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村

青塘村 青塘 青塘村简介 青塘村地理位置


青塘村隶属广东省汕尾陆丰市 西南镇管辖(在西南公社建镇以前属大安镇管辖),本村人口众多,全部都姓黄,而且全部都是青塘黄氏始祖 永兴 公 的后裔子孙。青塘是个古老的村落,建村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据本族的老辈人说,正式命名为青塘则是在明朝初年。青塘村是一个较典型的单一姓氏历史文化村,本村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礼仪和传统文化,在邻近的单一姓氏的村庄之中,青塘村也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听老辈人说,青塘在黄氏始祖 永兴公尚未到此地开基之前并不叫青塘, 而是由大小不等的二十几个姓氏族群小村庄组成的较分散的聚居地(各村厝最远的相隔也就是几百米,因此称其为聚居地)。他们各村厝都有各自的名字,如:姓叶的那一块叫叶厝,姓麦的是叫麦寨,姓陈的又叫陈厝,姓曾的叫曾厝寮等等。那时候在青塘范围内居住的人虽然姓氏很多,但人口很少,各个姓氏族人的人数当然也是多少不等的。自从黄氏始...

详情

青塘村地名网_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资料简介
  青塘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581119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1581。青塘村与西南社区、西南村、石艮村、安溪村、溪云村、陂屯村、屯埔村、黄塘村、溪口村、深坑村、安安村相邻。 还有24个地名与青塘村同名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介绍

青塘村隶属广东省汕尾陆丰市 西南镇管辖(在西南公社建镇以前属大安镇管辖),本村人口众多,全部都姓黄,而且全部都是青塘黄氏始祖 永兴 公 的后裔子孙。

青塘是个古老的村落,建村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据本族的老辈人说,正式命名为青塘则是在明朝初年。青塘村是一个较典型的单一姓氏历史文化村,本村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礼仪和传统文化,在邻近的单一姓氏的村庄之中,青塘村也是其中较大的一个。

听老辈人说,青塘在黄氏始祖 永兴公尚未到此地开基之前并不叫青塘, 而是由大小不等的二十几个姓氏族群小村庄组成的较分散的聚居地(各村厝最远的相隔也就是几百米,因此称其为聚居地)。他们各村厝都有各自的名字,如:姓叶的那一块叫叶厝,姓麦的是叫麦寨,姓陈的又叫陈厝,姓曾的叫曾厝寮等等。那时候在青塘范围内居住的人虽然姓氏很多,但人口很少,各个姓氏族人的人数当然也是多少不等的。自从黄氏始祖在明朝永乐初年到此地开基,经五、六世之后,各房子孙人丁兴旺,而其他姓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听老辈人说自从我们的黄氏始祖来到青塘住下之后,姓叶的败落得最明显的一个。我们姓黄他们姓叶,他们说我们姓黄的人克到他们姓叶的了,黄了他们的叶,而我们始祖祠堂的风水又比他们的要好得多所以他们败落了。他们觉得在这里住不起了,后来就逐渐先后迁往他处,在清朝末的时候就已经迁走了十八个姓氏的族群,迁走的较慢的有麦寨和陈厝等,迁走的年份大约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一直到前几年才搬迁出青塘的有黄举寮的卢姓人家,现今与我们青塘相邻的只有曾姓族群了。( 我个人认为,这个情况跟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及家族里面有没有能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青塘的得名,据说是在我黄氏始祖的房屋(即始祖祠堂 )后有一水塘,那个水塘有暗泉,塘中之水清澈见底而且一年四季不曾干涸,名为清塘,因此取名青塘。我青塘黄氏开基始祖 永兴 公, 自明朝到此地奠基至今已有六百来年,已经繁衍了二十几代人。大房、二房和三房另寻胜地开枝散叶,四房、五房和六房的子孙则世居本村,五房和六房也有部分出祖到别处开枝散叶的,世居在青塘村的黄氏子孙约有两千多户共约两万人。据北门园一位曾任西南镇镇长的长辈了解,据他说按保守统计,永兴 公传下的六大房子孙后裔约有9万之众(包括海内外及港、澳、台所有由青塘出祖他处的 永兴 公的后裔)。青塘村内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村中的大莲塘,就着地势背山朝塘而建,布局紧凑,而大莲塘可以说是我们村的一个中心。

