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牟家镇
大牟家镇 大牟家镇镇情概况 大牟家镇沿革 大牟家镇所辖村代码 大牟家镇农业经济 大牟家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大牟家镇林路建设 大牟家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牟家镇科学种田 大牟家镇第三产业发展 大牟家镇经济强村 大牟家镇生活进步 大牟家镇产业转移 大牟家镇招商引资 大牟家镇特色农产品 大牟家镇下辖村 大牟家镇人口数据 大牟家镇镇属学校 大牟家镇综合发展 大牟家镇引企下乡 大牟家镇特色农业 大牟家镇绿色产业 大牟家镇社会事业
大牟家镇地处 高密、 平度、 昌邑三市县交界处。全镇面积172.78平方公里,308国道从镇的南部穿过,可耕地面积10.8万亩,占总面积的89%。 总人口45189人(2017)。大牟家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粮多、地多、棉多是大牟家镇的农业特点,素有高密“北大仓”和“棉花囤”之称。大牟家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除传统的粮棉作物外,桑蚕、花生、蔬菜、速生杨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南林北菜、东粮西桑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大牟家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农业收入位居高密市的前列。大牟家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与 平度、昌邑接壤,版图面积172.78平方公里,辖89个行政村,人口45189人(2017),耕地15.4万亩。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北胶新河、胶莱河、渔池河、五龙河、柳沟河等纵横交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大牟家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面积100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
详情大牟家镇地处 高密、 平度、 昌邑三市县交界处。全镇面积172.78平方公里,308国道从镇的南部穿过,可耕地面积10.8万亩,占总面积的89%。 总人口45189人(2017)。大牟家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粮多、地多、棉多是大牟家镇的农业特点,素有高密“北大仓”和“棉花囤”之称。大牟家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除传统的粮棉作物外,桑蚕、花生、蔬菜、速生杨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南林北菜、东粮西桑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大牟家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农业收入位居高密市的前列。
大牟家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与 平度、昌邑接壤,版图面积172.78平方公里,辖89个行政村,人口45189人(2017),耕地15.4万亩。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北胶新河、胶莱河、渔池河、五龙河、柳沟河等纵横交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大牟家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面积100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785户,45189人(2017),耕地面积10.8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力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利税2600万元,分别增长33%和2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96万元;全镇居民储蓄余额达到0.85亿元,比2004年年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人均增收700元。
2005年,大牟家镇党委政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劳动力资源、 土地资源、农 大牟家镇位置 业产业资源为依托,以平安建设为保障,倾力实施“公路通镇、植树绿镇、招商强镇、商业活镇”四大工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初步实现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美、人气旺、物流畅、财气盛”新型经济强镇的目标。
大牟家镇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885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6.4%;农村经济总收入49563万元,比上年增长4%;人均存款883元, 比上年增加118元; 棉花总产90万公斤, 比上年减少25.6%;粮食总产4939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2.4%;大牲畜存栏2.3万头,比上年增长9.5%;猪存栏1.3万头,比上年减少72%;肉类生产448.6万公斤,比上年减少45.8%;果品、蔬菜总产975万公斤, 比上年减少17.4%;乡镇企业总产值2278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92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5.3%。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4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8%;农村用电量达到267.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5%。1996年底, 全镇总人口为27968人,比上年减少150人,其中农业人口27085人,非农业人口883人,人口出生率为8.88‰,自然增长率为1.96‰。 全镇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兼有镇村企业、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自1986年~1996年,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消灭疟疾先进集体”、被省畜牧局授予“畜牧生产先进乡(镇)”、被潍坊市授予“畜牧业生产先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高密市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模范镇政府”、“向国家贡献大先进单位”、“棉花生产先进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镇”、“农机化先进镇”、“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科普之春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946年镇北部属平南县斜沟区,南部属胶高县沂塘区,1964年成立大牟家公社,1984年设镇。1997年,面积98.8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前薛、后薛、东牟家、西牟家、小牟家、小杜家、大杜家、大孙家等44个行政村。
