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镇

赤石镇 赤石镇历史沿革 赤石镇基本概况 赤石镇经济状况 赤石镇土地资源 赤石镇水力资源 赤石镇森林资源 赤石镇旅游资源 赤石镇历史文化 赤石镇合作


赤石,因河道的鹅卵石富含铁质,露出水后氧化呈赤红色,因而得名“赤石”,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原东江纵队第六支队和海陆丰中心县委所在地。简称“赤”,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赤石是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全国优秀 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 革命传统、 海陆丰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赤石位于珠三角经济 区东端腹地。历来是汕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赤石镇,深汕特别合作区下辖镇。赤石镇以其优美的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而闻名。现今的赤石镇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成为旅游带动经济的代表地区。赤石镇与 鲘门镇、 小漠镇、 鹅埠镇并称深汕区四城镇赤石镇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北部,东北距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区8公里,...

详情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所有乡中心区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介绍

赤石,因河道的鹅卵石富含铁质,露出水后氧化呈赤红色,因而得名“赤石”,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原东江纵队第六支队和海陆丰中心县委所在地。简称“赤”,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赤石是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全国优秀 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 革命传统、 海陆丰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赤石位于珠三角经济 区东端腹地。历来是汕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赤石镇,深汕特别合作区下辖镇。赤石镇以其优美的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而闻名。现今的赤石镇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成为旅游带动经济的代表地区。

赤石镇与 鲘门镇、 小漠镇、 鹅埠镇并称深汕区四城镇

赤石镇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北部,东北距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区8公里,镇府驻赤石圩。元朝末年,李、洪两姓在此建市,设打铁店。因街道呈日字形称“日隆圩”。清朝中期,村民认为“烘炉地”需赤石垒筑才兴旺,故改为今名。

清代为惠州府杨安都赤石约,民国时期属四区,1949年7月解放,1950年建政属四区;1953年属鲘门区;l957年撤区成立赤石乡;1958年成立赤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废社设区;1987年撤区建镇,辖赤石1个居委会和赤石、新联、新里、新城、大安、碗窑、明热、明溪、冰深9个村委会。

现辖下赤石、园林2个社区和赤石、大安、新联、新里、新城、明热、冰深、明溪、碗窑、洛坑、圆墩等11个村,86个村民小组。

赤石镇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北部,东部依双宫岭与海丰梅陇镇相连;东北部依东都岭往北延接白马山,与惠东县和海城镇交界;西北部犁黄凹山接黄竹径而至观音坐莲山,与惠东县多祝镇接壤;西部是亚婆髻山,与惠东吉隆镇相邻;西南是谷岭山,与鹅埠镇交界;南部与小漠镇相邻;东南部依羊蹄岭与鲘门镇交界。镇政府驻赤石社区,距海丰县51千米,距汕头220千米,距广州210千米,距深圳120千米,交通便利,国道G324线、深汕高速公路、厦深铁路、潮惠高速公路跨境而过,新规划的广汕铁路将在赤石设站。

全镇区域面积306.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多为馒头状丘陵或狗脊式山地,海拔平均高度500米,最高的水底山主峰禾镰石海拔1282米,中间有大安峒、明热峒、四大乡三块小盆地。河流分布错综复杂,赤石河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第一大河系,贯穿深汕全境,干流长36千米,流域面积382平方千米,经小漠镇境内流入红海湾。赤石属华夏陆台的一部分,成土母质种类较多,所形成的土壤也比较复杂,主要母岩是山火岩系和砂页岩,多数土壤为黄红壤、赤红壤和白缮土。赤石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分布于明热至明溪一带的锡、镍、锰、铜、锌和新联吉水门至大坑一带的锡、铅、锌、锰以及大安至碗窑一带的铝土矿等10多种,储量丰富。

23896人(2017年),有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201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7069.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22491.5万元,工业 赤石新城 (2张) 总产值345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186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69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09元;国税收入约300多万元,地税收入约600多万元。

