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

肇庆 广东省肇庆市 肇庆市 广东省肇庆 肇庆历史沿革 肇庆行政区划 肇庆地理环境 肇庆自然资源 肇庆人口民族 肇庆政治体制 肇庆经济概况 肇庆社会事业 肇庆交通运输 肇庆历史文化 肇庆地方特产 肇庆旅游名胜 肇庆著名人物 肇庆城市荣誉


肇庆,古称“端州”, 广东省地级市, 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砚都之称。肇庆位于 广东省中西部, 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 佛山市接壤,西南与 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和 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 清远市相邻。从汉代到清代,肇庆多次成为岭南 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境域内设置的 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 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 端州;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 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 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1988年1月设立地级市。 享有地方立法权。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 肇...

详情

肇庆市地名网_广东省肇庆市资料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介绍

肇庆,古称“端州”, 广东省地级市, 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砚都之称。

肇庆位于 广东省中西部, 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 佛山市接壤,西南与 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和 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 清远市相邻。

从汉代到清代,肇庆多次成为岭南 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境域内设置的 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 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 端州;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 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 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1988年1月设立地级市。 享有地方立法权。

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 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距今1万年左右,这里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的楼阁式的砖砌宝塔德庆 三元塔被当今古建筑界列为中国“古塔四绝”之— 。江滨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塔为中国大陆第一座 北回归线标志塔 。2018年12月7日,入选2018《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单。

宋重和元年(1118年)设肇庆府。“肇”作始解,“庆”为吉庆,意即宋徽宗自被封为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

肇庆城区风光 (5张) 先秦时期肇庆属 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岭南,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 。今肇庆部分地域属 桂林郡、 南海郡。秦置四会县,辖区包括现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汉武帝平定南越囯之后,在今 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地域内置8县,四会县隶属南海郡;广信、谢沐、高要、封阳、端溪5县隶属苍梧郡;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 交州。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行政区划承西汉。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建置沿东汉,大部分属广州,少部分属交州。时北部(现怀集县一带)属荆州临贺郡。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9县,四会县隶南海郡;广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宁、临允6县隶苍梧郡;谢沐、封阳隶临贺郡;统属 广州。

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置16县,分隶4郡,统属广州。四会县、怀化县隶南海郡;广信县、高要县隶苍梧郡;元溪、端溪、封兴、都城、晋化、龙乡、夫阮7县隶晋康郡;临允、新兴、南兴、单牒、平兴5县隶新宁郡。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479年),设置高要、广信、封兴、武化、端溪、晋化、都城、乐城、悦城、夫阮、安遂、宾江、文招、南兴、新兴、临允、甘东、单牒、龙潭、抚纳、博林、威平、新招、化蒙、化穆、四会、怀集、化注、平兴、初宁、招兴、建宁、崇化、熙穆、崇德、谢沐、开建、永固38县,分隶南海、苍梧、晋康、新宁、绥建、宋隆、临庆7郡,分属广州、 湘州。公元479~502年增设龙乡、罗平、永熙、宾化、宁乡、长化、定昌、宝宁、齐安、初宁、永城11县及广熙、齐安、齐建、临贺4郡,分属广州、湘州。公元502~589年设54县,分属广州、成州、建州、新州、泷州;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九月,升高要县为高要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陈霸先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期间,于公元557年建立了陈朝。陈时广州都督府仍治高要。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省高要郡为县,置 端州,领高要、端溪、平兴、乐城、清泰5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时肇庆境域设17县,分隶5郡:四会、化蒙、怀集3县隶南海郡;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7县隶信安郡;泷水、安遂、永熙3县隶永熙郡;封川县、都城县隶苍梧郡;洊安县、开建县隶熙平郡;分属广州、连州、端州、泷州、封州。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20县,分隶7州:四会、怀集、化蒙、洊安4县隶广州;端溪、晋康、悦城、都城4县隶康州;泷水、开阳、镇南、建水4县隶泷州;高要县、平兴县隶端州;新兴县、永顺县隶新州;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富林县、铜陵县隶勤州。

南汉乾和十五年(公元957年),设20县,分隶1府6州:四会、怀集、化蒙、洊水4县隶兴王府。

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设8县,分隶1军4州:高要县、四会县隶兴庆军;怀集县隶广州;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新兴县隶新州;端溪县、泷水县隶康州;统属广南东路。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赐兴庆军为肇庆府,仍辖高要、四会2县。

