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村

大场村 大场村鱼台大场村概况 大场村乡村特产 大场村种植环境 大场村种植历史 大场村村庄建设 大场村胶南大场村概况 大场村大事记 大场村经济发展 大场村人民生活 大场村村庄建设 大场村组织建设


山东省省鱼台县大场村隶属于王庙镇大场村委会,属于华北平原乡村。位于鲁西南南边,东濒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微山湖,南与江苏省徐州市毗邻,自古誉有“江北鱼米之乡”的美称。据《鱼台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由陕西洪洞县移民迁此立村,中期王氏十二世,从山东汶上迁此立家。因村贫穷农耕及打场无牛马牲畜为力,村民便以绵羊拉磨打场,故名大场村,又名羊打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村。现大场村有262户,人口1000余人,多为姓王、赵、刘、缪、张的村民。大场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水肥鱼鲜,稻花飘香。阳春三月,那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堂花、楚楚动人的樱桃花,放出泌人心脾的芬芳。金秋十月,稻黄蟹香。那万亩荷花争奇斗艳,游鱼时而跃出,处处生机盎然,一派繁荣昌盛景象。大场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 微山湖畔。大场村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南9公里,地处平原...

详情

大场村地名网_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大场村资料简介
  大场村是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82710525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827。大场村与王庙村、谢庄村、后楼村、马庄村、南房村、常店村、宋庄村、古李村、苗庄村、程庄寨村、陈庄村、大奚村、小乡村、孙庄村、张玉村、东谢村、西谢村、田吴村、赵古洞村、郭庙村、朱庙村、任庙村、仇庄村、王花园村、北堤村、后皮店村、北房村、于庄村、东堤村、杨店村、西高村、东高村、旧城村、袁庄村、旧城里村、张集村、张庄村、前赵村、宋集村、南徐村、姑庵村、杜庄村、树李村、林庄村、冀庙村、郝集村、陈庙村、小王村、周楼村、周堂村、苏店村、大李村、炳灵村、大魏村、崔庄村、冀马村、东陈堂村、西陈堂村、北徐村、毛王村、梁海村、中心村、谢庙村、高庄村、三堂村、八和村、富兴村、北兴村、冀陈庄村、徐陈堂村、振兴村、家和新村、清华村、鱼丰集村相邻。 还有9个地名与大场村同名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大场村介绍

山东省省鱼台县大场村隶属于王庙镇大场村委会,属于华北平原乡村。位于鲁西南南边,东濒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微山湖,南与江苏省徐州市毗邻,自古誉有“江北鱼米之乡”的美称。

据《鱼台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由陕西洪洞县移民迁此立村,中期王氏十二世,从山东汶上迁此立家。因村贫穷农耕及打场无牛马牲畜为力,村民便以绵羊拉磨打场,故名大场村,又名羊打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村。现大场村有262户,人口1000余人,多为姓王、赵、刘、缪、张的村民。

大场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水肥鱼鲜,稻花飘香。阳春三月,那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堂花、楚楚动人的樱桃花,放出泌人心脾的芬芳。金秋十月,稻黄蟹香。那万亩荷花争奇斗艳,游鱼时而跃出,处处生机盎然,一派繁荣昌盛景象。大场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 微山湖畔。

大场村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南9公里,地处平原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1.3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0余亩。大场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邻王庙镇1.5公里处为省一级枣曹公路和济徐高速,大场村水陆交通便利,县一级王周公路横穿境内,幸福河环绕东西,南靠东鱼河。距京杭大运河只有15公里,距京蒲铁路仅55公里,到达济宁机场只需1个小时。全村道路纵横形成网络,村村通柏油路,通讯设施完善,程控电话国际联网,闭路电视进入农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简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为全村的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产品丰富 开发诱人。

据《鱼台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由陕西洪洞县移民迁此立村,中期王氏十二世,从山东汶上迁此立家。因村贫穷农耕及打场无牛马牲畜,村民便以绵羊拉磨打场,故名大场村,又名羊打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村。现大场村有262户,人口1000余人,多为姓王、赵、刘、缪、张的村民。

