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镇

下洋镇 下洋镇地理位置 下洋镇历史沿革 下洋镇自然条件 下洋镇行政规划 下洋镇交通区位 下洋镇经济概况 下洋镇文教事业 下洋镇历史文化 下洋镇人口数据


下洋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前山镇,北连外罗、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积75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43754亩。下洋镇地处南海之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为缓坡台地,土类沿海为 沙攘土,内陆为砖红壤土。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岭溪 从境内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长的海滩涂,沙滩地带蕴藏有丰富的钛、锆英矿土。大 陆架拥有2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珊瑚石。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 等。下洋镇总人口30763人(2017年)。下洋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 前山镇,北连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积...

详情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所有主城区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介绍

下洋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前山镇,北连外罗、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积75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43754亩。

下洋镇地处南海之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为缓坡台地,土类沿海为 沙攘土,内陆为砖红壤土。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岭溪 从境内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长的海滩涂,沙滩地带蕴藏有丰富的钛、锆英矿土。大 陆架拥有2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珊瑚石。

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 等。下洋镇总人口30763人(2017年)。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 前山镇,北连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754亩。

地理位置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前山镇,北连外罗、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 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607亩。

下洋镇地处南海之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为缓坡台地,土类沿海为 沙攘土,内陆为砖红壤土。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岭溪 从境内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长的海滩涂,沙滩地带蕴藏有丰富的钛、锆英矿土。大 陆架拥有2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珊瑚石。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 等。

1995年,下洋镇总人口26345人,其中 农业人口25081人,占总人口98%; 非农业人口1264人,占总人口2%。汉族26340人,苗族1人,壮族4人。

市政建设 该镇辖下洋、姑村、下港、海星、双沟、墩尾、尖岭、龙江塘、小苏、后 村、地塘、边坡等12个村民管理区和下洋圩1个居民管理区,共90条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 下洋圩 。圩区与各管区及自然村,都有公路通达。圩区面积2.9平方公里;街道为井字形,全长1 .8公里。圩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量4.5万吨。圩区人均住房面积9平方米。有1座容量 为800门的自动电话大楼。

下洋镇东临南海,海岸线11.27公里。水路交通方便,有南门沟港、北石 港、淹下港、陈公港等港湾可通航,北上可达湛江、香港等港口,南下可到海南和东南亚诸 国。陆路交通线有仙(安)——下(洋)、前(山)——下(洋)、锦(和)——下(洋)、下(洋)—— 外(罗)等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仙(安)——下(洋)线,可直达县城与207国道汇合,通往 全国各地。现拥有客货车辆242辆,每天开往徐城客运车辆20班(次)。

经济状况 1995年,下洋镇工农业总产值5241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工 业总 产值89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农业总产值4345万元,占工农业总 产值的83%。全镇 有工业企业128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47家,个体78家。在工业方面,有矿选、农副产品加 工、家具制作和汽车、摩托车修理等行业。在农业方面,已形成水果、蔬菜、“三鸟”、水 产品等商业生产基地。1992年,农产品与鲜活水产品年产值共2540万元。1995年,在农业总 产值中,种植业2411万元,占52%;林业39万元,占0.9%;畜牧业411万元,占9%;副业751 万元,占17%;渔业733万元,占17%,其他占4.1%。

下洋镇集贸市场2个,商业户383户,其中国营12户,集体87户,个体284户。1992年,集贸 市场成交额589.5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4.5万元。

下洋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45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达99.2% 。全镇文化娱乐场所28处,其中影剧院1座,露天歌剧场14座,电影定期放映点4个,录像室 (场)2个,文化室5间,老人活动室3间。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雷歌演唱、文艺会演、 摄影、跳舞、猜灯谜、舞狮、八音吹弹、弈棋、习书、绘画等等。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 所,各管理区分别有保健站。

下洋镇地处南海之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为缓坡台地,土类沿海为沙攘土,内陆为砖红壤土。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岭溪从境内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长的海滩涂,沙滩地带蕴藏有丰富的钛、锆英矿土。大陆架拥有2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珊瑚石。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 等。

该镇辖下洋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姑村、下港、海星、双沟、墩尾、尖岭、龙江塘、小苏、后村、地塘、边坡11个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下洋圩 。现除了龙江塘村委会正在建设村通镇水泥路外,其余的11个村(居)委会都实现了村通镇道路硬底化,并有一部分自然村实现了村通村道路硬底化。圩区面积2.9平方公里;街道为井字形,全长2 .3公里。圩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量4.5万吨。圩区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有1座建于80年代占场地面积200平方的办公大楼。

