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川镇
洧川镇 洧川镇洧川镇 洧川镇经济发展 洧川镇文化 洧川镇教育 洧川镇文化古迹 洧川镇美丽的典故和传说
洧川镇是 河南省开封市 尉氏县辖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总面积65.7平方千米,共辖37个行政村。洧川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4年6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 长葛,洧川称区属长葛。1965年原洧川县部分地区又划归尉氏县,洧川公社划归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称乡,1988年改 乡称洧川镇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东连朱曲,西接岗李,北邻大马,南与长葛市隔双洎河相望,镇政府驻地洧川距县城25公里。镇境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65.7平方千米。洧川镇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中州名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乡镇发展百强镇,开封市十八强乡镇(排名第三),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河南十一五建设成就十佳名镇等荣誉。洧川,因处于 洧水下游...
详情洧川镇是 河南省开封市 尉氏县辖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总面积65.7平方千米,共辖37个行政村。洧川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4年6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 长葛,洧川称区属长葛。1965年原洧川县部分地区又划归尉氏县,洧川公社划归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称乡,1988年改 乡称洧川镇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东连朱曲,西接岗李,北邻大马,南与长葛市隔双洎河相望,镇政府驻地洧川距县城25公里。镇境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65.7平方千米。
洧川镇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中州名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乡镇发展百强镇,开封市十八强乡镇(排名第三),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河南十一五建设成就十佳名镇等荣誉。
洧川,因处于 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
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
隋唐置洧州,唐贞观元年州废,宋因唐旧制。
金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以宋楼镇置 洧川县。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河患北迁十里于今址。景太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长九里四十步。
清沿明制。康熙十年洧川辖区由原来的四坊二十四保均并为八保,以后额定为编沿袭之,故过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川之称。
民国时期洧川县辖六区,洧川称城厢镇。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4年6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长葛县,洧川称区属 长葛县。1965年原洧川县部分地区又划归 尉氏县,洧川公社划归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称乡,1988年改乡称洧川镇。
洧川镇现辖南街、东街、北街、西街、北关、枣陈、丁庄、纸坊、湾里河、王庄、翟胡同、陈庄、宋庄、桑树庙、刘春桃、养马寨、过庄、沙沃、仝庄、英内、英外、张庄、花桥刘、四合、仓刘、仓李、董庄、许寨、东三赵、大三赵、西三赵、老庄王、刘合集、鲁湾、湾李、关庄、裴寨、兴龙岗3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226个村民小组,62182人(2017)。除回族406人外其余均系汉族,共有52个姓氏。
洧川属尉氏西南部的高平地地带,大部为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为北部岗陵区到东南部大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及土壤结构较为复杂,北部为沙岗属风沙土类,西部为低洼平川多为粘土,东、南部平原多为两合土。境内最高点在卜庄北岗海拔高度为90米,最低点在刘春桃村北海拔高度为70.3米。这里属大陆暖温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672.11毫米,无霜期218天,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是农业稳产高产区。
双洎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又是洧川与长葛县的分界河,流经镇境长度17公里,但在境内流域面积不大。杜公河横穿镇境北部,过境长15公里,其流域面积约占洧川总面积的80%。
洧川镇历史悠久,地方特产数年采享誉省内外,风味小吃堪称一绝。 洧川锅盔上下十八层,正面松软可口,背面黄焦酥脆,放置长年不坏;常湾村的豆腐能用麻绳串起来,可用秤钩挂着称,烹炸煎炒风味各异;拢单热豆腐细白、嫩软,为营养之佳品,老少皆宜。洧川羊肉烩豆腐亦是开封名吃之一,其味感浓香,鲜嫩羊肉配以正宗的洧川豆腐,以醇香顺口而文明方圆数百里。
首先是按照“龙头带动、集团推进、股份突破、规模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抓骨干,立好台柱子,培育好“龙头”。围绕五大区域八大行业,相继建成了“四开两个集团”,组建了以开封拖拉机制造厂、开封宇通机械公司为轴心的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四开两个集团”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集团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公司加农户的新格局,推进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1—7月,全镇乡镇企业完成产值3.97亿元,利税达3332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22%。
其次是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领导。镇里成立了私营经济工作领导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经济工作的副职具体抓,10多名干部专门负责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镇党委、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汇报,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提高全方位服务能力。南街村村民何建民从镇党委、政府提供的信息中,选办了开封市中天预应力设备厂,镇党政主要领导同他一起多次前往立项,办理生产许可证,使该厂顺利投入了批量生产。
其三是按照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示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准绳,强化明星企业,带动八大行业快速发展。通过一抓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二抓发展乡镇企业环境优化;三抓龙头企业的整体提高;四抓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乡镇企业发展位居开封市之榜首。被列为“全国乡镇企业200强”、“全国乡镇企业100强”的开封拖拉机制造厂,去年产值达3.5亿元,创利税2500万元, 上交税金超200万元。
今年上半年,该厂生产四轮拖拉机4.1万台,实现产值2.9亿元,利税超600万元,在全国84家中小型拖拉机厂排序中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南街翻砂铸造、丁庄、纸坊有色冶炼、湾李工业区的金属加工等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封宇通机械公司自投产以来所生产的三轮、两轮摩托车很快占领国内市场,产品销售情况良好,为该镇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去年以来,全镇共引进东西合作项目3个,新上项目12个,其中新上投资在1000万元的企业4个,新上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8个,引进县外资金2200多万元。
工业强镇战略成效显著 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上级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镇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农机配件加工生产、翻砂铸造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依托非公有制经济强镇富民的路子。
全镇民营企业数量发展到1654家,从业人员9480多人,16家企业成为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超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金属冶炼加工行业成为中原地区有名的加工销售集散地,主要产品有粗铜、铜带、铜锭、铝板、铝箔、氧化锌、钼酸氨、镍、碱式碳酸锌、钼铁合金、硅铁合金等,产品广泛用于化工生产、金属材料、钢铁冶炼、电气设备、食品医药等行业。
机械配件产品有电气开关、提升器、变速箱、刹车毂、预应力锚具、机壳等,其中提升器获国家专利,预应力锚具获ISO9000质量认证,产品畅销全国机械制造厂家。
强化特色高效,着力优化农业结构。洧川镇辖37个行政村,5.4万人,6.5万亩耕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全镇粮食初步跨入了高产阶段,但是一些主要农产品却出现了结构性、暂时性过剩。
为此,他们确立了“发展区域优势,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路,采取“大户带动、典型引路、区域发展、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强化科技”等措施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拓宽创收渠道,学会发“先手财”。