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故亲赐御书,将端州改为肇庆,意为“喜庆吉祥之始”,肇庆之名自此沿用至今,元为路治,明、清为府治。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设7县,隶2路2州:端溪县、泷水县隶德庆路;高要县、四会县隶肇庆路 ;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 ;新兴县隶新州 ;统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怀集县改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贺州;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之贺州。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领5县1州:高要、四会、新兴、阳春、阳江及德庆州。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析高要地置高明县;十四年置恩平县。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析高要东境部分置三水县;嘉靖三十八年析四会地置广宁县。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州(领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至此,肇庆府领:德庆州、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州8县。时怀集县属广西梧州府。

肇庆市 (8张)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两广总督府从广西梧州移驻肇庆,直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迁往广州,历时182年。1646年,朱由榔以肇庆府署为行宫,即位称帝,改称永历,在肇庆组织军民抗清。

清初沿明制。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开平县;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鹤山县,时肇庆府领德庆州及高要、四会、新兴、高明、广宁、开平、鹤山、封川、开建、阳江、阳春、恩平等12县。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县升直隶厅,割领阳春县、恩平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怀集县由梧州府改隶平乐府信都厅。

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道,如分巡肇罗道、分巡肇阳罗道、分巡广肇罗道等,道台多设在肇庆。1912年以后,先后设肇罗军政分府、肇阳罗镇守使署、西北军绥靖委员行署等于肇庆;1936年,设置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2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 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1988年3月,肇庆改为 省辖市,辖端州、鼎湖两区和高要、 广宁、四会、新兴、 罗定、云浮、德庆、 郁南、封开、 怀集10县。

1992年12月,经肇庆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 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简称 大旺区),赋予相当于县一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保留广东省国营大旺华侨农场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云浮市,云浮、罗定、郁南、新兴等四个县级建制从肇庆市辖区划出,另外成立 云浮市。

肇庆夜景 (8张) 1998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三榕港成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8月,肇庆市人民政府赋予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有关经济管理权限。

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园迁址至大旺区,与大旺区、华侨农场合署,实行“一区两园”的发展模式。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国函[2015]76号)批复同意撤销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

到2016年12月31日为止,肇庆设 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区,辖 广宁县、 德庆县、 封开县、 怀集县,代管 四会市,设91个镇、12个街道、1个民族乡、1255个村委会和293个居委会。

截至2019年8月,肇庆市下辖3个 市辖区( 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区)、4个 县( 广宁县、 怀集县、 封开县、 德庆县),代管1个 县级市( 四会市)。设91个镇、12个街道、1个民族乡、1255个行政村和296个社区 。另设 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府派出 机构,驻 大旺区,享有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

肇庆市位于 广东省中西部、 西江的中游。土地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肇庆市全境处于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2′之间。

肇庆市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集、东北部的广宁和西部的封开与德庆等县。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部的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市(区)。

全市土地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中低山丘陵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 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19%。

肇庆市两大水系分别是 西江和 北江,西江自西向东在三水区与北江汇合流入 珠江。区内水质良好。

肇庆市是南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宝库,有不少驰名于世的珍贵种类,是 广东省主要林区之一。自然植被基本上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其代表是 鼎湖山和 封开县的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气候环境 (3张) 肇庆市属 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1月份平均气温约12℃,7月份平均气温约28.7℃。 怀集县北部山区冬季可见霜冻。年平均降雨量约1650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年蒸发量1300毫米以上。无霜期310~345天。早春多阴雨,夏秋受台风外围影响,晚秋有寒露风侵袭。

肇庆市主要气候特点:春季温暖多雨,为低温阴雨偏轻年景,有轻度的倒春寒现象;前、后汛期雨量偏多,“ 龙舟水”与热带气旋降水明显;强对流天气频发,大风天气较多,局部地方出现 龙卷风。6月,西江、绥江流域连降暴雨,导致绥江水位超警戒;7~8月3个台风,致灾较严重;7、8月高温酷热,最高气温直逼历史极值(39.1℃);9、10月秋凉,气温刷新低;秋冬少雨,气温较高,“立冬”温暖如春;11月,出现晚秋罕见雷雨大风、冰雹天气;“冬至”晴冷干燥,北部地区低温霜冻明显;城区历史极端最低温0℃。年内,暴雨、洪涝、高温、强对流、寒害等气象灾害在全市各地均有发生。