大场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水肥鱼鲜,稻花飘香。阳春三月,那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堂花、楚楚动人的樱桃花,放出泌人心脾的芬芳。金秋十月,稻黄蟹香。那万亩荷花争奇斗艳,游鱼时而跃出,处处生机盎然,一派繁荣昌盛景象。大场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 微山湖畔。

大场村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南9公里,地处平原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1.3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0余亩。大场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邻王庙镇1.5公里处为省一级枣曹公路和济徐高速,大场村水陆交通便利,县一级王周公路横穿境内,幸福河环绕东西,南靠东鱼河。距京杭大运河只有15公里,距京蒲铁路仅55公里,到达济宁机场只需1个小时。全村道路纵横形成网络,村村通柏油路,通讯设施完善,程控电话国际联网,闭路电视进入农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简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为全村的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产品丰富 开发诱人。

山东省鱼台县王庙镇大场村

大场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旧社会因地劣、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解放后,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兴办了工、副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近几年通过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划出了农场,村办小型企业兴起,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多次被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庄”、鱼台县委命名“五个好带头村党支部”等。

大场村特产-大场村手工大米

鱼台大米,山东省鱼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鱼台县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鱼台大米”热销中国3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大场村位于风光旖旎、美丽富饶的微山湖西岸,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大场村属 暖温带季风性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集中, 无霜期长,特别有利于水稻种植。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全县省平均值,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紧靠 南四湖生态保护区,原生态的水、土、大气环境保护了稻米的内在品质。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场村”牌老字号“鱼台大米”就曾享誉全国。

其中,鱼台大米系列之大场村特产的“大场村“、”羊打场“品牌大米营养丰富,粒大均匀,晶莹透亮,洁白如玉,蒸煮质量佳,气味清香,饭粒完整,柔软爽滑,冷后不硬,剩饭温食后仍保持原有风味;做大米稀饭,米粒悬浮,香甜爽口。富含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高钙、铁与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大场村特产-大场村大米 (5张)

水稻系水中农作物,对水源的质量要求很高。 大场村位于 微山湖西岸,水资源丰富。

淮河流域泗运河水系,境内有2条河流交会贯通,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丰富,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达到1亿立方米,况且这里的排灌设施齐全,桥、涵、闸配套,水利设施完备,能够充分保障水稻灌溉用水的需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微山湖水质质量更是大大提升,湖水常年清澈,无污染,这就保证了 鱼台水稻灌溉用水的清澈碧绿;不仅如此,大场村因是以农业为主,减少了工业带来的污染,这里水质清澈,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又富含丰富的中微量元素,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大米的“优质、绿色”提供了有机保障,据 地质矿产部省中心实验室测定:鱼台大场村的农田灌溉用水和空气质量分析测量结果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达到“A”级标准。原生态的水、土、大气为保持稻米的内在品质、生产优质无公害提供了优势环境。鱼台水稻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大场村水稻系鱼台水稻重要组成部分,鱼台水稻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鱼台发掘的汉墓中,就曾发现发现鱼台先民种植的稻谷,这说明 鱼台县境内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但是,由于旧中国水患较多,黄河多次泛滥,鱼台又地处滨湖涝洼,水利设施较差,十年九涝,灾害频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鱼台水稻种植不能旱涝保收,更不能高产、稳产。当时的“鱼台大米”虽然品质很好,但由于产量偏低,没有形成商品粮,外地根本不流通,仅仅鱼台人自给自足,也只在鱼台当地有名,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再加上当时不注重对外宣传与推介,好米也怕巷子深,“鱼台大米”曾经遭遇了“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尴尬。

1949年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鱼台人民发扬 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的精神,大兴水利建设,彻底改造稻田,打了一场漂亮的农业翻身仗。1965年秋,鱼台县35万亩水稻喜获大丰收。1968年,鱼台县因水稻种植成功被评为山东省模范县,成为全省农业学习的一面旗帜。自20世纪70年代 鱼台县连续20多年成为山东省人均向国家贡献商品粮最多的县,并且鱼台县水稻种植面积一直都保持在35万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北国江南·鱼米之乡”。