2007年8月,撤销周戈庄镇,并入大牟家镇,面积172.68平方千米,人口50179人,辖8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境内主要河流有北胶新河、胶莱河、渔池河、五龙河、柳沟河等。
原周戈庄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距市区中心38千米。南依济青高速公路,北靠309国道。 1958年建周戈庄乡,同年建和平公社,1959年改周戈庄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73.3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周戈庄、八甲寨、南斜沟等45个行政村。
370785106:~200大孙家村 ~201大杜家村 ~202前薛村 ~203后薛村 ~204王官庄村 ~205陈皮家村 ~206马龙屯村 ~207张户庄村 ~208和平村 ~209和睦屯村 ~210米家庄村 ~211李党家村 ~212蔡家村 ~213展家村 ~214北杨家庄村 ~215孙家屋子村 ~216刘家村 ~217黑王家村 ~218东牟家村 ~219西牟家村 ~220小牟家村 ~221大辛家村 ~222小辛家村 ~223小迟家村 ~224小杜家村 ~225小刘家村 ~226西沟头村 ~227祁家村 ~228大迟家村 ~229张家村 ~230陆家村 ~231礼让屯村 ~232永丰屯村 ~233和顺屯村 ~234秦家村 ~235前周家庄村 ~236后潘家庄村 ~237西刘家庄村 ~238胶东村 ~239张家庄子村 ~240郇李家村 ~241赵家庄村 ~242毛李家庄村 ~243毛家村~200周戈庄村 ~201大泊子村 ~202中泊子村 ~203西泊子村 ~204官庄村 ~205曹家村 ~206周家村 ~207小张家村 ~208李家村 ~209荆家村 ~210姜家庄子村 ~211魏家坊村 ~212双山村 ~213王戈庄村 ~214富河村 ~215沟头村 ~216八甲寨村 ~217六甲寨村 ~218张肖寨村 ~219长丰屯村 ~220秦家庄子村 ~221王家庄子村 ~222张家庙子村 ~223黄家庙子村 ~224新河村 ~225徐家屯村 ~226曲家屋子村 ~227王屋子村 ~228岳家屋子村 ~229卢家庄子村 ~230东村 ~231南集村 ~232槐家村 ~233史家庄子村 ~234岗家庄村 ~235官厅村 ~236朱家庄村 ~237谭家庄村 ~238徐家庄子村 ~239坊岭村 ~240车辋村 ~241安家庄村 ~242李家庄村 ~243南斜沟村 ~244北斜沟村
大牟家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粮多、地多、棉多是该镇的农业特点,素有高密"北大仓"和"棉花囤"之称。该镇通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除传统的粮棉作物外,桑蚕、花生、蔬菜、速生杨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南林北菜、东粮西桑"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该镇 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农业收入位居全市的前列。
农业是大牟家镇的主导产业。全镇共有耕地8.7万亩,人均3.3亩,是一个人 均占有土地较多的农业大镇。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年种植面积在 4.5万亩左右,总产4000万公斤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瓜果、蔬菜, 其中棉花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总产200万公斤左右。在农业生产发展上,全镇 坚持政策、科技、投入三位一体,不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依靠科技大力发展高 产优质高效农业。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经济效益 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畜牧养殖业是全镇的又一支柱产业, 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仅次于农业。 自 1986年以来,全镇立足优势,坚持“稳定发展养猪,大力发展养牛,积极发展养 鸡”的方针,采取政策启动,服务推动,典型带动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 生产。在政策上,全镇每年从农发基金中拿出30%的资金,专项用于畜牧业生产。 并在场地按排、供水、供电、贷款扶持等方面对专业养殖村、户给予优先照顾。 同时,实行“地牧挂钩”政策,按畜禽饲养数量对养殖大户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 饲料地,免除饲料地的提留、任务。这些政策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的 积极性。在服务方面,全镇重点搞好技术服务、良种服务和畜禽疫病防治服务, 广泛推广普及科学喂养新技术。特别在良种改良上,建立了1个人工授精总站和1 处人工授精分站,推广普及了肉奶役兼用型西门塔尔良种牛、杜洛克、大约克夏 瘦肉型良种猪、“爱拔益加”良种鸡。全镇良种牛、良种猪、良种鸡覆盖率分别 达到75%、 85%、90%以上。同时,推行防疫技术承包,猪、鸡防疫不收费,保证 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到1996年底,全镇共繁育西门塔尔牛8000余头,年出栏肉 猪2.8万头, 肉鸡60余万只,成为潍坊市重要的优质牛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 基地。丰富的畜产品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6年,全镇畜牧业总 收入达到1.1亿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44%。
