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集乡

乔集乡


河南省虞城县乔集乡位于 县城东北部35公里,黄河故道南岸,东隔张集镇与安徽砀山相望、西邻刘集乡、北与山东省单县相接,利张公路横穿全境。辖区面积4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3.9万亩,辖17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人口34810人(2017年)。乔集乡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盛产苹果、小麦、玉米、花生、西瓜等,其中优质苹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2015年乔集乡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造林绿化十佳乡”、“省科普示范乡”、“河南省生态乡”,被市政府命名为“高标准平原绿化精品乡”、“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所辖刘楼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历史沿革1976年7月由张集人民公社、刘集人民公社各划出一部分大队,成立了乔集人民公社,辖1...

详情

乔集乡地名网_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乔集乡资料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乔集乡介绍

河南省虞城县乔集乡位于 县城东北部35公里,黄河故道南岸,东隔张集镇与安徽砀山相望、西邻刘集乡、北与山东省单县相接,利张公路横穿全境。辖区面积4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3.9万亩,辖17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人口34810人(2017年)。乔集乡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盛产苹果、小麦、玉米、花生、西瓜等,其中优质苹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2015年乔集乡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造林绿化十佳乡”、“省科普示范乡”、“河南省生态乡”,被市政府命名为“高标准平原绿化精品乡”、“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所辖刘楼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

历史沿革

1976年7月由张集人民公社、刘集人民公社各划出一部分大队,成立了乔集人民公社,辖17个大队。1981年由乔集人民公社改为乔集乡人民政府至今,辖刘新寨村、候庙村、高范庄村、乔楼村、乔南村、乔北村、董庄村、刘楼村、候庄村、六庄村、王庄村、余寨村、朱寨村、杨庄村、后张寨村、小朱寨村、袁庄村17个行政村。

自然特征

全乡属于平原地区 平均海拔不足50米,年平均气温13.9℃至14.2℃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19.9毫米。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4.4-2427.6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07-214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乔集乡境内,水资源丰富,其中黄河故道横贯东西、支流洪河贯穿南北,保障了乔集境内生活,生产用水。

小城镇建设

全乡境内已全部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通油路里程达130多公里,农田水利已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格局。中心社区——宁阳新苑宁阳湖公园、宁阳湖和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全乡已有17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路灯,共安装路灯13000余盏,公路两侧的高标准绿化、美化,新栽竹柳5万余棵。投资300余万元,烟云寺传统村落徽派特色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刘楼村的大舞台以及门楼建设已完工,人居环境九大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洪河开发正在进行。

区域经济状况

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稳中奋进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三产增加值比值为:3:5:7,实现税收收入1320万元,增长4.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0万元,增长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578,增长10%。

1、 农业

乔集乡土地确权面积3.98万亩,主要种植苹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017年苹果收入5.1万吨,单产达2吨,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其中土地流转1.6万亩。乔集乡严格落实党的“三农”政策,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多措并举发展林果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深入地把果树种植产业从“浅绿”推向“深绿”。现已形成以苹果为主的优质果树种植3万亩,并先后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项,全力推广发展富硒苹果和SOD有机苹果等高端产业链,组织200余次果树管理专家为果农解疑释惑。着力培育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全力开展苗木产业基地建设,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400亩,计划至2018年全乡苗木基地面积达到1500亩,积极打造大朱寨香椿基地。今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400多万元,新打机井160眼、地埋线56千米、水泵160个、河道清淤4.2公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全覆盖,达到“挡得住、排得出”的要求。正邦集团(虞城)投资兴建的种猪繁育种养生态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在乔集投资10亿元,占地1200亩,目前,征地已结束,地面附属物已基本清理完毕,3月初正式开工建设。河南联华种养生态一体化15万头生猪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1000亩,目前,合同已与县、乡政府签订,征地工作正在进行。

2、工业

乔集乡工业经济行业分布广泛,在金属制品、服装加工、木业加工、家具厂、商砼公司等传统优势产业带动下,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中国职业装第一股、中意合资企业、中国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的河南省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是乔集乡2010年的招商项目,2013年投产,年产值12.4亿元,实现税收2100万元,成为我乡龙头产业;河南省奥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扩大了生产车间,购置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了产品升级,产品涉及步梯、晾衣架、地摊架、厨房用具、厨房烹饪用具、置物架、调料架、衣帽架、鞋架、衣架、裤架、折叠床、行军床、休闲椅、休闲户外等用品,现有职工150多人,年产值2000万余元,带动周边几个村的五金制品产业的形成,形成五金制品专业村3个,成为我乡的核心企业;虞城县福霖服饰有限公司、虞城县宏泰步梯有限公司、虞城县志强钢构有限公司等也健康有序发展。

