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乡

榆林乡 榆林乡区划及经济 榆林乡行政区域 榆林乡人口数据 榆林乡农业特产 榆林乡经济实况


榆林乡位于 许昌市区西南13公里处,东接 蒋李集镇,北连 长村张乡,西与 襄城县为邻,南与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接壤。境内河路纵横,许朱公路纵穿南北,许—平—南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交通发达,地势平坦。颍 河由西北而东南流贯乡境。榆林乡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西南距市区14公里处,东接蒋李集镇,北连市经济开发区长村张乡,西与襄城县为邻,南与临颍县接壤。境内河路纵横,许丁公路纵穿南北,许—平—南高速公路横跨东西,颍河、小泥河蜿蜒横流。 2012年许昌市榆林乡新型中心城镇总体规划 (6张) 全乡总面积73.76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 6.8万亩。辖31个行政村(其中2009年新增移民村——姬家营村),42196人(2017年),96个自然村,230个村民小组,45个党支部、党员1831名。全乡土地松软肥沃,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花生、谷子、烟叶享有盛名;...

详情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介绍

榆林乡位于 许昌市区西南13公里处,东接 蒋李集镇,北连 长村张乡,西与 襄城县为邻,南与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接壤。境内河路纵横,许朱公路纵穿南北,许—平—南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交通发达,地势平坦。颍 河由西北而东南流贯乡境。

榆林乡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西南距市区14公里处,东接蒋李集镇,北连市经济开发区长村张乡,西与襄城县为邻,南与临颍县接壤。境内河路纵横,许丁公路纵穿南北,许—平—南高速公路横跨东西,颍河、小泥河蜿蜒横流。 2012年许昌市榆林乡新型中心城镇总体规划 (6张) 全乡总面积73.76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 6.8万亩。辖31个行政村(其中2009年新增移民村——姬家营村),42196人(2017年),96个自然村,230个村民小组,45个党支部、党员1831名。全乡土地松软肥沃,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花生、谷子、烟叶享有盛名;花生、小米是该乡特产,名扬许昌内外。

2010年,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强乡、农业兴乡、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切实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经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全乡工业总产值达24.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9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80元。

[代码]

[ 沿革]

1951年设榆林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73.5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榆林、胡庄、阮王、后韩、司庄、刘王寨、西吴庄、大路张、姜庄、大魏庄、马张、贾庄、石猴张、白庙黄、桓坡、管庄、岗刘、柏冢、东黄、范庄、花李、石庄、姚湾、岳庄、小宋、破庙王26个行政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8740
25237
23503
家庭户户数 13368
家庭户总人口(总) 48605
家庭户男 25162
家庭户女 23443
0-14岁(总) 11970
0-14岁男 6435
0-14岁女 5535
15-64岁(总) 32362
15-64岁男 16708
15-64岁女 15654
65岁及以上(总) 4408
65岁及以上男 2094
65岁及以上女 23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8263

42196人(2017年) 。

榆林乡“小籽白”花生

籽粒饱满、果皮白净、入口无渣、酥香可口……提起榆林花生,尤其是“小籽白”,许昌是无人不知。

每逢秋末花生收获,适宜花生生长的黄沙土田里,满是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的农民——手持抓钩、铁锹等工具,不急不忙地收获着花生。拔起一棵,轻轻一抖,饱满的花生很是喜人。花生晒干后,四面八方的商贩会来收购,几个月便抢购一空。这些花生中,适宜榨油的被榨油,适宜干炒的被干炒,临近春节时基本上就断货了。

如今,榆林乡的花生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亩产六七百斤,适宜做炒货的约5000亩,但限于对土质的特殊要求,很难再扩大规模。花生一收获,各地的商贩便会前来收购,根本不愁销路。然而,一个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既然榆林花生这么好,为什么仅在许昌有名气呢?作为地方的土特产品,难道就不能走出去吗?近日,带着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黄沙土适宜生长,榆林花生颇受青睐

建安区榆林乡位于许昌市区西南13公里处,东接蒋李集镇,北连长村张乡,西与襄城县为邻,南与临颍县接壤,水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73.7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17.4公顷。2009年3月,建安区被省农业厅批准列入全国花生高产项目县。

