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初镇

下初镇 下初镇简介 下初镇沿革 下初镇行政区划 下初镇村庄代码 下初镇村庄来历 下初镇自然资源 下初镇基础条件 下初镇工业概况 下初镇特色农业 下初镇矿产资源 下初镇畜牧业发展


乳山市下初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端,乳山市东北面,镇政府驻下初村。辖37个行政村,27725人(2017),面积126.31平方公里,耕地3464公顷。该镇地处丘陵地带,海拔最高352.7米,最低34.8米,平均100米,全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1.4℃,年均降水量840毫米。下初镇位于乳山市东北部。北界烟台市牟平区,南邻夏村镇和大孤山镇,东接冯家镇,西连午极镇。东西10千米,南北17千米,面积126.31平方公里,人口27725人(2017)。辖下初、巫山、北东庄、南东庄、单家疃、皂地、河南村、车家夼、葛格庄、西马台石、东马台石、北芦头、簸箕掌、山前庄、垒冢前(垒冢前、金山后)、辛家疃、初家沟、上初(上初、张家口)、史家疃、英格庄(英格庄、王家庄)、日照庄、张家沟、辛庄、西泊、黄格庄、山南头、胡家口、下草埠、上草埠、段家、外庄、塂南头、下洼...

详情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下初镇介绍

乳山市下初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端,乳山市东北面,镇政府驻下初村。辖37个行政村,27725人(2017),面积126.31平方公里,耕地3464公顷。该镇地处丘陵地带,海拔最高352.7米,最低34.8米,平均100米,全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1.4℃,年均降水量840毫米。

下初镇位于乳山市东北部。北界烟台市牟平区,南邻夏村镇和大孤山镇,东接冯家镇,西连午极镇。东西10千米,南北17千米,面积126.31平方公里,人口27725人(2017)。辖下初、巫山、北东庄、南东庄、单家疃、皂地、河南村、车家夼、葛格庄、西马台石、东马台石、北芦头、簸箕掌、山前庄、垒冢前(垒冢前、金山后)、辛家疃、初家沟、上初(上初、张家口)、史家疃、英格庄(英格庄、王家庄)、日照庄、张家沟、辛庄、西泊、黄格庄、山南头、胡家口、下草埠、上草埠、段家、外庄、塂南头、下洼、三甲、古初、里庄、西庄37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下初,距市区18千米。

境内丘陵起伏,黄垒河纵贯南北,水、地下黄金资源丰富。乳山金矿、铜锡山金矿、三甲金矿、乳山化工厂皆在境内,系乳山市主要黄金产地。309国道和桃(村)威(海)铁路横贯境内。西庄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马台石有西周早期墓群。

1951年设下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1989年12月撤乡建镇。1995年,面积127.2平方千米,人口37888人,辖下初、巫山、西庄、北东庄、南东庄、单家疃、皂地、河南村、车家夼、葛格庄、西马台石、东马台石、北芦头、簸箕掌、山前庄、垒冢前、辛家疃、初家沟、上初、史家疃、英格庄、日照庄、张家沟、辛庄、西泊、黄格庄、山南头、胡家口、下草埠、上草埠、段家、外庄、塂南头、下洼、三甲、古初、里庄等37个行政村。

下初镇下辖村:西泊村、北芦头村、下草埠村、辛庄村、上草埠村、东马台石村、下初村、簸箕掌村、辛家疃村、三甲村、单家疃村、西庄村、耩南头村、河南村、初家沟村、山前庄村、胡家口村、张家沟村、 下洼村、史家疃村、北东庄村、南东庄村、古初村、西马台石村、垒中前村、 巫山村、外庄村、日照庄村、里庄村、葛格庄村、皂地村、车家夼村、山南头村、英格庄村、段家村、上初村、黄格庄村

