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镇

繁城镇 繁城镇发展沿革 繁城镇行政概况 繁城镇人口数据 繁城镇历史遗迹


繁城回族镇位于 临颍、 许昌、 襄城三县交界处,东距107国道10公里,北距许昌市区15公里,京广铁路穿越镇域,省道许泌路纵贯镇区,在镇域南部与省道逍襄路形成十字交叉。镇域面积69平方千米(2017年),辖32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55074人(2017年)。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8万人,含有汉、回、拉古族、藏、壮、满、维吾尔、朝鲜八个兄弟民族。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回族镇建制,是内陆 漯河市唯一的民族乡镇。2007年4月被省政府定为河南省 历史文化名镇。繁城回族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丰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近4000年以前。繁城 春秋时称“狼渊”(《《左传文公九年》“楚伐郑又师于狼渊”)汉时称“曲蠡”(《 三国志·魏书》“冬十月丙午行至曲蠡”)“繁阳亭”。(《受禅表》“遂于繁昌筑灵坛,设遗宫”) 公元220年(东汉延康元年),因曹魏在这里受...

详情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所有镇中心区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介绍

繁城回族镇位于 临颍、 许昌、 襄城三县交界处,东距107国道10公里,北距许昌市区15公里,京广铁路穿越镇域,省道许泌路纵贯镇区,在镇域南部与省道逍襄路形成十字交叉。镇域面积69平方千米(2017年),辖32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55074人(2017年)。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8万人,含有汉、回、拉古族、藏、壮、满、维吾尔、朝鲜八个兄弟民族。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回族镇建制,是内陆 漯河市唯一的民族乡镇。2007年4月被省政府定为河南省 历史文化名镇。

繁城回族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丰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近4000年以前。繁城 春秋时称“狼渊”(《《左传文公九年》“楚伐郑又师于狼渊”)汉时称“曲蠡”(《 三国志·魏书》“冬十月丙午行至曲蠡”)“繁阳亭”。(《受禅表》“遂于繁昌筑灵坛,设遗宫”) 公元220年(东汉延康元年),因曹魏在这里受禅代汉而成为三国文化 发源地,现存于镇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汉魏受禅碑”及“汉魏受禅台”就是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

1958年建繁城 公社,1961年改区,1984年改乡,同年11月从繁城乡分出镇内五街为繁城回族镇,1987年撤乡合并为繁城回族镇。恢复回族镇建制二十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历届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排难除险,拼搏进取,求实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英勇气概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辉煌。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使古老的繁城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0. 15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

繁城镇行政代码为:411122101。辖32个 行政村,分别为营王、大杨、米湾、杜庄、孙朱、锅永口、夏庄、尼庄、湾宋、徐庄、司马、扁担杨、双路姚、靳庄、辛庄、吴刘、马井、大杜、大韦、前杨、贾刘、付杨、面坊、木掀杨、韦寺、关庙、罗庄、南街、献街、清街、西街、东街,共计82个 自然村。

各行政村代码分别为:~201营王村 ~202大杨村 ~203米湾村 ~204杜庄村~205孙朱村 ~206锅永口村 ~207夏庄村 ~208尼庄村 ~209湾宋村~210徐庄村 ~211司马村 ~212扁担杨村 ~213双路姚村 ~214靳庄村~215辛庄村 ~216吴刘村 ~217马井村 ~218大杜村 ~219大韦村~220前杨村 ~221贾刘村 ~222付杨村 ~223面坊村 ~224木掀杨村~225韦寺村 ~226关庙村 ~227罗庄村 ~228南街村 ~229献街村~230清街村 ~231西街村 ~232东街村。

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0599
26273
24326
家庭户户数 13563
家庭户总人口(总) 50529
家庭户男 26207
家庭户女 24322
0-14岁(总) 12879
0-14岁男 7228
0-14岁女 5651
15-64岁(总) 33010
15-64岁男 16879
15-64岁女 16131
65岁及以上(总) 4710
65岁及以上男 2166
65岁及以上女 25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0046

55074人(2017年) 。

尼庄古文化遗址

位于镇区东南2公里处的尼庄村境内,系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60年代发现,曾出土多种文物,经专家鉴定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和战国时代。被县列为具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庄古文化遗址

位于镇区西南7公里处的韦寺行政村宋庄自然村,60年代发现,曾出土多种文物,经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烽火台

位于镇区东2公里处的尼庄村境内,为一座大型土丘,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经考证系战国时期设置的用千传递战争信息的 烽火台。

楚怀王墓

位于镇区西3公里处的马井村境内,为大土丘。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秦国最强,形成吞并六国之势, 楚怀王为讨好 秦国,亲自到秦国 进贡,被秦 幽禁,郁愤而死。后秦国为安定楚国民心,送还楚怀王尸骨,葬于此地。此墓曾多次被盗掘,仅留土丘一座,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汉魏受禅碑