自1987年以来,发挥镇、村、户三方面的积极因素,实行以劳动积累为主,资金积累为辅,突出“统”字,落实“包”字,镇、村、户三级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截、蓄、挖、引相结合的办法,实施了“蜂窝煤”式打井挖水战略,连续十年打井挖水不止。至1996年,全镇共有机井1313眼,大口井320眼,方塘88座,引水沟渠6.5万米,扬水站5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万亩,浇水周期为7天,基本解决了农田灌溉贫水和遇涝排水的问题。
自1990年以来,全镇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每年都利用春、夏造林黄金季节,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到1996年,全镇林网绿化带达422条,控制面积7.5万亩,四荒植树3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12.6%,达到了省颁平原绿化达标标准。其中经济林建设发展较快,全镇果园面积达到2122亩,枣粮间作面积达到7万亩。 在发展植树造林的同时,全镇还本着“沟、渠、林、田、路”综合配套的方针,大搞道路建设。截止到1996年底,全镇镇村公路发展到150华里,全部沙石硬化,村村通车,风雨无阻。
为改变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全镇结合土地调整, 进行区域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1996年,全镇8.7万亩耕地基本实现了区域化种植,共规划出2个万亩以上小麦良种繁育方,4个千亩以上棉田方和若干个百亩以上方。耕地的成方连片为机械规模作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 截止到1996年底,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2万千瓦,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478台,各种水利机械达4086台(套) ,在耕、种、收、管、运、浇、脱等主要农田作业项目上实现了初级农业机械化,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上, 建立了镇、村、户三级科技推广网络。1996年,建立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小麦、玉米、棉花、林果生产、畜牧养殖、淡水养殖、农田水利、农业机械、镇村建设、中小学生劳技试验等九大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发挥科技推广,示范服务,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上连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下连村级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体系。在科技推广上,大力推广良种、良方、良法。全镇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主体种植、间作套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精量播种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普及。 全镇玉米套种、麦棉间作面积达到3.5万亩。1996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4936万公斤, 是1986年的1.7倍,平均单产达到1054公斤;棉花生产也打破了近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总产达到90万公斤,平均单产达到65公斤。同时,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花生、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也有了明显增加,确保了在粮、棉面积稳定,总产提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
自1986年以来,全镇大力加强镇区规划建设。镇区面积2.88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是“六纵六横”,呈格状排布。分别规划有居民居住区、工业区、教育卫生区、第三产业区、公共事业区、市场区等。为吸引镇内外客户前来经商办店,发展第三产业,振兴当地经济,全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扩修了中心大街,进行了柏油硬化,镇区主干道路全部达到了绿化、 美化、硬化标准。镇驻地中心有千门程控电话的通讯大楼1处, 通讯设施先进,连接镇、村,直拔全国;有自来水公司1处,全镇实行统一供水, 用水方便;有35千伏的变电站1处,电力资源丰富;有占地4000平方米的大型农贸市场1处, 市场繁荣,沿驻地中心大街是集经商、居住、饮食、娱乐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开发区,楼房林立,基础设施齐全,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孙家村位于镇驻地东北部6公里处,全村共有321户,1265口人,耕地面积3750亩, 人均耕地近3亩。199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 人均储蓄达到2000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8.6%,14.7%和21.3%。
全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属机井灌区,土质肥沃,水浇条件较好。自1986年以来,全村立足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的优势,在土地上大做文章,依靠科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广泛推广普及麦棉间作、玉米套种立体种植新技术,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2年以来,在加大投入、抓好种植业的同时,依靠丰富的粮食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肉鸡养殖生产。全村共有养鸡户200余户,占总户数的62%。1996年共出栏肉鸡20万只,获纯利60万元。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投入和优质圈肥,实现了以农养牧,以牧促牧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路子。多种经营生产是大孙家村的又一支柱产业。围绕肉鸡生产的发展,全村形成了以饲料加工,肉鸡购销为主体的多种经营专业队伍,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发展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十一年来,全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支部年年是镇先进党支部;村庄规划、村容村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都是镇先进单位。已连续多年被大牟家镇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由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变思路,逐步脱离原始农业状态,努力改变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在农闲之余,努力发现商机,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收入,在花生跟小麦玉米成熟的季节,利用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扶农贷款,收购粮食进行初步加工后,转卖来增加收入,使得该镇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电脑宽带,甚至汽车等城里才可以想象的物件,飞入千家百户