肇庆自然风景 (3张) 肇庆江河纵横,溪流密布,蕴藏着宝贵的 水力资源。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53.52万千瓦,可开发资源为95.35万千瓦。

西江是径流量仅次于 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以西江及北江支流绥江为中心,可东通广州、深圳、香港,西抵广西 梧州,南达江门、珠海、 澳门,北上韶关;全市江河 年径流量2613亿立方米。

肇庆土地肥沃,农林资源丰富。全市土地总面积 2264万亩,其中 耕地209.5万亩,园地54.48万亩,水域114.9万亩,未利用土地188万亩,林地1511万亩。

全市活立木蓄积量3507万立方米,松脂基地725万亩,玉桂基地127万亩,竹子基地169万亩。

肇庆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找到各类矿产60多种,主要有铁、金、银、铌、钽、锡、钨、铋、钼、石膏、水泥用灰岩(石灰石)、花岗岩、瓷土、钾长石等。

探明储量的矿产50多种,主要是:金矿100吨,钼矿8.8 万吨,铋矿11907吨,铌钽2200吨,锆矿30885吨,铜矿5万吨,石膏5454万吨,铁矿5000万吨,预测花岗岩储量70亿立方米,水泥用灰岩 30亿吨,瓷土约5亿吨。其中,黄金产量占全省的80%,已发现金矿(点)160多处,是广东"黄金之乡";被誉为"广东绿"的广宁玉石分布面积达10平方公里;四会石膏矿现已形成年产13万吨石膏的能力;广宁、四会的瓷土,质好量多,开采价值高。

肇庆风光 (19张) 肇庆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不少驰名于世界的珍贵种类。全市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林木有近300个科、1200多个属、2500多个种。较为珍贵的树种有: 观光木、 穗花杉、石斑、竹叶松、 金叶含笑、 楠木、 喜树、 格木等。

全市 野生动物有210多种,其中鸟类150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20种、兽类32种和亚种。位于市区的鼎湖山和封开县黑石顶两个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保护区内有桫楞、格木、 水松、 紫荆木、观光木、 台湾苏铁、 长叶竹柏、 鸡毛松、 土沉香、八角链、 福建柏、 伯乐树、 粘木、合柱金链木、 穗花杉、吊皮锥穗花杉、 吊皮锥、 蒲葵、 心叶帘子藤、线叶 紫金牛、金毛半枫荷、广东叶下珠等珍稀濒危植物;有国家保护的 穿山甲、 豺、云豺、蟒蛇、 大灵猫、 小灵猫、 苏门羚、 白鹇等珍稀濒危动物。

截至2018年末,肇庆常住人口415.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8.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76%,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6万人,出生率14.59‰;死亡人口2.42万人,死亡率5.82‰;自然增长人口3.64万人,自然增长率8.77‰。

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范中杰

肇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玉印

肇庆市政协主席: 孙德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7.86亿元,增长4.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3%;第二产业增加值774.65亿元,增长7.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29亿元,增长6.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6%。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下降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98.70亿元,增长8.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59.44亿元,增长7.2%。民营经济增加值1420.35亿元,增长6.3%。2018年,肇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267元。

201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21万亩,比上年下降0.9%;糖蔗种植面积0.2万亩,下降65.1%;油料种植面积38.31万亩,增长6.4%;蔬菜种植面积123.15万亩,增长3.6%。

2018年,粮食产量113.38万吨,下降1.4%;糖蔗产量1.04万吨,下降64.9%;油料产量7.69万吨,增长9.3%;蔬菜产量261.80万吨,增长6.3%;水果产量168.43万吨,增长8.8%;茶叶产量0.64万吨,增长7.9%。

