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

三门峡 三门峡市 三门峡历史沿革 三门峡行政区划 三门峡地理环境 三门峡自然资源 三门峡人口 三门峡政治 三门峡经济 三门峡社会事业 三门峡交通运输 三门峡历史文化 三门峡名优特产 三门峡风景名胜 三门峡著名人物 三门峡城市荣誉


三门峡,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18年总人口230.80万人。三门峡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西接关中,北邻三晋,东守中原,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州)西(安)高铁横贯东西,209国道、三(门峡)淅(川)高速公路和浩吉铁路连通南北,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此。2018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152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42.1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566.84亿元,增长8.0%。相传大禹...

详情

三门峡市地名网_河南省三门峡市资料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介绍

三门峡,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18年总人口230.80万人。

三门峡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西接关中,北邻三晋,东守中原,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州)西(安)高铁横贯东西,209国道、三(门峡)淅(川)高速公路和浩吉铁路连通南北,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此。

2018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152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42.1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566.84亿元,增长8.0%。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

三门峡市区和公园 (66张)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

约在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西周时属焦国、虢国。

春秋先属虢后属晋。

战国时分属韩、秦、魏。

秦属三川郡。

汉属弘农郡。

三国属魏国恒农郡。

晋属司州弘农郡。

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民国时期,先属豫西道、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

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

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

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

2015年3月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调整三门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对三门峡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陕县,设立三门峡市 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陕州区政府驻大营镇陕州大道18号。

截至2018年,三门峡市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市(灵宝市、义马市)、2县(卢氏县、渑池县),共6个县(市、区),62个乡(镇)(33个乡,29个镇),1363个村,12个街道,135个社区。 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崤山中路47号。

三门峡市行政区划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区崤山东路
区域 面积 人口数量 邮政编码 政府所在地
湖滨区 219平方千米 40万 472000 湖滨街道
陕州区 1610平方千米 34.49万 472300 大营镇
灵宝市 2997平方千米 73.23万 472500 城关镇
渑池县 1368平方千米 35万 472400 城关镇
义马市 112平方千米 18万 472100 千秋镇
卢氏县 4004平方千米 37万 472200 城关镇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相望。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三门峡市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山区面积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777平方公里,川原面积969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4.8%、36%和9.2%。三门峡市地形多样,地形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海拔2413.8米的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是河南省最高峰,现在老鸦岔脑山区已经开辟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051.6小时。

三门峡市辖区内河流河溪较多,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9.3%,黄河干流陕西省潼关县东入灵宝市境,流经灵宝、陕州、湖滨、渑池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全长225公里,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1843年)。长江水系主要是卢氏县南部和东南部的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7%。除黄河外,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其中,灵宝市境内11条,陕州区境内5条,渑池县境内3条,卢氏县境内14条。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413处,其中大型矿床27处,中型矿床56处,小型矿及以下矿床320处。发现矿产66种,提交资源储量的50种,主要有贵金属、黑色、有色、稀有(散)、放射性等金属矿产以及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黄(黄金)、白(铝土矿)、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共发现岩金矿区52处,查明金资源量605.42吨,保有226.96吨;铝土矿主要分布于渑池县、陕州区境内,发现矿产地44处,累计查明矿石量4.79亿吨,保有4.4亿吨;煤炭主要分布于义马市、陕州区境内,已查明陕渑、义马两大煤田,矿区2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4.8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为10.41亿万吨。

三门峡市全境域内维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属,2100多种。稀有树种主要有领春木、望春花、铁杉、连香树、暖木、红豆杉、糯米椴、龙须木、水曲柳等。可供用于医药的植物约600多属,1300多种。纤维植物主要种类有葛藤、野苎麻、扁担杆子、构树、椴树、罗布麻、杠柳、芫花、野桐、桑树、龙须草、山杨、子梢、榆树、白草、菖蒲、萨氏荚°和栓皮栎等种类。淀粉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主要是栎类果实、拳菜根、三叶木通、薯蘋、刺槐叶和鬼灯檠等。野生果品植物资源种类主要有猕猴桃、山葡萄、山楂、五味子、野樱桃和草莓等。

