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乡

文斗乡 文斗乡行政人口 文斗乡经济状况 文斗乡基础设施 文斗乡文物古迹 文斗乡气候条件 文斗乡历史沿革


文斗乡地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西南边陲,距市城89公里。地跨东经108°31′至108°42′,北纬29°43′至30°01′。国土面积431.89平方千米(2017年)。全乡最高海拔中原大堡1711.5米,最低海拔长顺吊耳胎海拔315米,是全市海拔最低点。曾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过六月,莫到时令秋已过,艾地坝上仍炎热”的民谚。全乡下辖3个农村工作站,56个行政村(林场、文龙、艾地、朝阳、花台、马堡、太阳坪、大杉树、大地坪、板桥、堰塘、鹿街、金龙、龙坪、高峰、新坪、青山、安山、天星、郁江、联峰、回龙、中原、火石垭、兴隆、堡上、桐麻、龙口、沙岭、石马、钟台、锦坪、桐油溪、梁家山、土池、黄土、核桃、坪上、仁合、黄莲、三合、凤凰、青龙、长顺坝、农科、阚家坝、耳子山、花地坪、碑良子、新田榜、小寒坡、马桑坡、莫家岩、石桥、大坳、青岗坪), 文斗乡 (3张...

详情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文斗乡介绍

文斗乡地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西南边陲,距市城89公里。地跨东经108°31′至108°42′,北纬29°43′至30°01′。国土面积431.89平方千米(2017年)。全乡最高海拔中原大堡1711.5米,最低海拔长顺吊耳胎海拔315米,是全市海拔最低点。曾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过六月,莫到时令秋已过,艾地坝上仍炎热”的民谚。

全乡下辖3个农村工作站,56个行政村(林场、文龙、艾地、朝阳、花台、马堡、太阳坪、大杉树、大地坪、板桥、堰塘、鹿街、金龙、龙坪、高峰、新坪、青山、安山、天星、郁江、联峰、回龙、中原、火石垭、兴隆、堡上、桐麻、龙口、沙岭、石马、钟台、锦坪、桐油溪、梁家山、土池、黄土、核桃、坪上、仁合、黄莲、三合、凤凰、青龙、长顺坝、农科、阚家坝、耳子山、花地坪、碑良子、新田榜、小寒坡、马桑坡、莫家岩、石桥、大坳、青岗坪), 文斗乡 (3张) 596个村民小组,47673人(2017年)。

烟叶、畜牧是文斗的两大支柱产业。2008年种植烟叶32000亩,收购烟叶7万担,烟叶特产税突破1000万元。畜牧业是文斗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年牧业产值达1亿元。乡境内矿产资源贮量丰富,已勘明煤炭贮量占全市的1/3以上; 文斗乡 (3张) 水能蕴藏量极大,有郁江、毛滩河两大水系,已建成长顺电站和毛滩河电站;黄土锌矿资源即将立项开发。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结构调优,产业做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交通干线四通八达,利彭公路穿境而过,乡村道路网络密布,通车里程580公里。全乡共有6个集镇,城乡差别逐步缩小。社会和谐, 文斗乡 (3张) 人民安居乐业。

文斗因开发较晚,明洪武二年始有人烟,境内文物胜迹相对较少。

全乡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龙董氏墓碑群。仅回龙村六组就有12所墓碑,其规模宏伟,保持较为完美,大多建于清朝中晚期,其中尤以董正才、董正举弟兄二人的墓葬规模特别宏大,占地约60㎡,高达8米。

十字街道上的关帝庙是“十字路会议旧址”和贺龙军部住地“大店子”。现正在申报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而外有长顺秦氏墓,和尚坟、石桥张公墓、酸草沟土家名人陈魁墓塟。堡上衙门遗址,文斗禹王宫、关庙、南华宫、魁兴阁等遗址。除此而外郁江峡谷风光,毛滩河原始生态峡谷堪称一绝。

另外文斗烈士陵园虽不算是文物,但为文斗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的烈士们长眠于此,供人们缅怀瞻仰。

文斗乡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岭重叠,溪谷纵横,垂直落差大,影响气候变化亦大,成为显著的山地气候。低山四季分明,冬凉夏热,无霜期长,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二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温不定,对种植业发展有较多的限制因素;高山气候冷凉,冬长夏短,日照较多,对发展黄连、贝母等药材生产,养牛、养羊等畜牧业生产,以及退耕还林相对有利。文斗乡主要气候特点:一是由于地形、云雾、阴雨等影响,光照不足,光能利用率低。二是热量资源不足,常有低温冷害,二高山以上的粮食只能一年一熟,春秋季的低温连阴雨,常二至三年一遇,是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叶等经济作物的主要自然灾害。三是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常有旱涝。年降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的需要,4—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1%。文斗集镇海拔1050米,直下艾地坝河沿海拔500米。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过六月,莫道时气秋已过,艾地坝上仍炎热”的民谚,生动地反映出地势垂直高差引起的气候悬殊。