“大部分花生都是在麦垄中套种的。小麦发黄时开始播种,收割后花生长出地面。经过约4个月的生长,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收获花生!”11月16日上午,建安区榆林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朱胜利介绍,榆林乡的花生有名气,主要是由于该乡水土和气候适宜花生生长。这里的土为黄沙土,最适宜花生生长。这里的花生籽粒饱满,而且非常干净,收获时随手拔起轻轻一抖,花生壳上基本不带土。

在榆林乡经营种子公司的朱建设介绍,该乡东榆林村、西榆林村、店后李村、大岗李村、阮王村、胡庄村6个村均享受国家粮油倍增计划——种植花生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全部由国家提供,不用农民掏腰包。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为便于花生的统一收购和销售,今年5月份,东榆林村的杜凤玲、朱建设、朱建伟等人联合村里的种植大户和能手,成立了许昌县绿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天能收购一两千斤,再有一个月基本上就收不到了。截至目前大概收购了10万斤!”朱胜利说,合作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比较喜人的。

●加工方式单一,大多为传统的沙炒

每逢花生收获季节,这里的人们普遍采用人工拔收、刨收或犁收。花生就地晾晒,晒到摇动有响声时,运回场院垛起来,果实朝外,继续风干。约30天,待充分干燥后摘果,去除秕果,再充分晾晒,便可入库储藏。

此时,四面八方的商贩便会云集至此进行收购。商贩将花生送至炒货作坊,让其代加工。

11月16日,在该乡东榆林村朱惠民家,记者看到,一个2米多高的炉子内,炒货机不停地翻滚着,熟透的花生纷纷被甩出来。朱惠民的妻子李建萍一会儿将花生秧放入炉膛内烧火,一会儿起身收拾滚落在地上的花生。飞扬的尘灰落在她的脸上、头上。“哎呀,这活儿脏着呢!”李建萍不好意思地说。

这样一锅能炒200斤花生,半个小时炒一锅。经过初炒的花生还需要再放入清粮机内筛选。随着马达声的响起,饱满的花生和干瘪瘦小的花生开始“分家”。同时,两名工人忙着拣其中的杂物,再将花生分装到鱼皮布袋中过秤。

“不赚啥钱,就挣个辛苦费!”朱惠民说,他从事炒货行业已有16年了,一斤也就一两角钱的利润,大都是替别人加工的。他们乡像他一样从事炒货行业的有八九户。

“榆林花生的确好吃,得好好宣传一下!”朱惠民说,榆林花生每年基本上都在市区销售,销往外地的并不多,所以出现了许昌榆林花生在外地知名度不高的现象。

●街头商贩兜售的“小籽白”,很多是假的

初冬时节,各种炒货纷纷上市,市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花生的小贩。他们有不少打着“榆林花生”的招牌,令人真假难辨。

“目前,榆林乡大部分花生都是远杂9102、海花系列。‘小籽白’虽然好吃,但由于个头小、产量低,几乎被淘汰了!”朱胜利说,有的花生适合榨油,有的花生则适宜干炒。

“‘小籽白’也有,不过很少,所以市面上很多打着‘榆林小籽白’牌子的花生是假的!” 朱胜利说。

“正宗的榆林花生从外观上看和外地的花生区别不大,主要是味道不同。”朱胜利介绍,榆林花生壳很薄,吃起来果仁焦酥,嚼起来酥得像面一样,后味发甜;而非榆林花生吃起来味道没这么好。

“街头不少商贩出售的所谓榆林花生其实都是信阳花生。因为榆林花生价格稍高,这样可以多赚钱。”据知情人士透露,像山东、安徽等地的花生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而且口味丰富。但榆林花生固守干炒这一种加工模式,比较单一。“小籽白”产量不高,逐渐被农户淘汰。而新的品种市场认知度不高,榆林花生知名度也提不上去。

●市场上,花生深加工品种五花八门

在市区劳动路一家综合性超市里,记者看到摆放在货架上的花生被作为休闲食品售卖。酒鬼花生、麻辣花生、芥末花生、五香烤花生、香焖花生……品种繁多。遗憾的是,记者没看见本土的榆林花生。100克装的芥末花生售价3.8元钱,这样算起来一斤花生的价格为19元钱,是榆林花生目前价格的3倍多。此外,花生还被作为辅料,如花生酱、糖果糕点等的点缀物,附加值同样很可观。

榆林花生口感好,市民也喜欢吃,为什么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呢?