去年,该镇先后发展了在当地有示范性的种养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初步搭起以湾里河、纸坊、翟胡同、老庄王等村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框架,为我镇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样板。 强化骨干龙头地位,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镇党委、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加快镇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是必由之路。
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是全县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镇党委、政府按照“发挥区域优势,面向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典型引路、科技指导等措施,积极推广适宜农村发展模式的种、养、加项目。
全镇形成了湾里河、湾李两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种子基地1.3万亩,订单农业面积1.7万亩,粮经比例达51:49。各种养殖专业村10个,英内养殖小区通过省“绿色无公害基地”认证,牛、羊肉类屠宰加工发展迅速, 农业结构稳步调整速,真空包装五香牛肉市场供不应求。
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非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面粉加工、豆制品加工成为农村群众的致富产业,老浆豆腐、锅盔馍已打出洧川运往大都市,走进小超市。全镇每年都有计划地输出近万人外出务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农民群众基本上达到了有活干、有钱挣的标准。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经过努力,目前这个镇的城镇建设框架已经形成,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进行,市场商品交易额明显增加。城区内有90%以上的单位、住户用上了自来水;拓宽新建公路3公里;程控电话发展到3000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城区绿化、路灯架设正在实施;使城区面貌大为改观,为洧川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城区整体呈现出“整、洁、亮、绿、美、畅”的特色,城区建设“三纵三横”格局基本形成,行政区、生活区、商贸区、服务区、工业区建设已成规模,城区人口膨胀到2.3万人,城区供电、供水、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不断加强,实现了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正在逐步成为辐射周边县市最具发展实力的中心城镇。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村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8.6公里。全镇三分之二的村庄通上自来水,基本实现了“六通一气”,人民群众正在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洧川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素以中原重镇远近驰名,自古有“水旱码头”之著称,历代商贾云集,百业俱兴,古往今来,引无数客商云集洧川经商开店,誉为物华天宝的一方圣地。全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发展经济环境宽松,群众发展经济意识强烈。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金属冶炼加工行业,吸引了上海、浙江、、山西、山东、栾川、洛阳铜加工厂等一大批客户合资办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互惠互利的发展目的。
洧川镇 (20张) 为了促进洧川经济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使用土地、上缴税收、办证服务、奖励纳税企业大户等一系列政策,保证为前来投资办厂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一切优质服务,职能部门全力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历史文化名镇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及各界朋友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很早以前洧川交通就比较便利,这里曾为水旱码头,建国后政府又大抓了公路交通建设,开封至许昌公路贯穿洧川境内6公里,洧川——新郑,洧川——古桥,洧川——朱曲,洧川——大马4条柏油路贯穿东西南北,加之乡间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分别距(北)京—珠(海)、日(照)—南(阳)高速公路和新郑国际机场20公里,开(封)—许(昌)、永(兴)—刘(合集)公路交叉穿镇而过,为这里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优越条件。
1978年政府投资28万元建成能容纳1700人的影剧院一座,购置了两台大型放映机和大型投影设备。原乡电影队已改为电影管理站,下属16个放映队,年放映电影2500场次。县文化局在洧川设置文化分馆一个,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滑冰场等文体活动场所,藏书3000多册。唢呐、龙灯、高跷、狮子等民间传统节目在洧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汇集演出,文化生活非常活跃。
现今一年一度的南城门烟花会,加上了东街的盘鼓队,西街的龙灯会,以及南街的舞狮会,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城内城外人山人海,异常热闹。
3月18日,洧川书画院挂牌仪式暨书画展在河南博物院举行。
洧川书画院经省文化厅、民政厅正式批准成立,旨在挖掘、保护、研究、宣传中原文化,弘扬民族书画艺术。该书画院以中州古文化名镇尉氏县洧川镇而冠名,该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经有一大批艺术家诞生于此。洧川书画院以董豪为院长,特聘请王成喜、张海、陈天然、方照华、马国强、宋华平、唐玉润等书画名家为本院的名誉院长、艺术顾问。
洧川镇位于开封尉氏县,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为挖掘、保护、研究中原文化,弘扬民族书画艺术,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洧川书画院正式成立。我国著名书画家王成喜、张海、陈天然、龚柯等为书画院名誉院长。在当天的展览上,260余幅书画作品不但展示了书画院书画家们的精心之作,而且也展出了王成喜、张海、陈天然、方照华、宋华平等一批名家大作。现在洧川书画院有60多位书画家。刘焕章任院长兼秘书长。
清朝末年,洧川只有小学十余处,1927年始设高等小学堂,后又增设女子学校,1935年开设洧川中学,建国后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各级学校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尉氏县第三中学(原洧川中学)1978年二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84年被河南省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1903年秋。历史沿革为:1903年为洧川县高等学堂,1916年为洧川县高等小学堂,1919年为洧川县高等小学,1923年为洧川县立第一完全小学,1932年为洧川县立初级中学,1951年为河南省洧川第一初级中学(校址在洧川东街路南),1953年迁入新校址(即今校址洧川东关路北)。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合并,改名为河南省长葛第三初级中学。1965年洧川归属尉氏县,更名为尉氏县第三中学。1996年更名为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2005年11月10日,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与尉氏县第一高级中学合并,合并后称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
尉氏三中创建于1903年。早在1958年就以办学有特色、学生升学成绩好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表扬,《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了题为《两个好榜样》的社论而闻名全国。1978年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中学,1981年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尉氏三中洧川校区师生员工在各级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扬学校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探索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为国家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合格学生6000余名,其中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武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等重点大学800余名,尉氏三中洧川校区的毕业生遍及全国。学校曾获得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省体育卫生双优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3年10月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活动,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2005年11月在市县领导的指导下,尉氏三中和原尉氏一中,一中分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尉氏三中,原尉氏一中为尉氏三中南校区,原一中分校为尉氏三中北校区,原尉氏三中称尉氏三中洧川校区.2005年12月,尉氏三中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从此尉氏三中洧川校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特别是现任三中洧川校区领导班子正率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上下同心,依靠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准备努力铸造尉氏三中新的百年辉煌,为新时期中原教育史书写更为灿烂的新的篇章!