赤石是原东江纵队第六支队和汕尾中心县委所在地,是红二师、红四师和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活动过的地方,是著名革命老区镇。现存的有三江楼、林寨、秋塘村、马龙围村 (马头岭)、新城村等赤石古寨;在过去,金石寨的面积最大,为19900平方米;居民姓氏最多,约有二十多个姓。较早搬至该寨的是叶、李二姓。据一叶姓老人讲,其始祖于明弘治到正德年间从螺溪迁至此,当时叫“金竹寨”,后又改为“金石寨”。据该寨李氏祖祠的祠碑记载:“十三世祖于道光元年十二月建祖祠......”据专业人士考查,该寨的始建年代应为元代下限年代至明代初期。如今,这里已是面目全非

2009年, 赤石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战略,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喜人局面。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1%;其中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58%;工业总产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5.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财税征收全年完成426.2万元,超额完成54.1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1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农村人均年收入4702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镇现有电线、塑料、皮革、造纸、塑料制瓶、毛织、制鞋、假发等工企业近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赤石最负盛名的农产品是西番莲、葛薯、红番薯、蜜柚、樱桃谷鸭和“三黄鸡”,现已建成了以西番莲、葛薯、马铃薯、山姜、菜椒为主的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多种经营面积达到3万亩,农产品远销“珠三角”。全镇林地面积33万亩,成木材面积20万亩,是广东省山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最广的山区镇,主要品种有:松树、松木、赤梨、黄檀、白檀、樟树等一百多个树种。

2014年,赤石镇在深汕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净化精神以及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深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好四大会战、推进六大工程”的工作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环境立镇”战略。

2014年,赤石镇工农业总产值161,631万元,比上年增长26.42%,其中: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20,496万元,比上年增长6.2%;工业总产值139,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0,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工商税收达到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36元,比增9%。

赤石镇区域面积306.82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面积35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现已建成以“西番莲”为主的3万多亩水果和蔬菜基地,尚待开发的坡度在15度以下台地资源有6万亩。

深汕区 第一大河流——赤石河贯穿全境流域全长36公里,集雨面积28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1282米,可利用落差1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900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0650千瓦。已开发建成5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2540千瓦。尚待开发的有8000千瓦。其中:水底山电站2500千瓦,明溪电站2000千瓦,南寮二级电站1000千瓦,香芒坑水电站1000千瓦,大蕉园电站1000千瓦。东坑水电站500千瓦。

赤石镇林地面积32万亩,成木材面积20万亩,主要品种有:松树、松木、赤梨、黄檀、白檀、樟树等一百多个树种。

深汕区赤石镇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八景中,有凤河晚渡、羊蹄峻岭二景在深汕区赤石镇境内;还有美不胜收的奇山、异石、飞瀑、温泉和古寨围村等人文景观;另外,还有红军洞、红军医院、革命烈士纪念亭等革命文物遗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好去处。

位于 赤石镇的西部,大水底山脚下,泉眼覆盖面积600平方米,地下水温62度,日自然流量500立方米,可供利用开发的面积1500亩。

位于 赤石镇东部新城洋坑村竹仔坑山腰,水质清纯,经地质矿产部广东省中心实验室分析检验,富含人体所需矿物质偏硅酸元素,可开发日供120立方米以上的优质矿泉水。

1、凤河晚渡:位于赤石河下游,为古官道的渡口,立碑刻“凤河义渡”。行人早晚有渡,两岸叠翠,夕阳辉映,白鹭惊飞、野渡横舟,好一幅《晚归图》。2、羊蹄峻岭:古为官道要冲,开凿于汉代;明代景泰年间,砌筑驿道,建庵于岭之顶端;清代修建城关,把守关隘,属至一。登之山峰,行回交梭、望极云霄,有回归大自然之感慨。3、占寨围村: 赤石镇历史悠久,现保存有3座完好的占寨围村,它们先后建于明、清时代,古朴典雅。4、山水风光:有龙潭瀑布、水底山溪流、铜锣湖奇山异石、白马山天然林区。赤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沙葛、三奈(沙羌)、柑桔、蜜柚、荔枝、龙眼等品种共3万亩,农民从结构调整中得到实惠。

赤石境内,峰峦叠翠,绿水萦回。其间有大安峒、明热峒、四大乡三块盆地,大安河、明热河、赤石河等三大水系穿峒过涧,在赤石墟南方汇合成凤河,再经急水门出九龙湾入海。凤河是赤石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用饱满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子民。早在蛮越年代,地处归善(今惠阳、惠东)与之间的赤石约,水陆相间,交通便捷,成了人文初醒之地。近日,记者从大安峒到赤石墟,从江头村至下围村,沿凤河顺流而下,一路寻踪。竹影下,古村落、古码头、古渡口……一幅幅秀丽古朴的画面,摇荡着历史的回响。

