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庄村
邵庄村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邵庄村 邵庄村简介 邵庄村历史 邵庄村经济 邵庄村现状
邵庄村交通便利,比邻省道。邵庄村位于山东省莘县朝城镇正南2公里处。东临牛庙村、西花园村,南临司庄村、江庄村,西邻江楼村,北邻辛庄村。邵庄村面积约1500亩,人口约800人,以 邵姓和 李姓为主,其他姓氏现已几无。259省道穿过村北面与西面,交通便利。据邵氏 族谱记载,邵庄村历史可追溯至 明朝洪武年间 。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 鲁、 豫、 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明朝开始,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邵庄村一带居民便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据先辈传,当时的迁徙是被欺骗后强制性的进行的:朝廷宣称各地均要移民,只有洪...
详情邵庄村交通便利,比邻省道。邵庄村位于山东省莘县朝城镇正南2公里处。东临牛庙村、西花园村,南临司庄村、江庄村,西邻江楼村,北邻辛庄村。
邵庄村面积约1500亩,人口约800人,以 邵姓和 李姓为主,其他姓氏现已几无。259省道穿过村北面与西面,交通便利。
据邵氏 族谱记载,邵庄村历史可追溯至 明朝洪武年间 。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 鲁、 豫、 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明朝开始,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邵庄村一带居民便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据先辈传,当时的迁徙是被欺骗后强制性的进行的:朝廷宣称各地均要移民,只有洪洞县老鸹窝村可以不迁,于是各地居民寻亲访友都聚集在了老鸹窝村。一天夜里,官军突然包围了聚集在老鸹窝里的大量躲避迁移的人们,捆绑起来强制迁移。也有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 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 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 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每个人都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望啊望,望不够家乡的广济寺,望不够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当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人们最后一瞥,只能望见耸立云端的槐树和树梢上的老鸹窝。大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翠绿色的枝叶上下摇动,就好像是为离别故土的人们送行。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有移民的心中:古槐——我的故乡,从此融为一体。以后,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便成了流传的歌谣。
邵庄村是朝城镇一带邵氏的起源地,邵庄村的先辈们在明朝迁居至此后将此地命名为孝子里,后更名为邵庄。随着人口的扩张以及地域区划的原因,邵氏族人逐渐由邵庄扩散至附近 村落。现 朝城镇一带的邵姓人基本全为邵庄村迁出,每次续家谱周边的邵姓人都会聚集到此地。
邵庄村世代以 务农为生,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以 棉花为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棉花种植量较大,现已几乎不再种植。改革开放以后,邵庄人也响应政府号召,逐渐尝试各种致富方式,种植蔬菜大棚、养殖鸡鸭等给村民们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到外面发展,靠 打工赚钱致富,也有些年轻人在外地成家立户。
邵庄人将紧跟时代的节拍,稳健快速地向前发展!
邵庄村道路宽阔,街面干净整洁。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每年都有学子考取大学走出乡村外出求学,村里老人还自发组织成立了邵庄舞龙戏曲协会,每周定期在村广场为乡亲们免费演出。而每到春节,在外的邵庄人也都回到村里,舞龙、舞狮、跑竹马、唱戏曲、放烟花,文娱活动丰富活跃!
邵庄村娱乐队 (13张)
周边
十八里铺镇邵庄村鳢军人熙退役渝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周边政府机构
朝城镇邵庄村人退役军帔骢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G240
周边诊所
十八里铺镇杨庄村卫生室
地址:聊城市莘县
周边村庄
邵庄村
地址:聊城市莘县
邵庄村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S260
邵庄村
地址:聊城市莘县
铺张庄村
地址:聊城市莘县
温庄村
地址:聊城市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