列着国内外书画名家馈赠的几十幅书画精品。郭味藻故居“疏园”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境内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678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及木雕像,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城隍庙门前,东西各有中军亭(楼),亭外跨街有两座木牌坊(又称牌楼),上嵌横匾,东题“福绥黎庶”,西书“保障金汤”。庙前越街建一广场,可容数百人,广场南端戏楼隔广场与城隍庙大门南北对峙,戏楼面北朝庙,正中悬挂郑板桥所书“神之听之”匾额。1949年前城隍庙两庑泥塑被毁掉,继戏楼又毁。后庙内神像全毁,正殿及殿后寝宫尚存。1982年曾对破旧砖墙加以修葺。1980年,城隍庙被确定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地区城隍均为孤身,而这里的城隍却有妻室,曰“卧奶奶”。传说清朝末年,有一次城隍出巡(民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举办的大型活动),人们用轿子抬着木雕城隍周游至潍城西南关时,一少女见轿中城隍向她微笑致意,遂大恐卧病,不久身亡。时有人认为这少女是去阴间做了城隍夫人。因此,便在城隍庙内增塑了城隍夫人像,卧于炕上。

位于境内胡家牌坊街中段北侧的关帝庙巷北首,十笏园外西北角。建于宋代,祀三国蜀将关羽。元天历二年(1329年)重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重修。庙基拔地5米,庙堂建于青石砌成的高台之上,高台面积148平方米。堂前两侧方形柱上刻有“扶正统而彰信义功业同天地不朽”“完大节以笃忠贞令名与日月常昭”之楹联。庙堂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屋脊上有蛟龙浮雕,四周飞檐鸱角,雕花斗拱。大殿内原有高大的关羽、周仓、关平塑像,关羽为坐像,周仓手持大刀立于其右侧,关平手执大印立于左侧。民国时期塑像被毁。大殿前院左右两侧原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中有古槐一株,院南侧设影壁,另有山门3间,上有门楼。院东南角有一钟楼,内有一口大铁钟,钟楼北有古建1间,内设供进香用的大香炉一个。庙前巷口有元代敕建石坊一座,后毁。关侯庙今尚存。

位于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中段北侧关帝庙巷北首,关侯庙西北侧。亦称孔北海祠,祀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三字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在北海郡任郡守六载,政绩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潍州太守韩浩、通判慕容公在潍州公署后北城墙上(今向阳路中段古城墙开口处)建孔北海祠,并立《孔相祠堂之记》碑,同时建“论古堂”,将郑玄、韩熙载等30名贤达画像绘于堂中,合祀堂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孔相祠堂之记》碑、论古堂碑移于关侯庙西北侧(即现址)。孔相祠为古建3间,祠内塑像早已毁掉,殿中有民国二年(1913年)潍县画家丁东斋所绘孔融白描石刻像嵌于北壁。孔相祠今已重新翻建。

原位于境内向阳路东,胜利西街以北,位置在旧潍县城内(今潍城)南寺前街北端,故俗称“南寺”。石佛寺是史料记载中潍城区最早的寺庙,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石佛寺内曾设置朝廷管理佛教事务的衙署“僧会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成为僧众聚居讲经的寺院,在山东境内颇具知名度。明代永乐九年(1411年)、成化二年(146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先后重修和增修。清顺治年间,潍县知县罗承胤亲笔书写了“石佛寺”三字,刻嵌于寺门正中上方,字体端庄,浑厚遒劲。乾隆年间潍县知县郑板桥对“石佛寺”三字极为推崇。

石佛寺坐北朝南,规模宏伟,殿宇壮观,寺内古木参天。寺门位于前殿之左侧,为朱红色,门前建有石阶多级,门两侧筑有花墙。前殿三间天王殿,出檐,设斗拱,结构奇妙,造型典雅。正殿为大雄宝殿,高耸巍峨,气势磅礴。殿内正中供奉坐式石佛,金身逾丈,庄严肃穆。东西配殿分祀十八罗汉彩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西墙上嵌有北宋崔白画、苏轼题的布袋和尚像刻石。民国以后,石佛寺香火渐稀,年久失修,1964年被拆除,致石佛露天。潍坊市博物馆修建了石佛亭加以保护。“文革”期间,石佛被砸,身首分离,不知去向。1978年夏,在石佛寺旧址上挖掘防空道时,发现了被埋藏于地下多年的清代大铁佛,遂移置到潍坊市博物馆内。大铁佛为石佛寺遗存的唯一实物,高3米,宽2米,约重5吨。造像盘腿趺坐,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造型优美,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