371083107(37村):~201下初村 ~202里庄村 ~203外庄村 ~204耩南头村 ~205山南头村 ~206段家村 ~207古初村 ~208三甲村 ~209下洼村 ~210下草埠村 ~211上草埠村 ~212黄格庄村 ~213胡家口村 ~214辛庄村 ~215西泊村 ~216英格庄村 ~217初家沟村 ~218上初村 ~219张家沟村 ~220史家疃村 ~221日照庄村 ~222辛家疃村 ~223垒中前村 ~224北芦头村 ~225山前庄村 ~226簸箕掌村 ~227东马台石村 ~228西马台石村 ~229葛格庄村 ~230河南村 ~231巫山村 ~232西庄村 ~233北东庄村 ~234单家疃村 ~235南东庄村 ~236皂地村 ~237车家夼村

下初元至正年间,高金由海阳县徽村迁横山下定居立村。因建村较早,故名。明中期,宋姓由史家疃迁入,冯、王姓由冯家、日照县迁入。清初,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入。

巫山南北朝时期,刘姓居此建村,以村北巫山为村名,金时迁走。明永乐年间,宋姓由史家疃来居。清康熙三十三年,张姓由泽上迁入。康熙三十九年,郑姓由东横道口迁入。

西庄明永乐年间,宋姓由史家疃迁此立村宋家庄,后宋姓渐泯。高姓由文登县九顶埠迁入,更名巫山河东。清初,张姓从泽上和莱阳县张家灌、孙姓从牟平县、曹姓从河南村迁入。清末,宫姓从文登县议城迁入。1942年更今名。

北东庄清康熙年间,宋姓由史家疃迁西庄村东立村东庄,后迁走。乾隆二十年,于姓由桑行埠迁入。道光年间,因村南建南东庄而更今名。

南东庄清乾隆年间,初姓由合子庄迁东庄村南定居。道光年间,孙姓和于姓由合子、牟平县玉林店迁入,取名南东庄。

单家疃清乾隆年间,单方恩由大单家迁居北东庄。清末,刘姓从文登县鸭儿湾迁入,后有齐、张姓迁入。1960年由北东庄析出立村。

河南村明洪武年间,曹九从瑞木山迁黄垒河南岸定居立村河南庄,后更今名。民国时期,先后有刘、高、胡、盛、王姓迁入。

葛格庄明嘉靖三十九年,葛姓建村葛格庄。后葛姓渐泯。万历年间,林、高、侯姓分别由文登县林村、海阳县徽村、牟平县城东迁入。清初,阮姓由果园来居,后有孙姓从烟台马家都迁入。

西马台石清康熙年间,王松由哨里迁马台石村西定居立村,故名。乾隆年间,徐姓由文登县爬山后、姜姓由大虎岚、于姓由石头圈、张姓由泽上来居。后有谭、贾、陈、李、冯姓迁入。

东马台石明万历四十六年,徐姓由文登县爬山后迁此建村。相传有仙人踏村南山上巨石上马,故名马台石。明末,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李姓由文登县昆嵛山后念头迁入。清康熙年间,更今名。

北芦头元大德年间,王四龙由山西省鸡头村迁此立村,因此地芦苇丛生,故名芦头。清嘉庆二十四年,刘姓由黄格庄迁入。1980年更今名。

上初明建文年间,高姓由下初迁此立村。因位于下初之北围子山前,故名。清时有宋、冷、程、刘、王、姜、袁、李、任、潘姓迁入。

史家疃金时,史、郭姓居此,分称史家疃、郭家埠。后史、郭二姓迁走。元天顺元年,搬阳路总管宋信由江西吉水县迁文登昌阳古城之西定居,元末,其孙宋文仲迁史家疃。民国初年,张、王姓由日照县迁入。

英格庄明嘉靖十八年,白姓居此(后迁东北)。万历四十九年,韩姓由黄格庄来居,后徐姓由台依迁入,取名双山前。清光绪年间更今名,取英才辈出之意。清末,刘、李姓由黄格庄、胡家口迁入。另,清康熙十八年,王德钦由樗树崖迁其村东北建王家庄,民国二十九年,与英格庄合为一村。