凤河,由东北和西北流向东南,流域陆地总面积为382平方公里,河流长度为36公里,包括干流赤石河,一级支流明热水以及四条小支流。凤河流域地质结构属莲花山断裂带的中束公平断裂带,该断裂带从公平经银瓶山进入该流域,并在大安峒分成两支,主支呈东西向经赤石、汤湖,出惠东白云,在淡水与高潭---深圳断裂带汇合;另一支经鹅埠、吉隆和港南岸至赤砂插入大亚湾。凤河之名,缘于下游河段的形状,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急水门以下河段突然变得开阔,水流平缓,阳光下,波光滟潋,远眺如凤凰开屏,故称凤河。或许缘于 “凤河晚渡”的影响,整条河流就被叫成凤河。凤河发源于海拔高1256米、与惠东县交界的白马山峰,源头山溪河段7公里叫北坑,进入大安谷地流经6公里至塘尾,有东坑和鸡笼山两条水分别从左右两岸注入。鸡笼山发源于建有红军洞的东莞山,下2公里处,有大蕉园河从左岸注入。大蕉园发源于与梅垅渔仔潭交界处的尖峰顶山,至麻仔角汇入主干道,为上游较大的支流之一。从麻仔角南流6公里,经龙潭坡至新城。从新城往下1.5公里至三江楼村,有明热河从右岸注入。明热河为赤石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峰高1282米的禾镰石,河段长22公里,从汤湖往下至冰塘埔右侧有发源于峰高1098米的陈肚山的明溪水汇入后,至三江楼汇入主流。上游水底山上有瀑布飞流,如青龙飞降,山下有潭;曰青龙潭,深不可测。三江楼以下的河段,河面宽阔,经几度转折后进入急水门峡口。急水,顾名思义,水流湍急也。门者,象形之谓也。宽阔的河面在这里突然缩小一半,乱石插入河床,如一道拦截河水的大门,上下水头落差达1.5米。后人为求雅意,取其偕名曰吉水门。河边有一村庄,也以此为名。“勒马过河”是这里的一道天然景观。河中巨石嶙峋,远观似战马淌水,水流击石,轰轰作响,似奔腾战马过河。吉水门以下河段又是另一番景象。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这里突然变得开阔,水流平缓,阳光下,波光滟潋,远眺如凤凰开屏。吉水门的右岸,便是深涌村,设有渡口,旧时为官办船渡,过往行人免交渡费,有“义渡”之称,岸边竖有“凤河义渡”石碑,系清咸丰年间所立。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每当夕阳西下,彩霞辉映,有“凤河晚渡”奇景,为 八景之一。从凤河渡口下1.2公里至园墩林场,广汕公路大桥飞架河面,再下4公里,发源于鹅埠畲族山的南门河,从右岸注入,至宝塔山脚注入主流。主流收入南门河水后向南于沙埔渡,流向九龙湾。在水浸时代,赤石曾是内陆海港,每当洪汛涨溢,海潮回灌之时,这一地区重现一派“嘴小腹大、岛屿耸立”的内港景象。时序更迭,沧海桑田,沙泥俱下,将港湾逐渐变成了平原,随着海水的慢慢消退,只留下一条弯弯的河流。凤河,是连接大海的一段盲肠。