洧川医院创建于1950年为洧川县医院,1954年长洧合并后为长葛县第二人民医院,1965年划归尉氏县后为洧川公社卫生院,1988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改为尉氏县第二人民医院。现全院有医务人员13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35人,医士35人,内设24个科室,111张病床,并配有300毫安X兴机,A、B超声波诊断仪、脑血流图机、电光比色计、万能手术床等设备,能作较大的外科手术及治疗较难病症。另外全镇有乡村医生114人,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良好卫生医疗条件。1988年底,县组织卫生部门在洧川进行了防氟改水试点工作,改良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
洧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双洎河、杜工河、黎明河三河围城而过。城北有周灵王故陵、柏岗寨、韩国鸿台宫故址,城南有著名的牛脾山 、司马墓、陈里故里,城西有隐山岗,魏征庙里,城东有桐子产故居、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故里,城内有宏伟的明代建筑城隍庙、洧阳书院、培风书院、奎文书院,并曾存有汉代著名碑刻“尹宙碑”等。
名人雅士辈出。如名臣司马懿、魏征、吕蒙正,名氏阮籍、阮咸,名书法家钟繇,状元刘理顺,当代著名画家石泊夫、王成喜,著名豫剧艺术家唐喜成、牛得草等
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有兴龙岗村裴李岗文化遗址,城皇庙古建筑群,占地六亩,房屋50余间,为明代建筑;洧川城大南门,明代建筑,更为奇特的是,在北荫城门洞上方砖缝斜刺生长一株500寿龄的古柏,枝繁叶茂,枝形奇异,堪称中华一奇,凡到洧川之人无不叹为观止;另有唐魏征庙;宋张载墓及大批碑刻。
洧川县城垛为柿花形状,传说只有出过状元的县才允许建柿花形的城垛,这是吕蒙正、刘理顺两个不同朝代的状元留给家乡人的特殊荣誉。南城门建后在城门通道顶端的正中央,从墙缝里顽强地长妯一棵柏树,至今已是五百余岁的高龄,枝繁叶茂,像一只金凤凰亭立城楼,俯睱全城,堪称奇景,她与北门(已毁)城楼顶的榆树遥相呼应,故有洧川南门到北门,百(柏)里有余(榆)的典故。
洧川城墙为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所筑,墙高二丈六尺,周长九里四十步,开五门。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知县张恭复修,在五门各建门楼。明、清之际曾十二次复修扩建,女墙,楼垛、驶道全以砖砌,整齐坚固,高大宏伟,曾有“八保洧川,固若金汤”之称。
建国前洧川城屡遭兵火,城毁门倾,仅有大南门幸存,该门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内外壁均系大砖砌成,底部青石铺基,顶部为半圆形拱券门,建筑古朴,雄浑壮观,这座城门之所以得以保留,很可能托福于顶端的一颗奇特的古柏。
500多年前,雄伟的洧川城池竣工了,一只小鸟嘴里衔着一枚熟透的柏树籽要去喂它的孩子,当它从洧川南城门上空飞过时也许是惊叹于城池的雄伟壮观,一不小心柏籽从嘴里滑落下来,不偏不斜正巧落在南城门洞正上方的一个砖缝里。小鸟失望地飞走了,柏树籽快乐的在温暖的砖缝里生长起来,它的根牢牢的抓着砖缝深深的往里钻,斜探着身子顽强的生长。小柏树500年的时间变成了大柏树,胸围有三尺多,像一只展开翅膀的凤凰站立在城头,俯视着洧川城,目视着洧川城的历史变迁,见证着洧川城的水患战火与荣辱兴废。500年的岁月只是历史的一瞬间,柏树500年的造化修炼成仙,早已具有了灵性,人们在城门上柏树前为神灵建起了简易的祭台,燃起了香烛,画上了字符来祈求平安,祈求五谷丰登,祈求健康长寿。
有意思的是洧川护城河,许多城池护城河都在城外,可从没见过像洧川这样的护城河。洧川的护城河不在城外,而在城内,敌人即使攻破了城墙也难于逾越宽100多米的护城河。还真说不清是河护城还是城护河。而如今的护城河在南城门附近只残留了一部分,这宽阔的水面已成为洧川一道美丽的风景。
洧川的城隍庙规格很高,是正五品,话说朱元彰在这里打仗转败为胜了,登基后亲自御封正五品。
城隍为城市保护之神,城隍庙即城隍办公并接受香火之地也,洧川城隍庙位于洧川镇城中心路北据《洧川县志》载:该庙建于明初,正统五年重修,在明嘉清和清顺治年间又曾多次重修。庙内原有大殿五间,拜殿五间,东西廊房各二十五间,戏楼一座,寝殿六间,大门三间,大门外有明弘治年间石狮一对,整个城隍庙占地约15亩,解放前为洧川县旧政府所在地,已将原东西廊房改建为东西排房。解放后洧川县人民政府设在这里。尉、洧合县后,洧川县撤消,现在城隍庙为尉氏县人民文化馆洧川分馆所使用。
洧川城隍庙庙内现存大门三间,拜殿五间,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丈,硬山顶花叠脊(原为琉璃脊剪边)拜殿梁架结构独特,殿中横排四根内柱直达屋脊,由柱身平伸出四架横梁,梁上立柱,架梁托檩,檐下出飞椽,有沿檩,大小额枋和平板枋,枋上施以彩绘,檐下有方形明石柱,每面四根,共八根,柱上刻有楷书对联,中联为:“泽沛人寰御灾捍患神功大灵著阴府彰善惩凶圣鉴真”边联为:“赫赫明明赏罚世间善恶,昭昭耿耿扶持宇内人民。”在拜殿内自第一架横梁之上置,透雕木格棱,正中三间分别置隶书扁额,中为“公正堂”右为“负责任”左为“守纪律”九个大字,拜殿两旁有东西廊房各六间,虽已改造过,但其木架结构未变,拆除砖墙即可恢复原来本色。
洧川隍庙原有三门高大雄伟,为楼阁式,不幸于大跃进年代被毁,现在的大门虽经改造,但仍是原三门木架结构,有明柱,大小额枋,平板枋,拆除砖墙即可显现出原中门及左右偏门,仍不失雄伟之气。特别是大门两侧的一对石狮,通高247厘米,东西长77厘米,南北宽58厘米,其中座高107厘米,狮高140厘米,石狮雕刻圆浑古朴。东边石狮狮座前额刻有铭文共62字,大都横糊不清。铭文竖排十行,可认出“口口治十七年口在甲子孟春口口洧川寅口口口口募财男口口公海等协口口口口镇威口口 口口恭者 兴定府石匠梁文口梁文口鄢陵县张口口”。经考证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所刻,故此对石狮已近五百岁了,实是一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石雕艺术品。
如今洧川城隍庙是洧川镇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一九八五年被尉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零年划定了保护范围。