“榆林花生没有形成产业链,依然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上。每年秋收过后,榆林花生在市场上销售3个月左右,便缺货了。榆林花生缺乏大型加工企业和叫得响的商标。只有许昌人知道榆林花生,这远远不够。这么好的东西,应该把它做大做强!”市区万邦炒货总经理李邵立认为,榆林花生要做大做强,必须坚 持走出去的思想,学习外地成熟的开发经营理念,这样才能开发出更多口味的产品,创造出行业内叫得响的品牌。

●要想真正做到有特色,可借助农产品标志保护

禹州粉条、许昌腐竹、长葛蜂蜜等,这些同样是我市的特产,在国内已有了名气。榆林花生难道就叫不响吗?这么好的特色农产品难道就没有人将其做大做强,让其走出许昌乃至河南吗?

2008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地理标志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与检测体系。普查地理标志资源,扶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实现这样的转化,必须加大宣传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力度,增加其美誉度、知名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力度,从注册保护、投融资支持到市场体系建设等,给予重中之重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保证其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

在许昌榆林经济开发区内,有一个规模并不算大的公司,名叫“许昌稼昌农副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于2010年8月份。该公司董事长贾朝平就在努力做着这样的事。

“榆林不仅花生好,小米也是一大特色!”11月24日,在该公司加工车间,贾朝平指着面前经过包装的榆林花生、小米、绿豆等农产品说,“做企业刚开始很难,必须严把产品质量关,这样才能慢慢把它推销出去。”

贾朝平说,特色农产品必须借助农产品标志保护,注册相应的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他所走的路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产品定位是“绿色、营养、健康”。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目前销售情况还比较乐观。

“现在花生的包装有普通包装、真空包装。下一步我们准备开发五香花生、椒盐花生等品种。不光是花生,我们针对粗粮市场推出了很多产品!”贾朝平说,他之所以想做这件事,就是想把许昌本地的特色农产品的牌子打出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贾朝平说,他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榆林花生飘香更远。许昌榆林花生要走的路,还很长……

2007年元--12月份,全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3万元。其中国税入库58万元;地税入库415万元;农业税收入354万元,其中烟叶产品税完成200万元;其他收入18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445元;完成招商引资7500万元,新上项目7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 榆林乡总体规划 (1张)

园区基础设施情况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目前,已开发面积600亩。3.5万伏变电站和工业区高压专线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电话程控化装置与移 动、联通的使用改善了工业园区通讯条件,有线电视的安装,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窗口。工业园区治安室的设立,为企业环境的安定提供了有效保障。

园区骨干企业简介

⒈许昌县天和焊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护目镜片、树脂镜片。其中浅色高防护目镜片属高科技新产品,全国独家生产,1991年获河南省二级科技成果奖,设计能力为日产18万片。企业总投资2260万元,总占地37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企业职工26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6人。许昌县和

焊接有限公司年销售镜片6200万片,产品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许昌县天和焊接有限公司产品通过了欧洲CE质量体系认证,护目镜片所需原料主要是碎玻璃,铁红和氧化钴,原材料充足,价格便宜。此外,从事玻璃生产的企业还有:许昌县晶质玻璃工艺品厂,产品以民用玻璃、人造玉玻璃为主;华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彩色装饰玻璃,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

⒉许昌县豫丰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位于榆林工业区,属私营企业。总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企业职工78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人,总投资3800万元,生产能力36000锭,可日产32支纯棉纱12吨,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以内销为主,销往全国各地,纺纱企业属劳动密积型产业,原材料及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市场前景好潜力大。

⒊隆盛线业有限公司,由魏都区投资商宋天福投资兴建,总投资850万元,规模10000锭,占地30亩,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300万元。2005年,该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完工,投资600万元,规模9000锭。建成投产已后,总产值高达5680万元,利税达560万元。