赤石镇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寨有几个。三江楼,林寨,秋塘村,马龙围村 又称(马头岭)等。。。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家。顺流而下,一座座村庄,古朴静谧。村边绿树婆娑,村外青山巍峨。寻访古村的第一站,便是江头村。该村因建于河的上游处,当地群众称“河”为“江”,故而得名。明朝万历25年(1537年),文姓先民从祖籍福建迁此定居,开始了与沿河民众同饮一江水的开荒僻地生活。在村里转悠,很少见到青壮村人。“都出外干活去了”老奶奶慢悠悠地说。站在赤石大桥上,眺望三江楼村,绿竹、黑瓦、白墙调配出的古民居画面,令人出神。屋顶上的瓦片,历经上百年沐风栉雨的的颜色,又有哪一位丹青妙手所能调配出的呢?三江楼村建于清朝初年(1626-1636),曾居住过钟、林、黄、张、李、陈等姓。因位于大安河、明热河和赤石河三河汇河处,又建有城门楼,故名。高大巍峨的城门楼不见了,古渡口仍在。小船儿慵懒地停靠着,展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与大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恰成鲜明对比。踏足鲤鱼埔村,心里竟起了莫名其妙的疑问。那片形似大鲤鱼的大草埔还在吗?鲤鱼的头还是向着赤石河吧?“要看鲤鱼,得登上远处的大山!”朋友小曾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随后,他介绍起该村的历史。明代宪宗咸化八年(1473)陈氏兄弟从祖籍东莞茶园迁来下围村后转此地建居。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部分刘姓移民由祖籍今广东 梅州市梅县区迁到鹅埠黄牛湾再迁到该村稍上方建居,形成上、下乡。鲤鱼埔邻近赤石墟,旧时曾是海船停泊地和海产品与山货的集散地,仙板船可通至大安。饷午时分,村头大榕树下,几位单着黑布内裤的老人正躺在在竹椅上纳凉,尽情地享受着山风的抚慰,旁边的一条小花狗警惕地注视着我们几位陌生人,这是孩童记忆中的画面。老人那黝黑的皮肤和暴突的根脉,让人想起画家笔下的父亲。鲤鱼埔村下方是大山头村,清代是“赤石河义渡”的码头。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邻近马头岭村部分李姓居民率先迁来此处定居,后又从邻村迁来林、洪、彭、玉、陈等姓居民形成村庄。因村建于牛屎垭山主峰下,村后山头的周围山头高大而名。下游的下围村,是我们寻访的最后一站。这个被河水三面包围的村庄,最具南水乡的风韵。元朝初年(1230),陈姓先民从福建迁此建居。现居住部分陈姓居民是明代嘉靖年间(1553-1566)从鲤鱼埔村迁入的移民后代。千秋塘寨建造于明未清初,凝集了李姓族内兄弟十七份智慧与财富。他们的根在福建平和县,明嘉靖年间入居赤石,有人看中赤石这方丰腴的水土十分养人,继续回去召唤族人到此发展。后来,李姓建造马龙围、购赤石墟期、倡建福宁庵,今成赤石第一大人口。