日照庄清康熙二十三年,徐姓由文登县爬山后徐家迁居围子山东坡立村,此地日出无山岭遮挡,最先被日光所照,故名。后有宋姓由下初迁入。

新庄 现演为辛庄,元、明时有张、宋姓居住,现仍沿用“张家沟”、“宋墓夼”山名。清康熙年间,王有自牟平城后迁来建村。乾隆后期,王坤自万口村迁来定居,取“新庄”村名以为村庄新建之意。

西泊明正统十年,宋姓由莱阳县来此处河西岸平泊地定居,故名。万历年间,王、田姓由北念头、桑行埠迁入。后史家疃宋姓迁此建村宋家疃,民国十五年,并入西泊。

黄格庄金代,黄姓在此建村黄格庄,元末迁走。元至治元年,刘景自山西省云冈迁此立村,袭原名。清时,孙、胡姓由崖子、石甲庄迁入。

胡家口明洪武年间,胡姓由牟平县城来山口处定居立村,故名。正统年间,胡姓迁走,刘、王、韩姓由黄格庄,宋、徐姓由史家疃、徐家村来居。

山南头明万历五年,刘德仁由文登县鸭湾崖迁此立村,因村北有山,故名。清康熙年间,姜、赵姓由吕格庄、赵家庄迁入。

该镇地处丘陵地带,海拔最高352.7米,最低34.8米,平均100米,全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1.4℃,年均降水量840毫米。中学1所,小学2所,在校生3092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锡、硫、石灰石、花岗石等,尤其是黄金储量全国闻名。境内有乳山金矿、千岭、三甲等大、中型金矿,素有"黄金之乡"的美称。

下初镇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水电充足,桃威铁路、309国道横穿全镇东西,牟乳公路纵向南北,距烟台、威海机场、港口均在90公里左右,离青岛机场港口190公里,南距国家二级开放口岸乳山口港口30公里。镇内的下初火车站是周围县市区货运的主要集散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全面开通;全市两大河流之一的黄垒河流经全镇,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220千伏变电站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

近几年来,下初镇党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现已发展工业企业十余家,主要从事机械加工、酿酒、化工、塑料制品、工艺品、饲料、建筑、矿产等14个行业体系。其中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是由烟台恒邦冶炼集团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550亩。规划分三期工程进行:2005年春至2006年底,投资2亿元进行第一期工程,建设年产10万吨硫酸、10万吨复合肥、10万吨磷铵和3吨黄金项目。2007年5月至2008年底投资8000万元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年产合成氨8万吨、甲醇2万吨、尿素11万吨及2万吨碳酸氢铵项目。2009年至2010年,投资7000万元进行第三期工程,建设拥有2台6000kwh机组的热电厂。全部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过亿元。威海市昊安汽车配件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开发出以奥迪、丰田、尼桑、别克、本田、福特、桑塔纳、大宇、现代、夏利等为代表的六十余个品种的轿车制动盘(毂),产品出口欧美,国内以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等为主要销售市场,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700余万元,利税150万元。由威海昊安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与上海嘉隆汽配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800万元人民币成立的乳山市捷安汽配制造厂于2004年3月份动工,目前已完成投资660万元,厂房6000平方米已基本完工,部分设备到位并已试投产。该项目完工后,年可生产各种汽车配件5000吨,完成产值1800万元,利税250万元。镇建筑工程安装公司为国家丙级资质企业,年作业面积均达到20000余平米,实现建安产值1200余万元,利税100多万元。

下初镇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推广经验、拓展市场、扶持协会等方式,促使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事特色种养业的专业户、专业村纷纷涌现,近万名农民从中受益。