鸿台寺在洧川西北,与花桥刘村毗邻,距洧川城约略三华里的路程,建在高高的鸿台岗上。小青河从寺脚下迤逦东去,绕过裤腿坡,南注杜公河,至南曹西黄庄,并入由大桥镇过来的康沟河,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关于寺庙的历史沿革,《洧川县志》记载简略,仅说寺院占地十三亩零一分,余者不详。《洧川沧桑》里有附带提及。
“鸿台听月”指的就是鸿台寺 它与“大沼捧莲”、“陈里清夜”、“吕祠爽秋”、“阮林竹啸”、“郑隧柏荫”、“双洎流霞”、“灵冢夜雨”合称洧州八景。
尉氏县洧川人制作豆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人民安居乐业,其孙刘安落户古镇洧川,他聪明伶利,深得刘邦喜爱。一次刘安为刘邦办了一件大事,被高祖封为淮南王。他为了感谢封赏,招揽天下方士,聚于本地牛皮山炼丹,寻求长生不老药,以献给高祖。一次,一方士用黄豆腐后加入卤水,炼起丹来。谁知灵丹妙药没炼出来,却奇迹般地将白嫩细腻的豆腐给“炼”了出来。
洧川豆腐与众不同,其表面呈琥珀色,刀口纯白,质地坚硬,手拿斤把块往地上甩,不出水、不毛边、不变形,该豆腐可用秤钩挂,也可用麻绳穿提,放到锅里炖不变形,煮不化,并且越炖越筋。
洧川豆腐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由香油、花椒、辣椒作佐料制作的麻辣豆腐,含在嘴里麻麻的、辣辣的,并有极重的香味,还不等你细嚼便已浸透心扉。而把一小块一小块(约2公分见方)的豆腐放在沸水里煮透,而后蘸着辣椒油吃的豆腐又别有一番风味。它给你的感觉是极其绵软和鲜嫩的,你会想到柔柔的细纱、绵绵的花絮。当然,这里的豆腐好,只有你处在异地他乡,托起外地那水渍渍、松散散的豆腐,食之淡然无味时,才体会更深。
明朝万历年间,开封府洧川县西北有个高家庄,庄里有个父母双亡的穷孩子叫高拱,靠吃百家饭长大,因无人管教,虽聪慧异常,却生性愚顽,游手好闲,十七八岁了,还整日与一班顽皮少年东游西逛,不务正业。
这天他们来到洧川西南的双洎河畔,又热又渴,望见北海滩上种着一片翠绿的西瓜,并不见有人看管。高拱伸手一指说:“弟兄们,走,到我老岳父家的瓜园里吃西瓜去。”到了瓜园,几个人也不客气,摔开一个大西瓜就吃。就在这时,河面上垂柳拂动,柳荫里划出一只小船来,船上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手摇蒲扇,正望着他们笑呢。几个人见逃不及,只好尴尬地立在那儿等候发落。
老人上得岸来,请他们坐下,唤瓜童选出两个上好的西瓜切开让他们吃,然后笑容满面地说:“今天可是个大喜日子,请问,哪位是我的贵客娇婿?让我赏识赏识!”大家面面相觑,都看着高拱。高拱见老人家以礼相待,自知失言理亏,只得红着脸认错:“小生失言,万望老先生恕罪。”老人却哈哈一笑说:“这才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呢!老朽膝下现有一小女,尚未婚配,今逢佳婿亲临,不能错过,敢烦几位客人代为高媒,未知可否?”几位齐声叫好。高拱无奈说:“小生家道贫寒,又无正业,恐有辱小姐。”老人大笑说:“家道贫富非老夫所求,求的是贤婿浪子回头,有所作为。故而老夫又有一个条件,须待贤婿投师求学,金榜题名之时,方能完婚,请几位做个明证,老朽相信眼力不差,贤婿也定能不负所望。”并捧出白银500两,交于高拱,让他谋求学业。
高拱自此深感其恩,决心不负厚望,立志求学,终天金榜题名,并与老人的女儿成了亲。他为官清廉,后来成了官居一品的当朝阁老,感念老岳父恩典,就在当年吃瓜的地方用官俸建起一座七孔石拱大桥,方便行人,以示纪念。这座桥造型奇雄,桥下清水长流,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透过石桥七孔,碧绿的河水如一条五色彩练,美丽异常,数百年来,被誉为“双洎流霞”,成了洧川八景之一。
在开封市洧川古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传统大庙会,届时八方云集,热闹非凡。与别处不同的是,每年该城竟有城隍庙里的城隍爷偕同城隍奶奶到岳父大人家省亲这一传统。八抬大轿,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甚为奇异。这一习俗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朝时期。
相传明朝中叶,在洧水河畔(即现在的双洎河畔)的洧川县城东南三十里有一大集镇南席堡,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是堡内的传统庙会,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洧川古庙会相隔五天。南席堡有一位美丽善良的李姓姑娘,年方二八,出身富贵人家。这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洧川庙会其间,其母带她到洧川城隍庙烧香还愿。在烟雾袅袅的高大庙堂里,檀香木雕制的城隍爷塑像昂然端坐,冷竣威严。姑娘焚香完毕,仰望塑像,不觉春心萌动,意乱情迷,竟悄然把城隍爷手中的一把折扇取下放入怀中,见城隍爷手中无物,又含情脉脉地把手中的一方素帕塞到城隍爷手里。当天回到家里,姑娘竟一病不起,不久便香消玉陨,一缕香魂升了天。姑娘死后,便托梦给她的母亲,说她倾慕于城隍爷,城隍爷也喜欢她,现已与城隍爷喜结良缘,希望父母能在城隍爷塑像旁给她塑像。于是,家人遵其所愿,在城隍庙里为其塑像。当地百姓知道事情后十分感动,便又在南席堡修建了城隍庙宇。于是,农历三月初九至十二南席堡庙会期间,南席的百姓便来迎他们夫妇回娘家省亲,请进城隍庙宇,一住三天。十二下午,洧川的百姓再接回庙里。
到了农历三月初九这天一大早,两台大轿披红挂彩抬着两尊塑像从洧川县城出发,沿途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唢呐声声。行人驻足,围观如云,多有持杆加入者,引为善事,祈愿得福。杆杆相连,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南席的百姓杀猪宰羊,盛情款待。十二下午,人们又抬着两尊塑像接回洧川城隍庙里。数百年来,年年如此,从不间断,成为洧川古城的一大奇观。
后来,由于城隍奶奶省亲每年都从双洎河畔的古桥集经过,古桥集附近的人们为纪念城隍奶奶省亲一事,便把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二日定为古桥集传统庙会。
有这样一句歇后语――“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可是在开封古镇洧川,你却能在集市上买到能用麻绳穿起来的豆腐,这是洧川独有的特产,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呢!