深涌村,又名深冲村。涌者,海水可以到达之意。深涌之水,深十数米,浪高水急,形似锅状,故有“深涌”之称。位于凤河下游咸淡水混合处的深涌村,原为船只停靠的码头,常可一睹千航竞流、舟楫满江的壮丽景观。古时沿海各地码头未形成前,县治及各大墟埠的货物装卸主要靠内河码头。深涌的航运业一度非常发达,众多 “掏金”者蜂拥而至,每天来来往往的货船成了这里的一景。因此深涌码头常人满为患,热闹非凡。清初,梅陇张、林两姓移民率先来此搭寮耕田兼捕鱼,后又从邻村陆续迁入李、叶、吴、洪、杨等姓居民逐成村庄。“深涌”曾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无人不知,旧时华侨寄信回来,信封上只需写“中国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深涌某某收”就可寄达。赤石水上交通,主要靠凤河和大安、明热两条溪。清末至民国时期,凤河上的运输工具主要是“撮鸟船”和“滨兴船”,赤石的大量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而外地的副食品、日用品也畅销赤石,来往货船每趟都载得满满的。至大安溪和明热溪时因河水变浅,必须换乘一种叫“溜仔”的小船。建国初期,凤河仍可通航,后因出海处的“山埔仔”移位而成危险港湾,1961年从“山埔仔”至小漠墟前新辟一条副航道航,到七十年代中期,小漠墟前副航道变得浅窄,大货船难以通过,河运逐渐被废弃。如今,这一切已成过眼云烟,古码头不见了。繁华如梦,曾经阔气的航运业、曾经繁荣的码头,都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凤河晚渡”为之一。翻开方志,不乏对其自然景观的描述:“凤河深涌村旁的河面宽阔,西侧山坡上苍松翠绿,沿河竹影倒悬水中,每当夕阳西下,彩霞相映,山色绮丽。”千百年来,宽阔浩渺的河水,依旧倒映着竹影,坡上苍松,依然翠绿,渡船还在,只是,我们没能等到夕阳西下,一睹那彩霞相照下河光山色的绮丽景观。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岂不知,看景不如听景,听景又如何比得上“读景”。清康熙年间, 知县姚德基作诗赞之曰:长河韬映接横塘,舟子招招趁夕阳。芒荻州前花欲舞,温泉岭下燕归忙。轻桡逐浪催行色,野渡乘凤纳晚凉。听说杨桃刚十里,遥闻僧舍焙茶香。历代骚客也留下不少诗作:江村一带绕蓬茅,时近黄错景色清。古树笼烟嘈鹊鹤,阴凤鼓浪戏鳌蛟。滩前鱼父消遥去,岭下寺钟断续敲。旅客忙归舟子急,片帆斜挂夕阳坳。溪光潋滟晚溶溶, 夹岸青山入镜中。野水流连远无碧,轻桡客与夕阳红。行人不惜重回首,舟子无劳便趁风。却羡临渊垂钓者,忘机鸥鸟往西东。“凤河义渡”与“凤河晚渡”其实是同一码事,只不过前者重“义”,后者重“景”。惟景之美,让过往之人流连忘返;惟义之举,让人感怀起敬。凤河渡口是古代粤东各县通往惠州、广州必经的官道渡口。去北10公里是明热温泉,东北5公里是羊蹄岭。渡口由官府出钱选船,雇用渡夫,宿于渡口,使过往行人早晚有渡,因免交渡费,故称“凤河义渡”。“凤河义渡”名为官办,其实为同知衔林格本人所设。清同治版《志》载:林格字舜翼,号寿山,例授五品衔。乐善好施,平道路,造桥梁,修城填海,倡建学署考棚,重修明伦堂、节孝祠、息广宾兴,鼎建茶亭,送文庙工祝之租,设大液、凤河之渡。长天一色汛中流,载得临簑月满舟。此日凤河留古渡,烟波依旧汉时秋。岁月的长风,早已吹散秦汉秋月,惟有渡口处山脚下的一块石碑,铁笔银钩,让几百年前的往事定格为永恒。碑文直书三行,上行为“咸丰元年岁次辛亥 秋立”中间为“凤河义渡”,下行为“贵客往来不用给钱”。

端午节,凤河两岸村庄经常举行龙舟赛,附近居民扶老携幼,观赛助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夺锦者巡河游街,演戏庆贺。午时,穿红戴绿的妇女从凤河里担取 “午时水”,据说贮用一年不会腐臭并可治病;男人带孩子到河里洗澡,据说洗后一年不会生疮毒。家家户户从河边采摘回榕树枝,插在家庭大门或窗口,谓“插青”,还有的在午时用艾叶薰蚊。据说薰后一年无蚊。中午客属家家吃粽球、糍粑,尖米语区户户煎水糍色,福佬人人包菜馃。赤石端午古风,歌声里回荡着历史的音符。宋末元初,辽金犯边,中原人民大举南迁,粤东相对安定的环境及大量的谷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流亡士兵与群众,顿时潮惠两府人口剧增,各有六、七万之多。尤其是南宋末年,元兵攻陷临安,数以十万计的江、淮、闽、浙军民从福州转入广东的潮、惠沿海诸府避难,地处杨桃岭驿道西侧的赤石地区地广人稀,水源充沛,成为流亡群体的择居点,一度建寨置村近两百座,人口逾三万,带来了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奠定了赤石的民系基础。天南地北的移民,带来了原住地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让赤石成为民间艺术的聚宝盆。

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区划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 政府驻地: 鹅埠镇

▪ 鲘门镇▪ 鹅埠镇▪赤石镇▪ 小漠镇

参见: 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周边派出所

海丰县赤石派出所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新里赤石大桥公安局赤石派出所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12:00;14:30-18:00

周边中学

赤石中学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
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

周边政府机关

赤石街道办事处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赤石街道x131
营业时间:09:00-12:00;13:30-17:30

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政府 地址:汕尾市海丰县赤石大桥(赤石街道人民政府)

周边日用百货

赤石综合市场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赤石街道红场大道42号

周边服务区

莲花山服务区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周边小学

海丰县赤石街道中心小学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红场大道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红场大道

周边乡镇

赤石街道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碣石镇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