高密市区的纺织产业由于土地人工费用的增长,开始进行产业转移,大牟家镇地广人口稠密的优势条件,吸引了诸如孚日家纺等龙头企业的兴趣,在镇规划的土地内,建设新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了本地富于劳动力,特别是那些家庭主妇,增加了额外的收益,该镇主要企业有孚日家纺大牟家工业园,棉油公司纺织有限公司,顺泰纺织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
随着北平路、秦明路、展崔路、官周路等省级和县乡公路的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到2005男,昌盛纺织、永进纺织、彤州玩具、孚日集团大牟家加工车间、三爽服装超市等纷纷前来落户。特别是孚日集团大牟家毛巾加工车间的引进和成功运作,解决了偏远乡镇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企业招工三大难题,实现了镇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赢",为企业向农村延伸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经验,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2005年以来,全镇财政总收入、国税、地税都保持50%以上的速度增长,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和增长幅度均居全市前列。
棉花,桑蚕,花生,蔬菜,速生杨
下辖村 引 | |||
大孙家村 | 大杜家村 | 前薛村 | 后薛村 |
王官庄村 | 陈皮家村 | 马龙屯村 | 张户庄村 |
和平村 | 和睦屯村 | 米家庄村 | 李党家村 |
蔡家村 | 镇展家村 | 北杨家庄村 | 孙家屋子村 |
刘家村 | 黑王家村 | 东牟家村东牟家村 | 西牟家村 |
小牟家村 | 大辛家村 | 小辛家村 | 小迟家村 |
小杜家村 | 小刘家村 | 西沟头村 | 祁家村 |
大迟家村 | 张家村 | 陆家村 | 礼让屯村 |
永丰屯村 | 和顺屯村 | 秦家村 | 周家庄村 |
后潘家庄村 | 西刘家庄村 | 胶东村 | 张家庄子村 |
郇李家村 | 赵家庄村 | 毛李家庄村 | 毛家村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 26574 |
男 | 13201 |
女 | 13373 |
家庭户户数 | 765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6421 |
家庭户男 | 13127 |
家庭户女 | 13294 |
0-14岁(总) | 4858 |
0-14岁男 | 2501 |
0-14岁女 | 2357 |
15-64岁(总) | 18652 |
15-64岁男 | 9360 |
15-64岁女 | 9292 |
65岁及以上(总) | 3064 |
65岁及以上男 | 1340 |
65岁及以上女 | 172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5724 |
2017年,人口45189人,
高密市大牟家镇中心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大孙家学区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大迟家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官庄学区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小辛学区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李党学区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毛李学区小学
高密市大牟家镇第一初级中学
大牟家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粮多、地多、棉多是大牟家镇的农业特点,素有高密“北大仓”和“棉花囤”之称。 大牟家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南林北菜、东粮西桑”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全镇全部实现了小麦、玉米联合收割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农业收入位居高密市的前列。其中小刘家村以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为主,2005年全村人均纯 收入便达到1万多元,成为高密市第一个单纯依靠农业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
大牟家镇原先有两苦,一苦高氟水,二苦没有路。解放以来,这里只有一条贯不通南北的狭窄公路。大牟家镇是农业大镇,产品运不出去,项目引不进来,成为经济发展落后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上任后,深刻认识到:大牟家镇之所以发展慢,并不是区位优势不好,东面和北面都和经济比较发达的青岛市交界,南面距高密城仅20公里。落后的原因归根结底在路上,是坑坑洼洼的路阻碍了人的思想解放,割断了和外界的联系,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镇长高泗江说:“只有通过道路建设融入高密市的经济圈,甚至融入 青岛的经济圈,大牟家镇的发展才有希望。”
大牟家镇群众有句口头语:“大牟家,要想富,修路、改水、 植树、上项目。”而修路是首当其冲。为此,大牟家镇把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富民强镇的重头戏。在市公路、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柏油路,镇内形成了3纵5横60多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大牟家镇又开通15公里的水泥路,全镇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道路硬化里程将达到80公里。在高密市,这个偏远乡镇将率先实现“村村通”工程。如今,大牟家镇可直通平度、昌邑,距济青、潍莱两个高速公路入口仅有15公里。并在路两侧栽植宽幅林带,在农田植林网,使全镇林木存量达到300万株,建起了绿色银行。修路打通了制约大牟家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对接,项目也接踵而至。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地资金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亿元,工商税收突破200万元,镇财政实现了“农转非”。