北宋文学家苏轼,与石佛寺情缘深厚。宋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自密州知州改任河中知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赴任途中,避雪石佛寺。宋熙宁十年(1077年)正月初一,在青州馆驿,写了《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一诗留念。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曾在《送孙勉》一诗中倾诉了对潍州的思念。元佑三年(1088年),苏轼把画家崔白赠给他的布袋和尚画像,附上亲笔题跋,送给潍州石佛寺住持。

潍坊民间扎放风筝习俗始于宋代,普及于明代。明末清初,潍县的“麻姑献寿”“五福临门”等风筝精品曾进入宫廷。有清一代,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潍县百姓,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反映了当时潍县一带清明节放风筝、打秋千的欢乐情景。此俗久盛不衰,沿习至今。1984年4月,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1988年4月,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

旧时潍县风筝有城乡之分,潍城风筝有城派风筝之称。城派风筝有历代城区画家的参与,以国画技法绘制图案,形成了精巧细致、形象活脱、造型优美、画工精细、重于写实的特点。因此,城派风筝既是放飞的娱乐品,又是供人欣赏的装饰艺术品,还是馈赠友人的礼品。城派风筝与寒亭杨家埠乡间风筝,像一对姊妹花,构成了潍坊风筝的两个流派。

城派风筝按其扎制结构可分为串式、筒式、硬翅式、软翅式、板子式五大类。城派风筝艺人把精巧的竹篾扎制艺术同传统画技熔于一炉,吸收了木版年画的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以夸张手法突出主题,风格独特,栩栩如生。城派风筝仿形有各式人物、飞禽走兽、鱼虫花卉、日月星辰、宫灯、鸟笼、文玩器物、戏剧脸谱、喜寿文字、几何图形等,范围极广。尤以龙头蜈蚣、苍鹰、仙鹤童子、雷震子为代表作品。其中大型串式“龙头蜈蚣”,长百余米,由龙头、躯干、龙尾三部分组成,放飞时先将尾闾和躯干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拉往高空,在空中蠕动腾飞,扶摇蓝天,状似喷云吐雾,气势千里,蔚为壮观。通过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城派风筝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题材更加广泛,且品种繁多。风筝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从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风筝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风筝。“梁山一百单八将”风筝,把梁山的108位好汉做得仪态纷呈,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一队,各持兵刃,随风飘动,隐约似有战鼓催阵,“千变万化,奇巧百出”。“运动”风筝,由玻璃钢及机织面料制作而成,能在空中做各种特技动作,并伴有翁鸣声。今城派风筝产业在继承发扬传统基础上,引进国外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品种多样,款式新颖,年产各种高、中、低档风筝达千万只,吸引了国内国际众多客商。

始于清代,原是潍县城乡广泛的家庭副业,素有“九千绣花女”之誉。时潍县妇女吸收南绣的技艺,形成了图案简练生动,色彩鲜明热烈、绣工精致细腻的刺绣特色。清光绪至民国前期是潍县刺绣的兴盛时期。时潍县经营绣货的作坊、店铺达30余家,绣制品由简单的枕套、门帘、桌围,到华丽的裙衣、礼服、霞披、戏衣、轿衣等。1956年,潍坊刺绣厂(厂址在城关)建立后,成为潍绣生产基地。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抽纱针法相结合,绣制了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拖鞋、靠垫、睡衣、台布等产品。并与青州花边相结合,研制了彩绣高档大套及机套、枕套等出口品。绣制品“窄带百带丽”,玲珑剔透,美观大方,畅销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地。刺绣艺人还研制了花鸟、山水、走兽、鱼虫等潍绣欣赏品。为人民大会堂绣制的“盘金仿古铜器挂屏”四幅,庄重典雅,富丽堂皇,为潍绣艺术精品。手绣“武梁祠汉画”,古色古韵;“老虎”“百花齐放”“蓬莱日出”“大明湖”等形象逼真;“松鹤献瑞”“南湖”“延安”“早春”等意境幽深。不少潍绣佳作,在全国和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及旅游品展览会上获奖,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潍坊刺绣已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朝晚期,潍县人都渭南师从诸城著名核雕艺人张大眼学习核雕,后以娴熟技艺闻名乡里。都渭南把绝技传给儿子都兰桂。都兰桂授徒考功卿,考功卿又把技艺传给王续德。潍坊核雕工艺代代传承,又有创新发展。1950年后,都兰桂创作的“水漫金山”“赤壁泛舟”等作品,曾远销捷克、印度、英、美等国家。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曾带去都兰桂与其徒弟考功卿创作的“八骏图”等7件作品送给外国朋友。1957年,都兰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考功卿继承发展了潍坊核雕艺术,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作品有“采莲船”“西厢记”“牛郎织女”“常娥奔月”“嘉兴南湖纪念船”等。1956年,考功卿为毛泽东诞辰创作了“松鹤延年”等4件核雕礼品。1963年,考功卿与徒弟王绪德雕刻的4只核舟“百万雄师过大江”,在1964年4月山东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参展,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赞誉,考功卿被评为“山东省老艺人”称号。考功卿与王绪德师徒所作的“赤壁夜游”,较明代王叔远的“核舟”又有发展。核舟人物由原作5人增加到7人,还增加了酒桌、酒壶等器物。其师徒二人的核雕作品已被世界各国友人收藏。