下洋镇东临南海,海岸线11.27公里。水路交通方便,有南门沟港、北石港、淹下港、陈公港等港湾可通航,北上可达湛江、香港等港口,南下可到海南和东南亚诸国。陆路交通线有仙(安)--下(洋)、前(山)--下(洋)、锦(和)--下(洋)、下(洋)-- 外(罗)等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仙(安)--下(洋)线,可直达县城与207国道汇合,通往全国各地。现拥有客货车辆378辆,每天开往徐城客运车辆28班(次)。

下洋镇大力调整和优化作物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在推广特色品种种植的基础上,根据本镇的实际,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养殖业。内地村庄突击抓好发展短、平、快、高产高效作物种植。该镇还以创办的农业示范基地为亮点,不断扩大香蕉、菠萝、甘蔗、北运蔬菜等种植面积。

下洋镇认真做好筑巢引凤这篇文章,引进海南省京邦矿业有限公司到该镇投资开办采矿及洗矿项目,该项目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引进外商到下洋镇开办了饮食、果菜购销等10家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公路交通日渐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餐饮、流通、建材、家具等行业。全镇共有企业241家,总产值5353万元。

下洋镇工业方面有矿选厂、家具制作户和摩托车修理户等行业。在农业方面,已形成水果、蔬菜、“三鸟”、水产品等商业生产基地。在农业总值中,种植业占 12.5%;林业占0.8%;畜牧业占3.6%;副业占7.2%;渔业占18.5%,其他占8.1%。

2007年该镇社会总产值10240万元,农业总产值6165万元,企业总产值4090万元,工业总产值795万元,财政总收入19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94元,人民银行储蓄存款4100万元。

下洋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 476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雷歌演唱、文艺会演、摄影、跳舞、舞狮、八音吹弹、弈棋、习书、绘画等等。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所,各村委会分别有保健站。

前山村位于徐闻县城东约46公里处,村中原有 “何氏宗祠”,现址为前山村小学(飞雄小学),是著名的革命思想教育基地——“革命摇篮”。

林飞雄1919年出生于乡村教师家庭,8岁随父在下港小学读书。一天,当他父亲和2位群众无辜被上岸抓人的法国士兵捆绑在大树上时,他机智地冒着危险,用小刀割断麻绳,救出他们,受到人们的称赞。1935年考进雷州师范学校就读,“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合股开办“雷州图书杂志社”,销售抗日进步书刊,传播抗日爱国思想。1938年在遂溪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受中共遂溪中心县委的派遣,回到徐闻县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年4月,受党的指示,到湛江、海康、遂溪等地,通过党组织介绍带来一批共产党员到徐闻,以教书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42年6月,打入国民党徐闻县政府当事务员,与各阶层人士广泛联系,开展统战工作。并安排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徐闻国民党政府部门工作以及发展党组织。1943年初,经党组织的同意,辞去县府事务员职,到前山小学任校长,将学校教师全部换上中共党员和革命青年,使前山村小学成了徐闻地下党活动基地,开展革命工作。1944年5月,国民党反动县长以“莫须有”的罪名,撤销了他的校长职,同时把外地教师解聘,驱逐出县境。在反动派的威胁和特务的监视下,不顾个人的安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积极筹集经费,购买枪弹,组建徐闻人民抗日游击队,开辟抗日根据地。1945年初领导徐闻抗日游击队,配合南下部队在下洋边坡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受挫后,随部队转移到遂溪,后任中共溪南区委书记兼区长,在全区建立了乡村党支部和人民政权以及人民武装。在他带领下,武装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对解放区多次进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48年5月11日,率部在湛江东海民安海面对敌作战牺牲。

除了林飞雄外,前山村小学还有两位著名的革命英烈,那就是先后担任前山村小学教导主任的方堃和杨奕生。方堃1920年出生于徐闻三河村,从徐闻简易师范毕业后,在三河小学任校长,林飞雄在前山村小学建立革命据点后,方堃被党组织安排在前山村小学任该校教导主任,秘密从事革命斗争。1944年方堃随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即老一团)西进十万大山。1947年,党组织派他回徐闻进行革命活动,他带领秘密活动,他带领秘密游击小组在徐闻收缴枪支和筹集经费,以供革命之用,并建立秘密交通站。,1948年5月16日,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时年28岁。