青塘村地处陆丰市西北部,位于螺河流域中部,背靠九龙山余脉大山岗猴仔凸(青塘靠背山 )面朝螺河。青塘村的东北部与大安镇辖区仅一河之隔,西向靠近西南镇政府,东南连接河西镇。地形则以丘陵山地为主,青山漫漫,流水潺潺,可谓是山清水秀。我们青塘在该地区是个大村区,是西南镇各管区中最大的一个。青塘村内又分为楼社、松园、寨内(寨上和寨下,当时住的是陈麦两姓)、北门园、桥东、桥南 (桥东在以前是姓叶的人住的地方,旧时叫叶厝)、黄举寮(包括新乡)七个片区,归青塘管区管辖的有曾厝寮、云前村、朱厝寨村和乌石埔村等。青塘管区树木成荫,清爽宜人,依山靠水风景优美,游玩的地方也颇多,主要有青塘靠背山( 大山岗 )的双层洞和猴仔凸、老虎山、八刃岗山(也叫八斗岗)、米瓮山上的四方斗石、牛背石、破釜金山上的鼓石、射杠山上的旗杆夹石 、轿凸山上的蛙石(也叫炮石)、叮当石和槌印石、陈屋塘前的仙人靴印石、倒岗山上的锁匙石、桥仔头山上(石井坳山)的天然石井、螺河潭湾、赤山的猪肝吊胆、朱厝寨水库的石桥溜等等。解放前青塘村的周围山林非常茂密,在红色革命时期,青塘村也曾是革命志士们经常活动和栖身的地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就曾随同我青塘村的革命志士在此工作过,当时他还是我村寨内片区的一位老革命家的部下,那时候谢非同志就住在该村松园片区的乡亲家里,每当说起谢非同志,村里的老辈人就会讲起一段古(一些关于当年谢非同志的故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由城市又吹到了农村,使农村也跟着发展起来,青塘村的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较为完善,陆(丰)新(田)公路途经河西镇,穿越西南镇境内并与省道335和国道324线相接,早几年前已经将原先的沙土路面全线修筑成水泥沙石混凝土路面了。在西南镇境内,陆新公路经过我村地界的路段就占全镇的三分之一以上。新修建的青塘螺河大桥在2001年修建竣工通车,同时还修筑了一段由青塘螺河大桥连接到村内主路的新路。近两年来镇路及村内的大部分路面已经拓宽并修筑成水泥沙石混凝土路面,从此青塘村的路不会再有以前那种大雨过后人车难行,连续晴天时,车过后尘土飞扬的情景了。交通畅通便利了,自然也就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贸的繁荣,正所谓是路通财通。

该村的发展不仅仅只是修路造桥,其它方面也有相应的发展计划,如:电网、电讯网络和移动通讯网络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青塘村就已经接通电网了,随着新建民房的增加,用电量也相应增加,因此青塘村的电网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在上世纪的农村,有线电话的开通也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青塘村开通中国电信固话网络,在当时也是开通的时间较早、数量较多的一个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青塘村各户都装有固定电话了,无线移动电话的网络(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信号覆盖率达98%以上,近几年来电讯网络和宽带网络的发展也非常快。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管区内的医疗站和妇幼保健所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施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和完善。

青塘人一直以来都是相当团结的,不仅是因为语言和姓氏相同,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是 永兴 公 的子孙后代,有着团结宗亲和睦邻里的优良传统。只要是村里的事,不论事情大小,从来都是一呼百应,非常齐心。近十几年中,青塘村为教育、文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绝大部分的资金是由本村在外面做生意的老板们捐献的。村里有全日制学校两所,名为青塘小学和青云中学。其中青塘小学的前身是青塘村内的一座私塾 ,听老辈人说 ,这座私塾开建的年代相当久远!(当时有两座私塾,是青塘村四房的 震 公 和 爵 公 所建,现仅存一座。) 管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初三升中考成绩日渐提高,高中入学率也连年上升,也培养出了许多大学生 !新教学楼的落成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而学校新建的教师宿舍楼也解决了教师们的住房问题,因此学校也被市领导主管部门评为集资办学的先进单位!

青塘村的节日文化娱乐项目丰富多彩,有地方传统戏剧、舞狮、电影放映等活动。每年的春节 、元宵节和中秋节会请戏班演戏酬谢神明,全村同乐;到了冬至(冬节)则要在黄氏始祖祠堂举行盛大的敬祖祭冬仪式,场面非常隆重,(即是古时所谓的“蒸偿”)同时还要请戏班演戏酬谢神明和列代祖先的庇护,真是热闹非凡。举行庆典活动时演出的戏曲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地方戏剧,所谓地方戏就是陆丰正字、陆丰白字曲,西秦和潮剧。其形象逼真,语言生动,是受保护的珍贵戏曲剧种之一。如今看戏剧和露天电影的人也较以往少了,但传统的舞狮则是全村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的喜庆表演项目;里面有青塘村的传统武术套路、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杂耍等多种表演,非常精彩。而舞狮这个传统节目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开始表演到元宵节这天为止,平时想看都是看不到的。村里有好几个狮馆,各个馆的舞狮队在家吃过年夜饭后就准备出门演“开棚狮”了,出门前在馆内拜过祖师爷后要到众神庙和祖祠参拜,然后才出门。一般狮队从除夕夜出门演“开棚狮”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乡演的,一直到元宵节前才回到本村表演,在本村表演完之后休息几天,各个狮馆也开始准备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的会狮表演了。会狮的场地就在我们青塘黄氏始祖祠堂面前广场,每到会狮这天,全青塘的男女老少来了一大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个片区都有开馆,个别片区还开了两个馆,真是盛况空前,本村历来尚武之风甚浓,这是对保护和传承青塘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极体现。每逢节日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村里每家每户的长辈都会备上清茶果盒与香烛先去村中各间神庙焚香燃烛祈福或是还愿,然后再到祖祠焚香燃烛拜祭祖先,像春节、正月、中秋和冬至这样的大年大节村里甚是热闹!虽说拜神是种迷信活动,但是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老辈人拜神求个平安也只是去了个心愿罢了。但我们的乡亲并不愚钝,因为我们更相信科学。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黄春枝校长曾说过这样的一句玩笑话,“乡里的小孩子不舒服了,家里的老人会去拜伯公求花叶煲水给小孩洗澡,但是同时还会请医生给小孩看看。”

