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
越秀区 Yuexiu District 广州市越秀区 Yuexiu Qu 广州越秀区 越秀区建制沿革 越秀区行政区划 越秀区地理环境 越秀区人口民族 越秀区政治 越秀区经济 越秀区社会事业 越秀区交通运输 越秀区友好城市 越秀区风景名胜
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 广州大道,与 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 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 人民路,与 荔湾区毗邻;北面到 白云山山脚,与 白云区相邻。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总户籍人口115.84万(六普),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自秦朝在越秀区境内设 南海郡治起,西汉 南越王 赵陀建 南越国宫署, 南汉国 刘龚建广营宫室。自 东吴设广州起,历朝所设军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区域内。越秀区汇聚了8个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 五羊石像、 镇海楼、千年古道 北京路、 中山纪念堂、 五仙观、 六榕寺、 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越秀区作为广州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
详情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 广州大道,与 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 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 人民路,与 荔湾区毗邻;北面到 白云山山脚,与 白云区相邻。
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总户籍人口115.84万(六普),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
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自秦朝在越秀区境内设 南海郡治起,西汉 南越王 赵陀建 南越国宫署, 南汉国 刘龚建广营宫室。自 东吴设广州起,历朝所设军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区域内。
越秀区汇聚了8个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 五羊石像、 镇海楼、千年古道 北京路、 中山纪念堂、 五仙观、 六榕寺、 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
越秀区作为广州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特色经济为带动,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中山五路一带是广州最繁华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有北京路、海印地区、 英雄广场、 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贸区,有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 东风路现代服务、流花会展等商务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量化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其中越秀区位列第9名。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越秀区风光 (10张)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同年12月,广州划为28个区并分别成立区人民政府,今越秀区均属广东省广州市,至于“区”的建设屡次调整,分述如下:
1949年12月,今越秀区范围有如下7区:西山区、德福区、靖海区、小北区(大部分)、太平区(部分)和永汉区(部分)。
1950年6月广州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今越秀区范围含当时德越秀区(今越秀区北部)、惠福区、太平区(部分)和永汉区(部分)。
1952年9月,广州重新划分城、郊各区,市统辖东、南、西、北、中、郊和珠江7个区。今越秀区范围,是当时地北区(绝大部分)和中区(一部分)。
1960年7月,中区地8条行政街(太平、德成、大新、诗书、一德、解放南、大南、泰康)并入北区,北区改称为越秀,后把永汉南、珠光、德政南、大塘、芳草5条街划归东山区管辖。
2005年4月,原东山区的行政区域,白云区的矿泉街道,天河区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杨箕和中山一2个居委会、沙东街道部分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
2005年9月,新越秀正式挂牌运作。
越秀区下辖流花、洪桥、六榕、光塔、北京、人民、东湖、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18条行政街道。
1999年7月1日始,越秀区从原来的19个街道调整为流花、东风、洪桥、六榕、广卫、光塔、诗书、北京、大新、人民10个街道;共设居委会223个。
2002年至2004年,越秀区辖10个街道(洪桥、广卫、北京、六榕、流花、东风、光塔、诗书、大新、人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越秀区辖22个街道(洪桥、广卫、北京、六榕、流花、东风、光塔、诗书、大新、人民、东湖、农林、大东、大塘、珠光、白云、建设、华乐、梅花村、黄花岗、矿泉、登峰)。
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 东山区;将原东山区的行政区域,白云区的 矿泉街道,天河区的 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 杨箕和中山一2个居委会、 沙东街道部分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越秀区人民政府驻越华路。对新组建的越秀区和荔湾区的部分边界线进行了调整。 2005年9月30日起,越秀区下辖流花、东风、洪桥、六榕、广卫、光塔、诗书、北京、大新、人民、东湖、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22条行政街道。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区宣布东湖街道更名为东山街道。
2013年1月23日,越秀区宣布对部分街道进行合并 。合并之后新成立的4条街道于2013年3月15日挂牌。具体如下:
将原东风街道与原六榕街道合并成新六榕街道,面积为2.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2万人;
将原诗书街道、原大新街道大德路以北的庆福里、象牙北、魁巷等3个社区与原光塔街道合并成新光塔街道,面积为1.07平方公里,总人口10.58万人;
将原大新街道的石将军、大德中、大新中、南华园、玉带濠、濠畔中、三府前、和宁里、大新西、状元坊、一德西等11个社区与原人民街道合并成新人民街道,面积为1.51平方公里,总人口10.45万人;
将原广卫街道与原北京街道合并成新北京街道,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总人口9.06万人。
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区下辖 洪桥街道、 北京街道、 六榕街道、 流花街道、 光塔街道、 人民街道、 东山街道、 农林街道、 大东街道、 大塘街道、 珠光街道、 白云街道、 建设街道、 华乐街道、 梅花村街道、 黄花岗街道、 矿泉街道、 登峰街道等18条行政街道。
越秀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天河区相邻。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 越秀区总面积为33.8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为117万人。
2016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117.44万人,比上年减少388人(公安口径);全区常住人口116.11万人(统计口径),出生12292人,自然增长率3.68‰,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98.42%,出生性别比108.95(计生口径)。