如今王绪德在桃核雕刻艺术上又进一步创新发展。如作品“八仙坛”“鹿鹤同春罐”“松鹤延年壶”等,是把桃核先刻成各种器皿型,再在其上雕刻图案。作品“吹箫引凤”“十八罗汉斗悟空”等,则是将图案雕刻在各种造型的核桃鼻烟壶上。用桃核刻成的戒指,有各种花纹、十二生肖和福禄寿喜图案等。还有用核雕镶嵌的屏风和堆雕而成的“百花齐放”。潍坊核雕艺人以核桃为原料,吸收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精华,巧妙地运用桃核的自然形状和麻纹,雕成各种生动的景物形象,精致典雅,玲珑剔透,驰名中外,为国之瑰宝。潍坊核雕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清代中叶,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与城南大胥家农民胥伦,采用拨蜡翻砂法,仿制古代青铜器制品,属特种工艺的艺术欣赏品。潍城仿古青铜工艺主要仿制商、周时期的出土青铜器珍品,能保持原物的风貌神采,锈迹斑斑,维妙维肖,足以乱真。仿古铜产品主要有各种爵、鼎、卣、炉、佛像、禽兽、人物等。老潍县仿古铜的极盛时期在民国前期,作坊店铺有20余家。1950年后,建立了专门车间,产品主要有“马踏飞燕”“长信宫灯”和“毛公鼎”等。1979年试制成功浮雕古铜器与红木漆器相结合的屏风、挂屏。四扇博古画屏在1979年山东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设计创新一等奖。1990年后,以潍城区金石艺术研究所为依托,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开发了40多个仿古铜工艺品种,如“新世纪宝鼎”“书院标”和一些实用器皿,打破了单纯仿古模式。1999年,潍城区金石艺术研究所制作的大型铜制工艺品“齐鲁风情迎荷瓶”被山东省政府作为唯一礼品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作。潍城仿古铜制品集历史、文化、艺术、工艺价值于一身,远销美、德、日和东南亚诸国。小巧精致的观音菩萨、笑面卧佛像、马踏飞燕、古钱币等仿古铜制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

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民间早市。一说是城内店家为起早进城赶集的人煮菜热饭;一说是时任潍县县令郑板桥命人为之。因大锅无盖,露天支放,俗称“朝天锅”。锅内煮的有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驴肉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勺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并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状,送到顾客手中。因其经济实惠,肉汤随喝随舀,深受群众欢迎。后经营朝天锅的业户,为避免顾客遭受日晒雨淋,便把朝天锅从集市搬入店内。1980年代,朝天锅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在市内一些招待所、宾馆、酒店设立。1997年,潍坊朝天锅于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

是潍坊传统名吃,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原为农家日常食品,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老潍县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面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其谐音取名“鸡鸭和乐”。今为喜闻乐见的面食。其制作方法为:把面粉、淀粉和成的面用和乐床子压入鸡、鸭共煮的汤内,熟后捞出,再配入原汤、鸡鸭肉、旱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等即可。特点是: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1997年,鸡鸭和乐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评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

周边行政单位

潍城房管局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向阳路4099号

周边居民委员会

代尔瓦阿勒迪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城隍庙小区
城隍庙小区

周边政府机关

潍城区人民政府城关街道办事处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3455号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3455号

周边门

潍城区人民政府城关街道办事处-东门 地址:潍坊市潍城区东大街与向阳路交叉口西南50米

周边乡镇

城关街道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宝都街道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