那是清代的乾隆未年,在洧川镇南一个小村庄里,住着姓贾的兄弟俩,他们的父母早亡。哥哥贾照生性好吃懒做,为人刁钻。弟弟贾亮与其相反,是个老实厚道、勤劳肯干的小伙子。然而,贾亮挣得再多,也没有贾照挥霍得快,不到一年,父母留下的一点家业就被贾照糟蹋光了。贾亮无奈,听一位老人指点,向乡邻借了些钱,开了个豆腐作坊,做起卖豆腐的生意来。
贾亮卖豆腐童叟无欺,品质又好,所以生意很红火。开始贾照不以为然,后来见弟弟生意越来越好,就动开了心思。他对弟弟说:“弟弟,我不能看你一个人忙活,我不能下力,能算账,我来当家管账吧!”从此,贾照就成了当家的掌柜了。
转眼三年过去,贾亮靠做豆腐使家里盖起了新房,买了田地、骡马。有人给贾亮提亲,贾亮说,我比俺哥还小着呢,先给俺哥说吧。很快,哥哥贾照就娶来了老婆,只是这个嫂嫂一来,便跟哥哥一块儿算计弟弟,不给弟弟娶媳妇。又是三年过去,一次贾亮出门卖豆腐不慎摔坏了腿,贾照便在这时闹着要分家,并提出,贾亮若能磨出能用麻绳穿提的豆腐来,全部家业归贾亮,否则,光身走人。贾亮气红了脸,便与贾照立字据为凭。回到豆腐作坊,他决心挫败哥哥独霸家产的阴谋,日夜试磨豆腐。然而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有磨出能用麻绳穿提的豆腐来。一天,他又气又急,神志恍惚,仍不停歇,误把老浆当作卤水加醋加老酒点了豆腐。没想到做成的豆腐嫩白清香,凉风一吹,表皮成了姜黄色,绵筋柔嫩,用麻绳一穿,竟真的提了起来。贾亮做出了麻绳能提起的豆腐,贾照又落得一贫如洗。贾亮把这种做豆腐的方法传给乡邻,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了这个地方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清朝咸丰年间,洧川有一位读书人姓赵名果,擅书画,喜郊游,为人旷达。一次,他外出游历至泰山脚下,与一位善抚琴好郊游的张姓文人结识,两人一见如故,一番交谈后相互倾慕其文采,只悔相见恨晚。两人携手同游巍峨泰山,饱览山色,心旷神怡。及至分手之时,赵果有心邀请张先生到家乡做客,却恐其对洧川小城看不上眼,思谋良久,心存主意,便对张先生说:“开封府洧川,是小弟桑梓,县小城大,南至北门,百里有余,仁兄不妨一游!”张先生疑惑地问:“南门到北门,百里有余?莫非洧川是一南北狭长城池?”赵果笑道:“仁兄一到便知,小弟决不枉言。”
张先生兴致勃勃地随同赵果赶至洧川,先至南城门观赏,城门高大古朴,颇为壮观。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城门里侧门洞上方砖石缝里昂然挺出一株一抱粗细的苍翠柏树来,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犹如一只金凤凰立在城楼,俯瞰全城,堪称奇景。
张先生一见,大为惊喜,赋诗咏叹。接着,赵果趁兴又邀其观赏北门。张先生便称今日已晚,明日再去不迟,赵果摇手表示不必,暂且步行一段再说吧。二人行不过两公里,雄浑的北门竞赫然在目,而在城门门洞上方的砖石缝里,竞也生长着一株与南城门柏树一般粗细的榆树来。见那榆树生得虬枝盘旋,枝繁叶茂,张先生先是惊异,继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果然如贤弟所言,洧川南门至北门,百(柏)里有余(榆)。愚兄大开眼界,此莫非贤弟效法汪伦谓之李太白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乎?”二人大笑。张先生感赵果盛情,游历数日方归。
洧川南柏北榆,长势奇雄,相传是鸟衍树籽所生,已有数百年历史,成为洧川胜景。可惜北门遭战火而毁,仅存南古城门及城门古柏,后人为衬托“洧川百里有余(即柏里有榆)一说,在南门里侧门洞上方的柏树旁移植一榆树,此榆树竞同柏树一同生长,堪为一绝,并为洧川人引以自豪,至今每与外人言,辄曰:“洧川县小城大,百(柏)里有余(榆)也。”
那是在北宋年间,开封府洧川县有一位员外,姓赵名黑,排行老六,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赵黑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楼房百间,银钱无数,为人却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对待穷人和佃户如狼似虎,心狠手辣。
有一年天大旱,颗粒无收,物价飞涨,佃户们饥寒交迫,走投无路。赵黑却趁机囤积居奇,敲诈饥民,大发不义之财。一家老少也为虎作伥,欺压无辜。
当时,有人看到赵黑一家逢遇灾年,反而荒淫无度,便不解地问:“天下大旱,富变贫,穷无途,苦的是天下人,你怎么反而更得意呢?”