越秀区除汉族以外,还有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彝族、壮族、 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 傣族、 黎族、 畲族、 哈萨克族、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高山族、 水族、 纳西族、 土族、 撒拉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羌族、 塔吉克族、 京族等少数民族共4277人,占广州市区内少数民族总人数的3.08%,占全区人口的1.25%。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越秀区有常住人口1157277人,人口密度为34239人/平方公里,属于广州市人口最稠密地区。
区委书记: 王焕清
区委副书记: 苏 佩、李世通
区委常委:孔祥虎、陈晓丹、陈 灏、温志文、赖志鸿、谢伟光、张文胜、郭 环
1.地区生产总值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93.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简称增长,下同)6.1%,占全市14.85%,居全市各区第三位。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08亿元,增长0.3%,占GDP1.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8.34亿元,增长 6.2%,占GDP98.28%;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0.08%、99.92%。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72:98.28。经济密度达到94.48亿元/平方公里,服务密度92.85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27.47万元,增长6.2%。
2.税收收入
2017年全区实现税收收入(不含直属分局征收数 )357.75亿元,增长3.0%。其中,完成国税收入184.01亿元,增长2.2%;完成地税收入173.73亿元,增长 3.8%。国税中增长较快的税种是消费税,增长12.4%,其次是增值税,增长2.5%。地税三大税种中,增长较快的是个人所得税,增长18.6%,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分别增长17.6%、2.2%。税收密度达到10.58亿元/平方公里。
3.财政收支
2017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7亿元,可比增长9.8%(实际增长4.7%)。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8.04亿元,增长 22.3%;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3.38亿元,增长5.6%;财政非税收入12.96亿元,增长2.5%。从财政收入构成看,税收收入占76.18%。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11亿元,增长21.8%。
4.新登记企业
截至2017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商事主体152143户,增长8.6%。其中企业78699户,个体工商户73444户。新增各类商事主体23030户,增长27.1%。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4270户,增长32.9%;新增外资企业742户,增长34.9%;新增个体工商户8018户,增长16.1%。注册资本总额(认缴)1046.45亿元,增长1.2倍。
1.工业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8.20亿元,增长1.0%。大中型工业企业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4.53亿元,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印刷业两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72亿元,增长5.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89%。
2.建筑业
2017年全区资质内建筑企业175家,占全市的19.82%;全年新签合同金额1166.90亿元,增长40.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4.85亿元,增长12.4%,占全市的15.84 %;劳动生产率达到42.38万元/人。
1.国内贸易
2017年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887.07亿元,增长8.0%,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55.66亿元,增长9.5%,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31.59%;超亿元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80.63亿元,增长14.1%,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28.44%,拉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76个百分点,成为全区商贸业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8.07亿元,增长7.5%,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烟酒、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文化办公、机电产品及设备等类别规模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30%,成为消费热点。
2.服务业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19.96亿元,增长9.6%。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1037.64亿元,增长10.7%;三大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57.37亿元,增长10.7%。
2016年,越秀区共安排区级科技经费2.66亿元,增长25.5%,扶持区级科技项目94项,扶持资金1482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87项,金额11951.3万元。全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共8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6项,市级27项。全区共有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5家,占全省83%,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5家,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含试点)36家。全年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6家。2016年广州市创新百强企业有11家在越秀区,获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市企业研发机构28家,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68家。新增上市企业23家,其中主板1家,新三板22家,累计有上市企业55家;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53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79家。
全区拥有国家、省、市各类科研机构223家,其中国家和省、市级重点实验室52家、工程技术中心106家。全区共集聚国家“千人计划”、省创新领军人才、市“百人计划”、市“珠江新星”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6名。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全年共申报广州市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873人,其中高端人才412人,急需紧缺人才461人。全区共有孵化器11个、众创空间7个,面积32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孵化项目(团队)超350个,孵化器毕业企业33家,获得投融资超16亿元。科创咖啡获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自3月29日正式运营以来,举办110多场活动,共近百家金融机构支持,近4000家企业参与,并设有11支基金,总量达到18亿元。