杨奕生出生于前山一个农民家庭。自小聪明好学,思想进步。1942年,林飞雄以前山中心小学校长作掩护,在前山开展革命活动时,杨奕生便参加了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徐闻县反动县长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撤销林飞雄前山村小学的校长职务,解聘外地教师,并驱逐出境。杨奕生当时受党组织分配留下前山村小学继续斗争。1947年3月,与共产党员陈德盈等人积极发动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抗三征”运动,给前山反动势力严厉打击。敌人对革命非常仇恨,于6月3日在徐闻东区制造28人被捕的流血事件,他在突围中受伤,不幸被捕。敌人对他诱降,他严词痛斥;对他施以酷刑审讯,他坚贞不屈,于1947年6月4日,被敌人杀害而英勇就义。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22766
12073
10693
家庭户户数 527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722
家庭户男 12036
家庭户女 10686
0-14岁(总) 7676
0-14岁男 4343
0-14岁女 3333
15-64岁(总) 13250
15-64岁男 6899
15-64岁女 6351
65岁及以上(总) 1840
65岁及以上男 831
65岁及以上女 100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401

30763人(2017年)。

下洋辖下农场、村(居)委会

下洋居委会位于徐闻县下洋镇东南部,居于方园小区内,隶属下洋镇所管辖,距离下洋镇政府300米,全村委会有6条自然村和一个居民组,其两委会干部5人、党员38人、村长7人,总户数450户,2379人。该村委会占地面积有240平方米,建起一幢二层340平方米的办公楼,全村耕地总面积2521亩,水田570亩,旱坡地1951亩,按全村委会农业人口计人均1.05亩,是一个农业村委会、农业种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萝、香蕉、甘蔗等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木麻黄、苦楝树等,主要经济收入是以第一产业及劳动力输出,人均年收入1480元,居委会及各自然村用电由镇供电系统线路供给,村内设有2台变压器,通上电话机120户,改厕有167户,镇村硬底化道路约有7.5公里,村通村公路约有7公里,水利沟渠有3公里,被评为市生态文明村有后岭与净坡园二个村庄,其他各自然村也形成了生态文明村的基本框架。

墩尾村委会 位于下洋镇西南部,属内陆村委会,距镇墟5公里,全村共有自然村14条,总人口699户3525人,总耕地面积6220亩,其中水旱田796亩,坡地面积5424亩,农民人均1.7亩,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1人,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3.7万元,群众人均收入1650元,群众主要经济作物以香蕉、菠萝、甘蔗、良姜、番薯、水稻为主。于1999年投入资金37万元,建起一幢三层面积560平方米的综合式办公楼,近几年来,全村委会共投入资金380万元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起硬底化水泥道路15公里,建起水塔2座,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3条。

地塘村委会 系下洋镇所管辖的十二个村委会之一,是抗日革命烈士林飞雄的故乡,革命老区村。其位于下洋镇的西部,距离镇墟5公里。东邻边坡村委会;南邻墩尾村委会;西靠锦和镇那楚村委会;北毗 尖岭村委会。全村委会总人口2562人,610户,总耕地面积4310亩,其中水旱田948亩,坡地3362亩,是典型的红土,小丘陵状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菠萝、甘蔗、木薯、青椒等农作物,人均收入1800元,村委会集体经济主要靠村委会集体用地租赁,各自然村用电由镇供电系统路线供给,各个自然村内设有7台变压器,全村委现已通电、电话、改水、改厕200户。2000年,村民集资50万元建成村通镇硬底化3.5公里柏油公路,村通村水泥硬底化公路5公里。

边坡村委会 位于下洋镇北部,隶属于徐闻县下洋镇所管辖,距离下洋镇2公里处,东接姑村村委会,南接下洋镇,西至地塘村委会,北至尖岭村委会。办公楼占地面积2.2亩,建一幢二层办公楼,面积250平方米;全村委会有四条自然村295户,1344人;村委会始建于1960年,全村委会总耕地面积1238亩,其中水旱田504亩,坡地734亩,按全村委会农业人口计人均0.9亩,农业主要种植有水稻、菠萝、香蕉、甘蔗、青椒、花生等农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和苦楝树等。就业主要是劳务输出,人均收入1400元,村委会有集体耕地120亩,年经济收入仅有1万元,各自然村用电由镇域供电系统线路供给,村内设有4台变压器,现通电话113户,改厕79户,投资50万元建水塔一座安装自来水, 已有2条自然村214户881人饮用自然水;投资120万元,建硬底化水泥路2条长5.1公里,村委会通镇已有硬底化水泥路。