对各村出现的亮点,下初镇及时总结,积极向全镇推广。辛家疃村为把 蛋鸡养殖这一主导产业发展好,在村北划出40亩荒地,规划为“养殖小区”,由集体平整后拉电通水,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谁进入、谁建舍、谁受益”的 原则,前三年不收任何费用,第四年起每 平方米仅收5角钱。此举对全村的养殖户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养殖小区”内的所有业户均实现了集机器配料、喂料、刮粪、喷水为遗体的自动化养殖,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目前该村养鸡户已经发展到150多个,鸡存栏20余万只,年产蛋80万公斤,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该镇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全面推广, 河南村等村也建起了“养殖小区”,全镇养鸡的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下初镇主动帮助拓展产品市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2002年,该镇的酿酒葡萄刚刚起步,很多群众心怀疑虑,担心种了无处可卖。了解到群众的想法后,镇里积极招商引资,与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建立了一处占地40余亩的发酵站,每年收购大量酿酒葡萄。一时间,全镇的酿酒 葡萄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增加到了7000多亩,西泊、下初、英格庄等许多村的群众因此致富。今年3月,该镇经过申请,创建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户进行全方位指导,何时种植、何时施肥、何时浇水、葡萄间距大小,一切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秋天,人们惊喜地发现,葡萄不仅个大饱满而且质量均衡,市场 竞争力增强。去年以来,该镇肉食鸡显著增加,销售成了大问题。在此情况下,镇里主动充当“红娘”,促使30多个饲养户与牟平外贸公司攀上了亲戚,过上了养销无忧的日子。养殖户们高兴地说:“镇上给我们做‘媒人’我们销售轻松多了。”

下初镇还十分注意放手让农业协会去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河南村“葡萄大王” 曹玉波成立的葡萄研究协会,已发展本市会员4860多人,帮助许多农民走上了富裕路。今年7月,该镇又牵头组织了酿酒葡萄协会和奶牛协会,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再添一把火。虽然成立只有4个月的时间,但两个协会的带动作用已经充分显现。对此,养殖户宋文玲深有体会。她养了30头奶牛,以前经常遇到技术难题,还要把不少心思花在牛奶的销路上。现在, 奶牛协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她再也不用为这些事费心了,只需要把精力用在饲养上,因而高兴不已。

近几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下初镇段家村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以段家村段立为首成立的通利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区内山峦较多、种养业较为发达的实际,根据各村产业特点和机动地分布,规划了苹果、花生、苗木等多个成方连片种植区,发展果园1000亩、大姜200多亩、芦笋50亩,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了村民致富步伐。同时加大合作社建设力度,将区内苹果、芦笋、大姜等农产品全部交由合作社统一运作,实行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一条龙服务,组织社区农户抱团闯市场,并尝试推进品牌化经营,扩展销售渠道,推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社区经济建设的快速进行。通利果蔬专业合作社实行种养结合,着眼有机循环农业,推创的“SOD”苹果,口味好,每公斤售价12—20元,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喜欢。下一步,社区还将引导通利果蔬专业合作社把土地进行整合流转,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走一条集生态、观光为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园区建设之路。

特色农业强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河南村虽然位置偏僻,但由于种植养殖业发达,群众生活富裕,经济水平居全镇前列。走在这个村里,但见整齐的房屋鳞次栉比,不少是高档次的两层小楼,简直觉不出是在山村。

介绍

下初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黄金开采已成规模,黄金年产量达5万两。位于镇西北部方圆30余平方公里的山区,现已探明地下蕴藏丰富的钠长石、钾长石、碳酸钙石资源,总储量初测达到亿万吨以上,钠长石、钾长石现主要出口台湾,销往广东、临沂、淄博、唐山等地,作为生产陶瓷系列产品的主要材料。碳酸钙石及其产品重钙、轻质钙部分销往台湾,用于建材业,余者在国内广泛用于建材、化工、饲养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采矿史

下初镇黄金开采历史悠久。自隋唐以来,民间采金延续不断,朝廷将采金户登记造册设官管理。《隋书?辛公义列传》记载:牟州(今牟平、乳山一带)“山出黄银,获之以献”。明代有百姓在该镇南东庄(今金碃顶)露天采金。民国《牟平县志》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立约,准德开登州五矿,金牛山一带是其一。所开矿坑为:金牛山北麓、铜锡山东坡、茅山北端、金翅岭(今名金碃顶)、轨道山西坡。共开平坑数道,直井3眼,工程颇为浩大,计历9年,无成效,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工。时值国人力争矿权,清政府乃备价银32万两赎回。