赵黑骄狂地说:“我怕什么?一文钱一粒麦,饿不死我赵大黑;一文钱一颗豆,饿不死我赵老六。天下人饿死完,也轮不着我。”
赵府人口吐狂言,为富不仁,引起人神共愤。一日晚,赵家长工牵着驴走出门来,突然阴风骤起,天摇地动,长工回头望去,眨眼间,身后赵家高大森严的府第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深幽的黑水坑,黑浪涌动,臭气熏天。
就在赵家府第陷入臭坑之时,恰逢赵家二媳妇回娘家未归。第二天,她闻讯赶回,来到池塘边,见往日的豪华富贵都转瞬即逝,不觉号啕大哭。正在此时,水面忽忽地飘起一块黄澄澄的金砖来,二媳妇一见大喜,忙不迭探腰伸手去抓。金砖未抓着,人却“扑通”一声掉了进去,瞬间无影无踪。
消息传出,人们纷纷议论说,这是赵家骄狂过分,惹得神灵震怒,受到上苍的惩罚。其二媳妇虽适逢外出,但仍以金砖诱入池塘;长工虽居在府内,也要趁其外出遛驴时对赵府惩罚,牵的一头驴权作他的工钱,显示了上苍的公正。
自此,洧川人留下古训:“宁吃过天饭,不说过天话。”世代传戒,要体恤穷人,与人为善。赵家深池也被列为“洧川八景”之一,这是“八景”中唯一的一处与优美风景不谐调的恶水臭坑。
在开封古镇洧川城北1.5公里处,有一座高高的沙岗,与风景幽美的鸿台岗遥遥相望,这座沙岗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断头岗”。傍依在岗下翠绿槐林里的一个小村也叫“断头岗”村。从岗脚一条土路上来来往往走过的行人,仰望沙岗,都会想起一个发人深思的传说来。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洧川城内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二人,母亲许田氏早年丧夫,守寡苦熬养大了宝贝儿子许铁。她对儿子百般溺爱,儿子吃奶竟吃到13岁。她惟恐自己孤儿寡母受人欺负,每当儿子与别的孩子打架,她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吵上门去为儿子撑腰;儿子占了便宜,她连连夸奖儿子,教唆儿子在外不能吃亏,宁愿欺负人家,不能受人欺负。儿子不学好,受私塾先生责打,她竟骂先生一顿,干脆让儿子退了学。自此儿子更是游手好闲,除了滋事打架,小小年纪还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做母亲的不仅不责备,反而夸赞儿子有本事,在能耐。儿子越长越大,也越偷胆越大。对儿子在外面的恶劣行径,她不仅不予以制止,反而引为骄傲,夸耀自己的儿子不用出力干活也能活得比人家好。
常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有一天,许铁在外面闯了大祸。他夜入民宅行窃,被主人发现后拖住不放,情急之下,他竟挥刀将主人杀死而后脱逃,但终被官府缉拿归案,依法判了斩刑。其母闻知,犹如晴天霹雳,五内俱焚。无奈法不容情,终于到了处斩她儿子的那一天。
古时洧川县行刑多在这座无名沙岗之上。行刑这天,监斩官问许铁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身戴重铐脚镣的许铁想了想,说只想见寡母一面。当悲痛欲绝的许母来到许铁面前时,许铁双泪长流,跪倒在地,恳求说:“娘啊!儿有负您的养育之恩,不能给您养老送终了。今当永别,望娘再喂孩儿一口奶!”许母闻听,心如刀搅,忙掀起衣襟,趋步上前,就在此时,许铁猛地一口咬住母亲乳头,生生咬了下来。许母疼得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许铁愤恨地说:“娘!我恨你!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是你从小纵容我,哪有我今天年纪轻轻就走进鬼门关?”许母痛悔不已,万念俱灰,就在儿子人头落地之时,也一头撞死在刑场前的一块石头上。
自此,这座沙岗便被人称为“断头岗”,“许铁咬母”的故事也广泛地流传在洧川民间,给为人父母者以深深警示。
开封古镇洧川西北角有一座高十余丈的土台,称为鸿台,台上古木盘绕,郁郁葱葱。传说在月圆之夜,登上鸿台,能听到月宫里传来的悠扬琴声。那么,这个传说是如何而来的呢?
这得从北宋年间说起,那时的洧川县城是一个繁华的水旱码头,人口众多,百业兴旺,世风古朴。城东有一王姓富家之弟,虽饱读诗书,却无意功名,不拘小节,风流旷达,某春日,在城南双洎河滩,无数只风筝争奇斗,热闹非凡。王公子放飞的“巨龙”气势磅礴,格外引人注目。突然空中又出现一只色彩斑斓,维妙维肖的“彩蝶”来,立即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王公子抬眼望去,竟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和丫环在操纵。王公子一时好胜心起,遂令”巨龙”靠向”彩蝶”,欲与“彩蝶”比高低,“彩蝶”飞升,“巨龙”摇头摆尾紧追不会。“彩蝶”下沉,“巨龙”也飞扑而下。小姐气恼地飞快转动线拐收线,不料此时“巨龙”,“彩蝶”竟扭结在一起,“叭”地落在地上散了架。小姐怒气冲冲地走上前来斥责王公子:“你身为读书人,为何这般无理?好不自重!”说完拂袖而去。愣在那儿说不出一句话来。
王公子归来茶饭不思,相思日苦,派人打听,得知小姐是南门里苏员外的千金,遂恳请父母托媒人上门求亲,不料被小姐一口回绝。王公子也不灰心,连连托媒提亲,均遭拒绝。转眼半年过去,又到了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王公子愁肠百结,无计可施。一日他闲来无事,手抚琴弦,当悠扬的琴声从指端流出时,他心生一计。
几天后,有人传说,在明月当空的午夜,登临鸿台,可听到月宫中传来的妙琴声,酷爱抚琴的苏小姐闻听后怦然心动,中秋月圆之夜,她由仆人陪同登上鸿台。树影婆娑,幽深寂静,侧耳细听,果然有琴声若隐若现。沉浸其中的苏小姐不赞叹:“此曲只会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时树影晃动,一公子翩然而出,躬身下拜,彬彬有礼道:“多谢小姐称赞,小生在此等候多时了。”苏小姐定睛一看,竟是多次求亲遭拒的王公子。她感其心诚,慕其才华,终与他喜结良缘。从此,“鸿台听月”的传说流传了下,并成为洧川八景之一。
开封古镇洧川以北方圆五公里,沙丘连绵,但有名字的沙岗只有一个,那就是烛岗。岗上槐林漫翠,每到秋后清晨,岗上便轻雾笼罩,如纱如烟,涌动不已,仿佛沙岗被雾漫透一般,因此被称为“烛岗雾透”,是过去洧川有名的一景。关于该岗名字的起源,还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联合进攻郑国。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边(即汜南,今洧川北),晋军驻扎在郑国西边(即函陵)。在大军压境、团团围困之中,郑文公只好派能说会道的大夫烛之武偷往秦营说服秦王退兵。夜半,烛之武被一只大筐吊下城头,乘着浓雾,潜入驻扎在这座沙岗之上的秦营中,他一见到秦穆公就伤心地哭了起来。秦穆公喝道:“你们郑国快要灭亡了,你怎么到我们军营里来哭?”烛之武说:“我也是来替你们秦国哭的呀!”“你这是什么意思?”秦穆公好生奇怪。
烛之武说:“我们郑国和贵国并不相连,中间隔着晋国。所以,我国亡了以后,只能被晋国占领。那时晋国就会比以前更强大,而贵国也就相对显得比晋国弱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最后又拱手送给人家,这合算吗?再说,晋国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灭了东边的郑国,难道就不想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了吗?”