姑村村委会 隶属下洋镇所管辖,位于下洋镇东北部约0.8公里处。村委会一幢两层办公大楼180平方米,村两委干部共6人,村委会拥有10条自然村620户,3320人,总耕地面积1330亩,其中水田780亩,坡地550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10条自然村有7条靠近沿海地区,主要以养殖业和捕劳为主,有3条自然村发展经济以种植北调蔬菜为主,每年人均收入1560元。从2005年,该村委会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创建了生态文明村,干部群众齐心着手开始,创建了各自然村生态文明村,成立了文明领导小组,深入发动宣传,编制了自然建设规划图,进行茅屋改造32座、改水、改厕180户。村通镇硬底化2公里水泥道路,村通村硬底化水泥路5公里,大力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在省“一乡一品,的资金扶持下,完成姑村南渠水利硬底化水利设施工程约1公里。

尖岭村委会 位于徐闻县下洋镇东北部,隶属下洋镇所管辖,距离下洋镇墟4公里,全村委会有12条自然村,其两委会干部6人、党员42人、村长1 2人,总户数786户,3385人,村委会毗邻东至南海,南至姑村村委会,西至地塘村委会,北至锦和镇白茅、后湾村委会该村委会从一九七八年搬迁到此地,占地面积有2000平方米,其初建起一幢二层280平方米的办公楼,1 982年建筑二幢一层有180平方米的敬老院平房:2005年建筑一幢二层2 70平方米的新办公楼 2007年9月建起硬底化水泥场地1000多平方米,同时也建起一座16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铁棚、砖切围墙150多平方米。全村土地总面积2369亩,水田1 06 7亩,旱坡地1194亩,按全村委会农业人口计人均0.7亩,是一个农业村委会、农业种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萝、香蕉、甘蔗等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木麻黄、苦楝树等,主要经济收入是以第一产业及劳动力输出。人均年收入1650元,村委会有集体林地60亩,经济收入低于15000元以下,村委会及各自然村用电由镇供电系统线路供给,村内设有l3台变压器,通上电话机180户,改厕有295户,其中有一个村有自来水塔水饮用。其他村饮用自家打挖浅水井水,镇村硬底化道路约有13公里,村通村公路约有7公里,村通田公路有3公里.水利沟渠有3公里、水沟防渗有500米,生态文明村一个,到目前为止,总投资达到有480万元,大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下港村委会 地处徐闻县下洋镇东部沿海。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距下洋镇镇墟1.7公里,全村委会有三条自然村:下港村、新兴村、永兴村;该村委会有239户,1178人,耕地面积300亩,水田面积150亩,旱坡地150亩,林地700亩,全村委会人均收入1265元;1991年钻一眼250米深水井,2000年投入饮水配套工程资金35万多元,现全村委会239户都饮上自来水,改厕111户;2005年村委会建起一幢两层面积280平方米的办公楼,2002年至2007年建起了镇通村、村通村硬底化水泥道路共8公里长,总投资200万。改造茅草房32幢,使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大的改善,2005年被湛江市评为“新农村生态文明村”的称号。

海星村委会 位于徐闻县下洋镇东南部距离下洋镇3公里,东临南海,南接 双沟村会,西至后村村委会,北至下港村委会,办公占地面积0.8亩,建起一幢一层楼,办公楼面积150平方米。全村委会44 6户,1922人,建于1995年,从旧址搬迁此地,隶属于徐闻县下洋镇管辖,全村土地总面积337.17亩,水田157.81亩,旱坡地179.36亩,按全村委会农业人口计人均0.17亩,是一个半渔农的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等农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和苦楝树等,就业主要是劳务输出,人均收入1400元,村委会无有集体土地,村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如下,各自然村用电由镇域供电系统路线供给,村内设4台变压器,现通电话100户,投资25万元建水塔,已有100户饮用自来水,镇通村委会已硬底化水泥路3公里,村通村道7公里,现已硬底化水泥路1.2公里。

后村村委会 隶属下洋镇所管辖,地处于镇墟南部三公里处,西、北靠后北村,东、南靠后南村,村委会一幢两层办公大楼,北边有一座瓦房80平方米,东边一座平楼80平方米,南边有一座瓦房80平方米,村两委干部共7人。村委会拥有9条自然村,分别:后南村、后北村、后山尾村、三家村、下田村、黄塘村、武赛坑村、福场村、湾仔村。村委会总771户,人口3231人,总耕地面积6395亩,其水田面积1751亩,坡地面积2681亩,林地面积1955亩,年人均收入1600元。近几年来,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投资80万元,建起村委会通镇墟6公里硬底化水泥道路及村委会办公楼两层3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群众出入方便及村委会办公环境。