3、服务业

近几年来,乔集乡对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新修水泥路25公里,主干道全部翻修;文娱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提升,全乡17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体育文化广场并配备体育器材和文化设施;安装路灯5000余盏,种植绿化苗木15万余棵;安全供水覆盖全乡;至2017年电网改造全部完成;网线安装率达50%;教育、卫生设施健全;全乡共有集贸市场4个,分布合理并辐射张集、刘集等乡镇。我乡旅游资源丰富,将军庙、龙啸烟云寺、刘楼专业杂技村、洪河两岸风景区、汉梁文化园、黄河故道、黄河大堤、万亩苹果种植园、农家乐宿游等逐步完善。

旅游景点

1、汉梁文化

古栖龙岫位于今虞城县乔集乡六庄村境内(汉时属于梁园内)。梁园:又名兔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周围 300 多里. 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等,其中的栖龙岫就是如今的乔集乡的龙啸烟云寺。《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五”虞城县条载:“空桐山:《寰宇记》:‘在县东三十里。’(与桐亭、空泽和连中馆)俱在虞城境内。”即空桐山在虞城旧城李庄东30里处。清代学者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十一云:“《元和郡县志》及《路史》谓‘虞城南五里有桐亭’,与《寰宇记》所言‘虞城东三十里’是‘空桐’有异,故《汉志》分为二地。”即说空桐亭与空桐山分别在两处:县南是桐亭,县东是空桐山。在“古迹”中的虞城八景“龙岫烟云”条下赫然记载:“即兔园中之栖龙岫也。在县东三十里。每见烟云缭绕,如龙隐现其中。今之龙啸固寺,乃其故址。”其距离正与空桐山居古虞城东30里相对应。龙啸烟云寺高土台,在先秦时期即为高十数米的大土山空桐山,至西汉梁孝王时将其纳入梁园景观之中,又为其改了一个雅名叫栖龙岫,北宋元丰年间在台上建玉皇庙,当地人都习惯称之为龙啸烟云寺。因年代久远,后人渐渐地将空桐山原名遗忘,只记住孝王所改之名和寺名,也就只知有寺而不知有山了。今乔集乡有烟云寺经济开发区位于古台西南隅。明代教育家张嵩有诗《龙岫烟云》:“兔园龙岫孝王台,石蹬荒凉尽绿苔。惟有烟云旧时物,朝朝暮暮去还来。”柳泽亦吟:“乘闲龙岫一登临,漠漠烟云霁复阴。初见浮空迎瑞日,还看苏旱沛甘霖。”诗人范良彦又吟:“暇日登临倚杖从,翠微深处隐高峰。烟光自绕梁王苑,灵气犹传舜子封。断壑千层垂薜荔,长河一曲浸芙蓉。圣朝蒿目思霖雨,肯使荒山有蜇龙。”古诗在赞美栖龙岫高大古老的同时,又勾勒出烟雾缥缈花木掩映的龙啸烟云画图,令人神驰。

2、故道文化

九曲黄河,中华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厚重和发展趋势,最初流经商丘是宋绍兴二年,金太宗天会十年(1132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改道北徙,流经商丘境内共723年。现在,这里留下了蔚为壮观的黄河故道。黄河故道之故堤被人们称之为“水上长城”,始筑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明清屡有增修,故称“清明黄河故道大堤”,迄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黄河故道大堤。

3、杂技文化

刘楼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当时宋都开封杂技表演,主要是刘楼村人。时至明朝末年,黄河泛滥,土匪横生,刘楼村刘氏家族,筑寨墙,建炮楼,购刀枪,聘师爷,他们习武术,练杂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防匪患。为安全起见,每到秋收过后,刘楼周边的苗庄,冯庄等村的村民们,带着他们的牛羊,粮食等贵重物品来到刘楼村,与刘氏家族一起生活,习武练艺,从此刘楼杂技才得以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历经八百多年的代代传承,刘楼村的杂技艺术愈加精湛,门类愈加齐全,古老的民间文化在新的时代散发出熠熠光辉。