建国初期,村民住房以草房、土坯房和简陋的石房为主。1973年全村实行统一规划,建中心街道以及其他街道,房屋规划统一整齐。1993年村的两条主要街道铺上柏油路,整理了两边的排水系统。从1996年开始,率先在鱼台县农村实现“村中柏油马路,街道两边绿化”的新农村局面,并得到了鱼台县新闻联播的报道。2014年,在缪万平书记的带领下,又重新整修硬化了三条主要街道,其中水泥路,巷巷通路,路路到户,石彻排水沟4200米,两边绿化,两条主街道按路灯60盏,全部实现的街道的硬化、美化、亮化,又投资10万元建设大场村娱乐健身广场,健身器材齐全,为村民提供方便娱乐健身的场所。

大场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市胶南县城西南39.3公里,郝李公路两侧,为 大场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1.3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其 中耕地1639亩。大场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2.5公里处为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 。

据《徐氏支谱》记载,明中期徐氏九世,徐泰从墩上(今凤墩)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居民多穇子、养牛,故名穇牛场,又名穇牛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攒牛场。现大场村有445户,人口1574人,多为姓徐的村民。

大场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旧社会因地劣、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解放后,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兴办了工、副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近几年通过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划出了工业园区,引进了外资企业,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村东兴建了商业网点和居民小区或旧区已改造了商业网点,工商个体户达150多家,年产值2600余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资源开发、拍卖土地等当年纯收入100多万元,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多次被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庄”、胶南市委命名“五个好带头村党支部”等荣荣誉称号。

1944年,解放,徐公勤任第一任村长;

1953年,建立第一个互助组;

1955年,成立初级社,建立村党支部,徐金元任书记;

1956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大场大队,下设八个生产小队;

1960年,村办企业 ,油坊建立;

1967年,成立大场大队革命委员会;

1970年,村办企业 ,砖瓦厂建立;

1973年,全村房屋统一规划开始;

1974年,村办企业 ,小型工厂建立,有二台机床;

1976年,工厂扩大规模 ,成立大场机床附件厂;

1981年,村八个生产小队划分为六个生产小队;

1983年,实行大包干;

1984年,成立村委会;

1987年,村内二条主要 街道,铺油路;

1997年,全村全部吃自来水;

2006年,村铺水泥路,村办公楼建成。

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产量100公斤左右,1981年平均亩产400斤左右 ,大包干后产量逐年增加,在70年代村办企业 经济发达,砖瓦厂、机床附件厂、油坊等村办企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此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大部分村民转入搞二三产业,经商搞个体,使村民的收入年年增加。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困苦,至1981年人均收入200元左右,特别是大包干后二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逐年提高,全村有95%的农户安装了电话,高档家电普及到户。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

建国初期,村民住房以草房、土坯房和简陋的石房为主。1973年全村实行统一规划,建中心街道以及其他街道,房屋规划统一整齐。1987年村的两条主要街道铺上柏油路,整理了两边的排水系统。从1996年开始,村规划出商住区,要村东建起了商住网点小区。现又重新整修硬化了五条街道,其中水泥路三条1100米,石彻排水沟4200米,两边绿化,并按路灯34盏,全部实现的街道的硬化、美化、亮化,又投资110万元建设三层村委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

解放后,第一任村长徐公勤,二任村长吕茂元,农会主席夏成福,1947年潘召法任书记,1955年建立党支部,徐金元任书记。1967年夏龙兴任书记,1972年徐金环任书记,1973年徐金坤任书记,1975年孙洪森任书记,1986年徐继立任书记,1989年徐玉杰任书记,1999年徐任军任书记,2000年至今徐金昌任书记。大场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五好党支部”,胶南市“五个好”带头村党支部。

行政组织建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徐继伍任大队长,下设八个生产小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夏龙兴任主任。1984年设立村委会,村委会委员设七人,潘维顺任主任。2002年徐金昌兼主任。村委会委员设三人。后2004年底,宋洪森任主任。

人物简介

大场村徐继文、徐培美、徐培义、徐玉等四位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

周边

大场村凛役退岷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周边乡镇

王庙镇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周边村庄

大场村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
济宁市鱼台县

王庙村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
济宁市鱼台县

王庙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

大王庙村 地址:济宁市微山县

王庙村 地址:济宁市嘉祥县

王庙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