双沟村委会 隶属徐闻县下洋镇,现有“两委”干部5人,下辖双沟、下坑两条自然,208户,1066人,两条自然村均是解放战争革命老区村。其位于下洋镇墟南约10公里海滨处。东临大海,南邻前山镇前海村委会,海岸线1.4公里,有高位养虾池270多亩、海苗、虾苗度度孵化场各1间。水旱田96亩,生产和稻谷、番薯,山林地460亩,主要种植木麻黄、桉树等。土地贫瘠,但蕴藏着丰富的锆锳、金红、钛铁等矿铲资源。区域内已架通高压照明电,通电话农户已达60多户,70%农户家庭有电视机,75%农户家庭有摩托车。村通镇、村通村的道路已经实现水泥硬底化,总长4.1公里,有一条村庄建起文化屋、硬底篮球场。2001年前,群众生产以捕鱼为业,有机渔船40多艘,主产白鲳、马鲛、马鲅、黄花鱼和对虾等。效益很好,且大数群众在八十年代建起砖瓦房。2001年后,由于捕鱼效益差等原因,大部分渔民转产转业,到外地务工,少部分渔民改制浅海渔船,现有大机渔船3艘,小机渔船16只。由于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1亩,农民收入低,人均收入只是1470元。此地群众勤劳俭朴,善于建设各项事业和自己家园。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茅草房改造11座。

龙江塘村委会 是位于徐闻县下洋镇南部,隶属下洋镇所管辖,距离下洋镇墟l l公里,全村委会有11条自然村,其两委会干部6人、党员48人、村长11从,总户数738户,3238人。该村委会占地面积有3300平方米,建起一幢二层180平方米的办公楼,2005年建起一条村通镇硬底化水泥路,2007年建起村通自然村硬底化水泥路。全村土地总面积6327亩,水田964亩,旱坡地5363亩,按全村委会农业人口计人均1.9亩,是一个农业村委会、农业种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萝、香蕉、甘蔗等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木麻黄、苦楝树等,主要经济收入是以第一产业及劳动力输出,人均年收入1480元,村委会及各自然村用电由镇供电系统线路供给,村内设有9台变压器,通上电话机180户,改厕有2 7 5户镇村硬底底道路约有7.5公里,村通村公路约有7公里,水利沟渠有6.5公里,市生态文明村一个,到目前为止,总投资达这到有450万元,人人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小苏村委会 隶属下洋镇所管辖,村委会拥有四条自然村:小苏村、西六村、那屋村、石裂村。其位于徐闻县下洋镇西南部,距离下洋镇镇墟3.2公里。该村委会建立至今总人数1482,290户。全村委会总土地面积2400亩,其中水旱田1050亩,坡地1350多亩,人均耕地1.62亩。农业主要种植有水稻、香蕉、菠萝、青椒、甘蔗等农作物,经济用林有桉树、苦楝树等。就业主要是劳务输出,平均人均收入1300元。自然村用电由镇域供电系统线路供给,每个自然村内设有一台变压器,现已通电话132户,改厕91户,供水主要靠自家挖钻小口径井供给。近几年,村民在县、镇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中,掀起了生态文明村建设高潮,村委会集资314万元,其中村民集资67万元,向社会筹资247万元,其中283万元,建起了镇村硬底化水泥路10.8公里和2.1公里长的环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委会投资10万元开通闭路光纤和5万元修建大苏至西六坑全长1.5公里的水沟16万元建设一幢二层160平方米的办公楼,使村的村容村貌有所改善。

下洋镇农场 现有人口361人,53户,全场耕地面积2683亩,其中职工责任约900亩,对我承包及镇经营面积1780多亩。全场职工耕地面积主要种植菠萝、甘蔗、香蕉。职工人均收入年为2000元左右。

周边派出所

徐闻县下洋派出所 地址:下洋镇

周边中学

徐闻县下洋中学 地址:湛江市徐闻县X702与Y377交叉路口往东南约280米
湛江市徐闻县X702与Y377交叉路口往东南约280米

周边政府机关

徐闻县下洋镇人民政府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政府下洋镇委

徐闻县下洋镇尖岭村民委员会 地址:湛江市徐闻县Y377

徐闻县下洋镇人大 地址:湛江市徐闻县X702与Y377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60米

周边公司

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红色基地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周边幼儿园

徐闻县下洋镇中心幼儿园 地址:湛江市徐闻县Y377

周边小学

下洋中心小学 地址:湛江市徐闻县Y235

周边乡镇

下洋镇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