三门峡市辖区内除家养动物外,仅野生的陆栖脊椎动物达140多种。其中,爬行类动物20种,鸟类70多种,哺乳类42种,两栖类8种,如华西大蟾蜍、黑斑蛙、鳖、无蹼壁虎、火赤链蛇、腹蛇、红腹锦鸡、石鸡、火斑鸠、长耳鸮、红隼、绿啄木鸟、青羊、麝、麂、狼、豺、貉、蜜狗、金钱豹、獾、黄鼬、小飞鼠、野猪、草兔、东北鼢鼠。苏门羚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大鲵、天鹅、豆雁、环颈雉、鸳鸯、水獭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总人口230.80万人,常住人口227.2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29%,比2017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88‰,死亡率为6.34‰,自然增长率为4.54‰。

三门峡境内除汉族外有32个少数民族,即 回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满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羌族、傣族、黎族、畲族、纳西族、毛南族、锡伯族、土族、水族、瑶族、佤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独龙族。

2018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152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42.1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566.84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为7.8:55.1:37.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7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67294元,比2017年增长7.8%。

2018年,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7年上涨1.9%,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1.3%。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衣着类价格上涨2.7%,居住价格上涨2.1%,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

2018年,三门峡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7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控制在省定4.5%的目标之内。年末全市有省级产业集聚区7个,区内企业1770个,从业人员16.67万人。服务业“两区”7个(商务中心区1个,特色商业区6个),区内企业944个,从业人员2.51万人。

2018年,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2017年增长10.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8.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6%。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比2017年下降0.4%。

2018年,三门峡市财政总收入174.12亿元,比2017年增长2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20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84.61亿元,增长11.2%。在主要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增长32.4%,个人所得税增长17%,资源税增长54.9%,契税下降23.1%。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92亿元,比2017年增长14.8%。各级财政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缩减一般性支出,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全年全市民生支出179.3亿元,增长13.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3.4%,城乡社区事务增长26.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5.6%,科技支出增长31%,保障房支出增长46.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6.9%。

2018年,三门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3元,比2017年增长9.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03元,增长4.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22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34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2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95元,增长5.6%。

2018年,三门峡市粮食总产量71.98万吨,比2017年增长10.6%。其中夏粮35.30万吨,增长3.1%;秋粮36.68万吨,增长18.8%。烤烟产量3.72万吨,下降1.3%。棉花产量0.11万吨,增长45.0%。油料产量2.75万吨,增长2.6%。猪牛羊禽肉产量10.42万吨,增长10.8%;禽蛋产量4.27万吨,增长14.0%;牛奶产量3.17万吨,下降30.3%。

2018年,三门峡市果、牧、菌、菜、烟等八大特色产业产值175.10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4.4%。其中,水果产值72.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017年增长2.5%;牧业产值30.46亿元,增长6.0%;食用菌产值29.09亿元,下降5.4%;蔬菜产值22.55亿元,增长4.0%;烟叶产值10.01亿元,增长1.9%。

2018年,三门峡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增速比2017年回落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8%,轻、重工业比例为6.4:93.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5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规模居前6位的行业及其增速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2017年增长14.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6%。

2018年,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比2017年增长1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5%。高成长性产业(指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产业、现代家居产业、服装服饰等)增长9.1%,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

2018年,三门峡市主要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增长的产品占56%。主要有:汽车配件增长44.5%,电解铜增长36.8%,硫酸增长25.4%,白银增长19.1%,水泥增长17.5%,改装汽车增长15.6%,发电量增长15.3%,白酒增长14.7%,精甲醇增长14.3%,锂离子电池增长14.2%,电解铝增长12.8%,铅增长4.8%,饮料增长0.8%。产量下降的产品主要有:磨具下降99.4%,磨料下降7.3%,原煤下降6.8%,耐火材料制品下降6.2%,量仪下降3.2%,氧化铝下降2.9%,铝材下降2.2%,黄金下降1.7%。

2018年,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7年增长5.7%,利润总额增长27.7%。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行业及其增速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7%。

2018年,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7年增长4.3%,利润总额增长28.8%。

2018年,三门峡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0.5亿元,比2017年增长13.2%。

2018年,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2017年增长7.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4%。商品房施工面积1244.37万平方米,增长24.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97.51万平方米,增长28.1%。商品房竣工面积101.47万平方米,增长5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6.05万平方米,增长68.6%。商品房销售面积266.79万平方米,增长2.1%;商品房销售额111.20亿元,增长15.5%。