4、将军庙传奇

明万历二十五年,河衍古虞,在黄堌堤(今乔集乡大朱寨)决口,一时洪水肆虐,一泄千里,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几个省淹没。为堵黄河堌堤决口,地方官吏征十八万农夫肩挑背扛,堆土填石,却是无济于事。危难之时,一仙鹤翩然飞来,鸣叫道:“想叫水不淌,要靠喝与挡。”地方官遂传令,沿河敲鼓打锣呐喊:“谁姓郝?谁姓党?”即有宁阳集(现乔集乡)郝氏、刘家集(现刘集乡)党氏两名青年壮汉挺身而出。二人跃入水中,带领当地民众英勇抗洪,堵住了决口,治理了水患,两位义士也英勇牺牲。当地百姓为纪念两位献身义士,为其修庙塑像,其庙宇就是现在乔集乡境内的将军庙。

历史是人民写就的,更是英雄浓墨书写的。时过境迁,两位英雄高大的身影已随这涓涓的洪河水,融入了历史的浪潮,幻化成了老辈人口中的传奇和庙堂后面的两尊塑像,可这种战天斗地的抗洪精神,依然受到世人的颂扬。

乡镇特产

1、乔集烧牛肉

虞城县乔集刘家正宗烧牛肉,产于虞城县乔集乡乔南村。是豫东传统名吃。光绪年间,宁阳集村民刘殿卿迫于生计,以加工、销售烧牛肉为生,在宁阳集东边的大桥上售卖,由于做得红烧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常常供不应求。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乔集烧牛肉二代传承人刘金稳推着独轮车到商丘火车站售卖。百年来,乔集烧牛肉因战争、政策等原因饱偿风雨,几度兴衰。作为传统名吃,传统技艺,影响深远,在豫东、皖北、鲁西南,以及苏北等地享有盛名。

乔集刘家正宗烧牛肉呈酱紫色,肉质细嫩、清香鲜美、香而不腻,烂而不散,具有补气补虚、养血安神、益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效,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一般人群均可使用,更适宜于生长发育、术后、病后调养的人、中气下稳、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由于其加工的牛大都来个体饲养,吃的草无污染,不加任何饲料,符合当前人们提倡的绿色环保的饮食卫生标准。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健身之功效。

1984至1994年连续十一年被商丘地区工商物价局评为商丘地区个体饮食风味小吃优质名牌、1984年刘玉洁(商丘市地委书记)为乔集烧牛肉题字、2000年乔集烧牛肉荣获全国乡镇企业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金杯奖、乔集烧牛肉一直以家庭作坊式制作。在乔集乡周围数十里内加工牛肉的有十多家,但乔集刘家正宗烧牛肉最好,远销北京、上海等数千里,最受消费者欢迎。

2、乔集红富士苹果

乔集乡是一个农业乡,传统的种植模式严重制约着乔集乡经济的发展,乔集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现已形成3万亩的苹果种植区域。乔集苹果色艳,个大,皮薄,味甜,深受周边省市广大顾客的喜爱,加之乡里对果农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培训,村民们开起了网店,使得乔集乡的苹果远销全国。2015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造林绿化十佳乡”,乔集苹果现已申报地理标志并获批。

近年来,在原有2.2万亩优质苹果种植的基础上,乔集乡还在黄河滩区着力发展水蜜桃、梨、葡萄、杏等绿色杂果的种植,鼓励群众进行庭院种植,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的庭院经济。

3、大朱寨香椿

大朱寨香椿历史悠久,因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黄河滩区特有的土壤结构,使得乔集乡大朱寨村的香椿尤为鲜嫩,味浓;明清时期成为皇宫贡品,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钾、钠等成份,营养价值丰富,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

4、乔集豆腐卷

朱寨豆腐卷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具有劲道香纯的特点,是乔集一道传统美食。

5、乔集纯红薯粉条

乔集纯红薯粉条其口味特好,吃起来爽口,有粘感,久煮不烂,但也不会出现煮不熟的感觉,真正百吃不腻,多吃有益身心健康。

概况

历史沿革

自然特征

小城镇建设

区域经济状况

1、 农业

2、工业

3、服务业

旅游景点

1、汉梁文化

2、故道文化

3、杂技文化

4、将军庙传奇

乡镇特产

1、乔集烧牛肉

2、乔集红富士苹果

3、大朱寨香椿

4、乔集豆腐卷

5、乔集纯红薯粉条

周边政府机关

乔集乡政府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西路
营业时间:09:00-12:00,13:00-17:00

周边村庄

乔集村 地址:商丘市虞城县

双塔一社 地址:虞城县

乔北村 地址:商丘市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