⒋正弘纺织有限公司,系汽流纺纱厂,投资850万元,规模11000锭,产值3600万元,利税320万元。其他纺织印染企业还有阳光印染有限公司主要印染各种花布、色布;财盛纺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白坯布和各种服装面料。纺织业是该乡的优势产业,企业多、种类全、效益高。

⒌许昌县康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占地20亩,安排农村劳动力150人,主要生产各种中高挡饼干,年深加工粮食7000吨,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2005年新上重点项目有:1、博达电器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30亩,厂房及配套设施已经建成,近期将投产运营。2、电热元件厂,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厂房及配套设施已经建成,近期将投产运营。

除玻璃制品、纺织品企业外,还有教学设备、饲料加工等多家骨干企业,产品质量、企业效益都很好。

城建交通

目前,乡政府驻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主干街道全面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水网与道路的改造与升级。到2008年,将按照规划基本框架建设全部完成。

教育事业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第一中学学校地址为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是属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建安区普通中学学校,我校主要的教学范围是普通中学,学校邮编:411023区号:0374,欢迎大家来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第一中学参观访问交流学习!

许昌市建安区第二中学学校地址为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是属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普通中学学校,我校主要的教学范围是普通中学,学校邮编:411023区号:0374,欢迎大家来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第二中学参观访问交流学习!

颍河生态休闲旅游

榆林乡南湾湖

榆林乡南湾湖位于许昌市区西南榆林乡的村庄、姚湾、西岭山村,位于许昌西南的颖河东岸,距许昌南环八公里,县乡级公路村村通达,许平南高速横穿而过,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良好,民风淳朴。这里的农民长期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加之在杜庄、姚湾、西岭王村之间,因颖河早年多次泛滥,造成近600亩面积的荒滩沙地长期荒芜,部分不法村民为了从中受益,挖土取少赚取蝇头小利,久面久之,颖河水渗透过来,这里已形成一片湖泊。目前,因过分取沙,水面面积在逐步扩大,已经威胁到许平南高速和颖河堤坝的安全,东边的可耕地也在被逐步吞噬着。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许昌,造福当地百姓,许昌南湾湖生态苑服务有限公司,把这个荒滩立项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南湾湖”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这一带进行环境绿化发行和特色种养殖项目开发,走公司加农户、品牌经营管理的路子建设立体生态园,达到四季有花看,四季有果摘,创造宜居环境,利国利民。

颍村小学改建完毕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颍村小学位于榆林乡南街,秉承打造中原第一名校为目标而努力!经过两年的运营校区功能不是完善,为了积极发展教育的需要特此融资进行第二期改建!现在一个崭新的功能更加完善校区展现在乡镇人民眼前!校址: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南榆林街新村 邮编:411023 区号0374 欢迎大家来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颍村小学学参观访问交流学习!

河南第一所南水北调移民新村小学开学

8月31日上午,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营小学落成暨开学典礼在欢快的气氛中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权红军,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省南水北调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平,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省教育厅工作组副组长金法,市领导毛万春、李亚、秦春梅出席典礼。

姬营小学位于移民新村北部,占地5.8亩,今年4月28日破土动工,历时4个月,于8月28日落成,成为许昌市建安区标准化小学之一。该校基础设施完备优良,教师队伍充满活力,现有移民新生158人,他们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迈向美好的未来。

典礼上,金法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姬营小学落成暨开学典礼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移民安置工作的战略部署,规划建设了崭新的姬营移民新村和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高标准、高质量的移民新村学校。同时,还配备了优秀的教师,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购置了图书等,为移民子女新学期能够按时开学做好了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姬营移民新村小学,诞生于特殊之时,承担着特殊的任务,承载着特殊的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格外关注、倍加珍爱这所小学,使之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省教育厅将及时帮助解决姬营移民小学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费上给予支持,设备上给予倾斜,管理上给予指导,促进姬营移民新村小学尽快步入正规办学,办出特色。姬营移民新村小学的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敬业爱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姬营移民新村小学的同学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衷心祝愿姬营移民新村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典礼上,权红军、毛万春共同为姬营小学揭牌,姬营小学的学生为参加典礼的领导佩带了红领巾,省、市、县领导向小学生们发放了书包和文具,并视察了学校教室。