秦穆公沉思着说:“你说得对!”烛之武又说:“您如果能解除晋军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从此一定心向贵国,做个‘东道主’,贵国使者在东方道上往来经过的时候,郑国一定尽主人的责任,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又有什么不利呢?”秦穆公立即答应退兵,并且和烛之武歃血为盟。秦军悄悄班师回国,还留下杞子等三位将军,带领2000秦兵,替郑国守城。晋文公见秦军不辞而别,也只好下令撤军。
烛之武寥寥数言竟退百万雄兵,解国家于倒悬,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留下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因为当年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那座大营就在这座沙岗之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这座沙岗为“烛岗”。
在开封古镇洧川南一公里许的双洎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村落,名为古贤村。村里有一座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称为“陈里学馆”。就是这座小小的古学馆遗址,数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浏览凭吊,更有一些鼠偷狗盗、不愿学好的少年子弟被师长带来以作训戒,使其改恶从善。这是什么原因呢?话还得从明朝说起。
话说那时,古贤村出了一位很有学问的私塾先生,姓陈名里,是明朝崇祯年间洧川状元刘理顺少年读私塾时的同窗好友。他虽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但却无意仕途,只是专心于做学问,教化子弟。附近子弟争相投拜。
一天晚上,陈老先生开讲晚课,讲到“君子重于义而轻于利”时,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大发宏论。他说:“人生在世,上应当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下应当爱护子女,对朋友讲信用,对乡邻讲仁义。不能为非作歹,不能不务正业,更不能偷盗打劫。俗话说,一日为贼终身为贼,上有贼父贼母,下有贼子贼孙。一旦事发,身败名裂,轻则坐牢,重则杀头,到那时后悔晚矣……”话未说完,突然从屋梁上跳下一个青年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失声恸哭,连声说道:“陈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真恨自己目不识丁,走上了邪路,愧对先人。我保证以后一定要改恶从善,痛改前非!”
原来,就在这天晚上,有一个小毛贼刚巧来到学馆想偷点东西,不料这晚陈先生开了晚课,此贼就只好先躲在屋梁之上。随着陈先生的讲解,他听得字字入耳,句句入心,良心发现,幡然悔悟,遂毅然决然地跳下来向陈先生认错。陈先生也大为感动,忙将他扶起,并破例收为弟子。
此事广为流传,数百年间人们以此为戒,训化子弟,恪守节操,古贤村成了一方道德净土,“陈里学馆”也成了洧川八景之一。
在开封古镇洧川,“八堡小洧川,拾了个状元郞”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状元郎就是吕蒙正。
吕蒙正(946-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宋太宗亲为他写诗赐宴,并相沿成例。太宗、真宗时三次拜相,被封为许国公。政绩卓绝,是历史上不多见的状元宰相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位平民宰相,正直严谨,质朴宽厚,襟怀坦白、度量如海,在民间享有盛誉。吕蒙正出身贫寒,由布衣而为相,在当时影响甚大,世人争相传诵他的故事,元朝剧作家写了不少关于他的剧本,如《彩楼记》、《吕蒙正赶斋》和王实甫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吕蒙正虽洛阳人,却在洧川金榜题名。
北宋年间的一个冬天,阴风怒号,万木萧疏。从洛阳往开封洧川方向走来母子二人,那孩子虽只有七八岁光景,却眉清目秀、英气逼人。母子一路乞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终于流落到洧川东北杜公河畔白马寺一带的一个寒窑内暂住。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高中第一名状元、并三任宰相的清官吕蒙正。
吕蒙正祖籍洛阳,少时家庭发生变故,无以为生,母子二人只得讨饭度日。流落到洧川后,看这里民风淳朴、地肥粮多,就在寒窑内暂居,小蒙正终日乞讨,母子俩相依为命。一天,吕蒙正出外讨饭,路过一个村子,被一阵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他循声而去,原来是一座私塾。他不由地在窗外听了起来。
此时室内的先生正要学生们背书,可一个个都背不上来,气得先生脸色发青,一怒之下抓起戒尺就要惩罚他们。
小蒙正感到好奇,就探头往窗里看,被先生发现了,气冲冲走出门来斥责他:“走开,你在这里干啥?”“听您讲书。”“你一个讨饭的,能听懂讲书?”老先生正生气,想赶他走。“您刚才讲的,我都听会了。”小蒙正应答自如,不慌不忙。先生大为吃惊,半信半疑,忙让他背诵一遍。小蒙正从容不迫地把刚才听的文章一字不漏全背了出来。
先生一听,暗自称奇,便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孩子,你想读书吗?从明天起,你来读书吧!不收你学费。”
自此以后,吕蒙正边讨饭边读书,后来母亲去世,留下他一人倍觉凄苦。寒来暑往,说不尽的辛酸苦辣,他终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全烂熟于心。但他虽怀报国大志,怎奈苦于贫寒,无钱作盘缠赴京赶考。
还是洧川众乡邻感到了吕蒙正才学出众,不进科场实在可惜,便相约慷慨解囊,资助他赴京会试。时值太平二年,吕蒙正高中状元,洧川人引以为荣,高兴地说:“八堡小洧川,拾了个状元郎。”
历史上的吕蒙正气量如海,千百年来为人称道。
双洎河,原名洧水,是我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于古河南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至西华县西入颍水。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在洧水建立部落,号为有熊氏。当时,此河还无名,黄帝一部下建议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点水”取名。黄帝颔首,就立下了一个“洧”字。北宋时期,朝廷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朝时,因蔡河为黄河所夺而改入贾鲁河。明朝时,又名双洎河。而位于现河南省尉氏县西南部的中州古镇洧川镇,便是因处于洧水下游的平川地带而得名。
关于“洧水”的由来,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科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之《洧水》篇中曾有详尽的注释。另外,网上还记载着一个更加神奇的传说:
相传,黄帝活到一百岁那年,想到自己年迈,想要选一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这天,黄帝把风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召来说:“咱们老了,体力、精力都不行了,得选拔接替的人啊!”
