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锹乡

三锹乡 三锹乡地理环境 三锹乡发展思路 三锹乡自然资源 三锹乡领导分工 三锹乡行政区划 三锹乡人口数据 三锹乡所获荣誉 三锹乡民俗文化 三锹乡地方特色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是我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苗聚居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中国原生态民歌活化石”和“深山瑰宝、天籁之音”等美誉的 “苗族歌鼟”发源于此地。三锹乡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西部边陲,东临本县铺口乡,南抵藕团乡,西与贵州锦屏、黎平县毗邻,北与本县大堡子镇交界,东北与坳上镇相连。面积175.05平方千米(2017年),占全县总面积的7.92%。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其中苗侗人口占总人数的99%,乡政府驻枫香。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锹乡党政一班人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扎实做好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以来,三个文明建设连...

详情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所有特殊区域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介绍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是我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苗聚居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中国原生态民歌活化石”和“深山瑰宝、天籁之音”等美誉的 “苗族歌鼟”发源于此地。

三锹乡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西部边陲,东临本县铺口乡,南抵藕团乡,西与贵州锦屏、黎平县毗邻,北与本县大堡子镇交界,东北与坳上镇相连。面积175.05平方千米(2017年),占全县总面积的7.92%。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其中苗侗人口占总人数的99%,乡政府驻枫香。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锹乡党政一班人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扎实做好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以来,三个文明建设连续三年排名全县各乡镇第二;2006年以来, 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红旗单位,综合治理工作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以苗族歌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20年县庆典礼上,我乡的苗族歌鼟表演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多次代表县里参加北京、西安、长沙的展演活动。虽然我乡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发扬锐意改革、顽强拼搏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不辱使命,团结一致,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财政工作,对加快我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挖掘财政收入增收的潜力

以山林为依托,大力发展畜禽、 药材、速生丰产林等基础财源。以产品精深加工为重要环节,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促进乡域经济发展,夯实财政增收的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的力度,增强乡财政实力。

把握服务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必须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支出放到财政支出的首位,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投入,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维修,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加大对民族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找准财政改革的方向和切入点

一是及时跟踪上级政策,积极应对财政体制调整。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我县财政计划于2008年进行县乡体制调整,因此,我们要做好调查研究,认真测算有关数据,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抓好财政各项改革,规范收支管理。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平稳过渡;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从项目、票据、缴款、使用、监督等方面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境内高山横亘,沟壑纵横,南部有天龙山及与藕团乡交界的三扒界、大山头,东北部有与坳上镇接壤的九龙山,海拔均达1000余米。恭水纵贯中北部,南部为大由溪发源地。全乡资源丰富,有耕地11237亩,其中水田9432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等,年粮食总产量3400吨左右;有林地255000亩,其中用材林228535.5亩,经济林5571亩,林木蓄积量650000立方米,人平达942立方米;年林业总收入达280万元,成为全乡主要经济支柱。从1991年开始,全乡普种天麻、茯苓,三锹成为靖州重要的药材基地。工业主要有木材加工、竹制品加工、大米加工等。

明敬群: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王 华:乡长,协助书记抓全面工作,主持政府工作。
  张友森: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工作,协助抓林业、森防、林业纠纷调处工作。
  易小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等工作,协助抓财务、办公室、通村公路建设工作。
  蔡二林: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分管政法、武装工作,协助抓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地笋苗寨开发工作。
  周巧生: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卫生、企业、民政工作,联系计生协、残联工作。
  吴祥云:副乡长,分管农业、水利、畜牧、经管、扶贫、农机、文化、教育、科技、沼气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联系妇联、共青团工作。

枫香村 菜地村 地妙村 元贞村 凤冲村 小榴村 地笋村 南山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288
3313
2975
家庭户户数 1562
家庭户总人口(总) 6200
家庭户男 3245
家庭户女 2955
0-14岁(总) 1655
0-14岁男 882
0-14岁女 773
15-64岁(总) 4345
15-64岁男 2306
15-64岁女 2039
65岁及以上(总) 288
65岁及以上男 125
65岁及以上女 16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137

5882人(2017年) 。

靖州三锹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生态和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实施民族文化旅游富民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被国家文化部、环保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该乡地笋苗寨被列为“全省十大民族特色村寨”,成为湖南省“251”旅游开发重点项目。2010年5月由湖南省乡村旅游区(点)星级评定委员会评为“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三锹乡民族风情浓郁,以苗族歌鼟、“四八”姑娘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了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2000年来,该乡积极引导,科学规划,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目标。该乡提出要把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的目标,结合全县旅游发展中把地笋苗寨作为全县优先发展的4个重点景区景点来开发的规划,积极加快旅游景点的建设。通过各种途径筹集50万余元,启动了地笋苗寨花桥、鼓楼建设,挖掘整理编排民族特色表演节目,提升旅游接待场点的服务质量,编辑出版了《锹里花苗风情》专著,开通了地笋苗寨旅游网站,通过了地笋苗寨发展寨规民约。同时,将以争创全国工农业旅游点为契机,实施自来水工程,净化美化寨内池塘,安装消防设施;修建观景山的登山通道和民族特色建筑,开辟毓秀峡谷探险和九龙山原始次森林探险游;开发苗家腊制品、刺绣、三花酒(桃花、禾花、桂花)、竹编根等等旅游商品;举办过苗年、姑娘节、苗歌会等节庆活动。通过筹划建设这些系列文化旅游工程和组织各种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促进该乡的和谐发展。