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入驻企业36家,涵盖计算机软件版权、艺术品经营、影视版权以及教育、手游等板块。推进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登记、交易、保护三平台建设,全年累计完成版权登记受理数量为25009件,资助受理量19567件。承办“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版权成果展”、“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越秀区分会场”,协办“2016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东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等重大活动。越秀区专利申请受理量10348件,增长1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3402件,增长59.3%;专利授权量5864件,增长7.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15件,增长21.5%。
截止2016年底,全区(区属)共有小学53所,在校学生63299人,比上年增加1698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31902人,比上年减少1211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8123人,高中在校学生13779人。全区共有幼儿园114所,其中公办园47所,占全区幼儿园数量的41%,在园幼儿15677人;民办幼儿园67所,占全区幼儿园数量的59%,在园幼儿14704人。共有区级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59所,占比达到72.84%;市特色学校26所,数量在全市领先。优化学前教育。对规范化幼儿园开展全面督导验收,新认定12所幼儿园为广州市规范化幼儿园,全区规范化幼儿园总数达到110所,占比达到95.65%。
小学:盘福路小学、东风西路小学、惠福西路小学、 朝天小学、农林下路小学、黄花小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前身为广州华侨小学,创办于1955年)、雅荷塘小学、小北路小学、净慧路小学、大南路小学、广中路小学、吉祥路小学、满族小学(建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校名“满族小学”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是由溥杰所题)、东川路小学、环市路小学、建设大马路小学、建设六马路小学、东川路小学、署前路小学、东山培正小学、红火炬小学、越秀区回民小学、中山三路小学,铁四小学等。
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前身为广州华侨小学,创办于1955年)、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为培道学校,创立于1888年)、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沙东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大学实验中学、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广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广州市东环中学、广州市知用中学、广州市流花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广州市第十中学、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原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市铁二中学等。
2016年,越秀区成功举办第六届广府庙会,共开展了70多个项目、280多场活动,首次尝试巡游+汇演的形式,吸引游客超过50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广东各大媒体对庙会进行了广泛报道。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越秀艺术讲堂24场、周末脱口秀43场、君君故事会28场、歌剧沙龙3场、文艺展演84场。举办阳光艺术培训,其中针对区内的低保、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外来工子女等开设27个班次的课程,培训学员580人;开办老年人免费培训班,共开设22个班次的课程,培训学员542人。举办各类展览45场,参观人数约8万人,其中,高端展览9场,政府公益类展览18场。区图书馆接待读者88万多人次,外借书刊50万多册次,电子图书及期刊访问人次近100万人次,向读者发送服务短信29万多条,处理读者卡业务1.1万多个,开展阅读推广、征文、讲座、展览、电影等各类公益文化活动200多场次。荣获广州市第五届廉洁读书月活动优秀组织奖、广州市第37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积极单位;“喜阅吧”案例在“首届全省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建成梅花村分馆、黄花岗分馆两家街道智慧图书馆示范点,全区图书分馆数量达到12个。全年安排特色文化培育和建设项目共38个,经费366.4万元,其中持续培育项目16个、新建设项目22个。
2016年,越秀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0个(不含停业机构),其中医院37间,妇幼保健院3间,疗养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实有病床24087张,卫生技术人员40305人,执业(助理)医师12427人。探索开展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慢性病分级诊疗以及检验结果互认等合作,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与区内二、三级医院完成双向转诊的上转1325人,下转1364人,上转辅助检验、检查7265人次,分级诊疗初显成效。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组建越秀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专家指导组,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式服务,截止年底共签约35484人,建立家庭病床4557张,出诊巡诊服务共约13.75万人次。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财政补助政策,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7169.89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设置批准医疗机构45家,登记注册医疗机构37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5家。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共办理335名医生多点执业备案。继续免费提供12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4.46%。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共招募无偿献血26313人次。加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力度。做好登革热、手足口病、流感、麻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寨卡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阻断各类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2016年,越秀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657例,发病率为384.67/10万,丙类传染病5435例,发病率为462.63/10万。