古代居民在找金方面虽凭感性认识,但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至今还流传着识别金矿和找金的谚语:“上山找背,下山找坎”“火烧石中含金”“青泥含金”“老峒有金”“横槽见红”“矿线夹,帮上找”“见红绿石有望”“青泥档”“拣块金”等。

1941年,共产党领导的北海专署实业公司矿山局派黄县庄利太等数人到英格庄一带指导当地人采金,筹措抗日资金。至1943年,采金点遍及英格庄、王格庄、黄格庄、初家沟、芦头、马台石等地,受益颇丰。1958年,停止私人采金。1971年7月,金碃顶建成县内第一座采选机械化的黄金矿山。1982年后,国家放宽采金政策,个体和联合体采金迅速发展,至1990年,已先后建成乳山金矿、铜锡山金矿、三甲金矿、胡家口金矿等。1991年,县政府为保护黄金矿产资源,取消乡镇以下集体和个体采矿点,扩大了县属矿山的采选能力。

下初镇是一个山区镇,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下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全镇基础性产业,常抓不懈,通过不断努力,全镇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目前,全镇牛存栏量达到2000多头,其中奶牛700多头;生猪存栏量达到1.1万头;蛋鸡存栏量达到37万只;已发展各类肉食鸡养殖大棚158个,肉食鸡年出栏量达到200多万只。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18亿元,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39%,畜牧产业已经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下初镇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突破制约瓶颈,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推进,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一)转变养殖方式,以小区养殖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实行小区养殖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零散养殖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能较好的解决养殖户对土地的需求。下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殖小区建设,把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打造畜牧业基地的着力点,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村建立养殖小区。通过科学引导、合理规划,先后扶持了辛家疃、河南村、西庄等三个村在村四周建立起了5个肉食鸡、蛋鸡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由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谁入驻、谁建舍、谁受益”的原则,村里负责拉电通水等配套服务,由入驻养殖户根据自己养殖规模建造 鸡舍,并实行“放水养鱼”政策,制定优惠收费措施,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养殖户入驻发展。为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养殖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在养殖小区内积极推广网上养殖等先进 养殖技术,并实现了机器配料、喂料、刮粪、喷水为一体的自动化养殖。目前,全镇养殖小区共入驻养殖户55户,年可实现收入3500万元。(二)转变销售模式,以合同化生产促进向订单养殖发展。市场是畜牧业 链条的终端,只有把市场问题解决好,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才能带动更多农民从事养殖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镇党委、政府积极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不等不靠,主动联系周边县市大型畜牧产品加工企业,要订单,抢市场,经过积极运作,与牟平区的山东仙坛和天华食品两家大型肉食鸡加工企业达成协议,由养殖户同公司签订 合同,养殖户按饲养量交纳押金后,公司提供鸡苗、饲料和免疫服务,肉食鸡出栏后全部按最低保护价回收。目前,全镇158个肉食鸡养殖大棚全部实现了合同化订单养殖,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

(三)转变发展思路,以示范村和示范养殖小区的建设带动全镇畜牧业快速发展。下初镇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时间短,广大农户养殖观念落后,生产水平低,缺乏组织化生产,把握市场行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为此,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辛家疃村作为示范村,通过示范村在养殖方式、管理技术、优良品种引进等方面的探索,为其它村在发展畜牧业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辛家疃村是下初镇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畜牧养殖专业村,目前,该村已发展奶牛40多头,生猪存栏量达到2000多头,尤其是蛋鸡产业发展迅速,全村现已发展到30户,蛋鸡存养量达到20万多只,全村畜牧总收入达到340万元。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全镇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又新上蛋鸡养殖户13户,肉鸡棚2个。为推广小区养殖,促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在河南村村西规划建立了一个占地20亩的肉鸡养殖示范小区,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五栋面积各1100平方米、存栏规模达4万余只的高档大棚,全部采用先进的网上饲养技术,出栏率由以前的89%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养殖示范小区的建成,不仅给小区内的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效益,而且为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带动了下初镇畜牧养殖小区的迅速发展。

周边乡镇

下初镇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

周边村庄

下初村 地址:威海市乳山市

南东庄村 地址:威海市乳山市

河南村 地址:威海市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