汉魏受禅碑又称“ 三绝碑”,共两通。一曰《 受禅表》碑,一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高3.33米,宽1. 1米,厚0.32米,圭形碑额,无华饰,碑额中间有直径0.20米的穿孔,为汉碑的明显标志。篆额碑头为《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此碑的内容是四十六位公卿将军联名劝说 曹丕当皇帝的奏章。碑文共32行,阳面22行,碑阴10行,每行49字,共1359个字。 汉魏受禅 (6张)

《受禅表》碑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基本一致,碑高2.98米,宽1.1米,厚0.28米,圭型碑额,篆额碑头“受禅表”,碑头中间有穿孔,直径0.19米,无华饰。记载了汉魏政权交替过程、受禅时间(维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末)、立碑原因(书契所录帝王遗事)、受禅地点(隧于繁昌筑灵台,设遗宫)和对曹丕的称赞誉美之辞。

两碑从唐代称之为“三绝碑”由刘禹锡起。《刘宾客佳话》中说:“繁城受禅碑为 王朗文、 梁鹄书, 钟繇携刻,堪称三绝。”故称“三绝碑”。两碑均为五彩石石质,即俗称的鱼籽石,透明石质,极难得到,故也有把石质称为一绝的。

汉魏受禅台

受禅台是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位于繁城镇区东南寨河内侧南街村境内,东邻省道许泌路,是为曹丕受禅而筑的灵坛。土质为与繁城当地完全不同的粘土。史料和传说都称,筑此台是取自距繁城镇镇区西南5公里外孙寨东北角的饮马坑之土,由数万名将士肩扛背负而来。

灵坛建成时,台高十丈,占地10余亩,高大雄伟。设三层台阶共81级,由青石铺成,围以白玉雕栏,寓“九九归一”之意。经过历史车轮的滚动碾压,再加上人为取土烧窑,现台高仅有9.5米,面积约为5280平方米,且原有建筑荡然无存。

汉献帝庙

献帝庙原是为 汉献帝受禅曹丕而设的遗宫。位于镇区许泌路西侧100米,献街村境内,现为回族小学所在,庙内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三绝碑”。

献帝庙原殿七间,配房5间。大殿为宫殿式建筑,明5暗7,飞檐抖拱,气势辉宏,大殿正中为献帝塑像,两侧分列着文武众臣。配房内墙壁上有三国故事彩绘。原庙建于“三绝碑”北面与之紧邻的数丈高的“让王台上”,毁于文革期间。“让王台”则于1988年回族学校校建期间被平为操场,现仅存60公分高地。

蟠龙寨(火神台)

蟠龙寨位于繁城镇区东南许泌路东南街村境内,与受禅台相距500米遥遥相对,公元210年至公元220年间, 曹操的长子魏王曹丕逼汉献帝 刘协让位,先后筑起二台(即蟠龙寨、受禅台),因当时汉献帝刘协与曹丕先后在此台居住,故名蟠龙寨,原台占地面积13333平方米,上有建筑面积3335平方米,后因曹丕驻军军粮火焚于此台,后人置庙宇,设殿堂,塑有 火神像,故又称“火神台”,台高5丈余,台阶96级,花木陪衬,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繁城人到每年正月初七到台上为火神过生日的习俗,届时,无论贫富,家家中午吃捞面,争相到台上烧香,扒烧焦的麦粒(据说可以治病辟邪),蟠龙寨一直完好存留在一九七二年。后因破“ 四旧”和 学大寨,此台的土彻底拉光。不过,当时在毁台的过程中,从里面挖出了大量被烧焦的麦粒,为曹丕粮仓一说提供了实物佐证。

繁城清真寺

繁城 清真寺繁城清真寺,在临颍县城西北15公里,位于镇区中部的清街村境内,坊上有回民2300人,回族主要以丁、白、马、张、杜、洪、李等姓氏居多。是当时穆斯林朝拜安拉,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明 嘉靖五年(1526年)由白门出资建造,清嘉庆五年((1798年)翻新,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4平方米,由大门、大殿、二殿、讲经楼、望月楼等主要建筑,其形制与明初南京净觉寺建筑风格相同,其大殿比开封东大寺略胜一筹,是河南省首屈一指的伊斯兰教寺院。

由于该寺历经沦桑,年久失修,于1998年拆旧建新,新建的繁城清真寺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失去了它的历史与文物价值。现有阿訇4名,满拉10名,学董及乡老10名。藏阿文《古兰经》、《圣训》数十卷。清真寺匾额有“天方国学”、“护国佑民”等。

周边行政单位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财政所 地址:漯河市临颍县民族路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西街村)东北侧约120米

周边中学

临颍县繁城镇回族中学 地址: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

繁城第一初级中学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繁城第一初级中学

周边乡镇

繁城回族镇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周边村庄

孙朱村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

刘家梁 地址:漯河市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