1、日照:低山平均日照1409小时,二高山年平均日照1298.9小时,高山年平均日照1519.5小时。

2、气温:二高山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稳定通过10℃的年活动积温3849℃,由于海拔高差大,垂直变化明显,低山气温比高山高9--10℃,比二高山高4--5℃。全年1月最冷二高山平均温1.8℃,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3.3℃。

3、降水:文斗全年降水量与全市持平,降水量为1471.7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5—7月。

对文斗乡影响较大的灾害性气候,主要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

低温连阴雨,平均每年7次,其中强冷空气占13%,中冷空气占27%,弱冷空气占60%。

干旱天气多发生于春秋雨季,干旱情况低山比高山严重。

暴雨、洪涝,从4—10月平均可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周期平均每年3次。

大风、冰雹,2005年文斗乡发生严重的冰雹灾,低山的长顺4月8日发生百年不遇的冰雹灾害,使数千户农户房屋受损,夏粮作物洋芋、油菜、春季蔬菜及桔柑、季橙、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毁于一旦。同年7月堰塘、板桥、天星、青山四个村发生冰雹、风灾,导致烟叶、玉米等作物可粒无收。

文斗清沿明制,为土司辖地,改土归流以后属 忠路汛怀德里。民国时为利川县第十五区。后改为文斗乡。解放初属忠路区,1950年为利川县第六区,1958年为文斗人民公社。1961年复为文斗区,1975年将文斗区分为文斗、长顺、黄土、三个人民公社。1984年将文斗、长顺、黄土三个公社再合并为文斗区,辖12乡1镇,56村,596个村民小组。1987年3月撤消文斗区双林乡、仁合乡、朝阳乡。1996年1月区改乡制,将原9乡1镇改为10个管理区(后改工作站),仍56村、596个村民小组。1999年7月1日将文斗分为文斗、长顺两个乡镇。文斗乡辖文斗、枫木、沙坝、十字路、安山、堡上六个农村工作站;长顺乡辖长顺、锦屏、黄土、五峰四个农村工作站。2001年3月合并文斗、长顺两乡为文斗乡,仍辖10个农村工作站、56村、596个村民小组。

文斗同时还是老革命苏区之一的部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此开展了长期的武装革命斗争,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4年4月,在十字路休整6天,并于4月10日召开了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的湘鄂西中央局会议(即十字路会议)。会议由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主持,红三军政委关向应、军长贺龙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于四月十四日作了《关于发展鄂川边区苏维埃运动任务的决议》,十字路成了红军及红军鄂川边游击总队在鄂西川东一带活动的中心点。《决议》原件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抗日战争时期,苏区人民捐款筹粮支持抗战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川东特委地下党派郎中文等人深入文斗山区组织文斗人民抗丁、抗粮、抗捐税斗争。解放初,在平息文沙暴动中,有30位解放军官兵及工作队员牺牲在文斗这片土地上。

文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文斗古集镇东隅。集镇坐落在齐跃山支脉山腰宽阔的平岗上,仰瞻巍巍白虎雄峰,俯瞰郁江西岸层层梯田。左有顺郁江而上的蜿蜒逶迤的连绵小山岗,状如青龙引颈郁江戏水,龙头龙角栩栩如生;右有百丈悬崖对衬白岩坐蹲齐跃支脉主峰山巅,形似白虎雄踞;前有山崖如同黄莺展翅,后玄武祠(已毁),魁星阁等古建筑(均毁),故人们把文斗地形概括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内八井、外八井,八十六步天梯上岩门”。亦有人曰:“龙东固守,虎北轮睛,凤翅凌云,郁江西逝”。考县志,文斗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9年),原名“乐义场”,后改“闷头场”。曾两度遭焚。清嘉庆年间拔贡贺伯原募资重建,在禹王宫立碑序,以“文光射斗”之义(庙碑已毁仅存遗址),希冀地方广出贤儒,故改名“文斗”。民国设区署、乡公所,解放后一直为乡人民政府、区公所、人民公社等政治文化中心。

周边政府机关

文斗镇人民政府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文斗镇政府(利彭线北)
营业时间:09:00-12:00;13:30-17:00

周边小学

利川市文斗镇长顺小学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文斗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文斗镇

周边乡镇

文斗镇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周边村庄

黄土村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石家寨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土溪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卢家湾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