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庄镇

英庄镇 英庄镇概况 英庄镇沿革 英庄镇基本情况 英庄镇代码 英庄镇经济发展 英庄镇文化事业


英庄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位于卧龙区西南部,距市中心26.4公里,西、南与新野县歪子镇接壤,北与陆营镇相邻,东隔白河与宛城区瓦店镇相望。全镇南北长14 公里,东西宽13.5公里,耕地面积5900公顷。辖后英庄、前英庄、尹营、大营、王唐庄、张旗营、贾营、西张营、南屯、河东、岭岗、南刘营、东坡、胡营、刘冢、孙集、贺庄、于岗、堰岔、赵庄、橡子树、高营、吕盘、官寺、段寨、李胡、西刘营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2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152人(2017)。英庄镇位于南阳市区南,距市中心26.4千米。辖后英庄、南屯、张旗营、贾营、河东、前英庄、尹营、王塘庄、大营、吕盘、赵庄、橡子树、堰岔、高营、于岗、孙集、刘冢、东坡、大胡营、贺庄、南刘营、岭岗、官寺、西刘营、李湖、段寨、西赵营27个行政村。南(阳)新(野)西线公路穿境。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所有乡中心区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介绍

英庄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位于卧龙区西南部,距市中心26.4公里,西、南与新野县歪子镇接壤,北与陆营镇相邻,东隔白河与宛城区瓦店镇相望。全镇南北长14 公里,东西宽13.5公里,耕地面积5900公顷。辖后英庄、前英庄、尹营、大营、王唐庄、张旗营、贾营、西张营、南屯、河东、岭岗、南刘营、东坡、胡营、刘冢、孙集、贺庄、于岗、堰岔、赵庄、橡子树、高营、吕盘、官寺、段寨、李胡、西刘营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2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152人(2017)。

英庄镇位于南阳市区南,距市中心26.4千米。辖后英庄、南屯、张旗营、贾营、河东、前英庄、尹营、王塘庄、大营、吕盘、赵庄、橡子树、堰岔、高营、于岗、孙集、刘冢、东坡、大胡营、贺庄、南刘营、岭岗、官寺、西刘营、李湖、段寨、西赵营27个行政村。南(阳)新(野)西线公路穿境。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411303107:~200后英庄村 ~201南屯村 ~202张旗营村 ~203贾营村 ~204河东村 ~206前英庄村 ~207尹营村 ~208王塘庄村 ~209大营村 ~210吕盘村 ~211赵庄村 ~212橡子树村 ~213堰岔村 ~214高营村 ~215于岗村 ~216孙集村 ~217刘冢村 ~218东坡村 ~219大胡营村 ~220贺庄村 ~221南刘营村 ~222岭岗村 ~223官寺村 ~224西刘营村 ~225李湖村 ~226段寨村 ~227西赵营村

1958年建英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89.4平方千米,辖后英庄、前英庄、尹营、大营、王唐庄、张旗营、贾营、西张营、南屯、河东、岭岗、南刘营、东坡、胡营、刘冢、孙集、贺庄、于岗、堰岔、赵庄、橡子树、高营、吕盘、官寺、段寨、李胡、西刘营27个行政村。

境内交通形成了以南邓高速公路 为脊柱,以省道赵四路,县道唐邓路、潦英路、龙凤路为骨架,以村村通油路、水泥路为脉络的遍布全镇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白河、潦河、华河三主要河流,由东到西,源北南流,地势自北向南稍有坡降,海拔105米到10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在830毫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属白河、潦河、华河冲积平原,土壤以潮土、黄壤土为主,其中潮土占60%,黄壤土占32%,余为砂姜黑土和风砂土。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南阳市有名的井灌区,耐旱耐涝,排灌条件好,适合种植多种作物,主要有小麦、花生、玉米、红薯、棉花、芝麻等。境内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后英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英庄镇人民政府驻地后英庄村。1949年成立英庄区,1958年为英庄人民红旗公社,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 1984年改为英庄乡,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为英庄镇。