2018年,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74亿元,比2017年增长10.7%。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3.15亿元,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60亿元,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3.14亿元,增长11.1%;零售业零售额439.99亿元,增长10.6%;住宿业零售额5.11亿元,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65.50亿元,增长11.6%。

2018年,三门峡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294.45亿元,比2017年增长12.7%。其中,批发业销售额518.21亿元,增长11.5%;零售业销售额659.09亿元,增长13.4%;住宿业营业额24.26亿元,增长12.1%;餐饮业营业额92.90亿元,增长14.1%。

2018年,三门峡市货物进出口总值111.51亿元,比2017年增长38.9%。其中,出口总值26.60亿元,增长19.4%;进口总值84.92亿元,增长46.4%。全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5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01亿美元,比2017年提高125.6%。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增长3.3%。

2018年,三门峡市邮电业务总量87.89亿元,比2017年增长13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5亿元,增长20.6%;电信业务总量81.85亿元,增长15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9万户,比2017年减少2.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7.3万户,比2017年增加6.2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98.5部,比2017年增加2.6部。全年旅游总收入371.9亿元。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6.63亿元,比年初增加35.7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48.49亿元,比年初增加58.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08.35亿元,比年初增加37.1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1.88亿元,比年初减少10.0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3.78亿元,比年初增加27.11亿元。

2018年,三门峡市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4项,交易额2285.82万元。争取和投入市级以上科技资金1624万元。共申请专利1038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授权690件,其中发明专利64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5件。年内3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家。7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备案,74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新增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众创空间1个。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97个。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个。全年监督检验工业产品16种323批次,完成锅炉定检62台,电梯定检4976台,压力容器定检813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总体受检率达95%以上。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共有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综合探空雷达1部,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4个,国家地面天气站(骨干站)2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17个,交通气象站4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2个,自动土壤水分站16个,气溶胶观测站2个,闪电定位系统2个,三维闪电监测系统1个,GPS/MET站4个,辐射、紫外线监测设备2套。配备有1部车载式移动气象站、4套便携式土壤水分仪和4套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应急移动观测系统。共有气象信息服务站42个,气象信息员2055人,气象灾害预警大喇叭1251个、电子显示屏51个。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有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7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在校学生1.3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15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7.0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5.65万人。

学校 成立时间 办学层次 办学性质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2015年 本科 联合办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 高职高专 公办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全市所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6个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末全市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6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15%。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共有卫生机构38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7个,农村乡(镇)卫生院74个。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156人,卫生机构床位12168张。

2018年,三门峡市共实施全民健身路径40条,建设多功能运动场4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社区健身路径40套、新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5套、中央扶贫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套。全年共注册新周期运动员193人。全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56亿元。

2018年,三门峡市共为11.97万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86亿元,为27.35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3.5亿元。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2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3.3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2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2.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2139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3217元。失业金领取标准每人每月1520元。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0191人,农村低保对象61047人。全年全市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284.9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3328.3万元。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5家(其中民政部门登记养老服务机构21家),养老床位2115张,收养1027人。其中,社会福利院2家,床位487张,收养177人。光荣院1家。年末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85个。其中,社区养老设施2个,未登记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敬老院)70个,社区服务站100个,社区服务中心11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2个。社区留宿照料床位4550张,日间照料床位78张。其中,未登记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拥有留宿照料床位4460张,留宿照料2552人。

2018年,三门峡市销售福利彩票1.77亿元,比2017年减少0.03亿元。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边陲,自古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必经之地,与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构成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已建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联接金三角、融入大中原、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2018年,三门峡市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948万吨,比2017年增长6.0%;公路客运量2277万人,下降0.7%。公路货运周转量186.33亿吨公里,增长10.8%;公路客运周转量11.95亿人公里,增长0.6%。

三门峡境内铁路全长343公里,其中 郑西高铁长154公里, 陇海铁路长189公里。三门峡市拥有湖大铁路、渑杨铁路、渑张铁路3条地方铁路,与陇海铁路相接,连通各厂、矿区,形成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干支相连的铁路网系统。

三门峡市拥有3条省级以上高速公路,即连霍高速公路、三淅高速公路和郑卢高速。山西垣曲至渑池高速公路(在建)、三淅高速豫晋省界至灵宝段(在建)、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南引桥及南引线(在建)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渑池至栾川、卢氏至栾川、灵宝西南绕城(连霍呼北连接线)三个高速公路项目计划于2017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卢氏到陕西洛南高速公路计划于2018年开工建设。全市干线公路拥有5条国道、13条省道,管养里程达1596.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0公里,二级公路782.5公里,三级349.4公里,四级公路349.7公里。农村公路: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8181.21公里。其中县道1421公里,乡道2326.5公里;村道4433.7公里;二级公路248.1, 三级公路466.8公里;四公路5471.6公里;已建成农村公路养护站66所,养护里程8181.21公里。