走进如今的三锹,林木郁郁葱葱,山中鸟语花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如条条银色彩链,蜿蜒拓展,伸向崇山绿海深处。三锹干群更将以以攻坚克难的气概,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靖州苗族歌鼟

“苗族歌鼟”:来自苗乡的天籁之音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 湖南省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交界之地,沅水支流渠江中游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其中苗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0%,主要分布在三锹乡一带。三锹苗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赶进深山老林。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民在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及抵御外来进攻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和文化。“歌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三锹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在古老的苗族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他们模拟大自然的“和声”编成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从此,苗族歌鼟便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流传于世。

靖州三锹一带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苗族同胞酷爱唱歌,他们都是编歌唱调的能手。在苗寨,如果你想找到一个不会唱歌的姑娘,那比登天还难,相反,如果你想在苗乡找两个能够唱三天三夜的歌手,那是再科简单不过的事了。“饭养命,歌宽心”是苗家的口头语。他们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为他们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他们在长期的歌唱中,养成了温厚、谦逊、互敬互爱、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和品德,在寻求艺术美的过程中传承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歌文化。

靖州三锹苗族歌鼟按其音乐载体分类,可分为:茶歌、酒歌、山歌、担水歌、饭歌、款歌、嫁歌和三音歌八种。歌词为七言四句或多句,语言以三锹乡吴姓苗族语言为主,其它姓氏语言为辅。大多采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联想丰富,旁征博引,且寓哲理。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流传久远的故事歌,有歌颂英雄人物事迹的叙事歌,有表达青年男女互诉衷情的情歌等等。曲调则有十一种,因地方不同而异。演唱形式大多由低声部先起歌,中高中部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

茶歌,酒歌是苗族人民喝茶、饮酒时所唱的歌曲。苗族人民生性豪爽,热情好客,在各类喜事活动的宴席上均以歌助兴,他们用歌相互祝贺,相互夸赞,表明结交之诚,抒发友爱之情。系群体对唱,并带有赛歌性质,曲调嘹亮奔放,激越昂扬,富有气势。和声以半协和声为主,和歌时腔调多变且有规律,可唱出多个声部来。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从中能表露出苗家人粗犷、豪爽的性格。

山歌,也称“ 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对唱的歌。在三锹苗族,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个专供青年男女自由社交的场所,叫做“ 茶棚”。每逢农历“戊日”,苗家姑娘便穿新戴银,三三两两的在寨边等着外寨水伙子来“茶棚”对歌。男女各坐一方,形式有唱有和,韵律有起有落,节拍有快有慢。茶棚对歌达到高潮时,全寨男女老少到茶棚边围观聆听,歌声、笑声、掌声连成一片,一派幸福喜悦的情景。经过初次会歌后,男女青年还要多次相约到“茶棚”对唱,逐渐建立感情后,姑娘小伙会互赠信物,私定终身。

苗族男女青年把对歌地点选在百花盛开的草坪里,垂柳依依的小溪旁,古树参天的山坡上称之为“ 玩山”。每逢对歌日,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青年男女先后来到对歌地点,成双结对地唱山歌。有时叔伯、哥嫂也来听歌,给晚辈或弟妹壮胆出主意。在“坐棚”和“玩山”对歌中,苗族男女青年有时还用木叶来伴奏,更能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

苗族山歌内容最为丰富,除了用歌声来“问姓”“讨花戴”表达爱慕之意,追恋之情外,还用歌声来盘古问今,互考才智。苗族山歌歌唱时,低声部先起歌,中、高声部后进入,歌声悠扬婉转,韵律优美,属于复乐段。结构严谨,一气呵成。乐句拉腔中几个声部相互交流,有极强的动感。

“担水歌”是苗族男女青年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到井边担水过程中所唱的歌曲。担水时男方要选出三个后生,陪同新娘和伴娘前去,新娘在伴娘和后生的陪同下,挑着水桶,唱着“担水歌”缓缓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来男女对唱一段。虽然水井不远,但一唱一和至少要两个多小时才能结束这一活动。演唱时,为一人“讲歌”,二人“和歌”。“讲歌”实际是“吟唱”,口语性强;“和歌”中又分为“领唱”和“拉腔”。和歌中的领歌为起歌,有起腔定调的作用;和声音程为大、小三度、纯四度,旋律多为级进,这种民歌曲调琅琅上口,情绪较为开朗。

三锹苗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它的民歌多声部合唱曾受到许多专家和文艺爱好者的青睐,被誉为“深山珍宝”“ 天籁之音”,著名音乐家 贺绿汀、 白诚仁等先后实地采风,它耐人寻味的意境,形式多变的唱腔,和谐悦耳的音韵,优美生动的比喻,都显示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无限智慧,极有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周边行政单位

靖州县三锹乡财政所 地址: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X076三锹乡政府西北侧约120米

周边政府机构

靖州县三锹乡村墓菜地嫒灏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县三锹乡退役喑憩瘵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周边景区,历史建筑 古镇/古村

地笋苗寨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村
营业时间:00:00-24:00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村

周边生活服务

靖州县三锹乡惠臌销嵌农供服务中心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周边医疗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山锹乡卫生院 地址: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三锹村076县道
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三锹村076县道

周边乡镇

三锹乡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三锹村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

地妙村 地址: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