2018年,肉类总产量49.33万吨,增长1.7%。其中,猪肉产量34.23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12.46万吨,增长0.5%。全年水产品产量47.87万吨,增长5.4%。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8%,民营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10.5%,集体企业增长9.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4.3%,重工业增长4.9%。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9.6%,中型企业增长7.0%,小微型企业增长8.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0.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33.2%,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2.5%。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1.4%,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2.4%,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0.4%,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26.5%,新材料制造业增长2.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持平。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4.1%,食品饮料业增长13.1%,家具制造业增长235.7%,建筑材料增长6.9%,金属制品业增长15.4%,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3.9%。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5%。

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有升有降。资产贡献率14.17%,与上年持平;资产负债率51.5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4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0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56万元/人年,比上年增长16.2%;产品销售率96.9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3.98亿元,增长10.2%。亏损企业亏损面1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43元。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94个,比上年增长4.4%;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47亿元,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4.09亿元,下降27.1%;利税总额9.90亿元,下降12.0%。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13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21.1亿元,下降7.0%;民间投资820.5亿元,增长29.6%;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73.0亿元,下降31.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7亿元,比上年下降44.1%(注:因统计制度发生调整,部分项目投资纳入第三产业统计);第二产业投资468.8亿元,增长8.8%,其中,工业投资469.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投资861.5亿元,增长12.3%。基础设施投资449.1亿元,下降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20.5亿元,增长29.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6.1亿元,下降3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先进制造业投资197.8亿元,增长1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7%。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投资150.6亿元,增长8.8%。

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8.03亿元,比上年增长67.3%。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67.76亿元,增长82.3%;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62亿元和27.66亿元,分别下降17.9%和4.2%。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9.2亿元,增长10.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57.5亿元,增长10.2%。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781.75亿元,增长10.5%;餐饮收入84.95亿元,增长7.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8%,化妆品类增长64.9%,日用品类增长52.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5%,书报杂志类增长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5%,中西药品类增长20.7%,通讯器材类下降34.5%,汽车类增长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0.7%,金银珠宝类增长94.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7%。

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出口237.7亿元,增长6.9%;进口152.2亿元,增长12.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85.5亿元,比上年减少1.2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79.5亿元,增长1.8%。全市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3.2亿元,增长141.1%。

截至2016年,肇庆市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招生26.39万人,同比增长1.11%;在校学生89.54万人,增长0.67%;毕业生24.48万人,增长0.04%。其中,特殊教育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2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4.88万人。

截至2016年,肇庆市共有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6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88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约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6%。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5家。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22个,市级35个。全市有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和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71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50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60家。

2016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按成果登记数)。全年申请专利量3579件,同比增长52.7%,其中发明专利931件,增长88.5%。专利授权量1945件,增长12.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10件,增长27.3%。《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16件,增长23.1%。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118.16万元。

截至2016年,肇庆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8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4846张,增长7.1%。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708人,增长6.5%;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51人,注册护士943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43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11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5个,乡镇卫生院94个,乡镇卫生院床位2674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4291人。

2016年,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肇庆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个,全国冠军8个。

截至2016年,肇庆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21亿元,同比增长65.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51亿元,增长44.6%;通信业务总量106.69亿元,增长66.9%。

截至2016年,肇庆市共有文化馆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8.5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4.86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9%和15.5%。全年出版报纸1909.4万份。

全市共有档案馆11个,馆藏档案933681卷173512件,其中综合档案馆9个,馆藏档案428755卷173512件。

截至2016年末,肇庆市公路通车里程14384.4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462.555公里。

广肇高速公路、 江肇高速公路、 广佛肇高速公路、 肇花高速公路、 怀阳高速公路、 广昆高速公路、 广贺高速公路怀集至灵峰段、 二广高速公路连州至怀集段、 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和国道321线、324线穿境而过。

铁道线路: 南广铁路、 广佛肇城际轻轨、 贵广高铁、 三茂铁路(广州至湛江)、 柳肇铁路(规划在建)

主要火车站: 肇庆火车站、 肇庆东站(高铁站)

肇庆市主要流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广府话(俗称白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广府片,分布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第二部分是罗广片(又称勾漏片),分布四会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和肇庆高新区。全市总人口90%以上使用粤方言,但各地又有地方色彩,在语意、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怀集县就有“上坊话”与“下坊话”之分。 客家方言,全市约35万多人使用,以四会市最多,约有15万多人。怀集、封开2县部分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壮语及标语。使用 壮语的主要居住在怀集县西北部的下帅壮族瑶族乡和中洲镇的部分村庄,大约7000多人,属壮语北部方言,因与操粤语的汉族同胞交往密切,故又与壮语北部方言有所区别。全市操 标语的约20万多人,分布在怀集县的永固、诗洞、桥头、大岗、梁村等镇和封开县的河儿口镇、金装镇、长安镇的一些村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肇庆语言也发生变化,学校普遍使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逐渐成为公务活动的主导用语,本地百姓可用普通话与非粤方言民众作简单交流 。