随着北平路、秦明路、展崔路、官周路等省级和县乡公路的建设,全镇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公里,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被彻底打破,在高密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有昌盛纺织、永进纺织、彤州玩具、孚日集团大牟家加工车间、三爽服装超市等纷纷落户大牟家镇。实现了镇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赢”,为企业向农村延伸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经验,成为高密市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先后建设了镇卫生院门诊楼和中学餐厅,整体搬迁了 中心小学,修缮了 敬老院,全镇 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大牟家镇是“高氟水”的重灾区,尽管早在1982年组织实施了除氟改水工程,但由于从当地取水,氟毒之害还没有彻底根除。这次祖祖辈辈企盼的饮水问题很快就要圆满解决,老百姓奔走相告,干部们更是下定了决心。大牟家镇党委书记栾仁霞说:“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办的,无论困难多大,我们也要把事关老百姓的事办好。”记者翻了翻工程投资预算,也不禁吃了一惊,明白了她所说的困难:仅大牟家镇市里负责主管道建设1万米,投资约400万元;镇到村支管道工程6.6万米,需要300万元;村到户管道工程牵涉到群众7000多户, 投资300多万元。大牟家镇用于道路、镇区建设和中心小学整体搬迁的资金就达500多万元,又要拿出这么多资金改造自来水,对于一个地处相对偏远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难度确实是相当大。
面对困难,镇党员干部没有退缩,而是主动迎难而上。难能可贵的是,镇56名机关干部顾大局识大体不仅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而且还在短短3天的时间里,多方筹集 资金80万元,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1万米的主管道沟开挖工程已基本结束,镇到村、村到户工程已全面铺开。预计今年春节前全镇2.8万群众将彻底告别含氟水,喝上健康水,2006年饮用安全水工程竣工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全镇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在高密市最早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大牟家镇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水清路通、树绿景美、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
镇村企业长足发展。自1986年以来,立足本镇优势,大力调整企业结构,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做文章, 镇村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全镇现有镇办企业7个,村办企业23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870万元,从业人员达1650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 建筑、农修为主。1996年,全镇镇村企业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3100万元。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又成为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主要有以粮油加工为主的“四坊加工”,粮食购销、肉牛屠宰、木材加工,饲料加工等个体私营企业300余家。 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全镇共有集市贸易市场5处,年贸易额达1.5亿元。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业户有780户, 从业人员达1480多人。到1996年,全镇第三产业实现收入1.3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科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1986年~1996年,全镇先后投资87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为镇一中建起了教学大楼,使中小学校舍实现了“六配套”。全镇有成人科技教育中心1处,中小学校9处,在校师生4790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巩固率达98%,初中升学率连续多年名列全市榜首,学龄前教育是潍坊市先进单位。文化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卫生工作通过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完善加强了镇、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全镇共有村级医疗诊所38处。镇中心医院医疗设施先进,是一家综合性地方病防治医院,为地方病防治做出了显著成绩。1989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以来,大牟家镇通过引企下乡,就地转移农民120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1500多万元。许多天天围着锅台转、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如今成了月月拿工资的“蓝领”。