2016年,越秀区新建社区体育设施77处,维修体育设施210处,开展183场群众性足球比赛,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年为市民提供游泳、健身、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锻炼服务140余万人次;举办大小运动会90场,提供惠民服务人数达90万人次。区少儿体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陈艾森,在第31届里约奥运会勇夺跳水男子单人、双人10米台金牌,是奥运史上单届包揽跳水男子单人、双人10米台冠军的第一人。全年我区运动员在市级以上竞赛中,共夺得金牌232枚(其中两枚奥运金牌)、银牌158枚、铜牌156枚。顺利完成各项目训练队业余运动员注册工作,新注册运动员580人,确认2100人。区少儿体校积极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全区有23.64万名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共有8.49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9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2665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全区有2.5万人参加城乡居保,其中享受待遇人数为1.0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缴费26.4万人次。当年全区分别有547名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158名早期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696名企业未参保人员或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150名早期下乡知青审核工作年限,可一次性缴费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妥善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年向23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3225万元,向2200多名民政代管和无军籍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1.34亿元。
实施困难救助提标扩面,低保标准从650元提高到840元,全区核定低保对象3805户、5542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383万元,发放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864.94万元、惠及2.41万人次。慈善救助有序进行,累计接收捐赠款物988.04万元,帮扶困难人员7865人次。
扎实落实老人优待措施。全年共发放长寿保健金9733万元,区福彩公益金出资102万元为全区5.1万名80岁以上老人购买 “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保障险,参保率达100%。全区平安宝长者开通用户1.53万户,常态化通话量9.01万通,处理长者紧急求助177例,有效保障长者居家安全。通过GPS智慧信息助老服务项目开启越秀养老服务的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时代,利用平台顺利承接各类助老服务,全年GPS服务中心累计提供呼叫、呼出等“线上服务”36723人次,“线下服务”2376人次,紧急救援10人。
开展“一门式”免费婚检、优生优育系列服务,婚检率达 60.96%,名列全市前茅。为6658人提供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优生优育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为近9万人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6亿元,为2044人发放计生特殊家庭扶助金共2261万元。大力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完成流动人口健康档案42.85万份,为流动儿童免费接种疫苗10151人次,流动孕产妇产前随访率 98.07%、产后访视率98.62%,累计发放各类药具6155人次、家庭健康包4000多份,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宣传健康知识讲座 626次。
主干道:中山路、中山大道、先烈路、环市路、沿江路、天河路、白云大道、广州大道、东风路、人民路、解放路等。
桥梁:海珠桥、广州大桥、江湾大桥、海印大桥、解放大桥、人民路高架路、东濠涌高架等。
地铁:越秀区内有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经过。区内1号线的地铁车站有杨箕站、东山口站、烈士陵园站、农讲所站、公园前站、西门口站,2号线的地铁车站有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站、纪念堂站、公园前站、海珠广场站。5号线的地铁站有小北站、淘金站、区庄站、动物园站、五羊邨站。
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
泰国曼谷
法国巴黎第八区
德国法兰克福市第三区
由于越秀区基本为广州旧城,所以,广州的 古迹 (2张) 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多聚集在区内。据1997年底统计,越秀区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有5处(7个): 光孝寺、怀圣光塔、 圣心教堂、 广州公社旧址和秦代造船工场遗址、 镇海楼(广州博物馆 )、 五仙观及 岭南第一楼、明代古城墙、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和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市级的有22处; 粤王井、 三元宫、 大佛寺、濠畔清真寺、 城隍庙、 绍武君臣冢、 王兴将军墓、 庐江书院(何家祠)、海员亭、 光复纪念亭、黄埔军校校办事处旧址、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 永安堂、 爱群大酒店、 东亚酒店、 中央银行大楼、解放军进城式检阅台旧址(市府合署)、广州解放纪念雕像合简氏祖祠,越秀山的 五羊石像、 水塔、 四方炮台遗址。此外,还有一批内部控制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55处,而其中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越秀区9.16平方公里域内 。
北京路(Beijing Road)地处广州市 越秀区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 (2张) 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 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药洲遗址位于广州市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又名九曜园。原是一座南汉御苑。南汉乾亨三年(919),南汉王刘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罚罪民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区狭长,北至中山五路,南达惠福东路。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多块,美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米芾、翁心存、翁方纲、阮元、苏东坡、陈澧等名士曾煮茶景濂堂,泛舟九曜池,为九曜石题诗赋词,刻石立碑,留下了宝贵的石刻。明代列为“ 羊城八景”之一 。
明城墙遗址位于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东、西、中三城合为一,并向北扩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称旧城。据明黄佐《 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七尺,增厚墙基,并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越秀山明代城墙现存总长度为1137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其他有关建筑已荡然无存。1987年,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的城墙已修缮复原,共长180米,雉堞严整,恢复旧观。此遗址于1989年6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井身全部石砌,直径2.1米,九孔。井盖残石及“九眼古井”石碑尚存,但井底已淤积深达7米。据屈大均《 广东新语》称,九眼井“相传尉佗(赵佗)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余岁,视听不衰。” 丘逢甲有诗咏曰:“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 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门,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南汉主刘岩曾独占此井,称玉龙泉。宋番禺县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盖,可同时从各孔汲水,不相抵触。至清初,平南王府霸占此井达10年,并在井四周建围墙,派兵把守,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 。
中央银行旧址在沿江中路193号,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15日孙中山亲手创办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直属国家财政部领导,属下分支机构先后在广州市内设立3个兑换发行处,在广东省内有11个分行。
199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