在 海陆丰有这样一句话:“海丰出人,陆丰出神”,说的是海丰出的名人多,陆丰的神庙多 ,其实陆丰在古代和近代也是出过不少有名的文臣武将,在《 陆丰县志 》中有详细记载 。陆丰的神庙多 、人多,而陆丰的方言种类也很多,就客家话而言,仅西南镇辖区内就有好几种了。我们青塘人所使用的语言与周围的其它村庄不同,青塘黄氏族人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称为军话的方言,而且还能说客家话、福佬话和潮洲话在内的多种方言。军话也叫官话,主要分布于广东或者海南的少数地区,由明代卫所的军人使用,属于军事密语,由于历史原因,后来发展成为卫所军人的后裔使用的类似于明代通话的一种方言。青塘周围的村庄除了坎石潭和良军寨使用另外一种与我们青塘稍有不同的军话之外,周围的其它村庄都是讲客家话和福佬话(各地的客家话和各地的福佬话也各不相同,也有人称福佬话为潮汕话)。由于居住地分散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各地的军话也各有差异,也有一些地方的卫所军人的后人已经不再使用军话了。就使用军话的人数跟使用客家话和潮汕话的人数相比,使用军话的人的确很少,如今这个包含有多种语言特色的语种----军话。而我们青塘村全部村民都使用“军话”这一语言,在陆丰,西南镇青塘村是使用军话人数最多的,是个最集中的群体,所以该村也是考察和研究军话最好的团体和地区之一!有关军话的具体参考解说资料请阅读丘学强先生所著的《军话研究》,其中有对军话的音标音调和军话形成的详细解说。

一个家族能够兴旺发达他们治家必定很严,一个兴旺的氏族他们必定传承着氏族的宗法制度,在青塘黄氏始祖祠堂门楼的左边就立有一方刻着戒律的石碑,其中所立的戒条,凡是青塘黄氏族人都必须遵守,该石碑立于清朝乾隆年间。为明长幼,宗族应当有辈序,辈份自当要分明,我黄氏族人也是非常注重这等礼仪伦常的。从我青塘黄氏始祖 永兴 公 起,传下的一首四句五言辈序诗,即是青塘始祖 永兴 公 预先排好的前二十代辈序,

第一世至二十世辈序如下: 另有 第十三世至三十二 世辈序 :

永曰yue 应茂东, 仁 义 礼 智 信,

朝 明 钦 伯 崇。 孝 思 维 则 良。

开 贵 世 昌 盛 , 守 承 康 建 业,

荣 华 万 载 隆 。 光 裕 耀 宗 强。

以上就是青塘的辈序诗。(后来旅港同胞乡贤又编有辈序,因族谱上未录入,所以在此未写入。)一般从看某个人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 永兴 公 的第几代孙 、是什么辈份了,即是我们平常说的是什么字辈。古人的名字都是有名和字的,直到民国时期还有。例如我青塘黄氏始祖的名讳是 : 黄 润,字 永兴,所以我们称自己青塘黄氏的始祖为 润 公 或 永兴 公 。到了近代,青塘人的名字也都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不分名和字了,大多数青塘人的名字都含有辈序的字,而我们的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便是辈序中的字了,我们青塘人这种起名字的习惯或许跟黄氏的家传宗法有直接关系。

我青塘黄氏向来都修有族谱,有宗族谱牒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宗族传自哪一支派,使人不忘根本 ;谱牒可以传承家传宗法制度和家法家规,使我们明白 宗亲之间的亲疏长幼之别, 不至于长幼不分。撰修家谱是宗族的大事,也是一件十分繁杂的工作,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旧谱、编排登记等,开展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费,并不是说想做就能马上做的,更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听理事会的代表说,辈序已经重新续排了一百世,重修族谱的事项目前尚未开始,还在筹划当中。我青塘黄氏的辈序已经先排到了三十二世,又续排了一百世,这次续排的辈序是跟福建、台湾等地的宗亲相同的,估计下次重修族谱时可能还会增加新辈序和其他新内容。我们青塘黄氏的辈序是不会遗弃的,会将我青塘黄氏的辈序和青塘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并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周边中学

青云中学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

周边乡镇

西南镇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周边村庄

青塘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汕尾市陆丰市

西南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黄塘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溪口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深坑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