水通了,路好了,如何转移农民又成为党委、政府一块最大的心病。因距城远,镇内临时项目少,很多农村妇女因家庭的拖累,难以像青年男女一样走出家门,而这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恰恰就是大牟家镇潜在的优势。要发挥这一优势,就必须“引企下乡”,把工厂建在中老年妇女的家门口上,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他们抓住加快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主动与 孚日家纺“攀亲”,要求承担其纺织产业链条中的简单环节,借以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偏远乡镇中老年妇女就业难。2005年11月,成功引进了孚日家纺大牟家毛巾加工厂,首批就地转移农村妇女150名。大牟家镇还吸引彤洲玩具、鸿阳玩具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前来落户,就地转移农民2000多人。由孚日家纺和大牟家镇首创的“城市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之间的大融合”,在高密市迅速推广,“企业、商业下乡”成为该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他们还在镇区建设了近2万平方米商住楼,同时规划建设“新生活花园小区”,吸引农民到镇区打工、经商、居住,把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践行民本思想,不但赢得了民心,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大牟家镇由原来的落后镇一跃成为高密市的先进镇。
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旺盛的人气,旺盛的人气又拉动了当地 交通、商业的发展。 他们举全力改善交通环境,先后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动工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全镇通车里程超过180公里,拉近了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同时,下大力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镇区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投入资金150万元,美化、绿化、亮化小城镇。大牟家镇还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农村饮用安全水工程,投资200多万元改建了小学、新建了中学餐厅,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投资1500多万元在镇区规划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馨园小区,吸引80户居民入住。旺盛的人气、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使昔日沉寂、闭塞的大牟家已吸引了众多企业、商业人士的眼球。 农资超市、服装超市、日用品超市等10多个大型连锁超市落户镇区。六合集团、百合昌盛纺织、华泽无抗健康鸭生产基地也相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纷纷追加投资,加强合作。引企下乡这一枚棋子,激活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高密市大牟家镇立足本镇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 养殖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帮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
在徐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徐风泉,“俺以前种 玉米和小麦,一亩地每年能收入800多元。去年,镇上的干部帮俺村建起了8个蔬菜大棚,一个大棚就纯收入2.6万元。” 全镇小刘家、秦家等8个蔬菜专业村,共有蔬菜大棚600多个,农民年增加收入160多万元。
大牟家镇积极探索大棚“蚕鸡轮养”综合利用新模式,深挖大棚增收潜力。对蚕鸡两用大棚进行统一规划,使全镇蚕鸡两用 大棚集中成区,迅速普及。 综合利用大棚已发展到1400多个,年实现经济收入15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近700元。
时下本是春耕备播的忙碌季节,可在大牟家镇谭家庄村,大部分农民却正忙着参加镇兽医站组织的“肉猪养殖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宋长雷说:“养猪效益高,普通农户都能发展。我们村已有15个养猪专业户,规模达到3000多头,下一步,我们打算再发展20个专业户,真正把我们村发展成养猪专业村。
高密市大牟家镇人少地多,河流、沟渠、道路纵横交错,宜林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大牟家镇围绕着公路建设和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大搞植树造林,现有树木存量400多万株, 森林覆盖率达到30%,木材蓄积总价值达3亿多元,林业成为大牟家镇的主导产业之一。
大牟家镇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植树造林,在全镇形成了“现在拥有树木、将来拥有财富”,“一亩林、十亩田”的广泛共识,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镇上成立专门班子,所有计划植树地段,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栽植,逐路段确权承包到户,每株新植树木最高招标价达到44.6元,有的路段还未植树就招标到16元/米。大牟家镇所有道路、河流、成片林地的树木都已确权到户,通过拍卖仅村集体就增加收入300多万元,达到了政府得生态、集体得效益、村民得实惠的目的,实现了多方共赢。大牟家镇共植树40多万株,其中成片 造林植树4.8万株、四旁五荒植树12万株、林网植树7万株、村庄绿化植树2万株、道路绿化植树9.3万株、河流改造植树4.1万株。
大牟家镇坚持栽管并重,服务到位。对所有新植树木进行跟踪技术服务,保证栽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林业部门及时为承包户办理林权证,让群众吃上“定心丸”。同时成立了打击盗伐滥伐树木工作小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巩固了 绿化成果。
大牟家镇组织开展了以“爱心进家家家暖、科技进家家家富、法律进家家家安、文明进家家家美、文化进家家家乐、项目进家家家强”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家”活动,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搭建了有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一是开展献爱心活动,送温暖进家。组织各村走访慰问了106名建国前老 党员、老干部和246户农村病灾户、困难户,为他们送钱送物折款2.8万元;组织各村从思想上、 政策上、 信息上和技能上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开展了党员包户活动,450多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户、病灾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帮助转变思想、解决问题。