肇庆的的餐饮主要以粤菜为主,兼有糅合南北风味,中西风格, 肇庆 (5张) 集菜肴、点心,小食于一身的地方风味。主要的地方特色有:西江河鲜、广宁笋宴、高要市大湾镇麦溪鲤(鲩)、 文庆鲤、 鼎湖上素、 肇庆裹蒸、 封开杏花鸡、四会仙螺、四会茶油鸡、德庆竹篙粉等。

肇庆怀集的“ 贵儿戏” 是中国稀有的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鱼龙舞、 雄鸡舞、 麒麟白马舞、十二月采茶歌,400年来至今传唱在田垌村圩。

“炸狮”,也称“炮仗攻狮子”、“炸火狮”、“舞火狮”及“烧火狮”等,此项传统活动在肇庆市德庆县、怀集县及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均有传承,以德庆县元宵节期间的“炸狮”最为精彩,也因此被列为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活动之一。在德庆县,元宵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而“炸狮”则是元宵节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热闹民俗的活动。当日,该县炮仗声昼夜不断,引爆全城,场面十分壮观,“炸狮”的刺激与疯狂令人叹为观止。

肇庆出产 文房四宝之一的 端砚,是书法的重要工具之一。端砚是肇庆最著名的特产,端,即端州的简称。肇庆端砚与湖笔、宣纸、徽墨并称“文房四宝”。其石质纯净细嫩,蘸墨笔锋经久不退,其雕刻也相当精湛,被历代列为贡品。

肇庆的 牙雕、玉雕、竹编和工艺扇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剑花、 蛋花、 肇实、 首乌、紫贝天葵是名优特产;清蒸文庆(山乃)鲤、清蒸麦溪鲤是特色名菜,肇庆独有;此外还有 肇庆裹蒸粽、怀集燕窝等。

肇庆是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星湖、 西江小三峡、德庆 盘龙峡、封开 白石岩、封开 千层峰、 大斑石、 怀集燕岩、广宁竹海、四会 贞山、鼎湖砚洲岛各具特色,星湖(含 七星岩、 鼎湖山两大景区)最负盛名。唐以来的 七星岩摩崖石刻被誉为“千年诗廊”,与宋城墙、 梅庵、德庆学宫、 悦城龙母祖庙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肇庆入境旅游人数50.75万人次,同比增长2.4%。其中,外国人6.55万人次,增长1.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44.20万人次,增长2.5%。在城市接待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1235.90万人次,增长10.0%。全市旅游总收入286.07亿元,增长18.4%。

古往今来,肇庆孕育出 汉代著名古文经学家 陈钦和 陈元父子,唐代两广第一位 状元 莫宣卿。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李邕、日本高僧 荣睿、佛教禅宗 惠能,北宋名臣 包拯(任肇庆知府三年),一代禅宗大师 石头希迁( 陈希迁),在六祖惠能门下出家,在其后的禅宗五家, 曹洞、 云门、 法眼三家的传承都渊源于希迁; 蔡九仪将少林武术带进岭南开创南拳新流派。民国以后,涌现出原国民党中央常委 梁寒操、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 余汉谋、 马炳洪、 林湛、 唐云山、 罗懋勋、 吕鉴周等国民党上将和中将。

康有为的学生 陈焕章从晚清进士到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任民国议员,他创立了孔教,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孔教学院;中国第一个共产国际代表 刘泽荣连任三届全俄华工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是最早见到 列宁的中国人;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 吴大猷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曾率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邓兆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杰出将领,历任海军副 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岭南画派大师 黎雄才以“黎家山水”享誉艺坛,成为 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获得中国第一届“金彩奖成就奖”,是国画界的第一人。意大利传教士 罗明坚、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 叶挺等众多历史人物在肇庆留下遗迹。

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区)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最美的绿道”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