社会事业

近年来,榆林乡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乡卫生院三项建设获省验收合格,电话普及率95%以上。学校基础建设全部达到市县要求,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电脑已进入普通家庭。农林弱势群体全部达到了应保尽保。农村社会稳定,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乡各类文艺团体已发展到30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铺开。

2008年为了响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榆林乡得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筹建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家营移民村,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家营村是该省淅川县滔河乡姬家营村村民的新家。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后,淅川县滔河乡姬家营村被整村安置到许昌市建安区,取名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家营村。

目前,姬家营移民新村的居民房屋、学校等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内外粉刷工程已接近尾声,村内道路、通信、宽带等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姬家营移民村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的最大安置点。作为河南省10个县12个移民安置试点之一,姬家营村将安置320户1397人,计划于8月9日开始移民搬迁,8月底搬迁完毕。

2009年3月24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工作会,会议要求,原定于2013年年底完成的移民安置任务提前到2011年年底全部完成,即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15.6万人、698个行政村、569个安置点的建设任务。第一批全省安置1.06万人,其中,许昌市建安区的姬家营村安置移民1397人,是安置移民试点中的特大型村之一。

2009年8月16日下午,首批来自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的三百多名移民喜迁新居。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表示,首批移民

顺利搬迁,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湖北两省三十三万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拉开了大幕,这是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水库移民行动正式开始。现在姬家营村民已经入住姬家营移民新村,开始筑建他们美好的新村家园与幸福生活。

新农村建设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在建立健全矛调中心和矛盾工作站的基础上,整合基层司法资源,积极推行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检察法律服务所、村矛调工作站和县派驻村联络员组成的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乡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平时不定期和每季度定期召开全乡范围的稳定工作大会,经常性分析和研究本部门的稳定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提高效能、狠抓落实

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稳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狠抓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情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口办理,限期整改,及时化解处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矛盾不上交。针对突发性、群体性案件的新特点,制定完善处置预案,保证做到迅速出击,果断处置,从正面减少矛盾纠纷。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广播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农村政策,达到家喻户晓。

三是周密防范、严厉打击

乡党委、政府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对“严打”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专项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是集中打击农村邪恶势力,坚持对治安混乱地区开展重点治理。对“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案件,实施打击。

民生新闻

千村植保榆林店的项目启动大会胜利召开

2009年8月15日由许昌营运中心精心策划、筹备组织的千村植保榆林店的项目启动大会胜利召开了。

到会的工作人员和农民朋友进行了心与心、面对面的交流,现场气氛热闹非凡。参加启动大会的农民朋友来自榆林乡的五个村,超过200多人,炎炎的夏日难挡农民朋友们的浓浓的热情,会场座无虚席。在会议中,首先由千村植保许昌营运中心负责人安建鸣先生和榆林店店长胡殿勋先生发表了讲话,向大家介绍了千村植保,传达了对大家到来的谢意,并表示千村植保将持续长久的为农民朋友提供农技服务和农产品服务,为农民朋友的增产做好保驾护航工作;接下来,由焦海明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千村植保的惠农、利农的各个细则;最后由农业专家安老师现场为农业生产的难题做了讲解,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这次榆林店启动大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千村的品牌走进了榆林乡的千家万户,为千村植保在许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给榆林乡移民新村喜迎国庆表演

9月28日,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营移民新村,来自许昌市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为村民表演舞狮。当日,为喜迎国庆中秋“双节”的来临,河南省许昌市民间艺术团来到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姬营村举行“迎国庆,庆团圆”慰问演出活动,祝福村民在新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及中秋佳节。

民建烈士纪念碑开建

11月8日上午,伴随着隆隆的礼炮声,凝聚着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6位退休老人心血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终于在榆林乡一中院内奠基并开工建设。这座碑身高9.1米、基座高1.8米的纪念碑主体工程预计11月30日前竣工。明年清明节,附近群众和学生即可到此缅怀革命先烈。