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送科技进家。全面落实科普村村通工程,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举办良种小麦、优质品种棉、 桑树种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以及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班30余次,组织村民学习鸡、鸭、猪养殖技术4200余人次,使每个家庭成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送法律进家。组建法律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宣传法律法规,为每个农户发放了一张法律咨询表和一套学法守法歌谣,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是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送文明进家。深入开展文明争创活动,对涌现出的文明户、致富带头人以及好媳妇、好婆婆进行表彰,并对评选出的5680户文明户和1608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致富带头户在各村进行了张榜公布,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当文明户、村村争创文明村在全镇蔚成风气。
五是抓好招商引资,送项目进家。把借势青岛作为实现 招商引资新突破的重要举措, 共引进项目12个,其中已建项目 8个,合同利用外资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30%以上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副业项目,50%以上的家庭成员在工厂里打工。
六是组建文化宣传队,送文化进家。巡回演出30多场次,并参加了高密市的街头文艺大展演活动。积极发动群众订阅农业科普图书、农村大众等报刊,每个家庭用于智力投资的费用占家庭收入的10%左右,户均订阅报刊1.5份。
大牟家镇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本着突出特色、铸就文明和建设新农村的宗旨,通过正确引导、搭建平台等措施,积极组织社区“小戏剧团”自编自演一些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鼓舞人心的“小剧”,来讴歌和赞美改革开放30年来新农村发生的巨变。全镇活跃着10个庄户剧团。他们通过演唱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推动了全镇的乡风文明建设。他们演唱的既有反映劳务输出的《走四方》,也有宣传新农合的《医保情》,又有表现孝敬老人的《墙头记》等等。农民小戏演农民故事,庄户剧团唱庄户生活已成为大牟家镇农村文化的一个亮点。正在听戏的大牟家镇河西社区胶东村支书尤传志高兴地对记者说:“利用社区‘小剧团’这一平台,通过歌颂农村新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在农村社区形成了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貌。如今,广大居民都跟村两委班子扭成一股绳地发家致富、共奔小康,建设美好新农村!”
师德效益
高密市大牟家镇牢牢把握住师德建设这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重视发挥 师德建设在打造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教师队伍和助推教育工作上档次、出成绩、谋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坚持常抓不懈,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务求实效的基础上,为努力实现师德效益向发展动力的转化,2007年镇教管办在全镇教育系统内部集中开展了以“强师德,铸师魂”为主要目的,以“树形象、谋服务、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效益转化年”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益。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读书征文活动、比学赶超活动,引领全镇 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有关师德文件精神,大力营造“跟我干,向我看,我的岗是模范”的浓厚教育氛围,努力践行“三心”、“三带”、“三深”的师德建设要求,切实将过硬的师德素质转化为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岗位上切实作到办事热心,待人诚心,讲解耐心;凡事要身先士卒,做到带头,带动和带领;要突出中心,以身作则,深入课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大局观念。进一步查摆对照,端正思想,明确任务,理顺思路,努力倡树“用心用力,认真办事,真抓实干,攻坚破难”的工作作风,大力发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拼搏进取,争先创优”的优良传统,以积极的姿态,勤勉的工作,一流的业绩,争做维护稳定、发展大局的表率,争当锻造自我、提升自我的先锋,努力倡树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切实助推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牟家镇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人心思上、甘于奉献、群情激越,教育工作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周边中学
大牟家初级中学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大牟家中学
周边派出所
高密市大牟家派出所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公安局大牟家派出所(振兴街西)
营业时间:00:00-24:00
周边政府机关
大牟家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牟家镇府街大牟家镇政府大牟家镇委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30-12:00,13:00-17:30
周边乡镇
大牟家镇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
周边村庄
大迟家村
地址:潍坊市高密市
大孙家村
地址:潍坊市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