歧伯说:“您身边有二十五个儿子,挑选一个好的就行了。”
力牧也说“您终日为众人费心操劳,功高如山、恩深似海,创下如此大业,孩子接任王位,是合情合理的事儿。您就挑一个吧!”
黄帝摇头说:“老子有了功业,不等于儿子有功业。为了保住这千秋大业,要把天下交给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得测试挑选。”
于是,黄帝下令公开张榜招贤,天下人不分职业贵贱,俱可应试。测试分文、武、德三科:文的要限定时间,著文百篇;武的要能握千钧弓弩,百步之外射断高吊的丝线;最后用特别的方法,测试品德。谁能做到这些,谁就接替王位。
测试的日期一到,从四面八方来的应试者成千上万。黄帝、风后、歧伯亲自监试。演武场上,英雄汇聚,奇才辈出。有的是刀、枪、剑、戟、弓、弩、梭、镖样样精通;有的是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可惜的是,文的只会文,武的只会武。为了不埋没人才,黄帝一个个都详细记录下来,根据其能力加以分封。
测试进行了十天,从千人中选百人。又通过测试,百人中选十人。再进行测试,最后只留下两个人: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都是黄帝的儿子。论文,两个人三日内都能著文百篇,且内容不重;论武,百步之外皆能连着射断三根悬空丝线。为了分个高低,又给他们增加了几个科目。然经过一番刀枪对打、棍棒拼搏,仍然不分上下。
在场观看者都不住叫好,同时议论着:两个人本领一样大,该叫谁接替王位呢?大家把这事儿交给黄帝,以最后测试他们的德行。
黄帝把玄嚣和昌意叫来,交给他们每人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葫芦说:“这是两个宝葫芦,只要一打开,就能流出三丈宽、一丈深的一股水来,一直流二百里才能流干。从嵩山南坡到东边的颍水是三百里远,你们各自拿一个葫芦,从嵩山脚下放出水来,水量不能减少,看谁能让这二百里的水量流三百里远,谁就接替王位。”
玄嚣和昌意都是很有大志的人,谁都不肯示弱。他俩暗下决心,非要这葫芦里的水流到颍水不可。他们带着葫芦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站在山崖南面,一个站在山崖北面,各自把葫芦打开,放出水来。只见那清凌凌的水从坡上飞流直下,就像两条大河,向东滚滚流去。这两股水穿峡谷、越平地,只流了二百里就干涸了。他俩都焦急的抱葫芦摇了几摇,仍不见一滴水。没办法,只得按照秘诀重把水收回葫芦里,这样连续试验几十次,还是如此。这下,两个人难住了。好几个晚上,他们都睡不着觉。
一天清晨,哥哥玄嚣兴奋的来找弟弟昌意说:“弟弟,我想出一个办法,一试准成。”昌意说:“哥哥,你有什么办法。”玄嚣说:“父亲曾说过,只要掌握要领,这两个能容二百里水量的葫芦就能流三百里远。这要领还在两个葫芦上。你想,一个葫芦单独能留二百里,如果两个葫芦合在一块就是四百里。既然能流四百里,从嵩山脚下到颖水才三百里,何愁流不到呢?”
弟弟昌意一听,恍然大悟,伸手抱住哥哥说:“对,对。”
当即,兄弟二人便一起上山,同时打开葫芦,水流有百十里路,两股水汇流一处,直入颍河。颍河水量骤然增大,向东流去,从此后永不枯竭。
玄嚣、昌意兄弟二人,把父亲黄帝及众大臣请来观看。黄帝和臣僚们一看,不住的连声称赞:“好!好!真是后生有为。”
黄帝把两人叫在一起说:“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两股水汇流一处,水量就越来越大,永不枯竭;两股水一分开,就没有多大劲了。百条江河能汇成大海,这和治理国家一样,人心不齐,百事无成;万众一心,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你们兄弟二人,无论谁接替王位,都要带领百姓,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
玄嚣和昌意听了父亲的教诲,互相谦让。最后昌意说:“这是哥哥的主意,应该由他接替父亲的王位。”玄嚣也说弟弟年轻能干,应由弟弟接替父亲的王位。
黄帝看兄弟俩都有诚意,就让玄嚣继承自己的王位,由昌意辅佐,共同治理国家。
然后,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水叫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水叫洧水。溱水和洧水在郑地(即现在的河南新郑)南关交汇,然后洧水东流汇入今贾鲁河。
有史记载:明朝时,朝廷下文批准洧水改名为双洎河。
双洎河属于淮河的支流。新石器中期早段,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类大都生活在低丘岗地上。由于双洎河及其支流主要在谷底基岩上流动,河谷不易展宽,故无一级阶地或一级阶地狭窄,以致新石器中期后段,仰韶文化时期后的人类主要生活在河谷旁的二级阶地与黄土台地上。人们在亚热带疏林草原环境下生活,并在红褐色棕壤沃土上耕作,为创造中原文化核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州名镇洧川镇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取名,现坐落于长葛与尉氏交界的双洎河北岸。
周边中学
河南尉氏三中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河南尉氏三中(025县道北)
洧川镇第一初级中学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第一初级中学
周边小区 房地产 住宅区
洧川镇中心社区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中心社区(220省道北)
周边政府机关
洧川镇人民政府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委(025县道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 08:30-12:00,14:30-18:00
尉氏县洧川镇委
地址:朱曲镇025县道南(尉氏县洧川镇政府附近)附近
营业时间:08:30-12:00,13:30-17:30
周边小学
洧川镇双语小学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
周边乡镇
洧川镇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