三门峡市属内河非水网地区,水上运输主要为对河渡运和水上旅游,基本无长航运输。黄河、洛河为主要河流,黄河流经我市220公里,境内现有黄河小浪底库区、三门峡库区和窄口水库3个重点库区,渡口14处,旅游码头4个。现有各类船舶37艘,4299总吨、5459千瓦,其中运输船舶24艘,货运量集中在西门渡、白浪、大安渡口汽车渡轮上,主要为对河渡运为主,客船8艘,862客位,主要是客渡船和库区旅游船舶,有各等级船员160人, 2016年全市水上运输完成客运量11.4万人次。

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三门峡,同时还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铸鼎地、老子《道德经》的著经地、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圆寂地。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灵宝西坡遗址补列为全国首选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之一,崤函古道古壕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仰韶村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三大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

仰韶文化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000到7000年,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有200余处。仰韶村遗址先后于1921年10月,1951年6月和1980年10-11月、1981年3-4月进行了3次发掘研究工作。仰韶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第一页、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黄帝文化

黄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东为沙河,西为阳平河,方圆300平方千米内分布着50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总面积达4.36平方千米。《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均有黄帝“铸鼎升天”的记载。铸鼎原周围还一直流传着黄帝铸鼎、驭龙升天、嫘祖采桑等与黄帝有关的传说故事,还有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山名、水名、地名,尤其是如轩辕台、夸父山、蚩尤山这种以当时部落首领命名的现象在全国少见。黄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与有关黄帝的记载和传说相互印证,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帝工程)启动的最佳切入点。其中灵宝西坡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北阳平遗址群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列入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2006年,西坡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虢国文化

虢国是西周早期建立的姬姓诸侯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国家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2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周考古中少见的。1984年,将首次发掘保留下来的1727号车马坑原地原状建起虢国车马坑陈列馆。2000年,在第2次发掘的虢国墓地遗址上建成专题性博物馆——虢国博物馆。

三门峡市有以灵宝寺河山为主的优质苹果、 灵宝大枣、渑池仰韶杏、牛心柿饼、三门峡烟叶等特产。

三门峡市境内有被誉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荆山黄帝铸鼎原、“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空相寺、黄河古栈道、石壕吏遗址、宝轮寺塔、秦赵会盟台、鸿庆寺石窟、安国寺、甘棠苑等名胜古迹。

截至2018年底,三门峡市共有旅游景区(点)27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19处,4A级以上景区(点)14处。

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公园总面积11168亩,其中陆地面积3668亩,水域滩涂面积7500亩,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八大节点” 。“一带”为沿黄生态景观带,“三区”为东、中、西三大景区,八大节点依次为茅津古渡、会兴华苑、桃源幽谷、芦荡烟雨、云台彩练、塬起金滔、明珠春晖和名果博览。环形公路自行车赛道环绕公园,全长10.03公里。

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燕子山森林公园

燕子山森林公园位于灵宝市境内,2006年12月27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定名为河南省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776公顷。公园主峰海拔1497米,平均海拔1080米。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小秦岭山脉最东端。娘娘山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公司拥有28000亩的林权证,景区最高海拔为1563米,属花岗岩地貌,它完整保存着距今25-30亿年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现已探名的矿藏达38种。

函谷关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景区。虢国博物馆总占地148亩,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库房面积500平方米。按功能分为五个区:门景广场区、办公辅助区、文物展示区、遗址墓园区和发展过渡区。

甘山森林公园

甘山森林公园地处三门峡市陕县南部,是国家3A级旅游点。面积为3800公顷 ,最高山峰海拔 1884米。甘山公园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多达1600多种,动物30余种,林木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主要景点有蝴蝶沟、铁瓦庙、祖师庙、钟楼、马武寨、崔氏洞等。

王濬 上官仪 上官庭芝 上官婉儿 杨玄琰 杨玉环 高季兴 姚崇
召公 王溶 张士贵 宋之问 魏野 孙长林 曹靖华 孙国庆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