按照工程规划设计,该革命烈士纪念碑高 9.1米、宽 1.5 米,基座高1.8米,碑身材质为钢筋混凝土,外用大理石贴面,基座用钢筋混凝土网做基础。续建工程包括4间革命烈士纪念展览馆、四周篱笆墙、400平方米的硬化展览区、四周的四季常绿花草装饰。

据悉,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就在榆林乡这片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他们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唤醒了刘昭平、萧朝(晁国庆)、李明灿、刘书山、姬顺福、姬丙炎等榆林乡一大批有识之士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此,2008年年底,河南省民政厅授予榆林乡“革命老区乡镇”称号。得知这一消息,榆林乡的朱清安、刘玉亭、魏伍欣、王国卿、赵林广、朱清志6位离退休老人兴奋不已。为把榆林乡诸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整理出来,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他们历时近半年实地考察,查阅文史资料,经5次修改,最终整理出《革命先驱溯源》。随后,6位老人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榆林这块革命热土上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也为榆林乡建设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教育一代代年轻人。

6位退休老干部的想法得到榆林乡党委、乡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赞成和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钱捐物,为建革命烈士纪念碑贡献自己的力量。许昌市老促会和许昌县老促会也鼎力相助。6位老人最终筹到资金可以开工建设革命烈士纪念碑。

“6位老干部退而不休,为榆林乡办了一件大好事。”在奠基仪式上,榆林乡党委副书记许三保说,下一步,他们要协调施工单位把这项凝聚6位老干部和全乡近6万群众心血的工程建设好。

参加奠基仪式的许昌市建安区老促会会长王德成说,6位退休老干部时刻关心老区的建设,筹资建造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教育后人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他非常感动。同时,王德成表示,许昌市建安区老促会以后也会加大力度支持老区建设,使许昌市建安区革命老区的建设跟上全市发展的步伐。

感动事迹

六位老人公益事越做越大

奔波一年,建起全国第一座乡镇级革命烈士纪念碑;紧扣时代精神,巡回宣讲《八荣八耻》……许昌县榆林乡6位老人退休后, 公益事业越做越大。

●6位老人爱上“公益”

12月2日,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一中,朱清治和两位老搭档朱清安、刘玉亭,带着他们自己制作的《24勤学》,利用课间时间向学生们宣讲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我们跟这几位爷爷可熟悉了,校园西南角的 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他们建的。”该校八年级学生王艳说。

75岁的朱清安说,经常跟他们一起做公益事业的还有赵林广、桓建光、黄国恩。

榆林乡政府的一名负责人说,这6位老人做的公益事业很广泛,他们紧扣时代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搞一些活动。2008年宣传《八荣八耻》,去年建革命烈士 纪念碑,今年宣传《24勤学》。

●奔波一年建烈士纪念碑

朱清安说, 2008年的一天,他无意中获悉榆林乡是“革命老区乡镇”,历史上曾涌现一批革命烈士。“但今天的青少年却对此了解不多”。2008年5月,在一次老干部聚会上,朱清安提议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革命先烈建碑立传,激励广大青少年奋发图强。他的建议得到了其他5位老干部的肯定。

说干就干,他们自己捐出一部分钱后,就到社会上募捐,6位老人共募捐17万多元。

2009年4月,榆林乡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该乡一中落成。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白发组合”想老有所为

这6位老人年龄不一、性格各异,却在离退休后因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成为乡邻尊敬、 学生欢迎的白发组合。

桓建光在6位老人中“最年轻”,今年66岁。

朱清安,今年75岁,退休前是榆林乡副乡长。“就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给家乡办点儿事”。

朱清治今年75岁,是名退休教师。朱清治说,他不想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掉晚年。

刘玉亭今年68岁,他说:“人这一辈子很短,能多做点儿事就多做点儿。”

赵林广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今年84岁。小时因家里穷,想上学没条件。“我希望子孙后代珍惜大好时光,多学点文化”。

黄国恩今年76岁。他说:“只要还跑得动,我就会一直忙活下去。”

周边政府机关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人民政府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街75号
营业时间:09:00-12:00;14:00-17:00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街75号

周边乡镇

榆林乡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周边村庄

姜庄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刘王寨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贾庄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大路张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阮王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桓坡村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