411303107:~200后英庄村 ~201南屯村 ~202张旗营村 ~203贾营村 ~204河东村 ~206前英庄村 ~207尹营村 ~208王塘庄村 ~209大营村 ~210吕盘村 ~211赵庄村 ~212橡子树村 ~213堰岔村 ~214高营村 ~215于岗村 ~216孙集村 ~217刘冢村 ~218东坡村 ~219大胡营村 ~220贺庄村 ~221南刘营村 ~222岭岗村 ~223官寺村 ~224西刘营村 ~225李湖村 ~226段寨村 ~227西赵营村

农业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初步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一些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空前发展的新局面。到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7960万元,财政收入在农业税全免的情况下完成252万元,人均现金收入达2941元。

80年代英庄镇的农业经济状况主要是围绕种植粮棉,解决农民温饱这一主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大方、高产田、试验田,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模式,采取麦棉套种,菜棉套种、瓜棉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进入90年代,大跨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鱼全面发展,按照“围绕城市、发展高效农业,依托城市,发展乡镇企业,服务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工作思路,重点抓棉花、林果、蔬菜、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到1996年全乡棉花面积达到3.5万亩,发展优质苹果10000亩,菜田面积达到9000亩;在棉花生产上,重点推广了三膜覆盖技术,提高棉花单产,增加农民收入,1996年全镇棉花总产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

1997—2000年,重点发展了以塑料大棚和“渡淡”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塑料大棚发展到600亩1000余座。2001年,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到2005年底,全镇常年菜田面积达到19000亩,形成了以南屯、河东、张旗营、赵营四个村为主的5000亩优质黑分葱基地,产品远销青海、西藏、甘肃等地,蔬菜生产已成为全镇的主要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9500万元。

乡镇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实行了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广大农民以新的经营意识,把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企业诸如畜禽饲料添加剂厂、维生素K3厂,隆滕铁矿厂逐步发展壮大。到2005年底,全镇企业已发展到860家,涉及建材、建筑、食用油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等多个领域,产值达到 50300 万元。

小城镇建设:英庄镇把小城镇建设工作作为繁荣、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1984年,投资100余万元建成集镇雏形;1999—2000年,超前规划,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融资800余万元,在原集镇基础上,开发了集镇西区,2001年,融资500余万元投入集镇建设,使镇区面积达到了3.2平方公里;形成了蔬菜、水果、粮油、畜禽、肉蛋、日用百货、小商品、文化用具、水电、竹木九大专业市场。2005年又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开发建设了环镇北路,使集镇达到了合理布局、商贾充盈,促进了经济繁荣,2005年该镇跨入了南阳市明星小城镇行列。

劳务经济: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有眼光的农民开始走出家乡外出务工经商,到90年代末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们被称作农民工。英庄镇是一个农民工输出大镇,每年有12000人左右外出务工,分布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年可创收劳务经济达8000万元。

全镇原有高中一所、初中五所、小学27所,成人教育学校一所;2005年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一所高中并入南阳市八中,改五所初中为两所中学,27所小学为5所小学,达到了初中城镇化,小学中心化,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2005年底在校学生达到 6000余 人,任课教师500余 名。

镇建有文化站,影剧院,广播电视站,并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到2005年底全镇建成村级文化大院8个,并配套完善了图书馆,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

2005年底全镇有中心医院一所,村级卫生所27个,个体诊所14家,医务卫生技术员 121 人,拥病床30 张。2005年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镇卫生院综合大楼,添置了一批先进医疗设施,使医疗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镇卫生院达到了“一甲”标准,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

全镇基本实现了住房楼房化,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41 平方米,全镇27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农村旧面貌,各种电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摩托车已在农户普及。

周边行政单位

卧龙区英庄镇庄王莒塘罢莫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卧龙区英庄镇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委

周边小学

英庄镇三小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周边乡镇

英庄镇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周边村庄

英庄村 地址:南阳市宛城区零一零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